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靛厂大队与远大大队
蓝靛厂是四季青镇的行政村之一,人民公社时期曾先后称蓝靛厂大队、老营房大队和远大大队。
四季青人民公社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大跃进”初期,是海淀区成立较早的公社之一。早在50年代中期,今天的四季青镇辖域内已成立了多个农业合作社。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1958年8月,经北京市委批准,四季青、西山、万丰、香山、玉泉、田村、沙窝、罗道庄八个社合并,建立了“四季青人民公社”,下辖多个工作站。蓝靛厂工作站包括蓝靛厂、老营房、万寿寺、彰化等村落。1960年工作站改称生产大队,蓝靛厂工作站也改称蓝靛厂生产大队,其区域大致为四季青公社的东部,即今天西四环路至中关村南大街(白颐路)一线,并以蔬菜种植为主,兼有畜牧及工副业,此后几经调整,改称“远大大队”。
蓝靛厂大队曾为“蓝靛厂乡”
今天的蓝靛厂为四季青镇的行政村,上世纪50年代初曾设有蓝靛厂乡(旧为较小的乡制)。
1953年为统一全国基层行政建置,5月至7月,海淀区将原有的行政村(乡)进行调整合并,一律改称为“乡”,今天蓝靛厂、火器营一带因历史上曾有蓝靛厂,故称“蓝靛厂乡”。
有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时今天的蓝靛厂一带曾有两片浅水湖泊,《日下旧闻考》称之为“大蓝淀”与“小蓝淀”。当时这一地区人烟稀少,广植蓼蓝和菘蓝草,景色宜人。到了清康熙末期,蓝靛的种植和加工已大为减少,直至消失,但“蓝靛厂”之名却保留下来。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为了加强京畿的防务,特别是为八旗火器营兵提供一个合练之地,乾隆皇帝下令,在蓝靛厂附近设置外火器营。从此“蓝靛厂火器营”逐渐成为这一地域的泛称,也逐渐发展成为京西重镇,清末时形成蓝靛厂大街,是京西的著名的商业街之一。清代学者震钧在《天咫偶闻》中称:“蓝靛厂,火器营驻此,街衢富庶,不下一大县。”由此可见当时蓝靛厂一带已成城镇,其规模不亚于一个小县城。
蓝靛厂乡设有乡政府,实为村公所,其所辖范围大致为今天蓝靛厂村委会所辖区域,包括蓝靛厂、火器营、黄庄、下庄、石佛寺、麦钟桥等。
1956年,各村逐步实现合作化,相继成立了农业合作社,蓝靛厂地区成立了蓝靛厂合作社和火器营合作社,形成了集体经济活动新格局。
1958年四季青人民公社蓝靛厂工作站是在原有的蓝靛厂乡基础上成立的,除了包括蓝靛厂、火器营外,还包括南部的彰化,东部的万寿寺等村落,1959年改称蓝靛厂大队。
“远大大队”源于“远大社”
1953年冬天,海淀区东冉村村政府管辖的九个自然村,从长期互助组转变为初级社。1954年年底申多社一社、刘广伦社二社和李玉侠试办社合并,1955年初成立了高级社。可叫什么名字好呢?申多主任说:“远大是前途远大的意思,就叫远大社好了!”社员们一听,也说好,前途远大,就是今后有长远的大发展,于是“远大社”由此得名。由于社员们的生产积极性高,管理得当,该社发展顺利,成为海淀区农村的一面旗帜。
1955年10月28日,《北京日报》刊载了《远大农业生产合作社从初级社过渡到了高级社》一文,介绍了北京市郊区东冉村乡远大农业生产合作社从巩固到发展,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发展过程及其经验。同年12月27日毛泽东主持编辑《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将该文编入其中,并写了一篇重要批语(今称“对远大农业合作社的批示”),同时将题目改为《一个从初级形式过渡到高级形式的合作社》,对远大合作社的经验予以肯定,其中写到:“北京这个(远大)合作社的经验,可以作其他具有同类情况的合作社的参考。”(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258页)。由此,远大合作社很快成为北京市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样板,京郊的许多农业生产合作社纷纷到此学习、取经。
1958年远大社与李墨林创办的四季青社及金庄社等合并,组建“四季青合作社”, 1958年8月成立人民公社时,称“四季青人民公社”。公社下设工作站。1959年11月工作站改为生产大队,蓝靛厂工作站也改称蓝靛厂生产大队。1961年6月1日四季青公社对部分大队进行调整,蓝靛厂大队分为蓝靛厂、老营房、万寿寺和彰化四个大队。
1971年“东冉村大队”改名为“远大大队”, 1978年11月24日蓝靛厂大队、老营房大队与远大大队第七生产队合并,改称“远大大队”,原“远大大队”改称“常青大队”。1983年12月实行政社分开,四季青公社改称四季青乡,随后远大大队改为“远大农工商公司”, 1986年设蓝靛厂村民委员会。
远大大队曾有“韭菜大队”之誉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了随时了解京城市场上的蔬菜供应情况,当时四季青公社领导经常带领各大队主管生产的负责人到菜站考察。在调查中发现,京城市民对韭菜的需求量很大,而市场的供应量却有限。有时市民们为了买到一小捆鲜韭菜,要排很长的队。因京郊的韭菜种植面积较少,难以满足市民们的需求,北京市菜蔬公司不得不从天津、河北等地调运韭菜进京。
经过多次市场考察和研究,公社决定建立一个以韭菜种植为主的专业大队。经过对公社下属各个农业大队生产规模、土质、水源、技术力量的综合分析,最后确定在紧邻京密引水渠的远大大队成立韭菜专业大队。一是这一带水源丰富,利于灌溉;二是离京城较近,便于运输;三是蔬菜种植历史较长,技术力量雄厚。
从1978年开始,远大大队全面转为韭菜的种植,到1981年末,仅四季青公社就投资200万元在远大大队搞了大棚韭菜覆盖,其品种有四五种,既有早春上市的,也有晚秋上市的。
到1984年,远大大队每年向首都市场供应韭菜600多万斤,其中冬季供应400万斤。当年一车车鲜嫩的韭菜,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首都的各大菜市场,“四季青韭菜”“远大韭菜”名扬京城。尤其是春节前后上市的韭菜,因产自温室大棚内,更是质地柔嫩、新鲜,刚刚被摆上货架,就被市民们抢购一空。
昔日的韭菜地
80年代末,随着“菜篮子工程”的实施,北京市逐步解决了首都市场蔬菜供应短缺问题,京城韭菜的需求量也大为减少。为此四季青公社对各大队的蔬菜种植面积和品种进行了调整,远大大队也不再以韭菜种植为单一生产,逐渐恢复其他蔬菜的种植。由此,那一望无际、湛清碧绿的韭菜地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独具时代特色的“远大路”
远大路位于蓝靛厂南侧,呈东西走向,是连接西四环路与西三环路的干线公路,其得名源于“远大大队”之名。
远大大队的前身是蓝靛厂大队,其渊源为20世纪50年代的远大社。农业生产一直以蔬菜种植为主,是四季青公社的主要蔬菜基地之一。
70年代,在蓝靛厂南侧修建了一条田间路,以便大车(马车)通行,后改成砾石路。80年代翻建成柏油路,东至长春桥,西至昆明湖南路,长约1600米,因东西横穿远大大队辖域,俗称“远大路”。因道路很窄,尚无公交车通行,所以连地图上都没有标注。
80年代至21世纪初,远大路一直是一条乡村公路,道路两侧多为菜地,当时还有远大大队的部分村办企业,同时设有四季青公社卫生院(今四季青医院)、远大职业高中、四季青中等专业学校、加油站、租赁站等。后几经改造,1994年被正式命名为“远大路”, 1996年被编入《北京市海淀区地名录》。
2003年以后,随着世纪城北区的建设,原本只有八九米宽的远大路被取直、加宽,东接长春桥路,西至四环北路,成为连接西四环路与西三环路且双向行驶的城市干线公路。特别是道路两侧商业的迅速发展,使道路沿线高楼林立,日趋繁华,而今是车水马龙,一派都市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