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成规是你最大的敌人
有一则关于墨守成规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商人,他奔波于各地,以贩卖商品为生。这天,他在一个市集买了两百千克的食盐,把它们装进麻袋并放在马背上,然后牵着马去另外一个市集销售。
由于食盐太沉,这匹马走得踉踉跄跄,在经过一条河的时候,这匹马跌倒在河水里。食盐经过水的浸泡,慢慢地融化了,食盐越少,马也就越轻松。
一连几次,这个商人贩卖的东西都是食盐,而这匹马每次都在河里面跌倒。因为这匹马知道,跌倒以后会让自己很轻松。
可有一次,商人贩卖的是棉花,同样,在河里面,这匹马再次故意跌倒,棉花迅速地吸足水,越来越沉。于是,这匹马再也没有站起来,加上水流比较急,商人来不及解掉马背上的棉花,马就被冲走了。
我们嘲笑故事中的笨马,它习惯了前几次的做法,以为这种做法在任何时候都有效,它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潜意识:“只要过河时摔倒,就能轻松一些。”当事物发生变化时,它死在了这种惯性认知上。
不少人做事的时候都是笨马的思维。开始之前,他们很少去想这次要怎么做,而是习惯性地按照以前的方法(大众认可的规则)行动。他们并非觉得这样一定会成功,而是习惯和经验告诉他们这么做的风险是最小的。
有一位员工在一家公司一干就是十多年,一直没有升职的机会。但是新来的一批实习生中,有人居然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成了他的顶头上司。这位员工非常不服气,于是去找老板讨公道:“我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为公司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却比不上一个只有一年工作经验的实习生?”老板反问道:“别人是用一年学会了十年的经验,而你用十年时间只学会了一种经验。”
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懂得创新、敢于创新的人那么少?就是因为多数人习惯于遵从惯性,懒得自立,不愿意重新启动一套新的模式。所以他们就像这位员工一样,在惯性的依赖中走向了被淘汰的困境。如果及时打破常规,从安逸的惯性中跳出来,通常能为自己换来一片新的天地,创建一种新的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一个偏远乡村来了一个乞丐。这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乞丐走到了一户农家的门口乞讨,因为战争年代沦落为乞丐的人太多,加之食物匮乏,所以很多人家根本不会开门。
这个乞丐的运气不错,有一位女士前来开门,但她并没有打算施舍点什么,只是客气地请乞丐去别的人家看看,不要来打扰她。
“对不起夫人,我实在是太冷了,我只要在你家门口避避风雨就好了,附近没有避雨的地方。”乞丐的样子很可怜。
“好吧,不要乱碰我的东西。”这位女士说完就要关门。
“对不起夫人,能否借我一口小锅和一些柴火,让我煮点汤喝?”乞丐说。
“可是你并没有食物,你怎么煮汤?”女主人好奇地问。
“夫人,请您发发善心吧!”
女主人答应了,回去取了一口锅交给了乞丐。
只见乞丐用石头把锅支起来,从口袋里面掏出几片青菜叶,在旁边的水坑里弄了些水,将柴火点燃,就这样煮起汤来。
“这就是你要煮的汤吗?”女主人不可置信。
“是的,夫人,我什么都没有,只能这样填饱肚子了。”乞丐冻得瑟瑟发抖。
“最起码,你要放些盐吧。”说完,女主人回屋拿了一些盐。
给了盐以后,女主人觉得乞丐只有锅里那几片青菜叶实在太可怜了,于是又给了乞丐一些青菜,但一些青菜叶怎能果腹呢?女主人又给了乞丐一块面包,最后甚至把剩下的晚餐都给了乞丐。就这样,聪明的乞丐在这里吃了一顿饱餐。
如果按照传统的讨饭方式,敲开房门后就讨要面包,乞丐估计一点儿饭食也讨不到。但他却打破了人们对乞丐的传统认识,也突破了过去的“讨饭规则”。他开始先博得女主人的同情心,继而提出要一口锅做汤。这对一个家庭来说并不是过分的要求——食物虽不充足,但做饭的锅还是有的。正是做汤这一行为锚点,引起了女主人的兴趣。她认为一个乞丐是做不出什么汤的,就想一探究竟,这正好顺应了乞丐的思维。最后,突破常规的乞丐吃到了一顿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