刘邦的帝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刘邦其实是个大孝子

汉高祖刘邦

刘邦在民间的名声很差,人们提起他,就会把他跟“无赖”、“酒色之徒”、“不通笔墨”这些字眼联系在一起,他几乎成了“二流子”的代表人物。而且不仅在民间,就连一些历史学者,也对他作出如此评价。不过,按照历史记载,刘邦的确是流氓了一点儿,但这不妨碍他同时是个颇具孝心的大孝子。

刘邦称帝后,就把父亲接到皇宫去住,每五天就去正式拜见一次父亲。太公觉得,儿子拜见老子,属于正常,因此也没觉得什么。但太公的一个属官对太公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虽然皇帝是您的儿子,但他是您的君。您虽是他爹,但也是他的臣。让他这个君来拜见您这个臣,不合礼仪。更何况这样一来,天子至高无上的威严也被削弱了。”太公听了,觉得有道理。

于是等刘邦再次来拜见时,太公就提前出门迎接,不给刘邦行礼的机会。刘邦很吃惊,跳下车去搀扶太公,太公则不让他搀扶,说:“皇帝贵为人主,不能因为我一个人破坏了国家的礼法。”刘邦知道父亲的用意,便下诏书,尊太公为太上皇,这样不但彰显了皇帝的尊严,他也可以顺理成章地拜见父亲了。

刘邦的性格和观点虽然与他的父亲大相径庭,但并不影响他的孝心。当年刘邦在沛县起义后,就安排二哥刘仲与郦食其服侍刘太公。汉元年九月,太公被项羽抓获,刘邦又专门派遣将军王陵等人营救刘太公。楚汉战争中,项羽在战场上以刘太公要挟刘邦投降。虽然刘邦嬉皮笑脸地说“分一杯羹”,但事实上却在想方设法地营救太公。

太上皇在皇宫生活久了,感觉乏味无聊,终日闷闷不乐,刘邦看到太公这副模样,心里忐忑不安,私下就问太上皇的侍从。侍从说:“太上皇以前在家乡丰邑城生活时,每天和邻居在一起踢球、斗鸡、喝酒,现在虽然住在皇宫里,但没有人能陪他玩,所以才不开心。”于是刘邦就在皇宫附近按照家乡丰邑的模样,为父亲盖起一座新丰城,里面的小桥流水一草一木都完全仿照家乡的场景。刘太公看了后,这里摸摸那里瞧瞧,高兴极了。然而,他的脸色忽然又黯淡下来,心情也为之低沉。原因是:只有故乡的景,没有故乡的人,还能叫故乡吗?

刘邦得知后,马上又下诏,让老家的左邻右舍、熟人朋友,全部迁移到新丰城里。于是,刘太公好像又回到了过去的快乐时光,每天和家乡人说闲话,没事还可以下地干干农活。太公的脸色重又洋溢着笑容。

刘邦的孝是出自本心的,但他的行为,却有着更深刻的意义。汉朝初年,天下初定,社会久经战乱,从战国到秦末,一直乱了几百年,政权不断地被颠覆重建,礼崩乐坏,人们心中没有忠孝的观念,形成了战国以来就有的“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的思想。这种思想非常不利于皇权的巩固,容易动摇社会根基。因此刘邦通过尊重父亲、孝敬父亲来影响大臣,教育百姓,让他们学会遵循礼法,尊重长辈,效忠君主。其身正,不令则从。刘邦的行为对于当时的社会风气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位于徐州汉文化园的刘邦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