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记忆与遗忘
一、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记忆(memory)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凡是个体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动作,都可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象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记忆是心理活动的桥梁,可将人过去和现在的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因为有了记忆,人才能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通过分类比较等思维活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人也通过记忆积累自己所受到的各种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所以,可以说记忆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奠基石。
(二)记忆的分类与特点
1.根据记忆的内容的不同分类
根据记忆的内容的不同,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与动作记忆。
(1)形象记忆(imaginable memory)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它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冷热等具体形象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特点。
(2)逻辑记忆(logic memory) 逻辑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即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是人所特有的记忆形式。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的特点。
(3)情绪记忆(emotional memory) 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和情景性等特点。
(4)动作记忆(action memory) 动作记忆是以个体的动作、运动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动作记忆通常形成较难,但一经保持就不容易遗忘。比如学会骑自行车之后,即使多年不骑,也不会忘记。
2.根据信息在头脑中保持时间的长短分类
根据信息在头脑中保持时间的长短,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immediate memory) 瞬时记忆指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它是记忆系统开始阶段,信息存储时间为0.25~2s。
(2)短时记忆(short term memory,STM) 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1min左右的加工处理与编码。短时记忆容量约为(7±2)个模块,具有意识性、按照原始信息编码等特点,是信息从感觉存储通往长时记忆的一个中间环节或过渡阶段。
(3)长时记忆(long-time memory,LTM)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人脑中存储1min以上乃至终身的记忆。长时记忆具有组织性、备用性的特点,长时记忆的容量极大,包括人所记住的一切经验。
(三)记忆的过程
记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一般认为,记忆是由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构成的。识记、保持是“记”的过程;再认或回忆是不同程度的“忆”。“记”是“忆”的基础,“忆”是“记”的结果。
1.识记(cognition)
记忆从识记开始。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明确识记的目的,设法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都有助于提高识记的效果。
2.保持(retention)
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就是保持。保持并非是原封不动地保存头脑中识记过的材料的静态过程,而是一个富于变化的动态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
3.再认或回忆(recognition ad reproduction)
从头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如果再次出现在眼前,我们能够确认是已识记过的事物,就是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情不在面前,但是能够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就是回忆。回忆是检验记忆效果的可靠指标。
二、遗忘
(一)遗忘的概念
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地再认或回忆就是遗忘(forget)。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
(二)遗忘的分类
1.暂时性遗忘
暂时性遗忘指曾经记住的东西,一时不能再认和回忆,但有了适当的条件,记忆还可能恢复。
2.永久性遗忘
永久性遗忘指曾经记住的东西,不经重新学习,永远不能再认和回忆。
(三)遗忘的规律
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对学习记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是对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他以自己做主试和被试,用无意义音节作记忆材料,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后人用他的实验数据画出的保持量与间隔时间关系呈负加速型的曲线,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2-1)。
图2-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例如,在学习20min之后遗忘就达到了41.8%,而在31天之后遗忘仅达到78.9%。根据艾宾浩斯的研究结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良好的记忆力。
1.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20min、1h、24h,分别遗忘42%、56%、66%。所以,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材料后的1~24h,最晚不超过2天。
2.识记材料的数量的影响
一般地说,识记材料的数量越多,则识记后的遗忘也越多。一次记忆的材料不要太多,根据后来的研究,一组记忆材料安排在七个左右最合适。
3.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的影响
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记忆效果好。学习时积极寻找材料之间的联系,编排成故事或顺口溜,也可以创造性的赋予其意义。
4.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对遗忘的影响
一般来说,前后所学的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干扰。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后面所学的信息对前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倒摄抑制。据此,开头与结尾的内容比中间材料容易记忆;把重要的内容放在起床后或临睡前学习可减少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影响,增强记忆效果。
5.识记时采用的方法的影响
心理学实验表明,试尝回忆比单纯的反复识记好;在学习时要注意文理学科交替学习、不同学科交替学习,使大脑的各个部位得到及时休整;多种感官并用可以提高记忆效果;过度学习150%能减少遗忘。
6.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的记忆效果好
集中复习就是集中一段时间多次重复学习,分散复习就是间隔一段时间重复学习一次或几次。对于大多数学习,集中学习容易引起大脑疲劳,而分散学习更有利于记忆。
7.识记者的主观因素(个人的动机、兴趣、需要、情感等)的影响
对有兴趣、爱好和需要的内容不易遗忘,在学习时要努力提高学习的动机,让记忆材料成为学生学习中需要的、感兴趣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