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物是人非
【除夕夜】
这一睡就直接睡到了晚上八点,春晚正在进入高潮,大街小巷的火树银花一轮高过一轮。
夫妻俩去了宾馆对面的全家便利店,吃了点盒饭和关东煮,又买了一点酸奶水果和糕点,还给母亲带了点便当。
坐在全家窗边吃快餐,望着窗外空空如也的街道,于跃自嘲:“今年我是在全家吃年夜饭咧!回去还能继续睡,不用值班咧!”
陈怡说:“你倒还真能睡啊!挨着床一分钟就能睡着。我已经把你的手机和包包都看了一遍了啦!”
“看呗!看呗!你是连支付密码都知道的呀!你老公除了一堆债务,一点技能,啥都没有啊?我还真想把自己卖了拉倒,会有人要吗?我真卖了?”,于跃满不在乎的。
“嘿!你不是早就把自己卖身给医院了吗?一年到头都过着心惊胆战的24小时‘随叫随到’的日子,这365天‘取保候审’的日子,除了犯人,也只剩下外科医生了吧!估计得过到退休了吧!”,老婆说。
“哎呀呀!老婆所言极是啊!承蒙你不嫌弃。苦海无边,上了贼船,不能回头啊?今后我不管生儿子女儿,若要学医,我一定把他打断腿”,于跃苦笑着。
“那你父母当年打你了吗?”,她问道。
“没啊!合着我就是这么不听话,所以我父亲就活活地被我气死了呀!”他开始忍不住流泪,餐桌上还找不到纸巾?陈怡赶紧去收银处拿了两张。
她一边抚摸着他的头发一边帮他擦拭着眼泪,“知道你现在很脆弱,这两年的头发居然稀疏了好多。和你认识到现在,我还没见你有这么无助过,痛哭过。我们马上去要看妈妈了,她现在比你更需要安慰,你先装一装吧!明天要回去开始准备后事了,必须你来挑大梁。其实我时差完全倒不过来,我不给你添乱就不错了,我可怜的老公啊!”她任凭他依偎在自己怀里抽泣,像自己儿子一样——其实就是儿子。
他们回到了宾馆,先去看了一下母亲,她气色和情绪似乎还行。确认了一下明天行程,明天早餐后就回家了。
又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终于可以好好地洗个澡了,陈怡先进了卫生间。于跃耷拉在床上,打开电视机,看着春晚发呆,手机里大同小异的段子已经懒得去打开了,又是一年了,很快新年的钟声要响起了?他又开始瞌睡了。
在新年零点的阵阵鞭炮中,他们彼此依偎着,虔诚地许愿:父亲好好安息吧!您在天有灵,赐给我们一个健康可爱的孩子吧!
这一晚,于跃是酣畅淋漓得“一觉睡到自然醒”。陈怡却是听着爆竹声,不断地转辗反侧,睡眠质量很差。这突然之间黑白反了12小时,哪那么容易适应?
【物是人非】
他们三人回到了洞泾农村的家。家里已经三天没有住过人了,也不管了,大年初一就这样子洗洗晒晒和打打扫扫吧!反正母子俩都是党员,也不信。
最早来的居然是89岁的爷爷和88岁的奶奶,他们互相搀扶着坐在客厅里,他们老泪纵横:我们生了三男两女五个孩子,除了大儿子幼年因病夭折,剩下的四个都平安长大成人,都顺利结婚生子。我们这些个孙辈里边,好像于跃最有出息,但现在也就剩下他一个“膝下犹虚”。想不到我们结婚七十来年,太太平平地活到了九十来岁了,二儿子居然走在了我们前面了……
姑姑们也来了,她们一边安抚着老夫妻,一边帮忙做饭和收拾整理。叔叔和伯伯也陆续来了,商谈一些后事细节。于跃则在旁边发呆,除了两年前外公溘然长逝,外婆和爷爷奶奶不但都健在,还都生活自理又思路清晰得活着,父亲倒先走了?哎……
陈怡又到楼上去睡了,特意告诉他不要叫她吃午饭了。昨晚一整夜爆竹声此起彼伏,她毫无睡意。这到了晌午又开始哈欠连天,倒时差没那么快的。
午饭后,于跃又一个人去了墓园,把墓买好,这个墓是父亲生前亲自挑选的。接着又去了殡仪馆,大年初一去殡仪馆和工作人员商谈和确认仪式的一些流程和细节。尊从逝者的意愿上午举行好告别仪式,下午就落葬。从殡仪馆出来,又在松****逛了一圈,很想再去对面的母校松江二中逛逛,但是门卫已经不放他这个“社会闲杂人员”进去了,只能爬上学校的城门发发呆。
站在城门上眺望,松江镇也真是个奇葩,松江二中旁边就是公园和殡仪馆。他还记忆犹新,收到松江二中录取通知那晚父母的欣喜若狂,父母陪着他来报到,漫步在松江二中的校园里,这是比公园还漂亮的校园,SJ区最好的高中啊!父母那种自豪与喜悦溢于言表。十八年后,父亲就这样在旁边的殡仪馆结束人生了?世事无常。
他在高中同学群里发了信息,虽然大年初一发这个委实大煞风景,下面马上出现一长串回复和安抚——而且来自全球,同窗们就是这么可爱。有一个住在松江镇的同窗,直接跑到城门里来找他了,真的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好兄弟还带来热饮,他也是父亲病逝不久,还刚生了二胎,他们促膝长谈了很多……
事实上直到现在,他都没认真地思考过,告别仪式上他要和大家分享些什么?虽然父亲在世的时候不止一次地谈到这个问题,草稿也打过很多次,每次还心血来潮读给父母听,他们也当笑话听过算数。但是当真正办好手续,正式面对时,心态又不一样了。
他不想整得太压抑太伤感,亲朋好友们围着遗体又是捶胸顿足又是鬼哭狼嚎,哭声震天,真是有失体统啊?不压抑不感伤,难道还和人家分享趣事乐事吗?外公还就是做到了,外公高寿驾鹤西去,告别仪式表哥拉着小提琴,屏幕播放着外公外婆各个时期的照片,娘舅各种家长里短,向大家娓娓道来。在表哥如泣如诉的小提琴声中,大家安详凝重地送别着外公,慰藉着外婆。过世一段时间的追思会上,亲朋好友聚在那里喝着咖啡品着茶,轻松地分享逝者的照片和作品,可以尽情分享逝者的趣事乐事,尽情微笑着调侃,就像逝者还在身边一样?
已经黄昏了,他还是一直呆呆坐在母校的城门台阶上,昔日每次进出这个城门都会有一种庄严的仪式感和身为“松二人”的自豪感,在这里的三年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师们暮鼓晨钟,同窗们情同手足,他们携手走过了花季雨季,在这里他们三年寒窗他们春华秋实,离开这里时他们是十八岁的成年人,他们各自迈进了更高一级的学府。大家依依不舍的离开这里时,彼此祝愿着“愿你历经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哎……我的母校,我回来了,我内心千疮百孔,但是这里熟悉的景致,就像母亲的怀抱,还是能够安抚我脆弱心灵。我已经离开这里十五年了,我早已不是那个上高中的青涩小男生了,一切都早已物是人非。
他一遍遍地读着父亲写给他的随笔,手机里循环放着筷子兄弟的《父亲》,《再见警察》,《时间都去哪儿了》,《you raise me up》,《 Schindler's List》,《 Melodies of life》等音乐,一遍遍地流泪。就像老婆说他的,我第一次看到你这个样子,怎么突然之间像三岁孩子一样了,一碰就哭?一碰就哭?原来你居然这么儿女情长?
这是母亲今天中午交给他的,她根据父亲在病重期间的回忆和叙述,整理打印出来的。不能称为遗书,因为遗书更多的是对财产分配的交代,而随笔更是追忆和分享,是一种真情告白。那么,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一位父亲人生最后阶段的“真情告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