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鱼:海河出产,风味独特
广西内河众多,河网发达,海洋资源丰富。蓝色的大摇篮,孕育了盈千累万,梦幻神奇的鱼类。在漓江边上,你可以吃到堪称“岭南一绝”的风味禾花鱼;乘着北部湾的海风,你可以慢慢享受精心烹调的新鲜鲈鱼。广西人养鱼,捕鱼,吃鱼,爱鱼。据说,歌仙刘三姐就是骑着一条红色的大鲤鱼飞天的。
全州禾花鱼
秋入清湘饱盐豉,禾花落尽鲤鱼肥。
初秋季节上市的禾花鱼,是桂林市全州、资源、兴安等县有名的土特产。此鱼饲养于稻田中,夏秋时节靠吃禾花长大,故得名。
全州的禾花鱼是把它用酸水、盐煮过,放在火炉上烘干,吃时放豆豉、蒜、姜,加上辣椒粉——咸辣适宜,味鲜无比,堪称“岭南一绝”。
禾花鱼吃法多种多样,但只有把它烘干,才别有一番风味。全州人喜欢将“禾花干鱼仔”在烹饪前稍用温水浸泡,佐以豆豉、辣椒粉,配以白酒、味精,然后放在铁锅里煮。更佳的是待饭要熟时,放到饭上蒸。端上桌来,真是一片稻米禾花香。禾花鱼肉质细腻,鱼刺细软、味道浓厚。
在全州,有一个关于禾花鱼的奇妙故事:汉代时,全州的县城还在洮阳,一位清晨早起卖鱼的渔夫一不小心把一担从江里捕捞的鲤鱼仔倒进了路边的稻田里。渔夫十分伤心,除了捡捞起那些已死和将死的鱼外,那些活蹦乱跳的早就游走了。稻田是人家的,禾苗正是生长期,田里是缺不得水的,怎么办呢?这渔夫不死心,就和田主商量,把进水和出水口用树枝拦好,等到稻田放水时再捕鱼。结果,吃饱了禾花的鲤鱼仔不但肥得油光水滑,而且品尝起来有一种特有的滋味,聪明的全州人从此开始特意在稻田里放养鲤鱼。
农民阿姨正在稻田里捕捉禾花鱼
大化大头鱼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偏北的红水河流域,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县内多谷地丘陵。按说这样的地形,应该不像是水产品丰富的地区,但是大化却有一种远近闻名的水产品——大头鱼。
大化大头鱼的特点很是突出,鱼头占体重的五分之二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大头”鱼。体侧扁稍高,头部、背部灰黑色,间有浅黄色泽,腹部银白色,身体两侧散布着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这样的长相是不是十分可爱呢。不仅长相可爱,大头鱼的肉质更是出众,煮熟的鱼头和肌肉无泥腥味,鱼头的表皮和咽喉部的肌肉味道特别鲜香,口感爽滑。不仅如此,大头鱼肉中含有的营养元素十分丰富均衡。长相、肉质、营养上的“傲人”数据足以说明它做到了真正的“舍我其谁”、面面俱到。
大化大头鱼是做鱼头火锅的首选。阴雨绵绵的天气,与三两好友聚在一起,来上一锅鲜美的鱼头火锅,那滋味儿真是赛神仙。或者在家里,炖上一锅鱼头豆腐汤,鱼的鲜味儿遇上豆腐的清香,再洒上些许翠绿的葱花,淋上几滴喷香的香油,这鱼头豆腐汤会牢牢绑住你的胃,让你恐怕连门都不想再迈出去了。
2013年,可爱的大化大头鱼跃过龙门,大化瑶族自治县水产管理站申报的“大化大头鱼”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大化大头鱼走向了更高的舞台。
鱼头豆腐汤
官垌草鱼
官垌镇位于钦州市浦北县的东北部,地处六万山区腹部,是一个山多田少水面窄的山区小镇。这里层峦叠嶂,溪河纵流,沟渠星罗棋布,山泉长流不息,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在这样优美的环境里,官垌人民养殖的草鱼让这个小镇声名鹊起。
官垌人利用山涧溪流终年不断、水源充足、草料丰富等的自然优势,在沟沿路边、房前屋后、田头地角或一些低洼田开挖小鱼窝,引来山泉水养鱼,鱼窝面积小至几平方米,大到50~60平方米,每个鱼窝投放二三十尾甚至上百尾五六寸长的草鱼种,并适量搭配一些鲤鱼或罗非鱼,平时投喂青草、瓜叶、木薯叶等。由于山泉水质好,再加上采用自然流水式养殖,饲喂纯天然的青饲料,实是上等的绿色食品,被人们称为“官垌鱼”,其中以草鱼最为著名。官垌鱼鱼肉没有泥味和腥味,香而不肥、嫩而不腻,吃后余香满口,十分鲜美。
官垌草鱼
官垌鱼跟一般的鱼相比,身形更加修长,鱼鳞上泛着点点金黄。养殖周期也很长,一条十几斤的大鱼,要养七八年的时间。如此个头的鱼必须要做成全鱼宴才能体现价值。整条鱼可以做成鱼生、酸辣鱼片锅、鱼肠鱼片白灼、清蒸鱼腩、鱼头砂锅以及鱼鳞椒盐等。全鱼宴的菜有煮的、有炸的、有白灼的、有焖的,一鱼七吃,真可以说得上是浑身是宝。
以前,官垌草鱼属于村民们自养自足的美食,但是在十几年前,因为官垌鱼的品质好,客商们慕名前来收购。从此官垌鱼游出了大山,养殖规模也逐渐壮大了起来。官垌鱼已经成为浦北乃至广西的品牌。
钦州鲈鱼
钦州鲈鱼是继官垌草鱼后钦州的又一著名鱼类产品。不同之处在于,官垌草鱼生长在淡水水域,钦州鲈鱼则喜欢生活在河口入海处、咸淡水交汇的地方。
不同的生活习性造就了它们外形和内涵上的差别。如果说官垌草鱼喜欢在清澈见底的小河沟里自在,钦州鲈鱼则喜欢在水流湍急的海口遨游;官垌草鱼亲近水草溪涧,钦州鲈鱼偏爱海藻怪石;官垌草鱼活泼可爱,钦州鲈鱼野性十足。
清蒸鲈鱼
相比之下,鲈鱼的养殖似乎更有难度,其肉质也必定是野味十足。在真正品尝过钦州鲈鱼后,我再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我在外做一份家教,教一位比我年龄长十来岁的阿姐,而在生活上,她是我老师。阿姐性格豪爽,做事认真,为人随和,我们很快成了好朋友,相互间的往来密切起来。一次课后,我去她家玩,她用钦州鲈鱼招待我。宰好的鲈鱼洗净去腥,倒上料酒、酱油,撒上盐、姜,放入蒸锅,二十分钟左右就出炉,上桌前,再撒点葱花,配上做好的蘸水,一条两斤多重的清蒸鲈鱼,就可以动筷子了。看到我钟爱的清蒸鱼摆在面前,我顾不得礼仪,先是一筷子下去,咦?这确实是鱼,但又不是一般的鱼,更不是仅仅只有“野味”,它鲜得让人欲罢不能,嫩得让人无所适从。我和王姐顾不得说话,你一口我一夹,两斤多的鲈鱼很快就只剩骨架子了。这时我才缓过神,原来鲈鱼几乎没有刺,难怪可以这么酣畅淋漓地享用。
人们形容一家人伙食好、菜肴丰盛,往往喜欢用“大鱼大肉”,在我看来,这“大”绝不仅仅指量多,更指质优。我想,在钦州,如果一桌子菜肴里,少了钦州鲈鱼,定不能算是“大鱼大肉”了吧?钦州鲈鱼野又不野,也算是开了眼界。
恭城娃娃鱼
初次听说娃娃鱼,是在小学教材里。那时老师告诉我们,野生娃娃鱼是我国十分珍贵的保护动物,让我们不要随便伤害它。其实对于那时的我而言,连娃娃鱼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哪来伤害一说?
长大后,我才知道,原来,娃娃鱼的名字来源于它如婴儿般的叫声。而人工合法养殖的娃娃鱼也是可以食用和买卖的。但我未曾想过要享用它,一来因为小时候灌输在我脑海里的观念,二来因为它婴儿般的叫声叫我不忍心下口,而它任性的价格更是让我望而却步。
恭城娃娃鱼是我有幸目睹的第一种娃娃鱼。那年,在恭城品尝完油茶后,到附近的超市蹭空调,闲逛中看到了恭城娃娃鱼。从长相来看,说实在的,跟它的名字有点不相符,用其貌不扬形容它再适合不过了。它头部扁平钝圆,上嵌一对小眼睛,毫无神韵。身体前部扁平,往尾部逐渐圆润。四肢无力地耷拉在身体两旁,体表黏糊糊,像是布满了一层不知名的黏液。然而正是这个看似其貌不扬的娃娃鱼,成了许多人一睹容颜、争先抢购的对象。
金汤娃娃鱼
原来,娃娃鱼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被誉为“水中人参”。恭城娃娃鱼虽是人工养殖出来的,但它的生长环境却一点也不“人工”。不少饲主选择天然的河湖喂养娃娃鱼,这些河湖往往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石缝、岩洞密布,海拔不低于1000米,水温保持在18~24℃。就算是人工搭造的养殖场所,也要兼顾这些条件。养殖户在黑暗的养殖房里砌起一个个水流不断的大水池,一条条蝌蚪般的黑色小娃娃鱼趴在水池中的红筐里“沉睡”,悄悄地生长,好一幅鱼天共乐的美景。
据当地人介绍,娃娃鱼的做法多样,既可红烧,也可清蒸,但较一般鱼类而言,做一道恭城娃娃鱼菜工序更为复杂。上桌后的娃娃鱼,味道浓郁,虽然肉质不如其他鱼类细腻,但皮的口感很特别,爽口而且富含胶质,可以给爱吃鱼的你一次全新的味觉体验。
突然之间,好想尝尝恭城娃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