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了吧,拖延症(写给年轻人的拖延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生命,是这样浪费的

风花雪月的大理,胡小懒心中的“人间天堂”。

读书的时候,他就跟室友们商议,到时候一定得来一场精彩的“毕业之旅”,纪念一下终将逝去的青春。结果,到了约定的时间,人家背着包出发了,胡小懒却找了个理由推脱了,至于那个理由,他现在都已经想不起来了。

几年之后,那些热爱旅行的室友们,已经把胡小懒心中的旅游胜地都领略得差不多了。只剩下胡小懒还在跟自己说:“等忙完了这段时间”、“等我攒够了钱”、“等我结婚的时候”……理由一抓一大把,不过除了他自己相信以外,没有人相信。在别人眼里,这家伙就是一个典型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确,拖延时间是胡小懒唯一能做好的事,因为它是世界上最不费力的!

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了,自己浪费掉了大把的时间和生命。

那天,天空飘着毛毛雨,无情的老天像是发了善心,在为谁哭泣似的。胡小懒在人人网上闲逛,看到某位老同学的主页时,脑袋顿时“嗡”的一声,毫不夸张地说,他确实被吓到了。

一个如花的美女,竟然得了尿毒症,躺在医院里做透析。当然,更触动胡小懒的还是她写的那篇日志——《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

“我很遗憾,还没有跟最爱的人一起去布达拉宫,过去我总说‘等到什么什么时候’,现在我想去了,我不想等了,可我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了。”

“我很遗憾,还没有好好地陪伴父母,孝顺他们,却已经躺在了病床上,让他们带着心酸的眼泪来照顾我。早知道会这样,我一定会经常回家,不会把忙当成借口,推迟回家的日子。”

“我很遗憾,还没有实现事业上的理想,我总以为时间有的是,想做的事总会有机会去做。可现在,我拖着病痛的身躯,已经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精力充沛地去做事。我更后悔的是,在我精力充沛的时候,我浪费了大把大把的时间,去玩乐、去消遣、去逛街,却没有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做一件靠近理想的事……”

胡小懒的心里很难受,虽说他跟那位美女只是普通同学,没什么特别的交情,可还是替这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悲伤之余,他又有点庆幸——“至少我还健康地活着,这真是莫大的幸福啊!”庆幸之后,他又开始悲伤——“她后悔遗憾的那些事,我也没有做,难道我也要等到躺在病床上或是垂垂老矣的时候,跟她一样祈祷着重新活一次吗?”

看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胡小懒在这方面,做得的确不错。不管他身上有不少缺点,可还算懂得自省,不属于无药可救型。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大理天堂”,过去总说钱不够、时间不够,可赚多少钱才算多呢?自己周末睡懒觉、假日玩网游的时间,难道就不能去旅行了?

他突然觉得,自己是在为推迟行动找理由,想办法把自己的拖延无原则地合理化,却忽略了光阴有限的事实。美好的青春,还没等自己为它写好悼词呢,它就已经绝尘而去了,头也不回。

不过,你可别以为拖延症只是年轻人的专利,觉得年轻人缺乏自制力、不够淡定才会拖延。其实,拖延症这种病,真的是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国界,有人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

胡小懒一直很敬仰某位教授,时常去看望他。老教授一直想写本传记,专门研究一个让人议论纷纷数十年的人物的轶事。这个主题很新颖也很吸引人。而且,他本人对此了解颇多,文笔又生动,如果能写出来的话,肯定大受欢迎,为他赢得很大的成就、名誉和财富。

不久前,胡小懒问及老教授那本书是不是快要写完了,老教授却告诉他,自己根本就没写。说这番话时,老教授还迟疑了一下,像是在考虑该怎么给后辈晚生解释。最后,他给出的理由跟胡小懒一样:太忙了,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没有时间。

他这么辩解,其实就是想把写书的计划埋进坟墓里。当时,胡小懒信以为真,他觉得老教授德才兼备,又是学校里的骨干,肯定是“真忙”。他其实不了解,老教授是觉得写书太累人,不想找麻烦,事情还没做就已经找好了失败的理由。

曾有人给拖延起了一个可怕的外号,叫“生命的窃贼”,其实这也不算冤枉它。拖延就是偷走时间、偷走生命的行为,让人虚度光阴,厌倦生活。如果有人幻想着用白日梦和从没按时履行过的计划表来实现梦想,那么死人也会跳出来为他鼓掌。

为了惩治这个“窃贼”,有一些天才创造了一些奇葩的办法。比如维克多·雨果,他写作的时候不穿衣服,让管家把他的衣服都藏起来。他疯了吗?那倒没有。只是这样一来,他在该写作的时候就只能乖乖地写作,不可能赤身裸体地出门。

对胡小懒和老教授来说,雨果的妙招自然是没法效仿的,对他们而言,只要能意识到拖延是“生命的窃贼”这个事实,就已经是一件幸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