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图书馆发展之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近10年国内专业图书馆研究概况

1.2.1 文献数量及年份分布

主要通过检索中国知网,辅之以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以及常见搜索引擎、百度学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机构知识库等途径,笔者描述了近10年来国内关于专业图书馆的研究概况,以期尽量客观、凝练地呈现国内学者对专业图书馆的思考与讨论。

对专业图书馆的关注与研究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图书、报纸等,仅以其中的期刊论文为例进行简化分析,如在中国知网上以“专业图书馆”为主题进行检索,发表时间限定为“2007—2017年”,可知近10年来“专业图书馆”主题文献(含部分报纸、期刊通讯等非研究论文信息,下同)共有1320篇,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见图1-1;且远小于“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主题论文数量,见图1-2。

图1-1 近10年中国知网“专业图书馆”主题论文数量(2007—2017)

图1-2 近10年中国知网“专业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主题论文数量对比(2007—2017)

1.2.2 研究主题分布

整体而言,近10年国内对“专业图书馆”的关注较为多元,从馆藏发展到资源共享、从大数据时代的角色定位到核心竞争力构建、从服务质量评价到馆员能力标准分析,几乎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经EndNote X8软件对以上1320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可知,1320篇论文共有2136个不重复的关键词,其中词频大于等于5且具有实际意义的关键词有124个,经进一步筛选、合并同义词并分类整理,主要高频关键词见表1-1。

表1-1 近10年“专业图书馆”相关文献主要高频关键词

由表1-1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① 就图书馆资源而言,近10年来国内学者比较关注专业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建设、特色资源建设以及机构知识库建设等相关问题,如刘健[3]认为艺术院校图书馆应建成艺术教学研究型的以人文社科文献为基础,以艺术类文献为主,以艺术专业学科为重点的文献资源特色馆藏,应着重抓住机遇搭建人文社科平台,重点保障人文精神食粮。

② 就图书馆服务而言,学者们在关注参考咨询服务、学科服务等基础性服务的同时也将视线拓展至知识服务、情报服务、个性化服务等层面,并着重探讨服务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发展,如刘细文等[4]呈现了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文献情报机构的知识服务经验,包括科研文献资源保障服务、文献信息咨询服务、专题文献信息服务、学科信息服务与信息环境建设、专题情报研究与服务、信息分析与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等。

③ 相对而言,学者们对专业图书馆的空间建设问题关注得较少,仅信息共享空间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如曹强[5]通过进行优劣势与可行性分析、建设流程与实施方案设计,论述了中小型专业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的价值。

④ 在图书馆管理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学科馆员制度、总分馆制度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如陈群[6]认为专业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综合业务素质不高,待遇低、人才流失严重、服务观念陈旧,竞争意识淡薄、从业积极性不高、缺乏敬业精神等主要问题,并建议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采取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竞争上岗、建立内部激励机制等措施,重视对馆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⑤ 在图书馆人员方面,图书馆员的素质、竞争力成为重点关注话题,如林丽珊和叶月[7]从其他学科背景与图书情报学科背景对比的角度,分析了专业图书馆发展对馆员成为学科馆员、信息与情报专员、研究型图书馆员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要求,并建议专业图书馆重视人才引进、按最佳学科专业结构培养人才、建立多科学且多层次的馆员队伍、保持人才队伍的连续性并实行适当的激励机制。

⑥ 在图书馆教育方面,学者们比较注重对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和人才教育的研究,如郝晓兰[8]认为特色图书馆建设要服务于重点学科建设。

⑦ 在图书馆形态方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专业图书馆之一,而医学图书馆、法律图书馆是专业图书馆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并且中小型专业图书馆的发展也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如吴霞等[9]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图书馆为例探讨了数字环境下中小型专业图书馆业务重组的动因、内容、措施和成效等问题。

⑧ 整体而言,近10年对专业图书馆的关注比较多元,专业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交流合作较为密切;学科馆员制度、知识服务模式是专业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但对诸如科学数据管理、开放存取出版、数据共享等相对热点和前沿问题的探讨还存在一定的欠缺和滞后。

1.2.3 研究重点与难点

综上,笔者认为对当下专业图书馆的发展实践具有现实指导作用或借鉴意义的部分研究重点与难点如下。

(1)专业图书馆服务创新

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一样,专业图书馆的服务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服务内容、形式都在不断演进,其中知识服务、科学数据管理等相对新兴的服务也成为专业图书馆服务的重要课题。例如,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孙继林、高柳滨[10]认为专业图书馆应把国家创新战略需求作为知识服务的首选,要充分发挥图书馆情报专业技能优势,积极贴近学科并与对应学科的研究人员互动,也要善于借助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探索知识服务。再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杨沛超[11]认为专业图书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有助于服务创新,服务创新体系建设可包括用户参与、结构合理的资源建设,深度揭示、集成整合的资源发现,资源发现、获取、利用的“一站式”服务,多渠道、多层次的用户培训服务,全天候、多方位的参考咨询服务,联合共享、高度保障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嵌入用户信息环境的网络服务,便利、舒适的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等方面。

(2)新的学术环境下专业图书馆角色定位

在开放创新、开放科学、开放数据等的新环境下,各类图书馆较之此前的社会功能和定位都有了一定的调整或改变,专业图书馆也不例外。例如,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刘春丽[12]认为在开放科学、开放数据环境下,专业图书馆可能扮演与研究周期各个阶段的科学产出匹配的知识服务中心和开放数据的管理与保存中心两大角色。

(3)专业图书馆面临的困难、挑战与发展转型

不少学者都意识到专业图书馆面临着困难与挑战,也在探索发展转型的道路。例如,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赵树宜[13]解读了2009年度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9个专业图书馆成员单位的年度报告,呈现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专业图书馆在数字化文献保障体系建设、专业化文献信息服务模式构建、专题情报研究与咨询服务等方面的进展,并认为专业图书馆面临资源体系结构重组、专业化服务转型、用户需求多样化发展以及知识化、专业化人才匮乏的多重压力。再如,广东省科技图书馆魏东原[14]认为“面对急剧转型的社会,专业图书馆的危机真的来了”,并且建议专业图书馆可从发展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转型,具体包括深化学科服务、普及科学知识、创设学习空间、培育竞争力、建设和谐图书馆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