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原因是椎间盘退变。椎间盘退变可以是一种生理性过程,也可以由多种因素造成。导致椎间盘突出症的诱发因素尚未有明确的定论,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身体素质、外伤史、职业、吸烟、驾驶机动车引起的身体撞击、基因等均有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1)脊柱畸形或脊柱生理曲度的改变:脊柱畸形如对称或不对称的移行椎、脊柱侧弯或畸形的腰椎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诱发因素。
脊柱生理曲度的改变易诱发椎间盘退变。在脊柱侧弯症,原发性侧弯与继发性侧弯处,椎间隙不仅不等宽,并且常扭转;这使纤维环承受的压力不一,致使纤维环在脊柱的凸侧承受更大的应力,加速退变。此外,有腰椎单侧骶化时,当发生椎间盘突出常可为多发突出。
(2)过度负荷:从事重体力劳动和举重运动常因过度负荷造成椎间盘早期退变。
当脊柱负重100kg时,正常的椎间盘间隙变窄1.0mm,向侧方膨出0.5mm。而当椎间盘退变时,负同样的重量,则椎间盘压缩1.5~2mm,向侧方膨出1mm。
长期从事弯腰工作如煤矿工人或建筑工人,需经常弯腰提立重物,会使腰部的负荷过度。有人测定了纤维环后侧部分纤维的强度低于100kg/cm2。当双下肢直立弯腰提取20kg的重物时,椎间盘内压力增加到30kg/cm2以上。如长期处于如此大的椎间盘压力时,即易在早期使纤维环破裂。
(3)腰椎穿刺术腰穿:早在1935年就有人报道在腰穿后发现椎间隙狭窄。以后陆续有些病例报道,在进行腰穿或腰麻以后发生椎间隙狭窄。这些病例多为少年甚至是4岁儿童。患者在腰穿后数天之内,严重腰痛,脊背部肌肉强直,一系列的X线片显示椎间隙比较迅速地狭窄。原因是在腰穿时,穿刺针穿破纤维环,髓核从针眼处漏出。但是,近年自开展椎间盘造影和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以来,多数学者认为穿刺针通过纤维环进入髓核,并不能导致髓核继发性突出,特别在穿刺针较细和从旁侧入路穿刺时更是如此。
(4)外伤史:急性损伤如腰背扭伤或捩伤并不能引起腰椎间盘突出。临床上严重的脊柱骨折,椎体压缩1/3~1/2或以上,亦少有椎间盘纤维环破裂,使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但是,可使椎间盘软骨终板破裂,使髓核突入椎体内。
(5)长期震荡:汽车和拖拉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长期处于坐位及颠簸状态,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较大。有人曾测定驾驶汽车时的椎间盘压力为0.5kPa/cm2,当踩离合器时,压力增加到1kPa/cm2。长期反复的椎间盘压力增高,可加速椎间盘退变或突出。
震动亦影响椎间盘的营养。实验显示,当震动频率为5Hz,随震动时间的延长,髓核、内层纤维环和外层纤维环的含水量亦随之逐渐降少,特别是髓核内。同时椎间盘内的氧张力及细胞活动度亦明显降低。这些亦是震动通过对微血管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
(6)年龄:中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最高。在20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20~40岁占64.46%,40岁以上占34.92%。而在收集的2504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统计分析中,其平均年龄为40.8岁。说明年龄是导致椎间盘退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7)身高:超过正常男、女的平均高度以及存在较大的腰椎指数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高。
(8)种族: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和非洲黑种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较其他民族的发病率明显为低。
(9)遗传因素:也可能是病因学中要加以考虑的方面。有阳性家族史的患者中,21岁以前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对危险性较无阳性家族史者大约高5倍。
(10)妊娠:妊娠期间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弛状态。后纵韧带在原先退变的基础上更易发生椎间盘膨出。相关调查亦发现,多次妊娠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高。
(11)吸烟:椎间盘的营养依靠椎间盘周围血管提供。吸烟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已多有报道。实验将动物处于吸烟环境中20min后检测,其结果显示20~30min后溶质运输效率明显降低、代谢产物乳酸聚集、无氧环境下的细胞反应硫酸盐35S、甲基葡萄糖3H和氧的摄取率下降,分别为-27%±10%、-18%±5%和-42%±12%。避开吸烟环境,其恢复正常时间带电荷分子较不带电荷分子时间更长,这与两种分子的差异有关。由于吸烟影响溶质运输率,营养物质不能进入椎间盘,代谢物质不能排出。长此以往,不可避免的结果:椎间盘营养不足,细胞功能不良,酶的降解促进椎间盘退变。
(12)糖尿病:常致动脉硬化加剧,易引起血液循环障碍。从动物实验已证明糖尿病对椎间盘的影响,其主要影响营养椎间盘的周围动脉壁结构,降低血流量,阻碍了椎间盘组织的代谢要求,最终引起椎间盘组织的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