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学点方法防忽悠
3.1 不做无头苍蝇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英语学习资料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太多相似的资料让很多家长陷入选择困难当中。在微信群里,在网络论坛中,随时可见请求资料的家长。想获得一点资料?可以啊,请先注册用户,请先回复,请先分享到朋友圈发截图,而且24小时不能删除,请连续一周在朋友圈打卡……
这些如饥似渴的家长们,似乎已经忘了自己硬盘里躺了多少经典的英语资料,忘了书架上一套一套的经典绘本和分级读物了……他们关注了很多微信公众号,每天接受很多零碎的资源推送,一会儿儿歌,一会儿电子绘本,然后是有声书,每个资源都觉得有用,先存下来再说……在家长帮少儿英语启蒙板块中,浏览量和回复量前20的帖子全是资源类帖子,方法类几乎没有。
家长帮英语启蒙板块中的资源类帖子
这些家长花了很多时间去为孩子搜集英语学习资料,却舍不得花时间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如何使用这些资料。也只有少部分家长会系统地研究少儿英语学习方法问题。
我遇到几个已经关注了不出国学好英语微信公众号的家长朋友,问他们文章看得怎么样、音频讲座听得如何。对方有点不好意思:看了一眼文章挺长的,就没看完。音频讲座听了几个?没全听……这种情况下,我脑海中出现的一句话就是“入宝山而空回”。
家长们在焦虑中忙忙碌碌,有没有明确的目标?有没有行动指南?怎么能保证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如果不掌握基本的儿童学习英语的科学道理,那么就会被网络上、书上以及身边朋友的各种说法所左右,没有自己的主见,人云亦云。反正感觉谁说的都有理,什么方法都挑不出毛病,都拿出来给孩子试试,还美其名曰反正不花钱。
有些观点看起来好像挺有道理的样子,但实际上别说找不到科学依据,就连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站不住脚。比如有的家长信誓旦旦地宣称:学好英语必须学好语文,语文的水平就是英语学习的天花板。
有些方法是完全过时,而且是证明不科学的,但因为符合老一代人学习英语的习惯,也被拿出来当真理使用,比如翻译学习法和背诵法。还包括把成人的发音方法拿出来给孩子们使用,如口腔发音图。谁家孩子在学母语的时候是按照右图所示的方法来学发音的?
还有些方法直接从英美国家照搬过来,不加改进,夸大效果,成为机构挣钱的工具。还有一些所谓的方法,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特殊的内容,只是抓住了家长和孩子急于提高英语水平的功利思想,从标题上吸引家长,什么5天会拼所有英语单词、7天记牢2000单词等。
如果家长不愿意静下心来系统地了解一些基本的儿童英语学习的科学原理,将会一直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乱撞,直至孩子长大,彻底变成了聋哑英语。
口腔发音图
3.2 二语习得理论
3.2.1 习得与学得
一般家长并不会关注学得和习得的区别。但实际上,学会区分这两者,可以帮助家长甄别一些英语学习方法是否科学。
习得—学得区别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是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的五个假说之一。克拉申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是他对“习得”和“学得”的区分,以及对它们各自在习得者第二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习得”是潜意识过程,是自然交际的结果,儿童习得母语便是这样的过程。习得的语言系统处于大脑左半球语言区,是自发语言运用的根本。与之相对的是“学得”,这是个有意识的过程,即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学得”的系统虽然在大脑左半球,但不一定在语言区。克拉申认为,只有“习得”才能直接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才是人们运用语言时的生产机制;而对语言结构有意的了解,作为“学得”的结果,只能在语言运用中起监控作用,而不能视为语言能力本身的一部分。总结一下就是:习得就是无意识或潜意识的掌握,而学得需要刻意的训练才能掌握。
那么如何才能在国内给孩子构建一个二语习得理论可以落地的环境,这是家长应该重点关注的。我们已经无须质疑二语习得理论的成熟性,把质疑留给语言学家们去吧。
其实大家可以从我们习得母语的过程,来分辨出现有的英语学习方法中哪些是靠谱的方法。比如,我们的孩子没有英语的听说环境,那最能模拟这种环境的,除了昂贵的全英文幼儿园或小学之外,就是音视频英语材料了。尤其是视频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类母语环境的作用。
随着电脑、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有人认为带有大量视觉画面的电脑辅助语言学习(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CALL)是比较理想的外语学习手段。CALL支持者认为,最理想的不是动态的视频,而是静止的画面:眼睛在观察剧烈运动的图像时,注意力会放在用眼睛跟踪画面运动上,进一步降低对听觉的依赖。为了提高听觉的作用,可以把动画场景变成一页一页的“连环画”。于是市场上就有了类似产品出现,可以把动画片切割制作成绘本。但这种做法会带来另外一个巨大的缺陷,就像点读笔一样,把原本连续的情节和场景割裂成N个小段,极大降低了孩子看动画片时的连续快感。而且家长也没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制作所谓的个性化电子书。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解决看动画片时视觉获取与听力屏蔽的矛盾呢?请参考本书第8.3节:填补眼睛和耳朵间的裂缝。
二语习得理论是家长在国内为孩子构建英语习得环境的基本理论,我们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补充和修正。启蒙期的孩子以习得为主,辅助以对拼写、语法和写作的学得,从而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英语水平。
3.2.2 可理解性窄输入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中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说,提倡输入素材的难度必须略高于学习者的水平,即强调N+1。所谓可理解性输入,就是指对所学语言的内容的理解。这里的难度,指的是素材的内容信息可理解的难度。正如支持可理解性输入的语言学家和实践者都承认的,可理解性输入的材料寻找比较困难。这种困难有一段话描述得非常形象:
“语言学习一个要素就是可理解性输入——而且必须是大量的!但是可理解性输入不是长在树上的果子可以随意采摘。事实上,这个世界是一个对语言学习者非常残酷的世界。想找到可理解性输入的好资源就像想要在撒哈拉沙漠找水一样难”。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种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分级读物,及分级素材策略(The Graded Material)。采用分级的经典素材,循序渐进,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采用更高级别的素材。
另外一种策略就是窄输入策略(The Narrow Input)。正因为想找到可理解性输入的好资源就像想要在撒哈拉沙漠找水一样难,如果你找不到现成的,就自己创造它。从输入类型来说,启蒙期的输入如果不考虑阅读输入,就是视频输入和音频输入了。考虑到孩子的兴趣,窄输入方法包括:
(a)反复看动画片和听动画片。就是针对孩子喜欢的动画片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看和反复听。
(b)同主题输入。针对一个相同的题材,搜索不同的音视频资源。比如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关键词为“earthquake”的大量英文视频进行观看。由于主题统一,所以词汇、背景知识等会大量重叠,从而形成可理解性输入。从广义上来说,听同一个作家的作品,观看同一部电视剧的剧集,甚至从头到尾听同一部有声书,都属于同主题输入。因为这些素材在内容、结构和语言上具有内在的有机性、相关性和重复性。
启蒙期和提高期的阅读窄输入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本书后半部分的训练手册中,将充分而具体地说明如何进行可理解性窄输入的操作。
你问我答
家长:我们在双语幼儿园上了快一年了。班级两个外教老师全天跟着,到现在还是只会How are you。这是怎么回事?好着急。小朋友学语言不是应该很快的吗?
Diego爸爸:老外在身边未必就能学得快。他们每天对孩子说的可能只是一些常用的简单对话,而且还要加上肢体语言。在母语环境中,孩子们可以观摩到不同的场景,而在双语幼儿园,场景单一,孩子们无法接触到类母语环境中的丰富场景,也就无法模仿学习。有些双语幼儿园,虽然外教全天跟班,但上课时间很短,可能只有一节课,其他时间是陪玩。其他助教也可能跟孩子说中文,所以总体英语输入量相对比较低。如果幼儿园中的课程能够安排外教全程带班,也就是无论上课做手工、数学课还是烹饪课都由外教带,中教在辅助时也说英语,孩子之间也尽量说英语,在这种全天沉浸式幼儿园中上学,英语进步可能会大一些。其实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双语幼儿园,只要家长或老师能协助孩子做到大量可理解性输入并模仿输出,都可以获得快速进步。
3.2.3 可理解性窄输出
要使语言能够自然地习得,就必须给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并能把这些可理解性知识输入转化为有效的输出。Swain(1995)在承认可理解性输入假设的同时,又提出了可理解性输出假设(Comprehensible Output Hypothesis)。
二语习得过程就是一个输入(input)、理解吸收(intake)和输出(output)的过程。可理解性输入越多,输出就越多,内化吸收得到的也就越多。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前提,语言输出对二语习得同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Swain曾指出:“除了必要的可理解性输入外,学习者必须有机会使用所学语言,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流利、类似母语者的水平。”
Swain的“输出假设”认为,输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功能:(1)注意和触发功能。语言输出使学习者注意到他们试图表达的与他们能够表达的语言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激发学习者内在的与二语习得有关的认知过程。(2)假设验证功能。二语学习被认为是一个对目标语不断做出假设并对此加以检验和修正的过程。(3)元语言功能。它指学习者在语言输出过程中对语言知识的控制与内化。
通过观察孩子的英语输出,我们可以发现,最开始的输出属于鹦鹉学舌,孩子对自己说的话并没有充分的理解。比如家长有时候会发现小孩子学说脏话,孩子对脏话代表的含义没有充分的理解,只是觉得好玩,可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当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说了脏话,就要马上批评和禁止,绝对不要去鼓励孩子继续说脏话。Diego有一段时间迷上了《糟糕历史》(Horrible Histories),里面有很多恶搞的表演,经常提到屎(poo)和尿(pee)。于是Diego就觉得很好玩,在外教班上不停嘴地说pee和poo,最后惹怒了那个高大威猛的黑人外教老师,声色俱厉地训了Diego一顿,Diego才老实下来。
孩子对要说的话越理解,他表达的意思才会越精准。我们经常说“有口无心”或“词不达意”,就是一种理解和表达不协调的表现。那么在孩子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如何根据孩子的英语水平,逐步提高他的可理解输出能力呢?
家长们最困惑的实际上是从跟读(鹦鹉学舌)到自由聊天之间的过渡。跟读没问题,平时孩子没事的时候自己也能脱口而出一些喜欢的句子,但请个线上外教,就无法对话了。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Diego爸爸的做法是采用可理解性窄输出策略。当时我们是一周一次外教小班课,地点就在我家客厅。我让外教先提前准备一段动画片,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安排,在一周内观看一遍或几遍,当然跟读也可以。当时外教选择过《无敌掌门狗之剃刀边缘》,在周六上课的时候,老师现场播放这段动画片,他可以从头开始,也可以快速跳到某个位置,然后让小朋友们挨个根据动画片来聊一聊。输出水平差一些的小朋友可以凭记忆说出动画片中的台词,而Diego则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情景扩展,进行更深一些的讨论。
这种窄输出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孩子们和外教老师无话可说的困境。利用孩子们对动画片的兴趣,提前反复观看,最好能跟读,并能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这是一种可理解性窄输入,然后尽快进行窄输出,从而进一步促进孩子对英语材料的吸收。孩子们按照水平不同,可以利用动画片中的原台词和老师进行对话,也可以稍微进行词语替换,也可以对原句进行改写或扩展。这样的输出就变得容易,让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低压力下的自然提升。
3.2.4 沉默期可以不沉默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尤其是儿童)有一段时间不能开口说话,表现出沉默的倾向,这种现象被称为“沉默期”。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二语”是相对于“外语”而言的。有关二语和外语的区别,详见2.1.2节。
这里说的“沉默期”原来指二语环境下的沉默期,而且通常指儿童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的沉默期(Krashen,1983)。然而,在外语环境下,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表现出更长的不能开口说话的时期,我们也把这种现象称为沉默期。二语环境下的沉默期,时间短一些,往往几个月。可能正因为时间短,显得突出,而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相比之下,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沉默期则长得多,可能长达数年,有的人甚至终生沉默。或许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开口说话,人们早已司空见惯,已经习惯了我们的聋哑英语。
从前面对习得和学得的介绍中大家应该明确了,我们训练孩子学英语,一定是以习得为主,在后期少量辅助以学得。语言“习得”(acquisition)是一个潜意识过程,习得者在构建该语言系统时靠的是灵感或感觉。在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他不会有意识地去注意语言规则,相反,他能“感觉”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与此相反,“学得”(learning)则是有意识的活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其语言形式,寻找语言规则,甚至能讲出其所运用的语言规则,即语法。也就是说,孩子的启蒙期和提高期,要以语感为主,忽略语法,自然而然掌握英语,避免死记硬背。
一般来说,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语言沉默期,不要逼着孩子输出,不要总是考查孩子。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了沉默期构成的原因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找到缩短沉默期、提高输出效率的独特方法。
那么影响沉默期的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是语法规则的影响。对大多数学习者来说,在正常的会话中是不允许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并使用那些语言规则的。过分依赖语言规则、过分关注语言形式必定极大地妨碍习得者的正常交流。于是,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为了表达一个思想而挖空心思,拼命挣扎,最后即便说出来了,也是前言不搭后语的结巴英语(broken English)。因此,许多学习者更宁愿在二语或外语交际中保持沉默。
其次是性格或情感的束缚。比如大一点的孩子或成人在学英语的时候,面对班级讨论,总是习惯保持沉默,不能积极参与,害怕自己说错了话,显得焦虑紧张,从而导致输入有效性和输出有效性都受到影响。典型的表现就是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每个人都低头在大脑中把想说的话反复演练几遍,确保输出正确。但此时就听不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交流了,关闭了输入通道,从而让课堂收获变得更小。这一点我相信很多陪听孩子英语课的家长都深有体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输入的影响。如果输入不可理解,那么就属于无效输入。父母在教孩子习得第一语言时,首先遵循的是简单的原则,目的在于帮助孩子理解,而不在乎语法形式。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提高,父母输入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而且往往高于孩子当前的语言能力。其次,在整个习得过程中,父母还坚持具体的原则,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所使用的语言所指的事物是孩子当前能够认知或感知的,就在身边,是看得见、摸得着、具体的,是现在的,不是过去的或将来的。Krashen把这种谈话称为“护理人语言”(Caretaker Speech),Dulay等人则称之为“母亲语言”(Motherese或Mother Talk),其实质都是一样的。
而在二语教学中,老师既不是保姆也不是母亲,当然他/她所使用的语言也不可能是Motherese或Caretaker Speech。但是老师为学生所提供的输入是否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那就值得怀疑了。英语与汉语的差别巨大,老师花费两个小时讲解语法知识,让学生如坠云里雾中。如果二语课堂上太注重形式教学,输入的内容与学生的理解能力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就必然导致可理解输入的极大不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想缩短孩子沉默期,家长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沉默期的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和服务。比如在坚持不翻译、不强调语法的基础上,鼓励孩子大胆表达,根据孩子的水平和爱好,为他准备适合的动画片或系列真人秀节目,并就这些节目和线下外教或线上外教进行讨论交流。
3.3 家长必须要知道的
3.3.1 一万小时刻意训练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
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一万小时的刻意训练。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当然了,这个一万不是确数,不是说必须不多不少正好一万小时,而是可以理解为平均需要一万小时。比如有研究显示,要达到国际象棋大师级水平,刻意训练的时间从3000小时到25000小时不等,差不多平均6700小时。
首次提出“刻意训练”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家K.Anders Ericsson。刻意训练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
现在我们明确了,孩子要想学好英语,没有捷径,也不可能有捷径。基于这一点,家长们就可以忽略网络上很多有着速成噱头的所谓学习方法了。我经常提到,教与学的良好境界是“学者无心,教者有意”。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学习持续性、控制力各方面都比较弱,需要家长在这方面动动脑筋。家长本有心,但却假装无意地把“刚刚好”的材料呈现给孩子,让孩子在无心当中完成一万小时的刻意训练。
比如,我每天陪伴Diego按照计划跟读《迪士尼神奇英语》,通过半年到一年的跟读正音,奠定Diego的美音基础;通过使用三年的Anki闪卡和三年的百词斩完成词汇积累;通过3年多每天一次的线上外教强化自由聊天;通过六年持续的听力输入为Diego奠定强大的语感和语音词汇积累;通过6年完成剑少3级和剑桥MSE5级考试,完成以考促学。
所有这些看似艰苦枯燥的事情,分散在每一天里,分解为一个个小而具体的任务,可以让Diego轻松而自然地完成。家长和孩子一起坚持一万小时,家长有心而孩子无意,帮孩子轻松达到英语高级水平,在12岁关键期内解决英语问题,为孩子的初中和高中争取更多的时间用于其他科目的学习。
扫码观看TED演讲《如何做得更好》:
3.3.2 猜测和预测的重要性
很多家长回想当年的英语考试过程,尤其是阅读理解部分,都佩服自己虽然很多单词不认识,但依然能做对文章后面的选择题。这种能力,我们可以称之为猜测和预测的能力。
我们先来看看大家普遍重视的阅读理解部分的猜测和预测。
研究理论认为:阅读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和读者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读者自始至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停地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Goodman在做了大量研究后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猜谜游戏,并推出“自上而下”(top-down approach)的阅读模式。Goodman的这一模式认为读者在接触到阅读文本时,其中的标题、某个词、某句话、某个图表,甚至某个符号都有可能激活读者大脑中的某些相关知识,从而使读者找到阅读定位,并形成对所读内容的预测。成功的预测可以使读者顺利地完成阅读,反之读者将不得不推翻自己的预测,寻找新的“论据”,并不断形成新的预测,直至完成阅读。
根据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阅读者对输入材料中信息的理解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并能及时激活这些知识,相应的图式一旦被激活,就可指引读者加速理解过程。而预测就是要激活阅读者已有的相关知识。因此,Grellet认为,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猜测的过程。
预测之所以能够提高阅读效率,是因为它使读者产生某种“期待”。带着这种期待去读下文,读者会努力为自己的假想寻找证据,读者的注意力将更集中于文中的重要内容上。当然,预测也不是随意的,必须根据已经发生的事情或已了解的内容加上读者自己的一般常识进行符合逻辑的预测。当读者继续阅读下文时,读者的预测无论是被肯定还是被否定,都会加深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对于视频和音频输入,是否也需要猜测和预测呢?这是毫无疑问的。比如在电影中,警察命令犯人“Hands up!”,孩子可以根据犯人听到指令后马上举起双手的情节来推测出这句命令的意思,不需要翻译。如果没有图像,孩子听到有个声音说“Hands up!”,但是看不到任何线索,他很可能无法猜测出这句话的意思。
猜测和预测能力是需要有基础的。家长们如何为自己的孩子准备这些基础呢?这些基础知识的获取有一个自然的顺序,大家可以自行参考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自然顺序假说。
实际上,这种基础已经超越了语言学习本身,是一种广义的基础,难以简单归类到语言能力。比如,孩子知道了“点头Yes摇头No”的动作,还知道了微笑表示友善,当她看到视频中一个人微笑着点头的时候,就比较容易理解。但对微笑着摇头的动作就会比较困惑。类似的还有,幸福的哭泣、恶狠狠的问好等,理解这些需要孩子有更丰富的情感体验作为基础。
大家应该都还记得步步高点读机的那个广告。老爸把tiger读成“体格”,这个发音代表了典型的聋哑英语读音,因为很多时候大家都会把i读成“体”。对孩子来说,不能死记硬背什么情况下i读“体”,什么情况下读“爱”。视觉上输入了“tiger”之后,大脑中开始组织语音,进行语音匹配,如果孩子之前有tiger的正确发音存储,就会匹配成功,顺利读出来;如果之前没听过,自然就无法匹配,只能吭吭哧哧读不出来,或者随便根据i的常见读音,赶紧输出完事。
只有大量听音输入,积累大量语音词汇,才具备猜测和预测能力,积累越多,猜测和预测能力就越大,最后输出过程才会自然轻松,水到渠成。
根据我们前面的讨论,输入一定要满足可理解性窄输入的要求。比如孩子先看《哈利·波特》电影,对整个人物和故事情节有了基本的了解,然后再去听《哈利·波特》有声书,看《哈利·波特》原版书,才会运用之前已经掌握的内容来对当前内容进行猜测和预测。如果我们再给孩子找一些《哈利·波特》的游戏或其他衍生产品,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猜测和预测新的内容,形成良性循环。
后面我们会详细谈“没听过的不说”。
3.3.3 离不开的电子产品
前面我们提到过,猜测和预测是孩子进行二语习得的基础。那猜测和预测的基础又是什么呢?对,就是线索或信息。只有当孩子获得了足够的线索才能进行更准确更快捷的猜测和预测。
有人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为什么呢?信息论告诉我们,数据或消息中包括信息量的多少与数据本身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领导在台上发言,洋洋洒洒一说就是几小时。可回头一琢磨,好像什么也没说,也就是信息量基本为零。信息量与事件的不确定性密切相关,通俗来讲,就是事件越未知,信息量越大。为什么现在网络上那么多标题党?就是为了激发起读者的好奇心,让读者觉得这篇文章会提供很多自己未知的东西,但实际读完之后根本没有什么新东西。
我们都知道,多媒体是指多种形式的媒体,主要有视频、语音、文本和图形图像。“一幅图胜过千言万语”,意思就是说图形图像要比文本和语音包含的信息量更大。而视频是由时间轴上每秒20~60幅图片构成的。毫无疑问,视频包含的信息量是最大的,其次是图形图像,然后是文本,最后是语音。所以本书前面提醒大家在微信群里要少用语音多用文字,因为同样多的信息量,文字比语音能更快地被获取到。很多家长朋友在上下班的公交和地铁上听音频,虽然获取信息的速度是最慢的,但可以在晃动的公交和地铁上保护眼睛,况且眼睛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也就是说孩子最容易获得信息和线索以供猜测和预测的是视频类材料,其次是绘本类,然后是文本类,最后是有声故事书。在使用的时候,考虑到孩子的眼睛保护和其他活动的并行性,我建议控制孩子看视频动画片的时间每次在30分钟左右。实际上,动画片在制作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孩子们的兴趣保持时间,大多数动画片都在20分钟左右。看完动画片之后可以安排做一些手工活动或亲子活动,最后安排其他活动的时候可以同时听有声故事书。
有的家长比较极端,打着保护孩子眼睛的旗号,绝对不允许孩子看任何电子产品,只允许孩子看纸质绘本。对此我非常遗憾。除非把孩子带到国外的英语环境中,否则在国内如何给孩子构建英语环境?如何提供孩子语言学习必需的土壤?在国内不让孩子看任何英文视频,相当于生下来就把自己孩子的眼睛给弄瞎了。因为他看不到任何和语音对应的动作和表情,这些活生生的过程是静止的绘本根本无法替代的。动画片、真人秀、电影、美剧和纪录片,这类视频是最接近母语环境的素材。把这些素材禁止了,还想让孩子高效学好英语,只能是一厢情愿。
还有的家长固执地认为,孩子听故事一定要正襟危坐,专心致志地竖着耳朵认真听,美其名曰是为了保护和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实际上,孩子天生就爱动,坐不住;尤其是男孩,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是否听进去了,与他们是坐着还是躺着,手里玩着玩具还是双手背在身后是没有关系的。因此,家长千万不可在没有成功导入材料之前,就硬逼着孩子听家长自己认为重要的材料。孩子听的,一定是他喜欢听的材料。不喜欢听的,怎么听都无效。
在国内,有更多家长过分强调英文阅读,放大阅读的作用,忽略了音视频在启蒙期对孩子的重要基础作用,这会导致孩子的英语学习事倍功半。本书第9章将会具体讨论这种阅读误区,并给出纠正建议。
北医三院的权威建议:每天两小时户外运动
摘要:我们的身体接受阳光的照射,会产生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而多巴胺会保护我们的眼睛。在新加坡和澳大利亚进行的临床实验观察到,每天户外半个小时的孩子,近视率是24%;而户外时间延长到3个小时,近视率则急剧下降到0.3%。每天户外2小时,是最安全、最有效、最简单易行的办法。
扫码扩展阅读关于近视的问题:
3.3.4 重复重复再重复
很多人认为学英语就需要大量地听说读写,把英语作为一种知识来学习。其实,学习英语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一种语言技能。知识是靠记忆获得的,技能却是靠重复获得的,所以“重复”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是最重要的步骤,是不可缺少的程序。
英语有句谚语叫: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s.(重复是技能之母)我们无论是游泳还是骑自行车,都是重复同一类动作的过程。任何技能的获得(当然包括英语这项语言技能)均来自重复。一种事情重复多了,便产生了感觉,就有了深刻的把握。因此,在发展英语技能时,也应该遵循重复原则。所以有人说,学习英语的方法有三个:第一个是重复,第二个是重复,第三个还是重复!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重复”和“大量”不是一个意思。我们一般认为,学英语就应该大量听,大量说,大量读,大量写。但是英语学习的“大量听说”不等于“重复听说”;“大量模仿”不等于“重复模仿”;“大量读写”不等于“重复读写”。由于很多人混淆了“大量”与“重复”,从而造成了我国英语教学上的一些误区。
我们都清楚,听说是根本,听说能力(生理能力)是靠重复练习获得的;读写能力(心理能力)是靠记忆重复获得的。所以学习一种语言,需要先经过听说的练习,之后达到具有能听能说的生理技能;然后经过记忆练习,进一步达到具有学习语言知识、阅读、写作、交际活动的心理技能。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要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力是一种技能,能力是靠实际操练训练出来的。就像弹钢琴、游泳一样,是在反复模仿、反复操练、反复运用的过程中学会的。
成人学英语,可以依靠坚强的意志来强迫自己完成指定次数的重复,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但孩子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也不希望孩子学得这么辛苦和无趣。幸运的是,儿童具有一项成人不具备的能力——常同行为。
细心的家长们会发现,孩子总喜欢“重复地”做同一件事,比如把瓶盖拧下来再盖上,打开房门再关上,要求妈妈重复讲同一个故事……孩子们玩得很投入,家长却觉得很枯燥,为什么孩子总是喜欢“重复”呢?总做同一件事情,他们不会觉得很枯燥吗?
“重复”是儿童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训练活动,心理学家把它称为幼儿特有的“常同行为”,蒙台梭利将其称为“重复练习”现象。蒙台梭利认为“重复是孩子的智力体操”,孩子在同周围物体的反复接触中,兴趣中心逐渐从自身的动作转移到动作的对象,这个时候他喜欢重复某个动作是很正常的,说明孩子对自己动作产生的效果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也是他认识事物因果关系的开始。也就是说儿童反复听是愉悦的,大人反复听是痛苦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常同行为现象会逐步消失。语言学习中的“12岁语言黄金期”理论,应该与儿童的这种心理现象有一定的关系。
有些家长反馈说,自己的孩子不爱重复。这种情况下父母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威逼利诱也好,正面管教也好,总之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性,让他完成足够的重复。
Diego开始跟读《迪士尼神奇英语》的时候,也是固定时间固定任务,而且我还陪在旁边监督和帮助。家长帮助孩子把困难降低到可以完成的程度,剩下的任务,哪怕孩子含着泪水,也要完成。
3.3.5 先听后说不翻译
新概念英语的作者L.G.Alexander说过一句名言:“Nothing should be spoken before it has been heard.”意思就是:“没听过的不说。”这句话可以作为处理“听”和“说”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有些家长急于让孩子表现,但没有大量的输入和积淀,孩子脑中空空如也,如何说得出口?
在语言学习中一般会有2年左右的沉默期。那如何判断孩子出了沉默期呢?很简单,就是观察孩子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是单词、短语,还是完整的句子。大约在Diego二年级的时候,我发现他开始不由自主地对我飙英语了,我心疼地握着钱包想:请外教的钱该花了!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说沉默期在2年左右,那是基于听力输入量正常的情况。如果你的孩子听力输入量不足,沉默期可能变得很长,也许三五年,也许十几年,甚至更长。我们所说的很多成人学的英语是“哑巴英语”,就是说他可能一直处于语言沉默期。
那么如何保证孩子的听力输入是正常的量呢?有的家长说:我孩子每天听30分钟的英语故事;还有的说:我孩子每周六有3个小时的全英文课外班。相对于母语国家的孩子,这点输入量是远远不够的。就像你把一个干海参泡在水里30分钟后拿出来晾晒24个小时,然后再泡30分钟,那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个干海参发好呢?
现在有很多英语培训机构声称自己采用的是先进的“沉浸式”全英文教学。但真正的“沉浸式”环境只能发生在家里:从起床开始,孩子在洗漱、吃饭、玩积木、走路、坐车的时候,都可以营造英文的语音环境。也就是说孩子可以从早到晚地听英文故事、儿歌和任何喜欢的英文音频。Diego有个专门用于听英文音频的iPod Touch 4。他已经养成了日常听英文音频的习惯,只要不在看书和学习,他都会打开iPod来听,晚上也是听着英文音频入睡的。这种习惯持续至今,已经有六七年的时间了。正是由于这种真正的“沉浸式”听力输入,才让他能在2年之后按时走出沉默期。
什么样的听力材料才能吸引孩子认真听下去呢?如果孩子不爱听怎么办?二语习得理论中有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可理解性窄输入。如果孩子目前的听力水平是N,他听那些难度为N+1的材料是最合适的。Diego在听《哈利·波特》英文版有声书之前,就是先看《哈利·波特》的英文电影。这样可以提前了解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他就有了N,再去听原版有声书,就是N+1。Diego把7部《哈利·波特》有声小说反反复复听了大约快一年的时间。如果给孩子听一些他完全听不懂的音频材料,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孩子会自动屏蔽这些声音。
通过足量英文语音的输入,孩子可以按时走出沉默期。一般家长这时候没有能力成为孩子的口语陪练,就只能寻求外教帮助了。除了那些不差钱的,家长都希望外教的性价比要高,口音要纯正。曾经听说过有外教和孩子在小区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当孩子藏在灌木丛中时,时间一分一秒消失,家长的心会不会滴血?每小时好几百元的外教费啊!
除了钱的问题,如果孩子还处于沉默期,除了常用的那几句交际用语之外,孩子还能说出什么?为什么孩子的回答大多是Yes或No?外教对于孩子,就像乒乓球的陪练,负责把球打回来,打在不同的位置,引导孩子训练不同的动作。而语言“没听过的不说”特点,使得孩子和外教所说的,大部分是自己之前大量和反复听到过的,而不是刚刚从外教那里听到的。
幸运的是,随着网络一对一外教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选择欧美和菲律宾外教通过视频的方式来练习口语。
Diego三年前就已经完全用线上外教代替了线下外教,他曾在高速奔驰的汽车里、地铁站的厕所里、饭店的包间里、走廊里随时随地完成和外教的一对一视频课程。
“先听后说”讨论完了,我们再来说说“不翻译”。
语法翻译法可谓是外语教学中最古老的教学体系,它提倡用母语教授外语,以翻译为基本手段,强调语法的中心地位,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强调阅读原著和名著,不注重口语。这种教育法造就了浩如烟海的聋哑英语,包括Diego爸爸在内,都是语法翻译法的牺牲品。
你知道防空地下室怎么翻译吗?反正我看到我们小区的标牌上翻译成:air defence basement。还有四喜丸子被翻译成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还是翻译成four happy meatballs?或者是翻译成red burned lion head(红烧狮子头)?那你觉得自己的孩子能把“来匆匆去冲冲”翻译成“Come in a rush,leave after a flush”吗?能把“脆薯饼”翻译成hash brown而不是crisp potato cake吗?
麦当劳的脆薯饼包装及百度翻译
我在麦当劳问Diego为什么叫Hash Brown的时候,Diego给了我两个白眼,懒得回答:“自己百度去。”到底为什么叫Hash Brown?扫码看来源:
前车之鉴
一位家长在给孩子用百词斩背单词的时候,想顺便让孩子用词造句,就像语文那样。这是明显不对的。造句属于无中生有,尤其是在英语启蒙期,严重违反了“没听过的不说”原则,会严重影响孩子英语的地道性。只有到了高级阶段,孩子的母语和英语水平都很高的时候,才能完成信、达、雅的翻译和造句。
3.4 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
成人学英语和儿童学英语的套路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源于孩子的特点。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的英语学得自然轻松而有成效,就必须重视孩子的特点,并依据这些共同的特点,再结合自家孩子的个性特征、家庭风格等因素,规划出独一无二的个性化训练方案。
1.小孩子有常同行为特征
本书前面提到过儿童的常同行为。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这种特征,引导孩子反复看和听同一主题的英语材料。比如孩子喜欢看《哈利·波特》,家长就可以找来相关的各类产品:电影、有声书、纸质书、游戏等,还可以安排孩子们去参观《哈利·波特》城堡,制作万圣节服装,一起排练《哈利·波特》戏剧等。
其实很多时候,家长的困惑在于:重复听和看是不是浪费时间?
2.小孩子爱模仿
模仿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从个体对他人的无意识的动作到衣、食、住、行,及对他人的风度、性格、工作方法、生活方式,乃至与整个社会生活有关的风俗、习惯、礼节、时尚等,都存在着模仿。
在人的一生中,模仿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从生下来就模仿别人说话、走路、吃饭和做事情,模仿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没有模仿心理,就没有人类的成熟和进步。在家里我们模仿的是父母,在学校里我们模仿的是老师,在社会上我们模仿的是成功人士。
孩子一出生,他就尝试着模仿他听到的各种声音,从最初那些简单的元音,到发出一些有意义的字词,再到完整的句子,他往往乐此不疲。尤其在他会说一些话之后,他甚至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模仿成人说到的某个词、某个句子,并且自得其乐地哈哈大笑。正是通过这样的模仿,孩子在3岁前掌握了语言,学会了利用语言跟周围人群完美地交流。
模仿不仅是孩子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他尝试与人沟通和交流的具体体现。毕竟,孩子模仿时需要很多观察和实践。15个月大的孩子是否已经有模仿他人的最初尝试,也常常被看作宝宝的心智发育是否正常的一个重要标志。研究发现,患自闭症和神经系统紊乱的孩子都存在模仿障碍。如果18~24个月的孩子还不具备模仿能力,孩子有可能会存在发育问题,父母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在英语学习上,我们不具备英语环境,我们自身也不一定具备让孩子模仿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让孩子跟读合适的视频动画片,就是利用孩子爱模仿的天性,来完成英语发音基础,让孩子具备标准的发音。
3.小孩子好奇心重
当我们还在孩提时代的时候,会对周围所有的事情都感到好奇:为什么海水的味道又苦又咸?为什么狗狗在天气热的时候喜欢伸舌头?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会那么长?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为什么树干都是圆的?这些源源不断的疑问促使着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去探索、学习。
好奇心是对未知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当我们对某件事物的全部或部分属性较为空白时,本能就会有想添加此事物属性的内在心理。
这个世界对于孩子来说有着太多的未知和新奇,对于孩子来说几乎整个世界的属性都是空白的。他们会去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蚂蚁搬家、小草发芽;他们会去聆听,用自己的耳朵去听鸟鸣啁啾、小雨淅淅;他们会去触碰,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沙土的柔软、小猫咪的温暖。孩子们以自己的方式去了解和感受这个大千世界中的花鸟鱼虫、山川河流,并在过程中不断向大人提出疑问。
人类在幼儿时期会不断收集周围的信息,会做父母不让做的事情,根据父母的反应来分辨对错。会用咿呀学语、指向动作来表示对事物的好奇,而孩童的好奇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或看护人的反应。当孩童表现对某个物品比较好奇的时候,若父母不给出相应的回应,他们自然会觉得无趣,这样就极大地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
在英语学习上,孩子的好奇心能保证家长及时而多样地导入新的材料。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对那些迪士尼经典动画片不感兴趣,而只对当前热播的那些动画片感兴趣。这种状况的出现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大人的问题。大人没时间或者不去陪孩子一起看这些迪士尼动画片,只是把孩子扔在电视机前,他看到了什么,就喜欢上什么。比如,你让一个孩子看一集《光头强》,你让大一点的女孩子看几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他们同样会喜欢并痴迷地看下去,因为任何电视都会设置悬疑,都会通过情节来吸引观众看下去。
所以,请好好保护并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不要让孩子痴迷于那些垃圾动画片。世界上优秀的动画片和书籍那么多,别让孩子的好奇心用错了地方。
4.小孩子表现欲强
儿童的表现欲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当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推动孩子信心百倍地去学习新东西,探索新问题,获得新知识。为了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大家应该正确对待并注意保护孩子的表现欲,让孩子在不断的自我表现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从心理角度讲,孩子的表现欲与性格特点有关。性格外向的孩子胆子大,表现外显;性格内向的孩子胆子小,表现内隐。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对他们的表现欲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外向型的孩子,不可任其表现欲无限膨胀,以致热衷于自我表现,滋生虚荣心;对内向型的孩子,则应激发其表现欲,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的才能,展示自己,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到自我表现的乐趣,增强表现欲。
对同一个孩子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性格变得更加成熟,表现欲会受到控制。这种现象家长们在孩子培训班中陪听的时候,应该会有很深的体会。9岁多的Diego在CAE旗舰班学习的时候,是班上最小的孩子,但是他的表现欲最强,总是抢着回答问题。班上有几个初中的女孩子,总是文文静静地坐着,老师让回答问题才会开口说话。
5.小孩子情感状态不稳定
按照二语习得理论的情感过滤假说,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情感因素起到很大的作用。情感过滤就像一个屏障,并不直接影响学习成果,却会阻止可理解性输入到达大脑。这种过滤可能是焦虑、自信心不足、缺乏动力或压力过大。而孩子的情感发育不成熟,情感不稳定,高兴的时候,干什么都可以,能够完全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不高兴的时候,让他往东他偏朝西。
情感过滤假说认为,孩子学习英语的动机越明确强烈,效果越好;那种自信、性格外向、乐于把自己置于不熟悉的学习环境、自我感觉良好的孩子在学习中进步较快;孩子焦虑越少,心情越放松和感觉越舒适越有利。Diego就属于那种不追求完美的性格。他在使用RosettaStone的时候,每个单元只要正确率超过75%,只要系统允许他进行下一个单元,他就一路快跑地做下去。同时期,我把RosettaStone推荐给邻居家的同龄孩子使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被告知孩子放弃了,原因是那孩子是个完美性格的人,每单元必须正确率是100%才继续往下做。这样完美的结果就是无法进行下去,他很快就放弃了。
一个有效的家庭学习环境需要低风险、低焦虑,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成就感。只有情感屏障低,孩子犯错的风险低,他才会愿意勇敢地前进,才会产出积极有效的学习成果。
具体到英语材料的选择方面,家长不要给孩子选择英文教材类材料,因为对孩子来说,任何好材料一旦变成课本,就马上变得面目可憎起来,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会因此而紧张。尤其是那些权威的经典英语材料,比如《新概念》和《英语在用》等,尽量避免在启蒙期和提高期的初期使用,或者也可以把这些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交给机构或学校去做。
家庭英语启蒙的基调应该是有趣和快乐,就应该让孩子在获得愉悦与不追求完美的状态下自然习得。对英语材料不追求一次性100%的吸收,而是在反复中自然吸收。
特别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在孩子的家庭英语习得环境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英语材料,都尽量不要随意测试。一般我们建议家长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陪着孩子一起看动画片。因为只有陪伴,你才能了解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只有陪伴,孩子才能和你及时交流,沟通他心里的所思所想,让孩子和父母有共同语言;而且专心的陪伴让我们拥有甜美的亲子时光。
但是很多妈妈在陪孩子一起看动画片的时候,总是忍不住一个劲地问孩子:听懂了吗?全能听懂吗?你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家长总是不相信孩子能看懂,总想测试孩子的水平是不是提高了。其实,孩子是否看懂了、听懂了,家长通过观察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只要孩子的理解程度足以吸引孩子继续看下去就可以了,没必要让孩子看一遍就100%掌握。语言的特点就是反复出现,在重复中逐步掌握。
过于频繁的测试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孩子为了父母不再烦自己,或者用中文不太容易和父母说清楚(因为翻译很困难),就会偷懒,一律说不知道,堵住父母的嘴,一了百了。
除了忍住不测试,家长还要趁热打铁,火上浇油。趁着孩子喜欢,赶紧准备配套材料,及时进行扩展,充分利用孩子的兴趣进行“买一送一”。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的题材,避免孩子的兴趣过早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