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盗案之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神秘的照片

武义县是中国浙江省金华市下辖的一个县,素有“萤石之乡,温泉之城”的美誉。武义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建县历史。这里山川秀美,物华天宝,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武义有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俞源、郭洞;有国家级文保单位延福寺、俞源明清古建筑群;有历经800年风雨的江南廊桥——绝熟溪桥。唐代诗人孟浩然曾夜泊武义,写下了“鸡鸣问何处,风物是秦余”的佳句。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吕祖谦等曾在武义明招寺讲学,形成独树一帜的“明招文化”,说这里人杰地灵一点不为过。

2011年春节刚过,武义县还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里。春节期间,斗牛、道情、龙灯、抬阁等当地民俗正热闹地展演,各具风情特色,引人入胜,吸引来许多外地的游客。然而,武义县博物馆馆长董三军却有些心绪不宁,对窗外的喧闹两耳不闻,职业的敏感令他觉得有种莫名其妙的羁绊总是牵扯着他的心,让他茶饭不香。这种情况就是从年前有人辗转送来一张照片请他辨认真伪开始的,来人还说这段时间文物市场上有人正在为这张照片上的东西寻找买家。

董三军拿起照片端详,放大镜逐行逐字扫过,一股尊崇之情油然而生,他感到非常震惊。照片上是一幅铺开的卷轴,字迹工整的小楷整齐地码在泛黄的纸上,记录的内容很容易阅读,看起来,似乎像某位宋代官员的“履历表”,更像是一本工作日记。

“如果是宋代的,哪怕是一片白纸都非常罕见,价值连城,难道这真的就是宋代的纸质文书?”董三军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不太可能吧?宋纸文物极其罕见,这么一大卷文书问世,要么就是假的,要么就是有了新的盗墓!”他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件东西的真伪搞清楚,这件事在他心里就存住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发觉得自己的判断趋向于这是真货,他需要一个更为准确的认可,才好为这件文物的命运做出自己的抉择……

2011年3月份,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宋代历史文献专家郑嘉励应邀来到武义开展调研工作。董三军闻讯大喜,就在郑嘉励入住武义县的第二天,他就登门拜访。两个人略略寒暄几句,董三军就请郑嘉励帮忙鉴定一张照片里面的内容真伪。

董三军郑重地拿出照片,递过去:“郑老师,您看看,这东西是真是假?”

都是做学术研究的,也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多有建树,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郑嘉励深知这个道理,见到董三军突然拜访,又拿出照片请他帮忙辨认真伪,就知道这件事非同小可。他接过照片,看了起来。就这么一张照片,郑嘉励看了足有四五分钟,他抬起头来,疑惑地看看董三军,想问什么,没开口。董三军立刻从自己的手包里掏出一个放大镜递过去。

徐谓礼文书局部

郑嘉励接过放大镜又反反复复端详了好一阵子,表情忽忧忽喜,两眼似乎要钻进照片里看个究竟。他捏着照片陷入了沉思,嘴里喃喃细语,听不出他在说什么,他几次想从椅子上猛地站起来,又按奈住冲动重新靠在椅背上。董三军知道郑嘉励的思维已经到了水火相济、龙虎交会之际,照片内容的真面目就要显山露水了。他不敢惊扰郑嘉励的思考,他知道郑嘉励在学术方面造诣颇深,求是态度及其严谨,他对文物的定论可不是轻易下的,这不仅是对这个文物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学术和职业道德负责。

此时的郑嘉励已经胸有成竹,他自信对宋代文献涉猎颇多,成就斐然,当他看到这张照片时,内心的震撼无以形容,他的大脑里飞速地掠过无数念头,就像电脑中的CPU逐行扫描硬盘里储存的资料一样,他压抑着内心的激动,思路和视野回到了遥远的宋朝。

过尽千帆皆不是,此物究竟是何来?

现有的业内资料没有此物的一丝线索,这绝对是一个刚刚问世的“地下宝物”,渐渐地一个儒雅的宋代文官的音容笑貌成型于他的脑海,虽然他没有立即下结论,但是内心中却已经对此物魂牵梦绕了。他痴迷地端详着,完全忘记了身边等待回音的董三军。

两个人痴痴呆呆地坐在椅子上,半天没有动静,终于郑嘉励放下了照片,看着董三军。

“怎么样?是真是假?”董三军紧张地小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