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认知发展
婴幼儿认知发展时间表
经典的发展心理学一般是按照孩子年龄的时间轴来划分内容顺序的,这意味着可以给大家一个不同时间采取不同养育方案的参考。这也是精益父母提倡的理念: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所以,我也要给所有的父母提供一张“两岁以下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细时间表”。
什么是认知?
认知就是人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我们所关心的孩子的记忆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智力都属于认知的范畴。可以说,认知发展的好坏决定了你的孩子今后是不是聪明、是不是灵活、是不是有创造力。了解了孩子认知发展的过程,就能明白怎样提高孩子的智力、如何进行早教、什么时候应该学习特长等问题了。
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他们的认知水平发展一共分为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0~2岁属于最早的感知运动阶段。这个精细时间划分,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1]用一生的时间研究出来的。
总的来说,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主要是通过感知和身体运动来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在这个时间段,父母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刺激感知觉,解放儿童的身体。”为了做到更加精准,皮亚杰把两岁以下这个阶段,又划分成了6个时段,每个时段都有非常具体的发展任务。
第一时段——1个月内
我们说过,孩子从出生开始就非常忙碌。他们可不只是躺在床上,等着你帮他们处理吃喝拉撒,他们也会不断地练习天生的反射动作。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宝宝出生以后就有吮吸反射,他们的嘴只要碰到妈妈的乳头,就会自动知道如何吮吸,这是天赋能力。除了拥有天赋,宝宝还会勤奋地练习,就算是嘴没有碰到乳头,也可以通过调整头的位置而找到乳头,还会经常在不饿的时候做出吮吸的动作。你把你的手指或者一个安抚奶嘴放到他们的嘴里,他们就会开始吮吸。不要以为宝宝是被你骗了,误以为安抚奶嘴就是妈妈的乳头,你不可能骗过他们的,他们只是需要练习罢了。
第二时段——1~4个月
到这个时段,宝宝们会特别喜欢重复那些“偶然让他们感觉快乐”的动作。如,吃手指、用不同的方式吃奶、抓握物品等,这都是在练习新技能。就拿吃奶这件事情来说,出生1个月以内的宝宝非常容易呛奶,当然有喉软骨发育不完善的原因,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还不知道用控制流量的方式吃奶,所以容易呛到。但是到了第二时段,他们会不断练习吮吸的各种技能,也更能够控制口腔的肌肉。你可以明显发现,这个时期宝宝呛奶减少了。
另外,当你发现宝宝有这样一些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你就要让他们反复练习。特别是练习抓握动作,除了你经常伸手指让宝宝抓住之外,还需要提供一些不同形状的东西来给他们抓。记住,一定要重复练习,不需要太过丰富的刺激材料,这会让孩子练习的时候不够专注。
第三时段——4~8个月
这个时段的孩子会对操控物品和了解事物的新特征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重复一件事情可以让他们感到快乐,他们就需要不断地重复、重复、再重复。你给他一个拨浪鼓,如果喜欢的话,他就会自己用手抓着不断地摇。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爸爸妈妈如果看到宝宝喜欢听拨浪鼓,就不要只是自己在宝宝面前摇给他听,而是要不断地把这个玩具放到宝宝可以够得到的地方,或者递到他手上,让他自己摇,自己感受(这是听觉、触觉、协调能力的综合训练)。
4个月以后,他们也学会了面孔识别,如果孩子看到一个友善的面孔,他们会主动发出“咕咕咕”的声音留住它。如果他喜欢你,你就可以尽量在他发出声音的时候接近他,这可以让孩子感到快乐,增加对环境的控制感。
第四时段——8~12个月
这个时候的宝宝们会变得更加主动,他们开始尝试总结经验,自己去解决问题。如果你在他们附近放一些好看的玩具,他们想要的时候,就会自己爬过去拿。就算是你用手挡住,设置一个障碍,他们也会努力推开你的手,然后尝试克服困难去拿到物品。他们的每一个动作越来越有目的性。所以,如果你想训练宝宝主动探索的能力,8个月以前可能做不到,因为他们的身体和认知水平有限,而一旦到了8~12个月的时候,就可以训练他们实现目标的能力了。你可以拿一些宝宝感兴趣的东西,放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然后设置一些小的障碍让他们去克服。比如说,在他爬过去拿玩具的途中,设置一个大枕头挡路,必须要他们绕过枕头或者是从上面爬过去才可以拿到东西。这就是我在前面讲的,宝宝要什么东西就一定要付出努力,不是小手一指你就帮他们拿过来,而这个时间节点必须是8~12个月才行,太小的宝宝做不到。
第五时段——12~18个月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创造力萌发的时期。这时候幼儿的好奇心会达到一个高峰,他们非常喜欢探索,而且会想办法用不同的方式来达到同样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发散思维)。比如,你给他一个橡皮鸭,可能你给他展示的是用手捏就可以发出响声,但是他们用手试验了,可能还不会满足,很多孩子会把橡皮鸭扔在地上,用脚踩,或者是用棍子打、用屁股坐。如果同样能够发出响声,他们会非常开心地大笑,感受到很大的成就感。
这时候,你千万不要以为,我家孩子真调皮,不爱惜东西。其实他们是在非常努力地研究一个目的的多种实现方式,这就是创造力的萌芽。所以,只要没有危险,就一定不要阻止孩子们的这种行为。
第六时段——18~24个月
如果前五个时段都发展顺利,在第六时段,学步期的孩子会出现一种很突出的能力,我们称之为“表征能力”。之前的孩子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要依赖实际的物品来试验;而一旦拥有了表征能力,他们就能够把外界的图像、数字、语言都放到内心进行运算操作,不需要真的做这些事情就能够想象出结果。
皮亚杰曾经和自己的女儿露西娜玩过这样一个游戏,当时她的女儿只有16个月大,皮亚杰让女儿看着自己把一根项链放到火柴盒里;然后让女儿打开火柴盒,把里面的项链拿出来。刚开始女儿会把火柴盒翻转,想把项链倒出来,没有成功。用手直接抠,也抠不出来。结果,露西娜做出了一个很奇怪的动作,她轻轻地张开嘴巴,而且越张越大,然后停了几秒钟。突然,她好像想到了办法,用手从火柴盒的缝处,用力拉——火柴盒就这样被打开了,项链也就这样拿出来了。露西娜张嘴巴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她在头脑中模拟开火柴盒的场景,然后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模仿了全过程,从而解决了问题。
到了这个阶段,孩子们的思维记忆能力开始高速发展,这个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智能训练就可以全面开始了。
在说方法之前,我要再次强调,绝不是带他们去早教机构老老实实坐着听课。所有的培养,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动作。
具体有4个方向:空间、数字、分类和模仿。
【空间】超过一岁半的宝宝,基本上可以区分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区别。他们也像是一台“数据收集器”一样,需要积累很多关于空间的知识和数据。那么家里、房子的周围、大自然都可以成为他们积累空间信息的好场所。所以,对空间能力的训练就是不要限制孩子的运动,因为限制了运动就是限制了数据采集。成年后的空间能力不佳、经常迷路或者身体控制能力弱的人,很多都是关键时段数据采集不足导致的。我们一直强烈建议不使用学步车,还有那种把宝宝关在里面的小围栏也不要用,虽然大人可以轻松一点儿,损失却需要孩子来承担。
【数字】一岁半的宝宝可以开始学习一些数字的概念了,数数、认识数字甚至很简单的加减法,都可以在这个时候开始进行。
【分类】在平时你和宝宝的对话过程中,可以不断地运用分类的概念。动物、植物的分类,颜色、性别的分类都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让他们识别。
【模仿】当你发现,宝宝开始模仿你的表情、动作时,你要做的就是支持鼓励他们,把你的动作放慢,反复演示给他们看。他们会在你不断的演示过程当中,记住你的表情、动作和情绪。
要注意的是,你在示范情绪的时候,如果宝宝看到的是一个快乐的妈妈,你做事情时的快乐情绪也会被孩子们记住;如果你是忧郁、焦虑的,他们也可以很灵敏地感受到你的负面情绪,并且学会你的方式。
总结
在两岁以下这个感知运动阶段,你需要根据孩子认知发展的6个时段,来实施有针对性的养育方案。在孩子18个月前,你基本上不需要刻意做什么,只要注意不阻止他们的认知的自然发展即可;而18个月以后,你可以针对孩子的空间、数字、分类和模仿能力发展,提供一些合适的训练条件。
当然,即使你明白每一个阶段该做些什么,能否做好这一切的关键,还取决于你能否把养育孩子真的看成是一件快乐的、有成就的事。要想养育成功,动力是第一,而方法永远是第二位的!
2~7岁幼儿认知发展时间表
A面:大脑2.0升级
前面我们讲述了2岁以下孩子的认知发展精细时间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超过2岁的孩子大脑的认知水平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如果我们把2岁以下孩子的大脑认知水平看作1.0版本的话,那么2~7岁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则会直接升级到2.0版本,心理学家皮亚杰就把这个时期称为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孩子们会发展出各种头脑的新技能。父母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现在的孩子比之前真的聪明多了。那头脑2.0版本的孩子们到底有哪些地方变聪明了呢?
A1:获得符号功能
观察2岁以下的孩子,你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如果他看到一个喜欢的东西,想要拿到它的时候,结果被你拿走了,不让他看见,并且用一些其他的事情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他可能很快就想不起自己刚才想要什么东西了。这是因为,2岁以前的孩子,对任何事物的关注和记忆,都非常依赖感觉线索,也就是需要看到或者摸到这个东西才行。但是2.0版本的孩子就不一样了,可能哪天他从幼儿园回来,刚走进屋子,就会大声喊:“我要吃冰激凌!”但是,他在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一直到家里其实没有看到过任何人吃冰激凌或者是冰激凌的广告图片。没有任何的提示,他还是可以想起冰激凌的凉爽和香甜感觉。这个时候就意味着孩子认知的第一个子功能升级完成了,这就是符号功能!从此以后,儿童可以摆脱思维对具体物品的依赖,光凭记忆和想象就能对以前看过的、听过的、感受过的东西进行思维加工。
词语、数字和图像都是孩子们可以用的符号。为什么说,孩子要到2岁以后,他的词汇、句子、语言的流畅程度才能飞速发展呢?就是因为,他们在等着符号功能成熟。而符号功能让他们对周围的事物进行模仿,并且开始玩那种想象游戏(也就是角色扮演游戏)。如果他自己去医院打过一次针,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就会自己拿着注射器去给小熊或者娃娃打针。这些行为,都是他们在用符号努力构建一个自己心中的成人世界。所以那一句广告词“大人吃大馒头,小孩吃小馒头”是非常符合2~7岁的儿童心理特点的。
A2:理解和分类升级
第二个重要的认知升级——理解统一性和分类能力。什么叫统一性呢?这里指的是,孩子们开始知道虽然人和物品在形式、大小或者外观上发生了变化,但本质是没有变的。你把他经常吃的小蛋糕重新换一个包装,再给孩子,就算不去尝,只要他打开一看,就知道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那熟悉的味道。在幼儿园就算是老师穿上海盗的衣服,小朋友们也会想:“你还是我们的那位老师啊,别以为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分类的能力意味着孩子们开始对周围的人和事进行归纳总结。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大小都会被他们在头脑里进行区分。更重要的是,有分类就有了是非观念,孩子们会把人分为“好的”和“坏的”“善良的”和“自私的”等。这就意味着,你要开始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优良的家风了。
有了分类的能力,就意味着你可以开始跟孩子进行谈判了。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情况,不要直接用惩罚去制止他的行为,因为他们这个时候是可以对话的!首先,你要在日常生活中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比如说,吃饭前洗手是很好的习惯,把鞋子放到鞋柜里是很棒的!然后,再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判断很多事情的好坏,那个小朋友欺负妹妹,这是好的行为吗?对儿童的管理,用价值观提前熏陶,然后再做管理,你会轻松很多。
A3:领悟因果联系
两岁半以上的儿童,开始逐步明白事情之间有因果关系,特别是那种连在一起发生的事情。比如说,他们在草坪上只要一看到一个皮球飞过来,就会马上往球飞来的方向看,想知道是谁踢的。这个时候就该培养孩子考虑事情后果的能力了。你可以经常给他们一些简单的因果关系句式,然后再利用一些时间进行发问。比如说,吃东西不洗手会生病的,把爸爸的书撕坏,爸爸会生气的。有了这样的一些预设之后,你就可以一有机会问他们,饭前不洗手你会怎么样啊?要是把爸爸的书撕坏了,爸爸会怎么样啊?
当然,这个时候孩子们对因果关系的认识还非常简单,他们会把一切先后发生的事情都认为是有因果关系的。比如说,某天,自己被批评了,然后爸爸妈妈就在家里吵架了,孩子很容易就会认为,爸爸妈妈吵架是由自己导致的。这样他们就会担心,爸爸妈妈会不会不理他了,从而出现一些焦虑引起的怪异行为。
A4:同理心出现了
这个阶段还是同理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所谓“同理心”,就是想象和理解他人的感受,而如果你在这个时候,可以让孩子们去识别其他人的情绪,比如用很多的表情头像放在孩子的面前,然后问:“宝宝,你看这个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啊?”“他是开心,还是难过呢?”你也可以在和他一起看电视、看话剧的时候,问他这样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在生活中练习)。当孩子能够准确识别每一种情绪的时候,你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行为推理了。
妈妈:“你看那个小朋友哭得好伤心啊!你觉得她为什么哭呢?”
宝宝:“她找不到妈妈啦!”
妈妈:“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宝宝:“我们带她一起去找妈妈!”
这就是最基本的利用同理心来让孩子自己决定做什么的训练,也是我们CBST儿童社交训练所提倡的:让孩子自己思考。
A5:数字概念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最后一个认知水平的升级,是孩子们开始理解数的概念了。
一般到了5岁,绝大部分的儿童都能够数到20以上,并且知道1~10这些数字里,谁最大,谁最小。发展领先一些的小朋友可以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Siegler,1998)在我们的心目中,数学仿佛与天赋有关,我们可能认为男孩的数学就是比女孩好,或者觉得有的孩子数学怎么也不可能学好,这其实都是一种偏见。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计数和运算能力,主要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的文化以及对数字的教学。(Naito & Miura,2001)也就是说,数学好也是一种后天训练的效果。一个家庭越重视数学,儿童的数学能力就会越好。
那你可能要问,为什么美国学生的数学没有我们中国孩子的数学好呢?难道那么先进的美国对数学还不够重视吗?
其实中国孩子数学好,占了一些语言和文化的便宜。3岁以前,孩子们数数从1到10,美国儿童和中国儿童学习的表现是一样好的。而到了四五岁的时候,孩子们开始学习10以上的数字,比如说从11到20,而美国孩子就要重新学习每一个名称:eleven,twelve,thirteen……。中文的数字语言系统是十进制的,中国的孩子学习的11、12、13根本就不是一个新的数字,知觉就可以判断是10加1、10加2、10加3。这种体系对幼儿学习数学更有效,结果差距就这样拉开了。(Miller,Smith,Zhu & Zhang,1995)
从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来看,真正能够对孩子进行正式、有计划的培养,应该是从两岁半左右开始的。而两岁以前,除了给予丰富的环境刺激以外,我们家长在培养上需要做的并不多。我们一直强调: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B面:大脑2.0也有缺陷
上一节,我们讲了两岁以后的幼儿,大脑的认知水平升级到了2.0版本,在五个方面变得更聪明了。但有一个问题可能会同时出现在你的脑海里:“这时候的儿童思维会有什么弱点呢?”也就是说,2~7岁的孩子有哪些思维局限性呢?
B1:孩子的“自我中心”
我经常听到一些学前孩子的父母跟我说:
“老师,为什么我家孩子总是只考虑自己,一点儿都不理解我们做父母的想法呢?”
“我们明明想让他这样,他们一定要反着来。”
“有时候我很着急,他好像一点儿都不能理解,还跟我纠缠……”
有这种困惑的家长,先别急着怪孩子。我要告诉你们儿童思维的第一个局限——“中心化”。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儿童容易只关注情境的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他们不能同时考虑几方面,所以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有一个好朋友问我:“我女儿冰冰现在两岁四个月了,老喜欢说‘不要,不要’。奶奶给她穿袜子,怕她着凉,她说‘不要,不要’,然后就跑了。午睡前想让她先去上厕所再睡,她也说‘不要’。到时候,还是得自己再去一次厕所。我们的好心,她怎么就体会不到呢?”听了以后,我笑了,说:“才两三岁的孩子,她是很难从你的角度看问题的。”这时候儿童的表达都是从自我出发的,两岁以后,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飞跃,迫切地想要获得独立感,但语言能力还跟不上,结果就总是说“不要,不好”的话。我给了这位妈妈一个建议,你每次都给她做一个选择,你是现在穿袜子,还是玩5分钟再穿啊?第一逆反期的孩子,需要的是自主感,满足这种感觉以后,他们反而会变得比较听话。结果她回去一用,真的见效了,让孩子自己选择,她就同意穿袜子和上厕所了。其实,“不要,不行”背后的含义是:妈妈,这次能不能让我来做主,然后再听你们的话呢?
皮亚杰为了研究儿童的“自我中心”,设计了著名的“三山实验”[2]。他邀请了很多3~5岁的孩子,在他们的面前放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三座山的模型,又在桌子对面的椅子上放了一个娃娃。然后问这些孩子:“你能告诉我,娃娃眼里的山是什么样子的吗?”这时候孩子们基本上还是按照自己的角度来描述山的样子,而说不出娃娃看到了什么。所以,皮亚杰认为,这时候的儿童都是自我中心主义的。“自我中心主义”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自私自利,而是觉得“我看到的角度就是世界的全部”。如果一对夫妻经常吵架,他家的宝宝就很有可能会认为,都是我的原因才惹得爸爸妈妈吵架的。这种心态反而像是无私地承担了一切责任(见图1-1)。
图1-1 皮亚杰的“三山实验”
你可能要问,“那能不能想办法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别人呢?”答案是:可以!在皮亚杰的“三山实验”之后,心理学家休斯又做了一个实验。(Donaldson,1978)他们让3~5岁的孩子坐在一个正方形平面木板前,这个平面被隔板分成了4个区域,他们让孩子们居高临下地向下看(见图1-2)。在正方形木板一边放一个玩具警察,再把一个娃娃分别放在隔板分成的4个区域里。然后问孩子,“娃娃在哪里的时候警察可以看到呢?”30名3~5岁的儿童在10次实验中,有9次都答对了。因此,心理学家认为,想要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够更好理解别人的观点,就必须让他们完成比较熟悉的任务(警察和娃娃比较熟悉,而三座山很陌生),而超出孩子理解范围时,他们都只能以自己为中心来理解了。如果你想要孩子更好地理解妈妈,可以在各种游戏和故事当中进行角色互换。
图1-2 娃娃和警察的实验
(a)儿童必须要决定洋娃娃躲在1、2、3、4的位置,左边的警察是否看得到。
(b)在后一个实验中,有两个警察,然后,让儿童来决定,洋娃娃藏在何处才能够不被任何一个警察看到。学前儿童没有什么困难就能做出正确决定。
比如,你跟孩子玩过家家,你让孩子当妈妈,让一个娃娃光着脚,然后说:“现在是冬天,天气很冷了,你觉得光着脚的娃娃会怎么样啊?你是妈妈,你应该做什么呢?”然后把娃娃的袜子放在旁边。很有可能,她就会给娃娃穿袜子。多在游戏中模拟父母的身份,孩子更容易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
B2:不理解守恒
除了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外,孩子们思维的第二个局限是,还不能理解“守恒”概念。也就是两个物体,如果只是外形上发生了变化,质量没有增加和减少,那么两个物体仍然是相等的。皮亚杰就曾经做过很多这样的实验。他给一个叫蒙蒂西的小男孩展示了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这两个杯子都是那种宽且矮的式样,里面装有相同数量的水。然后就问这个小男孩:“这里面的水是一样多的吗?”蒙蒂西说:“是一样多。”接着,皮亚杰当着孩子的面把其中一杯水倒进了一个高而窄的杯子里,后来还让蒙蒂西亲自操作了一遍。再问他说:“现在两个杯子里的水,是一样的,还是哪个更多一些呢?”蒙蒂西非常坚定地回答更高的那个杯子水多。其他的小朋友有的说高的那个多,因为杯子高一些;另外一些说,宽的杯子多,因为杯子大一些。几乎没有人说,两杯水一样多。但是孩子们明明看着两杯同样的水,倒进了形状不同的杯子,如果他们会反推的话,想象新杯子的水倒回原来的杯子就明白了。所以,这证明这时候孩子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有一个爸爸曾跟我说:“我家孩子上一年级了,我问他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他跟我说铁重,我说错了,他还跟我争。你说我家孩子是不是有点儿笨啊?”我说这一点儿也不奇怪,你等到他二三年级的时候再跟他讲这个问题,他就基本可以明白了。
B3:有生命或无生命
学前儿童的第三个思维局限,表现在他们区分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时有困难。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会跟玩具对话,甚至会小心翼翼地轻拿轻放,好像生怕弄疼它们一样。而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孩子认为这些玩具是有生命的,所以如果你扔了他们心爱的娃娃、机器狗什么的,他们会伤心好久。皮亚杰曾经问过很多幼儿:“风和云彩是有生命的吗?”有的孩子说云有生命,风没有;有的正好相反。孩子们喜欢把所有的事物都看成是有生命的,心理学家称之为“泛灵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孩子们拿着一个物品可以自言自语玩很久,但晚上他们也可能害怕一顶帽子或者一条围巾什么的。后来也有人质疑皮亚杰的理论,他们发现如果给孩子呈现差距比较大的物品,比如说人和石头,他们是可以知道人是有生命的,而石头没有。之后,又有心理学家发现,这种泛灵论,特别受文化的影响。
比如说,以色列的儿童会通过一个东西能不能吃来判断它是不是有生命,而美国的孩子则会观察它们是不是能呼吸、在生长来判断有无生命,但是日本的儿童却是彻底的泛灵论,他们会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情感的,包括石头和椅子。(Hatano,1993)所以,你去日本看到大批的国民去祭拜一个石头,也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本节为大家介绍了学龄前儿童的三个思维局限性:自我中心、不懂守恒和泛灵论。我的目的还是一样,要促使你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各种童年心理发展现象,也让你不再只从自己的角度去主观判断孩子的行为,从而提出他们做不到的非分要求。如果你一定要让孩子做那些他们做不到的事情,孩子痛苦、家长挫败,这都是因为我们的养育不合乎“道”。从本质来说,儿童心理学就是一种“道”,而所有的父母,都是修道之人,修的是“儿童心灵成长之道”,也是“自我心灵成长之道”。
[1]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年8月9日—1980年9月16日),瑞士人,近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了这个学科的典范,一生留给后人60多本专著、500多篇论文,他曾到许多国家讲学,获得几十个名誉博士、荣誉教授和荣誉科学院士的称号。
[2] 三山实验,是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的一个著名实验。实验材料是三座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在山的另一边放一个玩具娃娃,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皮亚杰以此证明了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