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自会稽歌[1]并序
这是诗人摹想古人情事之作,类似的还有后面的《追和柳恽》。如此取材虽然有点无聊,但诗人意在练笔。就像画师的习作,我们可以通过它窥见诗人习艺的途径,并且常能在此俯拾到一些艺术灵感的闪光的结晶。
庾肩吾于梁时,[2]尝作《宫体谣引》,[3]以应和皇子。[4]及国势沦败,肩吾先潜难会稽,[5]后始还家。仆意其必有遗文,[6]今无得焉。故作《还自会稽歌》以补其悲。
野粉椒壁黄,[7]湿萤满梁殿。[8]
台城应教人,[9]秋衾梦铜辇。[10]
吴霜点归鬓,[11]身与塘蒲晚。[12]
脉脉辞金鱼,[13]羁臣守迍贱。[14]
【今译】
大块的霉斑把椒壁弄得发黄,
成群的萤火飞绕着荒废的梁殿。
他,曾是台城随侍应教的宠臣——
如今却在秋夜的被窝中梦想铜辇!
吴地的霜华,点缀在这流亡者的鬓脚。
枯槁的身影,徘徊在枯槁的蒲塘边……
默默地别了金鱼袋——富贵的见证,
流亡的臣子厮守着困踬和卑贱。
【注释】
[1] 还自会稽歌:从会稽归来的歌。会稽:即今浙江省绍兴。
[2] 庾肩吾:南北朝时人。生平见《南史》本传:“庾肩吾,字慎之。八岁能赋诗,初为晋安王国常侍。王每徙镇,肩吾常随府。王为皇太子,兼东宫通事舍人。后为安西湘东王录事、咨议参军,太子率更令,中庶子。及简文即位,以肩吾为度支尚书。时上流藩镇并据州拒侯景,景矫诏遣肩吾使江州,喻当阳公大心。肩吾因逃入东。贼宋子仙破会稽,购得肩吾,谓曰:‘吾闻汝能作诗,今可即作,当贷汝命。’肩吾操笔便成,辞采甚美。子仙乃释以为建昌令。仍间道奔江陵。历江州刺史,领义阳太守。”梁时:指南北朝时的梁朝。
[3] 宫体谣引:庾肩吾所作,今失传。《隋书·经籍志四》:“梁简文之在东宫,亦好篇什。清词巧制,止乎衽席之间;雕琢蔓藻,思极闺闱之内。后生好事,递相放习。朝野纷纷,号为‘宫体’。”刘肃《大唐新语》卷三:“梁简文帝之为太子,好作艳诗,境内化之,浸以成俗,谓之‘宫体’。”
[4] 应和:响应,附和。皇子:指梁简文帝,在未为皇太子以前,称皇子。
[5] 潜难:避难。
[6] 仆:指诗人自己。其:指庾肩吾。遗文:留下来的文章。这里指记载“潜难会稽,后始还家”的文章。
[7] 野粉:指粉状的霉斑。椒壁:椒房的墙壁。颜师古《汉书注》:“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以椒和泥涂壁,取其温而芳也。”
[8] 湿萤:萤火虫的别称。古人因萤火虫生于卑湿之地,故称湿萤。梁殿:梁国的宫殿。以上二句描写梁国宫殿的荒芜,暗示梁的国势衰败。
[9] 台城:皇宫。洪迈《容斋续笔》卷五:“晋宋间,谓朝廷禁省为台,故称禁城为台城,官军为台军,使者为台使,卿士为台官,法令为台格。……今人于他处指言建康为台城,则非也。”《景定建康志》卷二十《城阙志一》:“台城,一曰苑城,本吴后苑城。晋成帝咸和中,新宫成,名建康宫,即所谓台城也。在上元县东北五里。”应教:臣下奉诸侯王之命作诗,称为应教。这句指庾肩吾,因为庾“尝作《宫体谣引》,以应和皇子”。
[10] 衾:单被。铜辇:太子乘坐的车。陆机《东宫作诗》:“抚剑遵铜辇。”李善注:“铜辇,太子车饰。”
[11] 吴霜:吴地的霜。会稽在吴地,故有此说。归鬓:归来之人的鬓发。这句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庾肩吾在秋天昼夜兼程地赶回来。一是说庾肩吾在会稽流亡所历的艰苦使他两鬓已见斑白。
[12] 晚:指老。以上二句紧扣秋天景物引喻。
[13] 脉脉:包含着感情的沉默。辞:辞别。金鱼:金鱼袋。
[14] 羁(jī几)臣:流落异地的人。这里指庾肩吾。迍(zhūn谆)贱:疑当是“迍邅”,困顿不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