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苗木生产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苗圃地整地与轮作

整地、土壤改良、轮作是提高土壤肥力的关键环节,是培育壮苗的基本条件。整地是用机械的方法改善土壤的物理状况和肥力条件的措施;土壤改良是用化学和生物方法来改善土壤肥力因素的措施;轮作是用生物的方法来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和肥力状况的措施。这三种措施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只有通过精耕细作,才能更好地发挥轮作和施肥的效用。

一、苗圃地整地

(一)整地

1.整地的作用

(1)提高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能力 通过整地,松动了土壤,增加了土壤的总孔隙度,加强了土壤的蓄水性能,减少土壤水分的地表蒸发,从而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抗旱能力。

(2)改善了土壤通气性能 整地后利于土壤气体交换,有利于苗木根系的呼吸,使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的气体(如硫化氢和氢氧化物)排出,空气高,易于提高地温,并使昼夜温差减少,有利于苗木生长。

(3)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翻动耕作层土壤,使深层土壤熟化,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为苗木提供养分。

(4)能有利于消灭或减少病虫害和杂草的危害 整地能覆盖肥料,翻埋杂草种子,减少水肥的耗损。冬天翻出能在一定程度上消灭害虫。

2.整地的方法

(1)耕地的深度 苗圃整地不同于造林整地,造林前要考虑造林后若干年林木的生长,总是设法加强整地深度,以满足造林以后林木根系生长发育的需要。而苗圃整地如果过深,苗木根系太长,起苗时主要根系不能起出,易降低苗木的质量,影响苗木成活率,整地时把下层生土翻出地表反而不利,同时工作量增大;如耕地过浅,则起不到作用。因此苗圃耕地提倡适当深耕,以熟化耕作层土壤。一般播种苗营养根系主要分布在5~25cm之间,故播种区的耕地深度以20~25cm为宜,营养繁殖和移植苗的根系较长,一般在7~35cm之间,耕地深度以30cm左右为宜(播种深根性树种,如核桃可深些)。同一树种,在不同气候、不同季节、不同土壤条件下,有不同的要求,在干旱地区耕作层可适当加深,而在土壤潮湿的地区,则可浅些,秋耕宜深,春耕宜浅;北方干燥土壤为了蓄水,南方黏重圃地为了改善土壤质地,盐碱地为了改善物理性质,抑制盐碱上升,都应适当深耕;砂土不宜深耕,以免引起风蚀。

(2)耕地的时间 北方气候干燥,风大,降雨量少,土壤水分不足是主要矛盾,整地中心任务是蓄水保墒,一般宜在春季起苗以后,立即深耕,防止风蚀;南方土壤黏重、透水透气能力差,冬季耕翻,使土壤疏松,改善其通气性。苗圃整地往往受到起苗时间的影响,而不能按时进行整地,如果拖到春季耕地,也要适当提早,最迟也应在播种前半个月整好地,否则随整随播,土壤会引起下沉,影响播种的效果和种子的发芽。

为了提高整地质量,苗圃整地时要做到“观天看地”,耕地要在雨后晴天或阴天,当土壤不湿、不黏、含水量为其饱和含水量的50%~60%时,土壤的凝聚性和黏着性最小,这时耕地的质量最好,阻力较小,效率高。

一般苗圃多采用三耕三耙的整地方式,即在冬季起苗后,随即翻耕一次耕后不耙,使土垡利用冬天严寒天气冻融作用而松碎,而从早春到筑床前连续进行三耕三耙,使耕作层土壤充分细碎,这时作床、播种、种子发芽及苗木的抚育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否则苗床的土壤成块,影响作床,不便于播种和发芽,也不便于管理。

(二)土壤改良

苗圃地土壤的改良是壮苗高产的重要保障,这是因为,合理的土壤改良,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疏松和加深了耕作层,从而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二是翻动了上下层土壤,促使下层土壤熟化,也使上层土壤恢复团粒结构;同时具有翻埋杂草种子、作物残茬,混拌肥料、消灭病虫害的作用。三是平整土壤表层,不仅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也为灌水、播种、幼苗出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总之,通过深耕细作,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杂草,为种子萌发、插条生根、苗根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土壤改良主要有两种方法。

1.施入土壤改良剂、微肥等

在苗圃地内,普施土壤改良剂、微肥等,以增加土壤矿物质含量。使改良后的土壤团粒结构变好,酶活性增强,养分提高。

2.施入有机肥

在育苗过程中用地、养地和护地的最有效手段是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这对提高地温,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的供肥、供水能力均起着重要作用。追肥以腐熟的粪肥为主,分散施用,追肥后要及时浇水。

在气候干燥、降水较少、风多、土壤水分不足的地方,为了储水保墒,秋天起苗后,要立即平整土地,深耕细耙,灌足冻水,第二年春天提早做床播种。冬季有积雪地区,秋耕地不要耙,第二年春天再耙地。在干旱地区秋耕地后灌冻水,翌年春天顶浆耙地。

若前茬种植的是农作物,农作物收获后立即浅耕,待杂草种子萌发时,再进行深耕细耙,灌足冻水,翌年春天再顶浆耙地。若是荒地,杂草不多时,秋耕秋耙后,翌年春天可育苗。杂草茂盛的荒地,先割草压绿肥,浅耕灭茬,切断草根,待杂草种子萌发后再耕地。

(三)苗圃地施肥方式

苗圃地苗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元素,如碳、氢、氧、氮、磷、钾、硫、钙、镁、铁、硼、铜、锌等,其中碳、氢、氧由大气供给,苗木较容易获得,而其余元素均由土壤提供,这些元素中,特别是氮、磷、钾需要量大,而土壤中这三种元素的含量较低。此外,苗木出圃时,不仅归还给土壤的养分很少,而且根系还带走部分养分。因此,在苗圃育苗中,为了满足苗木生长需要的各种营养,必须年年施肥。苗圃地施肥方式有基肥、种肥和追肥三种方式。

1.基肥

有机肥料是维持土壤肥力最好的肥料。为了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必须大量施用有机肥料。为节省劳力可结合整地进行,把肥料全面撒施在地表,然后翻入土壤中。

2.种肥

是指播种或种植同时施入的肥料。用腐熟较好的有机肥或速效的化肥以及混合肥料。主要方法有拌种、盖种等,注意适当浓度和用量,以防肥料对种子产生不良作用。

3.追肥

在苗木生长发育期间,为满足旺盛代谢对肥分的大量需要,一定要进行追肥。为便于及时供应,同时避免肥分的大量固定或淋失,追肥应以速效肥料为主。追肥的施用有撒施、条施、浇灌、叶面喷洒等几种方法。

二、苗圃地轮作

轮作也称换茬或倒茬。不同植物种或作物吸收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连续培育一种苗木容易引起土壤中某种元素的缺乏,从而降低苗木质量。轮作能充分利用土壤养分。

(一)轮作的意义

轮作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使土壤中的某些元素不致由于连作而造成贫乏。

轮作可以减少病、虫、草害。轮作改变了病、虫、草害的适生环境,使它们失去原来的生存条件而死亡,是属于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措施,旱生杂草大为减少。

轮作还可收获一部分农产品和饲料,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

(二)轮作的方法

1.与不同园艺植物轮作

要做到植物种间合理轮作,应了解各种园艺苗木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各种苗木易感染病虫害的种类,植物种的互利与不利作用。如果前茬繁殖桃苗的苗圃地,不宜繁殖核果类(桃、李、杏和樱桃等),为防止同植病害可以繁殖苹果苗;同样繁殖苹果苗的圃地,可以通过繁殖大樱桃苗木来进行轮作。

2.与农作物轮作

由于农作物收割后有大量的根系遗留在土壤中,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因此,苗木与农作物轮作不仅可以增加粮食收入,还可以补偿起苗时土壤中消耗的大量营养元素,这是目前最切实可行的方法。生产上用来轮作的农作物较好的是豆类,其次是小麦、高粱、玉米等。但需注意,苗木与农作物轮作一定要防止引起病虫害。

3.与绿肥轮作

此种轮作方式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调整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等状况,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从而改善土壤的肥力,对苗木生长极为有利。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绿肥植物有苜蓿、三叶草、草木犀等,在土地面积较大,气候干旱、土壤瘠薄地区的苗圃地,采用这种方式轮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