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道医的起源
中医学是世界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医学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不可估量和不可磨灭的贡献。上古时期,伏羲得河图,画八卦以释天下;黄帝得洛书,作百科以制天下;神农尝百草,作本经以安天下。不懂脏腑经络,出口动手便错;不明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中医博大精深,无所不包,其中,道医对人类的贡献不菲。古代名医孙思邈、张介宾等都认为:不知易不可言知医,而“易”则是道的一个蜕演。
道医之道,其义有三:一者,修身也;二者,修心也;三者,修行也。此三者,足以救羸劣以获安,拯黎元于仁寿;此三者,多有回春之妙,速愈之效。因此,我们要大力发掘,加以提高,才是对中华医学的传承和发扬;若是刻舟求剑、故步自封,必将导致落后。我们务必要在批判中继承,在借鉴中创新,贯彻“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术精神,学有所长、学有所进、学有所成。
任何科学和文化都有其历史发展过程,学医离不开文化,离不开历史。英国著名教育家培根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可见,历史是文化的根脉。参天大树平地起,千里长河源水生。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岂能长久?只有明其根源,才能知源达本。探求根源,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学问的关键。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位种植莲藕的能手,当你问他一个莲蓬有多少个孔,他竟然不知道;一位瞎子回家,却绝不会走错路。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一位是学术不专,一位是心中有数。
道医学是在古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衍生出来的,其鼻祖是伏羲氏。伏羲氏在继承了燧人氏的发明创造(以“气”为观测角度的宇宙生态模式),结合自己超人的智慧,创造了易法和道原,由此进入了“道”治时期。巫文化是道文化的根源,道医学是“巫医学”的发展。纵观“毉”之字形,意思是医治病人要有几套方法,既要懂得医术,又要懂得巫术,达到神药两医。医,即是救死扶伤,医治病人的方法;几,人也;又,多种方法也;巫,精神疗法也。也就是说,医学本身是来源于巫术的,它也是建立在阴阳学说基础上的。也许有些人会说,中医的阴阳学说本身就不科学,那么请问西医有没有阴阳学说?答案是:有!西医也有阴性反应、阳性反应的概念。诚如赵辉贤教授所说:“为什么把阴电阳电、阴离子阳离子、阴性反应阳性反应视为科学,而言阴虚阳虚、阴盛阳衰、阳盛阴衰就是不科学呢?”还有一点就是:用科学解释不通的不一定就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