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鱼背后的粮油帝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共和国长子”中粮

阿丹米牛在技术,中粮强在政策。

成立于1952年的中粮,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家公司就垄断了中国全部的粮食进出口生意。中粮40周年庆典,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都为之题词,由此可见中粮的地位与影响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体制也有了一些变革,但粮食外贸仍处于高度垄断状态,由国家计划和专营,国家下达的各种配额对粮食进出口贸易起支配作用。以粮食加工和贸易为主业的郭氏集团,一直就和中粮有不少生意往来。20世纪80年代末,嘉里粮油想在中国建油厂,自然想到要去找中粮合作。

正好中粮也想从贸易向加工转型。1990年,郭鹤年的老朋友林中鸣提出“以实业为基础、贸易为导向、充分发挥两个市场潜力,走实业化、国际化、集团化、多元化的道路”,为中粮集团的发展提出了长远战略指导思想。“实业”在中粮的发展战略中被提高到了最重要的位置。

中粮在中国香港注册了鹏利公司。鹏利发展成在多个国家都有业务的集团公司,为中粮在海外开展多元化业务提供了平台。中粮与嘉里合作建油厂、在澳洲收购糖厂,都是通过鹏利公司进行的。中粮也是最早与外资合作建厂的国有企业之一。早在1983年成立的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是中粮的第一个中外合资工厂。此后,中粮还利用可口可乐公司赠送的生产线灌装可口可乐,与嘉里粮油合建南海油脂,与丰益和阿丹米合建北海粮油等多个油厂,与泰国正大集团合建面粉厂等。

在南海油脂,中粮拥有47%的股权,嘉里粮油只有33%。中粮虽占多数股份,但并未绝对控股。而且,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控股安排,南海油脂的管理权却被牢牢控制在嘉里粮油的手中。这为将来中粮与嘉里粮油闹翻埋下了隐患。

后来,嘉里集团在中国大规模投资,包括与可口可乐合资建设多个装瓶厂嘉里是继中粮和太古之后的第三个中国大陆可口可乐装瓶商。与可口可乐的合作不会亏钱,但利润也不会太高。2006年,嘉里集团将嘉里饮料全部卖回给可口可乐公司。连可口可乐公司自己也觉得装瓶业务不赚钱,2016年全面退出中国装瓶业务,各装瓶厂由中粮和太古分食。,嘉里粮油一口气成立了6家食用油厂,并启动了北京嘉里中心的动工兴建。郭鹤年给外商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外资又纷纷回到中国,掀起了对中国投资的热潮。1991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仅有44亿美元。但此后三年,外资直接投资金额先后突破100、200和300亿美元。

大规模的外资进入解决了资金和技术的问题。1986年开始实施的9年制义务教育,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大军奠定了基础,又恰逢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和韩国的制造业升级转移,再加上一个有强烈意愿发展经济的强力政府的领导,中国的经济想不起飞都难了。

油脂加工属于关系到老百姓饭碗的敏感行业,没有中粮的引路,嘉里粮油当年很难顺利进入这个领域。而且,那时候,与粮油相关的一些政策都还不透明,需要中粮这样的“内部人”为嘉里粮油解读。应该说,嘉里粮油能成为当时唯一做大了的外资油脂企业,是离不开的中粮的支持的。可是,嘉里粮油自觉羽翼已丰,遂甩开中粮自己大干,除南海油脂外的新建油厂均不让中粮染指。更糟糕的是,金龙鱼是属于郭氏的品牌,与中粮无关,中粮分享不到金龙鱼成长带来的收益。

天下打下来了,中粮却未坐下天。中粮一怒之下,于1995年大举推广福临门品牌及天然谷物调和油等产品,意欲与金龙鱼分庭抗争。也是在这一年,中国政府将“油脂加工”列入乙级限制外商投资项目。2001年11月,中粮正式与郭氏集团签订了南海油脂的股份出售协议,从此彻底与嘉里粮油分道扬镳。股份转让价格是3.8亿港元,不仅没有赚头,还落得500万港币的亏损。

当然,中粮在与嘉里粮油的合作中也并非一无所获。作为一个传统的贸易企业,中粮那时并没有从事油脂加工的经验,更缺少经营和管理人才。通过南海油脂项目,中粮有机会培养自己的管理、技术和营销人才,这为它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过,作为郭氏粮油曾经的总经理,郭孔丰却与中粮一直保持着亲密的合作关系。

离开郭氏粮油后,郭孔丰和阿丹米即利用其对榨油厂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在两年时间内,与中粮合作建设了北海粮油、黄海粮油和东海粮油等三个压榨厂和精炼厂。

在这里,我们先来恶补一下关于食用油行业上游压榨厂、中游精炼厂和下游包装厂的相关知识。

对压榨厂来说,大豆压榨后,占比8成的豆粕销售是主业,占比2成的豆油只是副产品。压榨厂面对的是厂商客户,一般选择地皮便宜的三四线城市,在港口附近建个巨无霸式的工厂。压榨厂要精于国际贸易和期货套期保值业务,要操心美国今年的雨水足不足、巴西码头工人还罢不罢工、阿根廷还闹不闹政变、国际海运价格涨还是跌、美元和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总之要能控制大豆采购的成本风险。有的压榨厂甚至还拥有自己的远洋万吨轮,以降低大豆海运成本。

精炼厂与豆粕无关,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像压榨厂一样对中国母猪的发情和产仔,或者会不会发生禽流感之类的问题忧心忡忡。包装厂又分两种,中包装油面对餐饮客户,小包装油需要面对大众消费市场,产品线小而灵活,需要配置多种油的小储存罐。所以精炼厂和包装厂的规模一般不太大,不像压榨厂那样以硕大无比的储存罐为豪。嘉里粮油的业务以精炼厂和包装厂为主,多数建在一二线城市。

一般来说,小型企业只做包装厂,买回成品油调配包装后出售,也有些小厂做些小油种的压榨。中型企业做精炼厂和包装厂。大型企业主要做大豆或菜籽的压榨,往往是从压榨、精炼到包装一条龙通吃。

90年代,中国油脂工业进入市场经济轨道,取得了空前的发展。这在10年时间里,中国食用油产量翻了一倍,从600多万吨增长到1200多万吨。不过,与此同时,大量毛油的进口,也对国内油脂加工业产生冲击。国家调整政策,鼓励进口油料、而不是进口油脂。1995年以后,限制外商投资“油脂加工”,却鼓励外商投资“饲料蛋白资源开发”。这意味着外资申请建油脂精炼厂不再容易获批,只能在做大豆压榨生产蛋白饲料的同时,将油脂作为副产品。所以,嘉里粮油在前期建了6家精炼包装厂后,直到2002年才增加了青岛花生油和天津嘉里两个油厂,而在深圳和东莞建有两个规模一般的大豆压榨厂。郭孔丰日后在中国所有的自建工厂,都将是以大豆压榨为主,油脂精炼和包装为辅。

中粮吸取了南海油脂的合资经营的经验教训,在与丰益和阿丹米合资的三个工厂中都保证了绝对控制权和管理权。其中的东海粮油,是中国第一个大型粮油综合性工厂,也是中粮最赚钱的油脂投资项目。时至今日,东海粮油的日压榨能力达到了1.25万吨,是全球第二大的大豆压榨厂。这个项目也为郭孔丰与中粮、阿丹米的良好合作奠定了基础。

1994年,阿丹米入股丰益,占20%的股份。中粮旗下负责小包装油营销的上海福临门食品有限公司于2000年11月成立,股东为东海粮油、北海粮油、黄海粮油和东洲粮油4家油厂,相当于丰益和阿丹米也间接持有其股份。2003年,中粮也入股了丰益,持有10%的股份。那时候,三方的合作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是,这段往事,到了今天,大家都不愿再提。

如果说,阿丹米和中粮分别是郭孔丰合作朋友中的第一号和第二号伙伴,那么第三号,则非“鲁花”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