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货币的本质、层次划分及其度量
人们对于货币本质的认识是一个历史范畴,且随着货币形式的历史演进而不断发展丰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还需要依据货币的定义来确定货币的多种形式、具体范围及其度量方法。由于货币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与币材的不断更新进步,人们对于货币本质与货币职能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但整体上是呈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不断地深入与完善的动态演进格局,也就是说人们对于货币的认识与定义具有历史性、多样性与发展性。
1.4.1 早期的货币本质观
对货币本质的不同认识,实际上在货币出现之后便产生了。概括说来,20世纪之前,西方学者基本上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货币本质观:货币金属观和货币名目观。
1. 货币金属观
货币金属观是一种古老的观点,在早期资产阶级在经济学说中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这种理论发展于资本主义初期,并在19世纪初达到其鼎盛阶段,按其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流派,大致可分为重商主义的货币金属观和古典学派的货币金属观两大类。重商主义以威廉·斯塔福德、托马斯·孟等为代表。他们认为,货币天然是贵金属,天然是财富,因此,货币必须具有金属的内容和实质价值,不能被其他所代替;货币是唯一的财富,而把流通看成是增加财富的唯一源泉的观点则是错误的;货币并不等同于财富,流通更不是财富增加的唯一源泉,财富增加的源泉在于生产,流通只是生产的条件。以威廉·配第、亚当·斯密等为代表的古典学派,为了维护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益,他们在货币本质观上主张,货币必须是金银,必须有十足价值,反对伪造货币(降低成本和减轻重量)。威廉·配第不再把金银看成是“唯一财富”而看做是“一般财富”,他肯定了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同时还注意到金银作为购买手段和作为财富来保存即储藏手段的职能。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对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等进行了较为集中的论述。斯密认为,货币是一种商品,其主要作用是媒介交换,其次是表现、衡量所交换的物品。关于货币的职能,他认为,货币主要有两种职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斯密从货币是为了克服直接交换的不便而产生的观点,自然得出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交换工具即流通手段。
2. 货币名目观
货币名目论者认为,货币不是财富,只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是换取财富的要素,是一种价值符号。因此,货币不具有商品性,没有实质价值,而只是名目上的存在。他们认为,虽然货币是由贵金属铸造的,但货币的价值不是货币本身所具有的,而是由国家权威所规定的。早期名目主义者是在对重商主义的理论基础——货币财富观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理论基础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仅是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虽然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时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但它完全可以用不具有实质价值的符号来代替。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以后,国际金本位制崩溃,西方经济学家在货币本质观上大多接受了“管理通货论”形式的现代货币名目论的观点。但除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以外,在他们的货币理论中,对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的论述并不多,而是在货币定义上争论比较激烈。其实,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发生过“通货学派”和“银行学派”之间的“通货论争”。通货学派认为,只有金属货币及其代表——银行券才构成一国的货币,而银行券以外的其他各种信用形态都不能算作货币;银行学派则认为,不仅金属货币和银行券是货币,而且由于活期存款等信用形态同样发挥着交换媒介的作用,因而也应该属于货币。这次关于货币定义的第一次大论争意义很大,受此影响,以后的争论再也没有停止过。20世纪60年代以后,金属货币已完全退出流通,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是不兑现的纸币,同时,银行存款作为货币在流通中大量使用,金融创新在西方国家也开始涌现。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经济学家原则上同意银行存款也是货币,对货币定义之争的焦点放在存款的范围以及除存款以外是否还有充当货币的东西等问题上。这种争论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是从货币只是支付手段或交换媒介的角度定义货币,形成交易媒介的货币本质观;二是从货币主要是价值储藏手段角度定义货币,形成价值储藏的货币本质观。从争论的进程看,价值储藏的货币本质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4.2 货币定义的扩展
讨论货币的定义自然应该和货币构成结合在一起。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还需要依据货币的定义确定货币的具体范围及其构成形式。货币构成形式是货币定义的现实运用和表现。将货币定义为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或清偿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一般等价物),表明货币的本质在于人们相信并运用它进行交换与支付,能够为别人普遍接受。长期以来,黄金、纸币直至存款账户等许多不同资产都具有这样的特征,所以它们都发挥着货币的功能。因此,货币定义的外延可以进一步由通货拓展至资产。
1. 凯恩斯的名目货币论
凯恩斯(Keynes)是个典型的名目主义者,其认为货币是用于债务支付和商品交换的一种符号,所以既无需有贵金属实体,也无需有内在的价值。这个符号关系是由“计算货币”派生出来的。所谓“计算货币”是一种观念上的货币,表现为一种计算单位,而这种计算单位用符号和称号来表示,如英镑、美元等。经济生活中的债务和一般购买力就是通过这种计算单位的符号来表现,货币本体即有形的货币,其作用主要是便利交换,如用于履行债务,在商品买卖中作为支付手段,或作为一般购买力的存在形式,但这一切首先必须通过计算货币的关系才能得以实现,没有计算货币,货币本体也就不存在,或者说即便存在也失去意义。所以货币本体是依赖于计算货币才成其为货币的。计算货币本身就是一种符号或称号,由它派生出的货币本体只能是相依于符号之物,所以货币不可能具有实质价值。正是因为通过计算货币可以完成买卖的分离,人们可以先在卖出商品持有货币,再进行未来的消费和投资,所以凯恩斯认为“货币之重要性主要是从货币现在与未来之联系这一点产生的”,货币之最主要属性在于“巧妙地联系现在与未来”。
2. 弗里德曼的储藏货币论
为了确定货币的具体构成,米尔顿·弗里德曼与H·A·施瓦茨考察了从南北战争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100年的美国货币史,得出这样的结论:货币包括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和商业银行的全部贷款,即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这一范围较广的货币同经济的关系最为密切,也最为稳定。弗里德曼与施瓦茨除了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货币的范畴,还根据货币的储藏功能,在理论上讲货币定义为“购买力的暂息所”,因为它将购买力行为从售卖行为中分离出来。
3. 拉德克利夫的流动性货币论
1957年5月,在英国财政部的领导下,成立了以拉德克利夫勋爵为首的“货币体系运行研究委员会”,来调查(英国)货币和信用体系的运行情况,并对此提出一份著名的“拉德克利夫报告”。该报告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定义货币,并确定货币供给量的范围。所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称作“货币性”,其取决于买卖的便利程度和买卖时的交易成本,也就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迅速转换成现金而遭受有限损失的能力,又称为变现能力。流动性程度不同的货币在流通中转手的次数不同,形成的购买力不同,对商品流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例如,现金和活期存款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制度手段使用,直接引起市场商品供给的变化,因而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流动性较低,它也会形成一定的购买力,但需要转化为现金才能变为现实的购买手段,提前支取则要承受一定程度的损失,所以其流通次数较少,对市场的影响不如现金。
如果用流动性来定义货币,那么货币的定义范围,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供给,而且包括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所创造的所有短期流动资产。报告的另一个中心论点是,在大量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存在的情况下,真正影响经济的不是狭义的货币供给,而是包括这一货币供给在内的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因此,货币当局应该控制的不仅仅是这一货币供给,而且是整个流动性。这就是报告以流动性概念代替货币供给的逻辑延伸,也是报告强调流动性的原因所在。
总之,货币的定义可以进一步的概述为:货币是任何具有流动性或可以变现的资产。只要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即可以变为现金的资产都是属于货币范畴。这是从传统狭义的货币定义转变为相对广义的货币定义,从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拓展至价值储藏职能。
1.4.3 货币的层次划分及其度量
根据资产主要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划分不同层次的货币供给量,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即究竟流动性多大的金融资产才算作货币?经济学家们根据金融资产流动性强弱不同而将货币形式依次划分为多个层次,即通货M0、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和拓展货币M3。
(1)M0是现金或通货,即现实流通中货币。
(2)M1是狭义货币,其主要职能是充当交易媒介,所以货币形式的范围只限于通货和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银行卡存款)之和,只有通货和可以转账的支票存款才是人们普遍接受,变现成本最低、流动性最强的交易媒介。M1与M0的关系可通过如下等式表示。
M1=M0+支票存款(及银行卡存款)
(3)M2是广义货币,不仅包括狭义货币M1,而且还包括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因为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也能夠转化为支票存款和现金,尽管其变现成本较前者要高些。因此也是货币形式,也应计算在货币的范围内。显然M2不仅具有交易媒介的职能还兼具有储藏价值的职能,其与M1的关系如下。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4)M3包括M2加上其他各种短期的流动资产如国库券、人寿保险公司保单、兑现票据等。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这些短期流动资产贴现和变现的机会很多,都具有相当程度的流动性,与M1只有变现难易程度的区别,没有货币本质的不同,因此也应纳入货币范畴。M3与M2的关系可用如下等式表示。
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
显而易见,随着货币层次范围的扩大从M0、M1到M2和M3,货币形式的流动性和交易功能由强变弱,而资产性和储藏功能由弱变强。迄今为止,根据资产的流动性来定义货币与划分货币供应量层次,已为大多数国家政府所普遍接受。尽管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尚未统一标准,但各国政府对货币供应量的监控重点大都逐渐由M1转为M2或更高层次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