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黄鳝无公害安全生产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淡水鱼养殖种类介绍

第一节 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及品种选择

一、泥鳅的品种及其形态特征

泥鳅为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的鱼类。鲤形目鳅科的鱼类相当多,仅我国就有100余种,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长速度相近却又各不相同。通常养殖的泥鳅种类有真泥鳅、大鳞副泥鳅、中华花鳅、花斑副沙鳅、大斑花鳅、北方条鳅等,在养殖选种时,应注意区别。

在养殖的鳅科鱼类中,常见的是真泥鳅、大鳞副泥鳅,尽管在自然水域中两者的生长特性基本一致,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真泥鳅的生长速度、成活率及抗病力等方面要稍优于大鳞副泥鳅。而中华花鳅、花斑副沙鳅、大斑花鳅、北方条鳅等比较适合在流动的江、河中养殖,由于这些鳅科鱼类味道鲜美,虽然产量较低,但售价要高一些,所以养殖效益也较好,比较具有开发潜力。

现将几种常见的鳅科鱼类介绍如下。

1.真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

真泥鳅一般称为泥鳅(图1-1),是最常见的个体较大的泥鳅。一般成熟体长10~15厘米,最大个体长可达30厘米左右。

图1-1 真泥鳅

真泥鳅在我国分布很广,除青藏高原外,北至辽河、南至澜沧江的我国东部地区的河川、湖泊、沟渠、稻田、池塘、水库等各种淡水水域均有分布,尤其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最广,产量最大。在国外,真泥鳅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家。

真泥鳅体小而细长,前部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较尖,近锥形,吻部向前突出,倾斜角度大,吻长小于眼后头长;口小,下位,马蹄形,口裂深弧形。唇软,有细皱纹和小突起,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唇后沟中断;上唇有2~3行乳头状凸起,下唇面也有乳头状凸起,但不成行;上颌正常,下颌匙状。口须(触须)5对,其中2对吻须,1对口角须,2对颌须。口角须长短不一,最长者可伸至或略超过眼后缘,短者仅达前鳃盖骨。泥鳅口须和唇上味蕾丰富,感觉灵敏,可很好地协助泥鳅觅食。头部有1对眼,眼前方有1对鼻孔。眼小,侧上位,并覆有雾状皮膜,因而视力弱,只能看见前上方的物体,对躲避敌害有利。头侧有1对鳃孔,内有鳃,鳃孔小,鳃裂至胸鳍基部,鳃完全但鳃耙不发达,呈细粒状。泥鳅的耳从外表上是看不到的。

鳃孔至肛门是躯干部,有细小的圆鳞,埋于皮下,黏液较多,因而体滑。侧线完全但不明显,侧线鳞141~150片。躯干部长有胸鳍、背鳍和腹鳍。胸鳍不大且雌雄异形,位于鳃孔后下方;背鳍末根不分支,鳍条软,背鳍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远,背吻距为背尾距的1.3~1.5倍。腹鳍不大,位于体中后部,与背鳍相对,但起点稍后于背鳍起点;臀鳍末根不分支,鳍条软,末端到达尾鳍退化鳍条。尾鳍后缘圆弧形,在尾柄上下有尾鳍退化鳍条延伸向前的鳍褶,上方的鳍褶达到臀鳍之上方,下方的鳍褶约达到臀鳍末端处。肛门约在腹鳍末端与臀鳍起点之间的中点。各鳍鳍式为:背鳍3,6~8;臀鳍3,5~6;胸鳍1,9~10;腹鳍1,5~6。

鳃耙外行退化,内行短小。鳔前室哑铃形,包于骨质鳔囊中,后室退化。骨质鳔囊由第四椎体横突、肋骨和悬器构成,第二椎体的背支和腹支紧贴于骨囊的前缘,不参与骨质鳔囊的形成。无明显的胃,肠管直,无弯曲,自咽喉后方直通至肛门。腹膜灰白色。

体浅黄色或灰白色,背部、侧部褐色,散布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背鳍、尾鳍和臀鳍多褐色斑点,尾鳍基部偏上方有1显著的深褐色斑。因栖息环境不同,体色变异较大。

体长为体高的6.1~7.9倍,为头长的5.4~6.7倍。头长为吻长的2.4~3.1倍,为眼径的4.6~7.0倍,为眼间距的4.4~5.5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1.4倍。

2.大鳞副泥鳅(Paramisgumus dabryanus Sauvage)

大鳞副泥鳅体形酷似泥鳅(图1-2),一般成熟体长10~15厘米,最大个体长可达28厘米左右。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中,数量较少。

图1-2 大鳞副泥鳅

体延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近圆锥形。吻长,稍尖,吻褶不发达,游离。口小,亚下位,马蹄形。唇发达,下唇分2叶,游离。眼小,侧上位,被皮膜覆盖,眼缘不游离。眼间隔宽,稍隆起,无眼下刺。前后鼻孔紧邻,位于眼前方,前鼻孔短管状,后鼻孔圆形。口须5对,吻须2对;口角须1对,细长,后伸超过前鳃盖骨后缘;颌须2对,较短小。鳃孔小,侧位。鳃盖膜与颊部相连。

体被圆鳞,鳞片较泥鳅体鳞为大,埋于皮下。头部无鳞。侧线不完全,止于胸鳍的上方。侧线鳞108~113。背鳍小,无硬刺,其起点距吻端大于距尾鳍基部;胸鳍距腹鳍甚远;腹鳍短小,起点在背鳍第二至第三分支鳍条的下方。尾鳍圆形。肛门较接近臀鳍起点,位于腹鳍基部至臀鳍起点之间的约3/4处。尾柄上下方具发达的皮褶,皮褶与背鳍、尾鳍和臀鳍相连。各鳍鳍式为:背鳍3,6~7;臀鳍3,5~6;胸鳍1,10~11;腹鳍1,5~6。

鳃耙外行退化,内行短小。鳔的前室哑铃形,包于骨质鳔囊中,后室退化。骨质鳔囊参与构成的骨骼与真泥鳅同。食管后方为“U”字形的胃,肠自胃的一端发生,直通肛门,体长约为肠长的2倍。腹膜灰白色。

背部及体侧上半部灰黑色,体侧下半部及腹面灰白色,体侧密布暗色小点,并排列成线纹。背鳍、尾鳍具暗色小点。其余各鳍灰白色。

体长为体高的4.9~5.1倍,为头长的5.1~5.7倍,为尾柄长的6.1~6.7倍,为尾柄高的5.1~5.7倍。头长为吻长的2.3~2.5倍,为眼径的5.3~5.7倍,为眼间距的3.2~3.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8倍。

大鳞副泥鳅与真泥鳅形态结构较相似,主要区别见表1-1。

表1-1 大鳞副泥鳅与真泥鳅的比较

3.中华花鳅(Cobitis sinensis Sauvage et Dabry)

中华花鳅体长雄鱼一般为6~8厘米,雌鱼9~13厘米(图1-3)。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南至红河以北地区各水系,海南和台湾均有分布。

图1-3 中华花鳅

体形似泥鳅,稍延长,侧扁,腹部平直。头侧扁,吻钝。口下位,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接,唇后沟中断。须4对,分别为吻须2对,颌须2对,都很短,最长的颌须末端后伸仅达眼前缘的下方。前后鼻孔紧靠在一起。眼很小,侧上位。眼下刺分叉,较短。鳃盖膜连于峡部。

体被小鳞,头部裸出。侧线不完全,仅伸至胸鳍上方。背鳍最后不分支,鳍条软,背鳍起点位于吻端和尾鳍基部之间的中点。臀鳍起点约位于腹鳍起点至尾鳍起点连线的中点,末端不达尾鳍基部。胸鳍短小,侧下位。腹鳍腹位,起点在背鳍起点后下方,约与背鳍的第二或第三根分支鳍条相对,末端远离肛门。尾鳍后缘圆弧形。肛门在腹鳍末端的臀鳍起点之间明显接近后者,离开腹鳍的距离约等于腹鳍之长。各鳍鳍式为:背鳍3,7;臀鳍3,5;胸鳍1,8~9;腹鳍1,6~7。

鳃耙短小。鳔的前室呈哑铃形,包于骨质鳔囊中,后室退化,骨质鳔囊由第四椎骨横突、肋骨和悬器构成,第二椎骨的背支和腹支紧贴于骨囊之前,不参与骨质鳔囊的形成。肠道前部稍膨大,向后至腹鳍附近稍弯折后直通肛门。

体浅黄色,背侧部稍暗,通常是亮黄色基色与褐色斑纹组合成特殊体色,但斑纹变异较大。头部自吻端经眼至头顶有1条黑斜纹,左右斜纹在头顶相接。背部有1列棱形深褐色斑或横斑,在背鳍前有5~8个斑,背鳍基部2~3个斑,背鳍之后有6~10个斑。体侧沿中轴有11~15个较大的深褐色斑。尾鳍基部上侧有1醒目的黑斑,除背侧和中轴的斑块外,身体上侧部还有很多虫形斑或小斑点。背鳍和尾鳍有很多斑点,常排成2列(背鳍)和3~4列(尾鳍),其他鳍无斑点。

体长为体高的5.5~6.4倍,为头长的5.2~5.3倍。头长为吻长的2.0~2.2倍,为眼径的5.4~8.5倍,为眼间距的5.3~6.0倍。

4.花斑副沙鳅(Parabotia fasciata Dabry)

花斑副沙鳅体长通常为7~15厘米,最大个体长22厘米(图1-4)。我国黑龙江至珠江的各河系均有分布,数量极少。

图1-4 花斑副沙鳅

体稍延长,侧扁,背部在背鳍之前稍隆起,腹部平直。头部侧扁,吻部尖,吻长与眼后头长几乎相等。口下位,口裂深弧形。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下唇在中部分开,唇后沟中断。上颌中部有一关节凸起,下颌匙状。须3对,2对吻须,聚生于吻端,外吻须长于内吻须,后伸达前鼻孔之下;1对颌须,后伸达眼前缘或眼中央之下方。前、后鼻孔紧靠在一起。眼小,侧上位。眼下刺分叉。鳃盖膜连于峡部。

体和头的峡部被小鳞,鳞隐于皮下。侧线完全,平直,位于体侧中部。背鳍末根不分支鳍条软,其长约为头长之半,背鳍起点接近体长之中点。臀鳍无硬刺,后伸达尾鳍基部。胸鳍小,下侧位。腹鳍腹位,起点与背鳍的第一根分支鳍条相对,末端不达肛门。尾鳍后缘深分叉,上、下叶等长,叶端尖。肛门约位于腹鳍末端和臀鳍起点之间的中点。各鳍鳍式为:背鳍3,9;臀鳍3,5;胸鳍1,11~13;腹鳍1,6~7;尾鳍分支鳍条17~19根。

第一鳃弓外侧鳃耙退化,内行鳃耙短小。鳔2室,前室近圆球形,部分包于骨质鳔囊中;后室长卵圆形,游离于腹腔中,末端约达到相当于胸鳍末端至背鳍基部起点的中点。骨质鳔囊由第二锥体横突的腹支向后伸展与第四锥体横突、肋骨和悬器参与构成。胃“U”形。肠较短,自胃发出后直通肛门。腹膜灰白色。

体浅黄色,背、侧部稍暗。头后方有褐色横斑条,从背部向下延伸至侧线下方,斑条宽度常窄于斑条间的间距,在背鳍之前有4~6条,背鳍下3条,背鳍后5~6条。尾鳍基部中央有一显著的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有褐色斑点列。

体长为体高的5.3~6.3倍,为头长的3.9~4.1倍。头长为吻长的2.1~2.5倍,为眼径的5.2~8.0倍,为眼间距的4.6~5.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1.4倍。

5.大斑花鳅(Cobitis macrostigma Dabry)

大斑花鳅体长通常为5~13厘米,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中。体长,侧扁。头侧扁锥状。吻短,微下钩。口小,亚下位,唇厚,上颌及上唇可将下唇盖住。吻须4对,上颌1对,下颌口角处2对,下唇处1对,极短。下唇中部略短,极显厚实。眼小,侧上位且偏高,有较明显的眼下刺,刺基部为双叉状,刺尖须纵向倒向体后,长刺贴体而隐,短刺显露并可触及到。鼻2对,前鼻有半透明短管状皮突。鳃孔窄小,偏下。

侧线不完全。鳞细小,头部无鳞。胸鳍侧下位,蝇翅状,较小。背鳍位于正中,起点距吻端较距尾鳍基为近。腹鳍侧下位,略大于胸鳍。臀鳍圆铲形。尾柄较长,尾鳍后缘平截或稍圆。泄殖孔靠近臀。

通身呈褐黄色,体侧沿纵轴有6~9个较大的略呈方形的斑块。紧靠大斑块,两侧各有1行或多行排列规则的褐黑色小斑,尾鳍鳍基上侧具一明显的亮黑斑。各鳍为透明淡黄色。

6.北方条鳅(Nemacheilus barbatulustoni

北方条鳅体长一般5~12厘米(图1-5)。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北的水系中,尤以黑龙江、吉林等地较多。

图1-5 北方条鳅

体长,侧扁或圆柱形。头侧扁或平扁,体被细鳞或部分被鳞,有的全身裸露无鳞。眼较小,侧上位。侧筛骨无变形的眼下刺。口下位,口裂弧形。须3对,其中吻须2对,分生,呈1行排列。口角须1对。

鳔前室包于骨质囊内,此囊是由第二椎骨横突的背、腹支和第四椎骨的腹肋和悬器共同组成的;游离的鳔后室退化或存在。侧线完全,位于两侧正中。尾鳍圆形、截形、浅凹或叉状;峡鳃很宽;鳃孔狭小;臀鳍分支鳍条为5根,少数为6根。各鳍鳍式为:背鳍2,7;臀鳍2,5;胸鳍1,9;腹鳍1,6。

背部棕灰色且带暗色斑,腹部色浅。背鳍、尾鳍和胸鳍上有若干纵列暗斑。腹鳍和臀鳍上也有这种斑,或无或者不明显。

体长为体高的5.9~10.3倍,为头长的4.1~4.9倍,为尾柄长的5.1~5.6倍。头长为吻长的1.9~2.4倍,为眼径的5.3~6.3倍,为眼间距的3.6~4.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9~2.3倍。

二、泥鳅的生物学特性

1.生活习性

泥鳅为底栖鱼类,喜栖息于泥沙底的浅水中,白天常钻入泥土中,夜出活动觅食。泥鳅除用鳃呼吸外,肠和皮肤也有呼吸作用,当水中缺氧时,游到水面吞入空气在肠内进行气体交换,然后从肛门排出废气,因而它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力很强。当水中溶解氧含量下降到0.16毫克/升时也安然无恙。如果水干涸则钻入淤泥中,靠湿润的环境进行肠道呼吸,可长期维持生命。因此,泥鳅可高密度饲养,并易于运输。

泥鳅喜在中性和微酸性的黏性土壤中,生长适温范围为15~30℃,最适25~27℃,此时生长最快。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或上升到30℃以上,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当水温下降到6℃以下或上升到34℃以上,泥鳅钻入泥中,呈不食不动的休眠状态。

2.食性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在幼苗阶段,体长5厘米以内,主要摄食动物性饲料,如浮游动物的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和原生动物。体长5~8厘米时,由摄食动物性饲料转变为杂食性饲料,主要摄食甲壳类、摇蚊幼虫、水蚯蚓、水生和陆生昆虫及其幼体、蚬子、幼螺、蚯蚓等底栖无脊椎动物,同时摄食丝状藻、硅藻、水生和陆生植物的碎片及种子。泥鳅的摄食量与水温有关,水温15~30℃为适温范围,25~27℃为最适范围,此时摄食量最大,生长最快。水温下降到15℃以下或上升到30℃以上,食欲减退,生长缓慢。水温下降到6℃以下或上升到34℃以上,泥鳅进入不食不动的休眠状态。泥鳅多在晚上摄食,在人工养殖时,经过训练也可改为白天摄食。

通过研究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泥鳅的食物组成可知,泥鳅是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主要食物有昆虫幼虫、小型甲壳动物、藻类、高等植物,环境中食物的易得性及喜好性是影响泥鳅食物组成的重要原因。而且,泥鳅摄食水生昆虫时并不是主动向目标移动的,而是当昆虫游至泥鳅触须感知的范围内激起水花,泥鳅感知后,才突然前冲,将昆虫吞入口中。因此泥鳅的摄食方式是半主动方式。另外,泥鳅的食物组成表明,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动物性饵料缺乏的情况下,可以摄食植物性饵料,在动植物饵料均缺乏的情况下,也可以摄食有机碎屑和活性淤泥来维持其能量供应。因此,泥鳅不仅能适应水质恶劣的环境,而且可以摄食多种饵料以维持其生长。

3.年龄与生长

泥鳅的生长速度和饵料、养殖密度、水温、性别等息息相关。在人工养殖中个体差异也较大。

在自然环境中,泥鳅生长较慢。刚孵出的泥鳅苗,一般体长3~4毫米,1个月后长到2~3厘米,6个月达5~7厘米,体重2~3克。孵化10个月后,体长达9~10厘米,体重6~7克。此后,雌雄泥鳅生长便产生明显差异,雌鳅生长比雄鳅快。雌鳅最大个体可达20厘米,重100克左右;雄鳅最大17厘米,重50克。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刚孵出的泥鳅苗经15天即可长至3厘米以上,当年可长至10~12厘米,即每千克80~100尾的商品鳅。第二年虽生长趋缓,但其肥满度却可以增加。

4.繁殖特性

泥鳅是多次性产卵鱼类,一般1冬龄可达性成熟,雌鳅最小成熟个体为8厘米左右,雄鳅为6厘米以上,雌、雄泥鳅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可见表1-2、图1-6、图1-7。泥鳅的繁殖季节因地区不同而不同,一般是4~8月,而以5~6月为产卵盛期。泥鳅的繁殖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2~28℃。

表1-2 雌雄泥鳅的鉴别

图1-6 雌(♀)、雄(♂)泥鳅的胸鳍

图1-7 雌(♀)、雄(♂)泥鳅的外形

泥鳅的怀卵量因个体大小不同而有差异(表1-3)。卵为圆形,直径1毫米左右,黏性较差,虽能在附着物上黏着,但很容易脱落。

表1-3 泥鳅不同体长的怀卵量

泥鳅在水温18~20℃时,多在晴天早晨产卵;水温在25℃以上,常在雨后或水温较低的时候产卵。它的产卵方式很特殊,产卵时数尾雄鳅追逐纠缠一尾雌鳅,并不断用嘴吸吻雌鳅的头部和胸部,时而游出水面,不久一尾雄鳅将身体蜷曲于雌鳅肛门稍前的腹部,以刺激雌鳅产卵,同时排出精子,完成体外受精。数分钟之内雌鳅可连续产卵数次。受精卵黏附在水草或其他附着物上。在水温20℃时,2~3天就可孵出幼苗。

三、泥鳅品种介绍

1.台湾龙鳅

TW-6台湾龙鳅是由品种选育、人工繁育、人工养殖第一人——林森庄先生耗四十余年心血,将我国台湾省、大陆地区及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老挝等地的泥鳅品种进行种间杂交、选育而成,是全球水产界唯一公认的人工选育品种。该品种最明显的特征是个大,生长速度快。2012年被湖北蓝海春公司引进,由该公司技术总负责人樊启学教授实现其本土化,确保台湾龙鳅在不同的地域均可有很理想的表现,在生长速度、个体大小、免疫力、商品品质、成本控制等核心指标上均能与原种保持一致。

(1)生活习性

①不钻泥 不钻泥是台湾龙鳅的明显特性,冬天很好捕捞。

②喜温性 台湾龙鳅的适温范围为15~30℃,最适为25~27℃。当水温下降到10℃以下或上升到34℃以上,台湾龙鳅食欲减退,生长缓慢。

③耐低氧 台湾龙鳅比一般的鱼类更耐低氧,龙鳅除了能够用鳃呼吸外,还能用皮肤和肠辅助呼吸。

(2)食性 台湾龙鳅属杂食性鱼类,对食物的要求并不挑剔,水中的泥沙、腐殖质、有机碎屑等都可以成为它的食物。摄食的饵料生物种类有硅藻类、绿藻类、蓝藻类、裸藻类、黄藻类、原生动物类、枝角类、桡足类和轮虫等。台湾龙鳅处于寸片到二寸片阶段时(3~5厘米),喜食腐殖质,其次是小型甲壳动物、昆虫等,胃肠食物团中,泥沙和腐殖质的重量比例高达70%左右,生物饵料的重量只占30%。而全长在5~8厘米的泥鳅喜食水中浮游动物、水蚯蚓等,偶尔也食藻类、有机碎屑和水草的嫩叶与芽。当泥鳅长到8~10厘米时,食性偏杂,主食大型浮游动物、碎屑、藻类和高等水生植物的根、茎、叶、种子,也食部分微生物。生活在不同水体的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泥鳅,其食物有所不同,但通过食物组成可以认定龙鳅是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主食昆虫幼虫、小型甲壳动物、藻类及高等植物。

(3)品种优势

①个体大 台湾龙鳅最大个体在500克以上,体长在30厘米以上。这一特点,简化了泥鳅作为食材的处理工艺,拓宽了泥鳅作为食品的加工价值。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的熊善柏教授是国内较早对泥鳅深加工技术进行研究的专家,在其设计的速冻环节,本土泥鳅因个体小而影响工艺效率。台湾龙鳅相对庞大的个体,弥补了这一缺憾。

②生长速度快 从水花到商品规格(条重20克左右),本土泥鳅往往需要1年左右;在适合泥鳅生长的有效时间只有100余天的东北地区,需要2年左右。但对台湾龙鳅而言,这一过程只需要3个月。这就意味着,在全国所有地域,台湾龙鳅都可以实现当年投苗,当年上市。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龙鳅甚至可以养成两批上市。台湾龙鳅的这一特点,提升了养殖的经济效益。

③产量高 台湾龙鳅能很好地适应高密度养殖环境,且摄食旺盛,亩产量一般在2500千克以上。若养殖户的水处理技术、疾病控制技术、管理技术到位,饲喂得当,亩产量甚至可以突破5000千克。

④不钻泥 本土泥鳅在水温过高或过低、受惊扰等情况下,会钻泥。在市场价格特别理想的冬季,本土泥鳅的这一特性让许多养殖户头疼不已。辛辛苦苦地养了一年,在能卖出好价钱的时候却捞不上来,等到能捞上来的时候,好行情又过去了。台湾龙鳅不钻泥的特性,消除了养殖户的这层烦恼。

⑤雌雄大小相同 本土泥鳅中,同龄的雄性体重只有雌性的1/3左右,但台湾龙鳅几乎没有雌雄个体大小的差异。这一特点的意义在于,可以大幅提高单产,同时,商品规格整齐,卖相好。

⑥免疫力强 作为一个集诸多地方泥鳅优点于一身的人工培育品种,台湾龙鳅的免疫力明显优于本土泥鳅,甚至在苗种培育阶段,其成活率也高于本土泥鳅。

⑦饵料系数低 在高密度养殖环境下,台湾龙鳅的饵料系数可低至1.3,亦即1.3斤饲料即可养成1斤龙鳅。饲料的高转化率,使得饲料成本能最大程度地得到控制,也就意味着降低了养殖风险。

⑧商品品质卓越 台湾龙鳅的蛋白质含量可高达26%,高营养,高品质。

⑨品种纯正 TW-6台湾龙鳅是水产界唯一公认的人工选育品种。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樊启学教授采用本土化技术,保留和优化了其原有的性状,并使其具备更理想的适应性。

2.鄱阳湖一号

鄱阳湖一号泥鳅是由江西省东乡县恒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与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选育的一个泥鳅新品种,是大鳞副泥鳅与台湾泥鳅杂交子一代,于2015年7月通过了江西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鄱阳湖一号泥鳅体长形,侧扁,体较高,腹部圆,体色青黄(青色为主)。此品种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不钻泥、综合养殖性能好的特点,是目前国内繁殖和养殖性能最好的泥鳅品种之一。生长速度和养殖产量优于目前土著泥鳅野生苗和人工繁育苗,养殖周期从15个月缩短为4~6个月,每亩产量从200千克左右提高到1500千克以上,已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广东、辽宁等省推广养殖,规模示范效益显著。

池塘主养鄱阳湖一号泥鳅,当年5~6月放苗,一般亩放3厘米以上夏花苗7万尾,9月后即可陆续上市,每亩产量可达1500千克以上。养殖条件较好的池塘,可以一年放养两茬,养殖效益更佳。

3.粤丰一号

粤丰1号杂交泥鳅是选用美国纯种野生泥鳅及台湾快大种泥鳅人工配对杂交生产出来的新一代优质泥鳅品种。该品种与传统养殖的泥鳅相比具有饲养更容易、适应气候能力更强、经济价值更高等特点。

(1)个体大单产高 粤丰1号杂交泥鳅具有产量高、个体大(可养至200克/尾)、免疫能力强、繁育周期短的特点,这就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同时提高了产量。

(2)适应气候能力强 粤丰1号杂交泥鳅最大的特点是克服了环境的限制,适应我国南北地区大面积的养殖,不受南北地区大环境的影响。

(3)饲养容易又方便 粤丰1号杂交泥鳅养殖方便,饲养更容易,只要把幼苗放到养殖池里,定期投放饲料即可。

(4)营养价值高 粤丰1号杂交泥鳅营养价值高,含有40多种氨基酸,对人体的胃肠代谢功能、免疫力提高都有显著的作用。

(5)提取物价值不菲 粤丰1号杂交泥鳅中含有一种纳米水溶蛋白,是现代制药和高档化妆品的生物活性原材料,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6)经济效益大 适合我国南北地区推广养殖,其养殖效益是普通农业的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