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族学(上)
看到贾琮踏着小雪,从寒风中走来,周贵连忙上前行礼,面色恭敬。
在他看来,这大户人家的孩子不同于他们这小门小户人家的孩子,都说寒门读书难,有多少读书人,寒窗苦读十年,考了个功名出来,还是做不了官。
当今这个时代,做官不仅仅看的是个人的学问,更多的,还是看关系和机遇。
如今文治天下,大刘数十万读书人,举人功名的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可这么多举人,真正能做官的,几十个才出一个,而这一个出来做官的举人,十有八九还是出身官宦世家,仗着家里的关系和地位,谋个官缺儿。
剩下的那些举人老爷,才气高的,被大户人家请了去做教书先生或者清客,就算运气好的了,而绝大多数的,还是只能领着朝廷的一份举人补贴,苦思无门,浑浑度日罢了,出人头地,为官做宰的机会,更是万中无一。
而贾琮不一样,虽是庶子出身,但毕竟出身大户人家,如今满神京比贾府尊贵的人家一只手都可以数过来,开国功勋,一门三公,何其的荣华富贵,就连他们这些在府中当差的仆役,都自认为别其他公侯府中的同行有脸面。
满天下人谁不知道贾氏宗祠里,高祖皇帝御笔亲书“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宁荣”,什么意思?连他这个管家都耳熟能详,说是宁荣子孙承荫祖宗的福德,老百姓至今还感念着先宁荣二公与天下人的恩德。
这样的人家,出来的读书种子岂不比那些寒门士子更加的有前途?周贵心里想着,如果琮三爷是要去族学里读书了,万一以后中了秀才,举人,而自己和婆娘之前得罪的那么狠,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以后琮三爷真的读出了功名,当了大官,记恨他们,自然不敢对始作俑者邢夫人怎么样,可若是收拾两个奴才,还不是易如反掌?
就怕到时候邢夫人比他们还要忙着讨好贾琮,不管怎么说,还是赶紧修复一下关系,以后啊,多为琮三爷跑跑腿,冰释一下前嫌,心里也打定主意,回去就警告家里那糟婆娘以后收敛点,不要仗着邢夫人的腰子欺凌贾琮,到头来主子没事,倒霉的只能是他们这些奴才。
周贵又想到,这人的命数是最说不清的,说不定哪天琮三爷就抖起来了,现在提前交好,准没错。
周贵脸上挂着谦卑讨好的笑容,对贾琮点头哈腰道:“三爷,他叫李安,是我前几年从外面买回来的,这几年一直放在身边学着做事,最是聪明伶俐,以后,他就是三爷的小厮了。”
说着,对旁边低着头站立的李安严肃道:“从今天起,你就是三爷的小厮了,你要勤勤恳恳的办事,若是出了一点差池,即使是三爷大人不记小人过,我也不会放不过你,可听清楚了?”
叫李安的少年抬起头,看到贾琮正在打量着他,黑白清明的眼神似乎能刺穿他的灵魂,淡淡的,冷冷的,让人看了一眼就觉得心慌,连忙低下头去,道:“是,奴才记住了。”
又对贾琮跪下行礼,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道:“奴才李安,见过主子。”
“嗯。”贾琮点点头,心道:不错,是个伶俐的。他如今身边正好有一个贴身丫鬟和一个贴身小厮,一个负责照顾他的起居生活,另一个负责给他跑腿办事,他到现在还没有习惯小如意无微不至的伺候,要不是他果断坚决的拒绝,小如意在他洗澡的时候还要给他擦背。
“起来吧,好好办事!我不会亏待你的。”贾琮打发旁边的周贵离开,对放松了下来的李安说道,李安连忙谢过,再三表示忠心,贾琮就让他回去拿了自己的东西,让他到自己小院子里的耳房去住。
回到小院子里,就看见小如意站在门口,五六岁的小丫头,看着她的主子平安的归来,脸上还带着喜气,心里好大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连忙迎上前,笑眯眯的脆生生道:“三爷,您回来啦?”
看着面前喜不自胜的小丫头,贾琮打心底觉得愉悦,摸了摸她的小脑袋,柔声道:“嗯,回来了,老爷同意我去族学读书了。”
“真的?太好了,太太…没有为难三爷吗?”小如意先是很高兴,再想到太太对自己主子的态度,顿时又犯愁起来,皱着一对可爱的毛毛虫眉,似乎在想该怎么办。
“没有,放心吧,以后咱们俩就要互相照顾了,哦对了,刚才老爷又给我派了一个人过来照顾我。”
贾琮话音刚落,就看见小如意用看负心郎的眼神看着他,一双大眼睛里满是委屈,很是可爱。
贾琮当然知道这个小丫头在想什么,不禁哑然,如果不出意外,这个小丫头片子以后就会是他的房里人。
正室太太是不可能的了,贾琮即使是庶子,以荣国府如今的地位,总是要给他这个庶子找一个清白人家的小姐做正室太太,小如意以丫鬟的身份,将来能做个姨娘就不错了。
只是,他不相信这五六岁的小丫头就知道谈情说爱,私定终身了,尽管古代的女子十来岁就知晓人事,十四五岁做母亲的也很常见,可这小丫头才五六岁啊,怎么就知晓了这些事?这也太“早熟”了吧!
原著里,宝玉和袭人初尝云雨也是不过十岁,好吧,贾琮实在对一个在后世正上幼儿园的小丫头有“兴趣”,他现在的身躯年纪太小了,目前只想着读书,至于那些事,在他看来,再过个十年二十年也不着急。
没工夫去安慰五六岁的小如意,心里只想着关于“姨娘”“房里人”这些词汇,八成是小如意无意中听那些混账婆子说来的,而之前贾琮也跟她说过,以后自己会一直照顾她,可现在听说老爷又安排了一个人来照顾贾琮,小如意能高兴才是怪事了。
看着小如意委屈巴巴的看着自己,泪水始终在大眼睛里打转,撅着小嘴,这样子分明就是在高诉贾琮,要不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我马上就哭给你看。
贾琮轻轻揉了揉她的小脑袋,温声道:“你想哪去了,不过是老爷见我外出读书,身边没个小厮跟着,就安排了一个跟着我读书。”大户人家的公子哥读书的时候,家里往往会安排一两个小厮跟在身边,帮其背装书籍的箱子,或者跑跑腿什么的,称为伴读书童。
“嘻嘻…”得到了满意的解释,小如意这才高兴起来,仰着小脸儿,咧着嘴朝贾琮甜甜的笑着,她正是换牙的年纪,一嘴小豁牙,配上略显婴儿肥的小圆脸儿,让贾琮忍俊不禁,心生怜爱,伸手捏了捏,笑道:“以后啊,就咱们俩个相依为命了,我们要互相照顾,对不对?”
“嗯嗯!”小如意猛点着头,脆生生道:“我会照顾三爷哩,以后,三爷读书写字的时候,我就给三爷展纸研墨!”
……
荣国府,后廊,贾家族学。
偌大一个学堂里,几十个少年闹成一团,只有几个在认真的读书,这些少年要么是贾家直系子弟,例如贾兰,要么就是其他其他亲戚家的,例如东府蓉哥儿媳妇秦氏的内弟,秦钟,五房长子贾璜媳妇金氏的内弟金荣等。
讲台上坐着一个老者,手里拿着一把戒尺,约摸七十来岁的年纪,穿着一件灰色外衫,留着白色的长须,正引着一众学生吟诵《诗经·白华篇》,尽管附和他的人也就那几个,不过还是读的津津有味,摇头晃脑。
此人便是贾府中“代”字辈的长辈,贾代儒,先荣国公贾代善的庶弟,和贾政一样身上只有一个童生的功名。不过作为族老之一,在族里倒有几分话语权,其子早丧,如今守着一个孙子过日子,负责族里的族学,倒也清闲,加上每一年都能收到不少的束脩,日子倒比其他几个族老过的富裕。
“族老,这是赦公的二子,贾琮,琮三爷,从今天起,到您这进学。”
戌时,下晚学,所有学生都走后,周贵才引着贾琮到族学里见贾代儒。
贾代儒放下手中的书,看着贾琮道:“嗯,既然是赦公的二公子,那从后天起,就到这跟着我读书吧!可曾进学了?”
贾琮对着贾代儒躬身一礼,道:“回族老的话,不曾进学”,说着,取出进学的束脩,整整齐齐摆在木盘里的六十五两纹银,呈给了贾代儒。
贾代儒看着木盘里白花花的银子,很是满意,点点头道:“你年纪尚幼,不着急,慢慢来吧!”
“是,族老。”
“好了,你去罢,记得每天卯时进学,戌时结课,午时休息用饭,不可无故迟到早退,笔墨纸砚和学书自备,可听明白了?”
卯时就是早上七点钟,戌时则是晚上七点,出去午时半时辰休息用饭,也就是说,贾琮以后每天要在族学中学习五个半时辰,风雨无阻。
“记下了,族老。”
“嗯,你去吧!自去准备笔墨纸砚和学书。”
……
离开族学,已是戌时三刻,外面灯火通明,街上的行人比起白天少了很多,捏着手里剩余的三十五两银票,贾琮和李安一起往自己的小院里走去。
来之前他已经让小如意去水房给他准备好了洗澡用的热水,今天太晚了,想必府里各处的几扇门都应该关了,至于进学用的笔墨纸砚和学书,只能明天再去街上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