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决定你高度的不是眼界
小静出生于四线城市,毕业后来到上海找工作。她奋斗了5年,当中经历了记不清的节假日加班,40℃的高温挤一个多小时公交去上班,一开灯就能看到蟑螂四散的地下室里住宿的种种艰辛。5年后,她终于能拿着一份看得过去的薪水,不算委屈地生活了。大城市生生不息的繁荣、衣食住行的便捷以及相对公平的机会让小静打开了眼界,她认定上海就是此生安居乐业的第二故乡。小静心中的蓝图是创办自己的公司,让自己的孩子上得起国际学校,然后出国读书去见识世界的另一种样子。
小丽也生长于四线城市,毕业后也来到上海找工作。在上海工作的一年里,她见过陆家嘴车水马龙的川流不息,看过淮海路鳞次栉比的名牌店铺,体验过搭乘一小时的高铁就能去西湖边看风景的便捷。可是,一年后小丽还是离开了上海,回到了那座让她更如鱼得水的偏远家乡。她和小静看到了一样的风景,终究还是觉得所谓大城市也就是那么回事。小丽心中的蓝图是在家乡有一份收入不高但稳定的工作,让自己的孩子考得进当初自己就读的市区重点学校,然后去大城市好一些的大学读书,毕业后再找一份安稳的工作。
且不论二人将来谁会生活得更幸福,毕竟幸福指数不绝对取决于城市,只是她们都在大城市见了相同的世面,打开了所谓的眼界,为什么选择和发展平台会如此不同?
所谓的眼界,充其量只是你看到的一场风景,它并不能决定你人生的高度。只有把看到的风景记在心里,走过脑子,付诸行动,才能决定人生的高度。
这就好比人人都说自己喜欢旅行,能对去过的地方如数家珍报上名来。可是,当你问他那里最具特色的风景是什么,哪些景致最打动你时,少有人能说清道明,因为他们把眼中的风景都留在了相机和朋友圈里。
所以,不是行过很多山山水水就能成为旅行家,不是闻过很多书香就能成为书评人,不是尝过很多餐厅就能成为美食家。当我们对事物的态度是浮光掠影时,它们回报的也只能是惊鸿一瞥时的震撼和惊艳,随后余波渐渐消失,最后什么都不会留下。
说白了,人生最需要的不是体验和见识,而是能耐得住性子往下沉的深度。
所谓“耐得住性子往下沉”具体来说其实就是三个词:用心、行动和等待。
我们都听过格拉德威尔的“一万小时”定律,就算我们真的能对某件事持之以恒5年,但大多数人付出的不过是重复,这也是为什么父母做了几十年饭,它们最终也只能成为你“小时候的味道”,而不是舌尖上的中国或入选米其林。你不能说父母不用心,只是大家都习惯了用熟练去代替思考。毕竟,熟练能带来安全感和舒适感,正常人不会没事儿找事的去挑战自己玩。
所以,一万小时不是重点,关键是前面是否有“用心”这个词,当下流行的说法就是“刻意练习”。
关于这方面知乎答主田吉顺做过很好的诠释:
“首先,刻意训练的目标就是要让自己成为顶尖级的专家,要有为此而努力的精神动力。如果你仅仅是喜欢这种活动,仅仅靠爱好支撑,而不是以顶尖专家作为目标,在一些反复的训练之后,你的爱好可能会被耗尽,而刻意训练的过程常常是痛苦的、枯燥的,可以说是磨炼。如果没有足够的精神动力,可能很难坚持下去。刻意训练一个折磨人的原因在于,它迫使你一直处于认知阶段,在这个阶段,你得不停地关注并且努力提高自己的训练效果,而无法进入无意识阶段。”
刻意训练就是训练你的经验系统,通过训练,你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下行动,并且在相应领域内不用集中精神就能进行更高水平的思考。
刻意训练当然包括一些重复性的训练,但又远不止于此,它需要你以更加严格刻苦的训练来突破水平的瓶颈。它和普通的重复性训练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在于反馈,即需要有专业人士的指点。
全球畅销书《最好的告别》作者,也是2010年“全球最具有影响力100人”中唯一的医生阿图·葛文德曾经描述,自己工作多年之后,虽然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总感觉还不够满意,感觉总是突破不了上升的瓶颈。于是他自己出钱雇了一位资深退休的外科医生,请他在自己手术时在旁观看,然后给出批评意见。结果发现,其实自己在很多细节上都是有上升空间的。
寻求反馈的目的就是把理性判断内化到你的直觉中,而你自己的直觉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所以就需要专业人士来指出。
至于行动,就更好理解了,你首先得“踏破铁鞋”后,才有资格去感叹那句“得来全不费功夫”。
我个人是非常推崇“行动至上”的,哪怕是带着一些莽撞和迷茫的成分。因为我不相信有思虑周全这回事儿,不相信有完美主义(我相信接近完美主义),不相信万事俱备。我们的整个人生就是旷日持久,需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运动,因为谁都不会善待、眷顾我们到不需要我们付出行动,仅凭思考就能把密钥交给你的地步。
我非常信奉一个公式:解决问题=彻底动脑的思考力+不辞辛苦的行动力。
可很多时候我们只做到了等号右边的第一步。
回忆一下:想提高自己的效率,于是研习了一堆时间管理方法,从待办事项列表、周计划到番茄管理法……你每天的计划都如期完成了吗?想好好吸收书本里的知识而不只是泛泛一读,于是钻研学习了一堆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康奈尔笔记法则、思维导图、涂鸦笔记,然后你真的有吸收每本书里的精华吗?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方法论、干货,还是两手抓瞎?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只是思考了、学习了,然后就结束了,往往缺少了至为关键的一步——执行!
生活和工作是在我们每天解决诸多大小问题中度过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永远应该包含两部分内容:想和做。但受现在社会大趋势影响,我们往往更容易去做个四体不勤的“思想家”。
所以,求谁都不如求己——既要求自己的大脑,更别忘了躯干和四肢也要跟上。
有了用心和行动打底,剩下的事就是等待。
这个论调听上去有些悲观,但换个角度想,谁能确保我们的用心和行动方向就是正确的呢?总需要让时间这把手术刀去开膛剖肚地观察和验证吧。
不要沉迷于立竿见影、速成、一夜成名或暴富这些神话,否则,我们会把自己逼得要么发疯,要么放弃,要么走上歪门邪道。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投机而是抓住时机,而是在碰上时机前和遇到时机后的日子里,气沉丹田、心平气和地锻造自己。
等待很磨人,不过在“但愿人长久”和“朝露待日晞”之间,你更愿意选择哪一个呢?
用心、行动、等待,这三个词真是千年老梗了,但它们之所以还能在我们的生活里频频露面,我想还是因为虽然道理都懂,可我们就是过不好自己的生活。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总喜欢用“眼界”这个高端又真理的词去掩盖它们,以为有了眼界就能无敌。其实,能斩获美好人生的人,哪一个不是用细细碾磨、苦心经营换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