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针灸学:复兴《体表医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经穴与体表反应点

一、经穴与运动点、触发点的关系
运动点(motor point)指的是神经分支进入骨骼肌的入口处,是用最弱电流刺激能引起肌肉最大收缩反应的刺激点。随后的研究认为,运动点不一定就是神经进入肌肉处,而在接近体表的神经末梢密集区弱刺激也能产生最大的收缩反应。临床上常用的经皮电刺激疗法多选择在运动点上。Liu等(1975)采用严格的双盲法在21名志愿者对经穴图和运动点分布图作了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所有的运动点都是穴位,但不是所有的穴位都在运动点上。这是因为穴位的数量远比运动点要多。Liu等将志愿者分为两组,第一组是针灸医生先标明好穴位的位置,再由理疗医生用电刺激法确定运动点;第二组则首先确定运动点,尔后再标记穴位。最后计算穴位与运动点之间的距离均数和标准差。他们把距离差值小于4mm者作为完全吻合,距离在4~10mm的作为基本吻合,在所检测的16个穴位中,有10个穴位与运动点完全吻合,6个穴位为基本吻合。Gunn(1976)也将临床上常用的70个穴位与运动点作了比较,有35个穴位位于已知的运动点上。
异曲同工的是,在治疗肌筋膜疼痛方面,西方常采用触发点(trigger point)刺激疗法;而在触发点使用针刺疗法常常取得比传统针灸更好的临床疗效。由于它与中医阿是穴的生理病理特征和临床主治有一定的相似性,探讨触发点与穴位的关系对于阐述穴位的实质和针灸治疗的原理有一定的意义(彭增福,2008)。
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临床研究最为广泛,是指骨骼肌内可触及的压痛点。按压它时可激发特征性的整块肌肉痛,并扩散到周围或远隔部位的牵涉痛。根据其是否伴有自发性疼痛,可分为活性触发点(active trigger point)与隐性触发点(latent trigger point),前者可自发地引起疼痛,而后者在受压下才会引起疼痛。肌筋膜触发点常常位于受累肌肉的中部或肌腹上,或肌肉与肌腱交界处、肌筋膜边缘易拉伤处、肌肉附着于骨突的部位等,其面积通常小于1cm 2。Travell和Simons出版的 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the Trigger Point Manual一书中列举了255个肌筋膜触发点,其中约2/3与经穴的位置相同或相近,这些穴位也常用于治疗肌筋膜关节疼痛等(Travell和Simons,1983)。1977年,疼痛闸门控制学说的倡导者Melzack等比较了两者的疼痛主治症及牵涉痛形式,假定穴位面积的范围在直径3cm情况下,认为触发点与传统穴位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两者符合率达71%。Dosher(2006)利用解剖软件比较了这255个肌筋膜触发点和747个经穴及经外奇穴的相关程度。她将触发点和穴位相距在2cm以内、而且位于同一块肌肉的称之为对应点(corresponding point),并比较了这些对应点的临床疼痛主治,以及相对应的触发点的牵涉痛形式与相应的穴位所在的经络分布。结果观察到92%的肌筋膜触发点与针灸穴位在解剖上相对应。针灸穴位中有79%的穴位所主治的局部疼痛与其对应的肌筋膜触发点相似(图6-19)。
图6-19 部分典型的肌筋膜触发点位置
基于触发点理论的西方针刺疗法,由于在临床上对肌肉关节的疼痛性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其相关疗法还被正式纳入到大学的正规教育。但由于严格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有效性的确切证据有待提升。近年来,一些基于随机对照试验(RCT)的临床试验设计观察已陆续有报道,如采用经皮电刺激触发点治疗斜方肌隐性肌筋膜疼痛取得明确疗效(Cotchett等,2010)。而且对触发点的生理病理特征和效应机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些新颖的资料可能有助于我们对穴位本质的理解,也无疑将促进传统针灸学的发展(Gemmell和Hilland,2011)。
二、经穴与皮肤活动点的关系
皮肤活动点是由AK.Подшибякин于20世纪40年代创导的。如果说运动点是神经进入肌肉的入口处,那么皮肤活动点是神经进入皮肤的入口处,在这个部位极易使皮肤兴奋并产生特有的反应:氧消耗量增强,温度升高。当内脏器官不发生紧张的生理或病理过程时,人与动物皮肤活动点上的静电位分布是比较稳定的。活动点部位比其1周围皮肤区的电位值大约高3~5mV。当内脏器官发生紧张的生理或病理过程时,其相应皮肤活动点区域的电位值便出现增高现象,而其余的皮肤活动点的电位值出现降低,疾病痊愈时,相应的皮肤活动点的电位值亦随之恢复到正常状态。刺激皮肤活动点对相关内脏活动有应答性反应出现。因此可通过检测皮肤活动点来诊断内脏疾病,也可通过刺激皮肤活动点来治疗疾病(图6-20)。
图6-20 皮肤活动点的分布位置
1、2.额;3.额后;4.前顶;5.后顶;6.枕上;7.枕下;8~10.颞;11.眼下;12.下颏;13.口角;14~17.心脏点;18.肺点;19~22、31.胃点;23.胆囊点;24.脾点;25.肝点;26.阑尾点;27.乙状结肠点;28.膀胱点;29.子宫点;30.卵巢点;32.肾点;33.直肠点(参考王本显,1984)
通过与针灸穴位相比较,很多皮肤活动点与经穴位置有关。皮肤活动点与Head牵涉痛反应有关,但它是建立在营养性神经反射基础之上(参考王本显,1984)。
与此相应,石川根据内脏-皮肤血管反射也发现皮肤存在皮电点。皮电点的电位变化与内脏活动改变有关,它的生理过程与内脏-皮肤血管反射性变化过程有联系,当某内脏出现病理状态时便通过脊髓联系,反射性引起节段间皮肤小动脉的神经性血管运动障碍,出现皮下渗透物,造成低阻抗点。因此,可通过专门设计的电学仪器检测这种皮电点,其原理与皮肤活动点大同小异,都是建立在内脏-体壁反射性联系基础之上。一些研究表明,某些皮电点与经穴分布有对应关系,如芹泽胜助(1979)指出,肺结核患者皮电点在上肢的分布与肺经、大肠经穴位相一致。但根据石川(1960)本人提供的资料,内脏病理情况下出现的皮电点与Head牵涉痛区关系更为密切。
三、经穴与Voll电针的关系
20世纪40年代末,德国医生兼工程师Reinhard Voll(1975;1980)探索出一种快捷、非入侵的筛选法检测健康的失衡状态。1958年,Voll结合针灸原理提出由其姓氏命名的疗法:EAV(Electro-Acupuncture according to Voll,也称EDS,Electro-Dermal Screening)。该疗法至今在欧洲还有超过25000名医生使用;在美国使用的也不乏其人,并以“整合和生物医学”疗法的形式运作。已经确定的500多个Voll电针穴位中有2/3是中医的经穴。通过Voll电针疗法的研究已经证实,每个穴位都与体内的解剖和生理功能有直接的联系。因此,这种疗法不但对治疗而且对疾病的诊断也是有一定意义(图6-21)。
图6-21 通过Voll发明的检测设备可以探查机体的失衡状态并用经皮电刺激方法加以调整
不同颜色提示失衡的严重程度
四、经穴与良导络的关系
1950年,中谷义雄发现在人体存在可测出与经脉循行路线大致相一致的14条线,在线上存在与经穴大致位置相同的良导点。这些点可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图6-22)。
图6-22 采用良导络可以检测出呈线状排列的良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