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病学(第3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直肠解剖与功能

一、直肠解剖
直肠是消化道的末端,位于盆腔底部,上端平第3骶骨上缘平面,与乙状结肠相连,向下沿骶尾骨屈曲,穿过盆底终于齿线,与肛管连接,长约12~15cm。
直肠与乙状结肠连接处最窄,向下扩大成直肠壶腹,是大肠最阔部分,下端又变狭窄,形成两头狭小,中间宽阔。
1.直肠的弯曲
直肠并不是垂直状,在矢状面和额状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在矢状面上,直肠沿骶尾骨的前面下降,形成一个弓向后方的弯曲,称直肠骶曲。向下直肠绕过尾骨尖,转向后下方,又形成一弓向前的弯曲,称直肠会阴曲(图2-3)。会阴曲呈直角,又称肛管直肠角,此处是最高肠内压区的中枢地带。直肠在额状面上还有三个侧屈:上方的侧屈凸向右,中间的凸向左,是三个侧屈中最显著的一个,而最后直肠又越过中线形成一个凸向右的弯曲,因而直肠侧屈呈右—左—右的形式。但直肠的始末两端则均在正中平面上。由于直肠和肛管形成的角度,因此直肠壶腹内存积的粪便不达到相当的数量,不能压迫齿线引起排便反射。
图2-3 肛门与直肠的成角关系
直肠的这种弯曲现象决定了在临床上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时,方向先指向脐部,过肛管再改向骶骨岬,才能顺利到达直肠壶腹。
2.直肠瓣
在直肠壶腹内有三个呈半月形的黏膜横皱襞,称直肠瓣,又称Houston瓣(图2-4)。直肠瓣平均宽度约1.4cm,平均长度约3cm,约相当于直肠圆周的三分之二。直肠瓣的数目因人而异,1978年Abramson分析了400例成人乙状结肠镜检查资料,结果表明:直肠瓣有的人可以缺如,有的可多达7个,其中以3个瓣的出现率为最高,占45.5%。3个瓣中以左-右-左样式排列者,占20.5%,三瓣平均距肛缘距离各为7.9cm、9.4cm、11.3cm,相邻两瓣间的距离不固定。直肠瓣由黏膜、环肌和纵肌共同构成,向腔内突入。最上的直肠瓣位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部,距肛门11.0~13.0cm,位于直肠的左壁或右壁上,偶尔该瓣可环绕肠腔1周。中间一条直肠瓣是3个瓣中最大的一条,其位置相对固定,距肛门8.5~9.6cm,相当于腹膜返折平面,该瓣内部环肌较发达,位于直肠壶腹稍上方的前后侧壁。最下一个瓣位于中瓣的稍下方,位置最不稳定,一般位于直肠的左侧壁,距肛缘5.0~6.0cm。当直肠充盈时,该瓣常可消失,而排空时较显著。直肠检查时,可触及此瓣,易误认为新生物。
图2-4 肛门直肠的大体形态和结构
直肠瓣的功能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其主要功能是支撑直肠内粪块,并使粪便回旋下行以减慢其运行至肛门的时间。另外在乙状结肠镜检查时,根据直肠瓣的薄厚、萎缩增生等情况可初步判断直肠炎症的程度。
3.直肠与腹膜的关系
直肠上三分之一的前面及其两侧有腹膜遮盖,中三分之一仅在前面有腹膜,然后在此返折成直肠膀胱陷窝或直肠子宫陷窝。腹膜返折与肛门之距离约7.5cm,在女性则较低。直肠后面无腹膜遮盖。
4.直肠的肌肉
直肠壁肌层由上到下逐渐增厚,接近肛管时尤为显著。直肠壁分为4层:最内一层称为黏膜层,是肠腔壁;其深面为黏膜下层,最外一层称为浆膜层;黏膜下层和浆膜层之间即为直肠肌层。直肠的肌层是直肠壁的最厚部分,分为环肌和纵肌两层,环肌在内,纵肌在外。纵肌在直肠前后比在两侧稍厚,上连乙状结肠纵肌,下与肛提肌和内、外括约肌相连。环肌肌纤维在直肠上部较少,下部较发达,到肛管形成肛门内括约肌(图2-5)。
图2-5 直肠肌肉
二、直肠功能
直肠有排便、吸收和分泌功能。可以吸收少量的水、盐、葡萄糖和一部分药物,也能分泌黏液以利排便。在正常情况下,直肠内无粪便,肛管呈关闭状态。排便时,结肠蠕动,储存于乙状结肠内的粪便下行进入直肠,使直肠壶腹膨胀,引起便意和肛管内括约肌反射性松弛,机体自主松弛肛管外括约肌,同时屏气增加腹压,粪便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