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养好妊娠母猪
从精子与卵子结合、胚胎着床、胎儿发育直至分娩,这一时期称为妊娠期(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114天),对新形成的生命个体来说,称为胚胎期。妊娠母猪既是仔猪的生产者,又是营养物质的最大消费者,妊娠期约占母猪整个生产周期的2/3。因此,妊娠母猪饲养管理任务是,以最少的饲料保证胎儿在母体内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防止流产,同时保证母猪有较好的体况,为产后初期泌乳及断乳后正常发情打下基础。
(一)妊娠的判断
1.根据发情周期判断
一般情况下,母猪发情配种后,经过一个发情周期(即18~25天)不再发情,就可以初步判断该母猪已经怀孕。特别是对配种前发情周期正常的母猪比较准确。
2.根据母猪的外部表现判断
凡母猪配种后表现为贪吃、贪睡、膘情恢复快,性情温顺、行动小心,皮毛光亮紧贴身躯,腹围逐渐增大,阴门干燥,缩成一条线,尾巴下垂,如果再经过18~25天母猪仍不表现发情,就可以判定母猪已经怀孕。
3.根据乳头的变化判断
约克夏母猪配种后,经过30天乳头变黑,轻轻拉长乳头,如果乳头基部呈现黑紫色的晕轮时,则可判断为已经怀孕。但此法不适宜长白猪的妊娠诊断。
4.公猪试情法
配种后18~24天,用性欲旺盛的成年公猪试情,若母猪拒绝公猪接近,并在公猪2次试情后3~4天始终不发情,可初步确定为妊娠。
5.检验尿液
取配种后5~10天的母猪晨尿10毫升左右,放入试管内测出相对密度(应在1.01~1.025之间),若过浓,则须加水稀释到上述相对密度,然后滴入1毫升5%~7%的碘酒,在酒精灯上加热,达沸点时,注意观察颜色变化。若已怀孕,尿液由上而下出现红色;若没有怀孕,尿液呈淡黄色或褐绿色,而且尿液冷却后颜色会消失。
6.注射激素法
该方法是在母猪配种后第16天、17天,注射人工合成的雌性激素(如乙烯雌酚或苯甲酸雌二醇)。一般是在母猪耳根部皮下注射3~5毫升。注射后出现发情症候的母猪是空怀母猪,注射后5天内不表现发情症候的母猪为妊娠母猪。这种方法的准确率达90%~95%。
7.应用超声波进行早期诊断
用特制的超声波测定仪,在母猪配种后20~29天,进行超声波测定。方法是把超声波测定仪的探触器贴在母猪腹部体表后,发射超声波,根据胎儿心脏跳动的感应信号音,或者脐带多普勒信号,可判断母猪是否妊娠。配种后1个月之内诊断率为80%,配种后40天测定其准确率为100%。
除上述方法外,还有直肠检查法、血或乳中孕酮测定法、EPF检测法、红细胞凝集法、掐压腰背部法和子宫颈黏液涂片检查等。母猪早期妊娠诊断方法有很多,它们各有利弊,临床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二)胚胎的生长和死亡规律
1.胚胎的生长发育规律
猪的受精卵只有0.4毫克,初生仔猪重为1.2千克左右,整个胚胎期的重量增加200多万倍,而生后期的增加只有几百倍,可见胚胎期的生长强度远远大于生后期。
进一步分析胚胎期的生长发育情况可以发现,胚胎期前1/3时期,胚胎重量的增加很缓慢,但胚胎的分化很强烈,而胚胎期的后2/3时期,胚胎重量的增加很迅速。以民猪为例:妊娠60天时,胚胎重仅占初生重的8.7%,其个体重的60%以上是在妊娠的后一个月增长的。所以加强母猪妊娠前、后两期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胚胎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
2.胚胎的死亡规律
母猪一般排卵20~25枚,卵子的受精率高达95%以上,但产仔数只有11头左右,这说明近30%~40%的受精卵在胚胎期死亡。胚胎死亡一般有三个高峰期。
第一时期是妊娠前30天内的死亡。卵子在输卵管的壶腹部受精形成合子,合子在输卵管中呈游离状态,并不断向子宫游动,约24~48小时到达子宫系膜的对侧上,并在它周围形成胎盘,这个过程大约需12~24天。受精卵在第9~13天的附植初期,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死亡,如近亲繁殖、饲养不当、热应激、产道感染等,这是胚胎死亡的第一个高峰期。
第二时期是妊娠中期的死亡。妊娠60~70天后胚胎生长发育加快,由于胚胎在争夺胎盘分泌的某种有利于其发育的类蛋白质类物质而造成营养供应不均,致使一部分胚胎死亡或发育不良。此外,粗暴地对待母猪,如鞭打、追赶等以及母猪间互相拥挤、咬架等,都能通过神经刺激而干扰子宫血液循环,减少对胚胎的营养供应,增加死亡。这是胚胎死亡的第二个高峰期。
第三时期是妊娠后期和临产前的死亡。此期胎盘停止生长,而胎儿迅速生长,或由于胎盘机能不健全,胎盘循环失常,影响营养物质通过胎盘,不足以供给胎儿发育所需营养,致使胚胎死亡。同时母猪临产前受不良刺激,如挤压、剧烈活动等,也可导致脐带中断而死亡。这是胚胎死亡的第三个高峰期。
胚胎存活率高低,表现为窝产仔数。影响胚胎存活率高低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遗传因素 不同品种猪的胚胎存活率有一定的差异。据报道,梅山猪在妊娠30日龄时胚胎存活率(85%~90%)高于大白猪(66%~70%),其原因与子宫内环境有很大关系。
(2)近交与杂交 繁殖性状是对近交反应最敏感的性状之一,近交往往造成胚胎存活率降低,畸形胚胎比例增加。因此在商品生产群中要竭力避免近亲繁殖。杂交与近交的效应相反,繁殖性状是杂种优势表现最明显的性状,窝产仔数的杂种优势率在15%以上。因此在商品生产中应尽力利用杂种母猪。
(3)母猪年龄 在影响胚胎存活率的诸因素中,母猪的年龄是一个影响较大、最稳定、最可预见的因素。一般规律是,第五胎以前,窝产仔数随胎次的增加而递增,至第七胎保持这一水平,第七胎后开始下降。因此要注意淘汰繁殖力低的老龄母猪,由壮龄母猪构成生产群。
(4)公猪的精液品质 在公猪精液中,精子占2%~5%,每毫升精液中约有1.5亿精子,正常精子占大多数。公猪精液若精子密度过低、死精子或畸形精子过多、pH过高或过低、颜色发红或发绿等,均属异常精液,用产生异常精液的公猪进行配种或人工授精,会降低受精率,使胚胎死亡率增高。
(5)母猪体况及营养水平 母猪的体况及饲粮营养水平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有直接的影响。母体过肥、过瘦都会使排卵数减少,胚胎存活率降低。妊娠母猪过肥会导致卵巢、子宫周围过度沉积脂肪,使卵子和胚胎的发育失去正常的生理环境,造成产仔少、弱小仔猪比例上升。在通常情况下,妊娠前、中期容易造成母猪过肥,尤其是在饲粮缺少青绿饲料的情况下,危害更为严重。母体过瘦,也会使卵子、受精卵的活力降低,进而使胚胎的存活率降低。中上等体况的母猪,胚胎成活率最高。母猪饲料营养不全,特别是缺乏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钙和磷等容易引起死胎;饲喂发霉变质、有毒有害、有刺激性的饲料或冬季喂冰冻饲料容易导致流产。
(6)环境因素 当外界温度长时间超过32℃时,妊娠母猪通过血液调节已维持不了自身的热平衡而产生热应激,胚胎的死亡率明显增加。从机理上看,可能是由于在高温环境下,母猪体内促肾上腺皮质素和肾上腺皮质素的分泌急剧增加,从而控制了脑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和释放,造成母猪卵巢功能紊乱或减退。同时,高温还能使母猪的子宫内环境发生许多不良改变,使早期妊娠母猪的胚泡附植受阻,胚胎成活率明显降低,产仔数减少,死胎、畸形胎增多。公猪对高温更为敏感,可使睾丸组织中的精母细胞活力降低,精子数量明显减少,死精和畸形精子增加,活力下降,此时配种,母猪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显著降低。
(7)某些疾病 如主要有猪瘟、细小病毒病、日本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肠病毒病、布鲁氏菌病、螺旋体病等可引起死胎或流产。
(8)内分泌不足 孕酮参与控制子宫内环境,如果血浆孕酮水平下降较高,子宫内环境的变化就会与胚胎的发育阶段不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子宫内环境对胚胎会产生损伤作用。妊娠前期饲养水平过高,会引起血浆中的孕酮水平下降。
【提示】防止胚胎死亡措施:做好妊娠后前20天和妊娠期90天以后两个关键时期的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妊娠母猪的饲料要好,营养要全。尤其应注意供给足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要把母猪养得过肥。②不要喂发霉变质、有毒有害、有刺激性和冰冻的饲料。③妊娠后期可增加饲喂次数,每次给量不宜过多,避免胃肠内容物过多而压挤胎儿。产前应给母猪减料。④防止母猪咬斗和滑倒等,不能追赶或鞭打母猪。⑤夏季防暑,冬季保暖防冻。⑥应有计划配种,防止近亲繁殖。⑦要掌握好发情规律,做到适时配种。⑧注意卫生,防止疾病。
(三)妊娠母猪的代谢特点与体重变化
妊娠母猪合成代谢效率很高,特别是妊娠前期,母猪在妊娠期的增重远高于喂同等日粮的空怀母猪,这是由于妊娠母体内某些激素分泌增加所致的,如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氨酸、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胰岛素等,促使了妊娠母猪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同化作用,表现为比空怀时沉积的脂肪和肌肉多。因此妊娠母猪适宜采用低营养水平饲养。
母猪妊娠期增重的内容包括母体本身组织增长和子宫及其内容物(胎儿、胎膜、胎水)的增长。在妊娠前期的增重中,母体本身组织增长占绝大部分,子宫及其内容物的增长随妊娠期的延长而加速,到妊娠后期子宫及其内容物的增重占一半以上。因此母猪在妊娠后期应提高营养水平。由表1-3可以看出妊娠母猪各时期的体重变化,妊娠母猪全程增重27~39千克。妊娠中后期,胎儿发育迅速,由于腹腔容积渐小而降低采食量,妊娠母猪合成代谢率降低,胎儿对能量的要求日益超过母猪,结果是脂肪沉积的合成代谢反而为脂肪分解的降解代谢所替代。断奶的母猪由于产仔和哺乳使体重减幅较大,这就要求在下一个妊娠期来弥补体重的损失,以保证母猪连续高产、稳产。
表1-3 妊娠期各阶段的母猪体内容物变化
(四)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1.营养需要
(1)能量 妊娠期能量需要包括维持和增长两部分,增长又分母体增长和繁殖增长。很多报道认为妊娠增长为45千克,其中母体增长25千克,繁殖增长(胎儿、胎衣、胎水、子宫和乳房组织)20千克。中等体重(140千克)妊娠母猪维持需要5.0兆卡代谢能/天,母体增长25千克,平均日增219克,据估算每千克增重需5.0兆卡代谢能,219克需1.095兆卡代谢能。繁殖增长日增175克,约需0.274兆卡代谢能。以此推算:妊娠前期根据不同体重,每日需要4.5~5.0兆卡代谢能,妊娠后期每日需要6.0~7.0兆卡代谢能。
(2)粗蛋白质 蛋白质对胚胎发育和母猪增重都十分重要。妊娠前期母猪需要粗蛋白质 176~220克/天,妊娠后期需要 260~300克/天。饲料中粗蛋白质水平为12%。蛋白质的利用率决定于必需氨基酸的平衡。
(3)钙、磷和食盐 钙和磷对妊娠母猪非常重要,是保证胎儿骨骼生长和防止母猪产后瘫痪的重要元素。妊娠前期需钙 10~12克/天,磷 8~10克/天,妊娠后期需钙 13~15克/天,磷 10~12克/天。碳酸钙和石粉可补充钙的不足,磷酸盐或骨粉可补充磷。使用磷酸盐时应测定氟的含量,氟的含量不能超过0.18%。饲料中食盐为0.3%,补充钠和氯,维持体液的平衡并提高适口性。其他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需要由预混料提供。
(4)妊娠期母猪参考配方 配方1:玉米51.6%,菜粕10%,麦麸20%,米糠10%,黄豆5%,骨粉2.4%,生长素0.5% ,食盐0.5%;配方2:玉米59%,麦麸10%,米糠10%,黄豆10%,骨粉2.4%,鱼粉4%,蚕蛹4%,微量元素0.3%,食盐0.3%。
2.饲养
饲养妊娠母猪的任务:一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顺利着床并正常发育,防止流产,提高配种分娩率;二是确保每窝都能生产尽可能多的、健壮的、生活力强的、初生重大的仔猪;三是保持母猪中上等体况,为哺乳期储备泌乳所需的营养物质。针对母猪在妊娠不同时期不同的生理特点及对日粮的不同需求,按照“低妊娠,高泌乳”的饲养方式是一种可行的饲养方法。
(1)妊娠早期(0~20天) 对这一时期母猪饲养上的营养建议水平争议颇多。一些证据表明,过量饲喂会降低尚未着床的胚胎的存活(胚胎在第14~18天附植于子宫壁),但另外一些研究表明,饲喂水平对胎儿的存活没有影响。某些应激因素如过热、环境不适、吵闹、对水和事物的渴求、猪舍周围的侵略性威胁等都可能降低妊娠期第一个月胚胎的存活。
由于高饲料采食量对胚胎存活的作用尚未阐明,下述做法是合乎逻辑的,即在妊娠的头三个星期不要过量饲喂,如喂过多的精料,大部分转化为母体增重,这样,不仅不利于胎儿发育,而且母猪会养得过肥,影响产仔率和仔猪成活率。但也不要对采食量限制太多,饲喂水平太低,比如每日1.4~1.5千克的饲喂量不但可能引起母猪挨饿,而且这个数量可能比产仔能力高的母猪的维持需要能量还低。
(2)妊娠中期(21~100天) 现在普遍认为,如有必要,妊娠中期需要对体脂的贮存状况进行评估和纠正,因此,这一时期应根据母猪膘情进行饲喂。对体况较差哺乳期消耗较大的经产母猪,为迅速恢复其妊娠后的体况,除喂优质青绿饲料外,还应适当添加部分精料,以维持体况保持中等水平。
(3)妊娠后期(100天~分娩) 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和母体的增重都较快,因此妊娠后期要增加母猪采食量以便让胎儿快速生长。在妊娠的最后2~3个星期这一点尤为重要,每100千克体重喂给2千克的饲料,其中1千克用于维持母猪自身生活,1千克用于增重和胎儿生长,每千克日粮中粗蛋白质占16%~18%,骨粉4%,食盐0.5% ,胡萝卜素7~8毫克。在这个阶段,如果饲料喂量不足,不仅胎儿发育不良,不整齐,生下的仔猪弱,育成率下降,同时也给母猪今后的连产带来不利影响。妊娠后期饲喂量的增加需要持续到分娩前的一两天,此时,饲喂量应酌量减少以避免便秘并使分娩顺利进行,但必须保证母猪能喝到足够的水。
总之对于妊娠母猪的饲料喂量,应根据母猪体重、气候条件,灵活掌握,以保证母猪体况适宜,既不过肥,也不过瘦。
3.管理
(1)保证饲料质量 要求日粮为质高均衡的全价饲料,并且配合青绿饲料最好。注意饲料的发霉变质,发霉和有毒的饲料原料应废弃。
(2)饲养方式 饲养方式可分为小群饲养和单栏饲养。妊娠母猪对环境的要求及习惯如下。猪比较喜好干净卫生的环境。要求饲养人员首先要抓好母猪的定位工作,让它定点排粪尿,日后母猪会养成很好的卫生习惯,减少疾病的发生。猪是群居性动物(公猪要单饲),每头猪躺卧占地面积约1.5米2,每个圈舍饲养3~4头,每头猪要有足够的休息空间。母猪分群饲养时,要大小分开,强弱分开,病残猪只单独饲养,以避免饲喂时争食、打架、相互咬伤等。单栏饲养也叫禁闭式饲养,妊娠母猪从空怀阶段开始到妊娠产仔前,均饲养在宽60~70厘米、长2.1米的栏内,优点是吃食量均匀,没有相互间碰撞,缺点是不能自由活动,蹄病较多。
(3)良好的环境条件 猪喜凉怕热,妊娠母猪适宜的温度为10~28℃。由于母猪体脂较高,汗腺又不发达,外界温度接近体温时,母猪会忍耐不了,出现腹式呼吸,同时体内胎儿得不到充足的氧,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增加。定期通风换气,降低舍内氨气、甲烷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尤其是冬季,通风换气与保温相矛盾,饲养人员往往忽略了通风换气工作。饲养人员除了每天饲喂工作外,还要求每天清除圈舍粪便,保持圈舍卫生清洁,观察母猪粪便有无异常,哪头母猪出现了问题,要及时给予治疗。拉干粪的母猪,要喂些青绿饲料或键胃药物。同时要勤观察母猪是否有流产痕迹,是否有发情的母猪,要及时调出,避免爬跨其他母猪,造成不必要的机械流产;母猪耳标有脱落的,要及时补打;母猪有外伤的,及时隔离治疗;围产期母猪是否有产仔的迹象;饮水器是否有水;食槽、水管、圈栏、地面、漏粪板有破损的,要及时调圈修理;设备是否能正常运行;舍内温度、湿度情况,要定期通风换气;舍内粪沟贮粪情况,及时抽粪排出;舍内物品摆放整齐;舍门口消毒脚池每天更换一次,进行常规带猪消毒工作;公猪的刷拭训练及运动;本段舍外场区的卫生等。
(4)消毒工作 妊娠母猪常规每周带猪消毒3次,采取隔日消毒。消毒药物有氯制剂、酸制剂、碘制剂、季铵盐类、甲醛、高锰酸甲等。老场要求用强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多用于母猪上床清洗及新场的日常消毒。带猪消毒切记浓度过大,一定要按标准配制消毒液。带猪要喷雾消毒,消毒要彻底,不留死角。空舍净化消毒,要求达到终末消毒;净化程序为:清理—火碱闷—冲洗—熏蒸—消毒剂消毒。
(5)免疫工作 妊娠期的母猪防疫,一定要考虑母猪对疫苗的反应。比如:母猪对口蹄疫疫苗(尤其是亚O型口蹄疫疫苗)的反应就很明显。免疫后体温升高,不进食等,建议对刺激性强的疫苗,后期母猪要推迟免疫,待产后补免。有的疫苗注射后,个别猪只甚至出现休克死亡,要求免疫后饲养人员勤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兽医人员,并辅助兽医人员及时抢救,减少损失。
(6)耐心的管理 饲养妊娠母猪,要求饲养人员要温和耐心细致,不要打骂惊吓母猪,培养母猪温顺的性情,以利于泌乳阶段带好仔猪。每天都要观察母猪吃料、饮水、粪尿和精神状态,做到治病防病。要让妊娠母猪适当地运动。无运动场的猪舍,要赶至圈外运动。在产前5~7天应停止驱赶运动。
(五)分娩前后母猪的饲养管理
1.母猪分娩前后的饲养要点
(1)分娩前的饲养 产前几天,根据母猪膘情肥瘦、乳房表现决定增减饲料。体况良好的母猪,在产前5~7天应逐步减少20%~30%的精料喂量,到产前2~3天进一步减少30%~50%,青料也减量或停喂,避免产后最初几天泌乳量过多或乳汁过浓引起仔猪下痢或母猪发生乳房炎。体况一般的母猪不减料,对体况较瘦弱的母猪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饲料,以利于母猪产后泌乳。临产前母猪的日粮中,可适量增加麦麸等带轻泻性饲料,可调制成粥料饲喂,并保证供给饮水,以防母猪便秘导致难产。产前2~3天不宜将母猪喂得过饱。
(2)分娩当天的饲养 母猪在分娩当天因失水过多,身体虚弱疲乏,此时可补喂2~3次麸皮盐水汤,补充其体液消耗。每次麸皮250克,食盐25克,水2 千克左右。一般母猪产后消化机能较弱,食欲不好,不宜喂料过多。个别母猪也可能多吃,喂得过多容易发生“顶食”,以后几天不吃食,影响泌乳,造成仔猪死亡,所以一定要控制喂给量。
(3)分娩后的饲养 在分娩后2~3天内,由于母体虚弱,消化机能差,不可多喂精料,可喂些稀拌料(如稀麸皮料),并保证清洁饮水的供应,以后逐渐加料,经5~7天后按哺乳母猪标准饲喂。
2.母猪分娩前后的管理
管理措施是产前7~10天宜早进产房,使母猪熟悉环境条件。在圈内铺上清洁干燥的垫草,母猪产仔后立即更换垫草,清除污物,保持垫草和圈舍的干燥清洁。注意进出栏门,防止事故,加强观察。生产完毕,立即用温水与消毒液清洗消毒乳房、阴部与后躯血污。要防止贼风侵袭,避免母猪感冒引起缺奶造成仔猪死亡。胎衣排出后立即取出,防止母猪吞吃,引起消化不良与形成吃仔猪的恶癖。妊娠后期饲养不良,则产后2~5天由于血糖、血钙突然减少等原因,常易发生产后瘫痪,食欲减退或废绝,乳汁分泌减少甚至无奶,这时除进行药物治疗外,应检查日粮营养水平,喂给易消化的全价日粮,刷拭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垫草,经常翻转病猪,防止发生褥疮。产后2~3天不让母猪到户外活动,产后第4天无风时可让母猪到户外活动。让母猪充分休息,尽快恢复体力。哺乳母猪舍要保持安静,以利于母猪哺乳。要注意,对产后母猪的观察,如有异常及时请兽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