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生态环保设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城镇建设与环境变化

1.1.1 城镇化概述

(1)城镇化的定义

城镇化,或称城市化、都市化,是英文单词urbanization的不同译法。urban(城市)是rural(农村)的反义词,除农村居民点外,镇及镇以上的各级居民点都属urban place(城镇地区),它既包括city(城市),也包括town(镇,城镇)。对于城镇化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研究和表述。

地理学中对城镇化的理解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市居民点形式转化的全过程。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用地的扩展,以及城市居民生活状况的实质性改变等。

人口学中对城镇化的定义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表现在城市人口的自然增加,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农业工业化,农村日益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

社会学中对城镇化的定义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化的过程。包括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增长;公用设施、生活方式、组织体制、价值观念等方面城市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对周围农村地区的传播和影响。一般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衡量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可以看出,城镇化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与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复杂的人口迁移过程,《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 50280—1998)中采用了比较综合的观点将城市化定义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但综合来说,现代城镇化的概念有其明确的过程和完整的含义:(a)工业化导致城市人口的增加;(b)单个城市地域的扩大及城市关系圈的形成和变化;(c)拥有现代市政服务设施系统;(d)城市生活方式、组织结构、文化氛围等上层建筑的形成;(e)集聚程度达到称为“城镇”的居民点数目日益增加。

(2)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

人类生活方式进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靠自然界谋生的游牧生活阶段,以靠农田谋生的田园生活阶段,以靠城市谋生的工业化、城市化阶段。据估计,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为 2700万,仅占世界总人口的3%左右。真正“使城市主宰了世界”的是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它开启了世界城市化的进程。表1-1列举了1950~2001年世界人口的城市化进程情况。

表1-1 1950~2001年世界人口的城市化进程情况(UN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1999 Revision;UN Urban and Rural Areas 2001)

由此可见,1950年至今是城市化快速发展、全世界基本实现城市化的阶段。

据联合国资料,到2025年,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预计将达84%;发展中国家将达 57.0%。此外,正在或即将发生的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如服务业、交通业和通信业的革命也将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世界正向“城市世界”方向发展,21世纪将成为真正的城市化世纪。

(3)我国城镇化进程及其重要意义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资料,我国的城镇化水平,1978年为17.9% ,1990年为26.4%,2001年为37.7%,2009年为46.6%。“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5%。1978~2009年间,全国设市城市由193个增加到654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由98个增加到287个,城区人口由0.77亿人增加到3.40亿人,建成区面积增加到3.81万平方公里。

不论从城镇化发展的世界背景和一般规律,还是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及趋势来看,我国都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推进城镇化”战略已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我国城镇化是新一轮财富积累的基本动力。城市作为技术进步的中心,既是先进技术的生产者和供应者,又是先进产品的消费者和需求者。存在于城市的强大购买力和旺盛的需求,促进了高利润和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与消费,城市在新一轮财富积累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并处于整个经济活动的中心地位。

我国城镇化是信息时代“五流”交汇的网络节点。虚拟现实技术,将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设置为一个巨大的平面,整个平面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才流和资金流(五流)的运动能力和轨迹形成了巨大的动态体系,而散布着的城市和市镇,组成了巨大动态体系上的“节点”。通过“节点”对“五流”起到吞吐、储存、影响、调控、优化等作用,完成对于经济、社会活动的塑造与制约,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与进步。

我国城镇化是培育科技竞争力的创新源头。我国城镇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首先要在中国的城市中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既提高城市本身的基础实力,也为整个国家的竞争能力添加动力。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建设是解除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约束“瓶颈”,推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关键之举。我国城镇化是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

我国城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操作关键。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必须首先将城市作为重点,对城市的外延与内涵进行整体的寻优,在城市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行动充分贯彻到国家各类能力建设的领域中去,通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使其他各类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完成。为了把握城市健康发展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拟定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度量体系,如图1-1所示。

图1-1 城市可持续能力建设度量体系

1.1.2 城镇建设概述

(1)城镇的定义

城镇在我国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通用名词,但在我国行政体系中尚没有这样一个法定的独立层次。因此,对城镇概念的运用很不规范,对于城镇概念的覆盖范围,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往往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

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教授在《论中国城镇的发展》一文中指出:“城镇是个新型的,正在从乡村型的社区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型社区。它基本上已脱离了乡村社区的性质,但还没有完成城市化的过程。”按照这一说法,城镇可以定义为:区别于大中城市和农村村庄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由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居住的社区。

从城镇化的角度来说,城镇可以定义为:一种正在从乡村型的社区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中的过渡型社区。

广义的城镇包括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县政府所在地镇、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尚未设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乡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

狭义的城镇包括县城及以下的建制镇和集镇。

县城即县政府所在地城镇。

建制镇即“设镇”,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建制镇,一般是在传统市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不同于传统市镇,与中小城市联系紧密,又和广大农村密不可分,是城乡连接的重要纽带。

集镇指尚未设镇建制的相对发达的农村集镇,是农村中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心,是城镇的前沿、农村的中心,也是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重点。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新型城镇建设的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与以往的新农村建设提法不同,这一次是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统筹城乡的战略高度来考虑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战略布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城镇上联城市下接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建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战略均具有重要意义。

①新型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农”问题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但解决“三农”问题,不能局限在“三农”问题内部解决,需要“跳出三农看三农”——要解决农业问题,就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要解决农村问题,就要促进城镇发展;要解决农民问题,就要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城镇聚集起来的人口,使商品生产和交换有了市场和基础,进而逐步形成较为复杂的商品生产和交换,带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激活农村经济,并在原有乡镇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非农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缓解过去以“过密化”为特征的人多地少矛盾,实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同时可以增加就业空间,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当地就业,解除外出务工之忧,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破口,避免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大城市,减轻大中城市的压力。

②新型城镇建设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平衡杆” 城镇处于城乡结合的位置,依托大中城市,面向广阔的农村,是吸纳和集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最适宜的地域空间和农村工业发展中心,也是农村经济、政治、商业、文化、教育和服务的中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在城镇化进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大中小城市合理发展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重点发展新型城镇,对于缩小城乡差别、打破城乡经济的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空间的逐步融合,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③新型城镇是城镇化的“推进剂” 城镇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城镇建设方面,城镇具有较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能力,对农民就业、居住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大大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在农村现代化发展方面,新型城镇可以有效地将城市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科技知识向农村扩散,示范、带动辐射促进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

1.1.3 我国新型城镇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

(1)城镇化和环境变化

城镇化发展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建设能力和文化建设能力提高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类大幅度地改变了生态环境的组成与结构,改变了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功能,扩大了人们的生存空间,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如就业机会、生活方式、产业结构、社会文化等,也由此改变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方式。关于大力发展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对环境的影响,人们不禁想到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八大公害事件。到目前为止,公害事件还时有发生。如1985年墨西哥城化工厂的大爆炸事故,死亡500多人,25000多人受伤。全世界大约每年要发生200多起严重的化学事故。另外,城镇化过程中的交通建设引起水土流失和尘土飞扬、交通运输产生噪声污染、汽车尾气带来大气及土壤污染等,从长远的、大范围的观点来看,生态环境越来越糟,到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几乎找不到一块地方是没有受到污染的“清洁区”,连南极的企鹅和北极苔藓地也受到了DDT的污染。在一些城市中,人们一代代生活在有害环境中,降低了对病毒的抵抗力,出现了各种职业病和所谓的“城市高发性的文明病”。可见,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城镇化过程是有风险代价的。而安全与风险紧密相连。一般认为,风险与安全互为反函数,风险指评价对象偏离期望值的受胁迫程度,或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而安全指评价对象在期望值状态的保障程度,或防止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靠性。

环境和安全之间的联系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广泛争论的课题。在许多文献中,城镇化一直被看作是一个对环境和安全有连带关系的过程。例如,Brennan(1999)发表的文章中,证明了人口增长、城镇化过程、公共健康、环境和国际安全之间的联动作用。Pirages(1997)也提到了城镇化、环境与安全之间的联系,指出城市中的拥挤和缺乏平等的就业机会的联合作用造成对社会秩序的威胁,Matthews(1989)主张国家安全的定义必须扩展,包括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从安全的角度来看,城镇化和环境有更为广泛的涵义。城镇化的环境安全主要表现为城市整体活动基础稳固、健康运行、稳健增长、持续发展,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自卫力和竞争力。

但城镇化、环境和安全,也不是必然的对立关系。大量的事实也表明,加速城镇化发展并不必然地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例如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环保投资,提高人为净化的能力,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如西欧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同时,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质量也很高。关键是如何更好地把握城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2)我国新型城镇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

①新型城镇建设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城市的人口压力 据测算,当前,我国进入农村非农业和流动就业的将近有2亿劳动力,今后20年仍将有1.2亿~1.8亿剩余劳动力。如果这些剩余劳动力都进入大城市,则需新建50万人以上的大中城市近千座。我国目前现有县级行政区2400多个,如果每个县级行政区重点发展3~5个中心镇,每个中心镇平均吸纳3万人左右,就可充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大程度地缓解因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而给城市造成的人口、生态压力。

②新型城镇建设可以节约农村非农业用地,优化农村自然环境 农民进镇,一般要节约土地20%~30%。特别是在城镇中建设住房和公共设施,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将产生积极作用。一些城镇的实践表明,在相等面积的土地上,经过科学规则和合理布局的城镇与一般村庄相比,可以多出70%以上的使用面积。因此,发展城镇可以有效解决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尖锐矛盾。

③新型城镇建设可以控制农村人口过快增长的趋势,全面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人是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人口的增长一直快于城镇人口的增长。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不仅使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还影响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致使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难以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城镇建设,可以吸纳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到城镇集中居住,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农民逐步告别传统意识,把较高的人口增长率降下来,而且还将带动学校、医院、文化设施等的建设,使人们能够享有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生活,从而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

④新型城镇建设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地减少和防止污染 过去我国非农业产业的布局比较分散,90%以上分布在自然村,形成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从而产生了以下不利:(a)企业“小而全”,难以充分利用社会分工,经济效益低下;(b)占有耕地过多,与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相抵触;(c)技术水平低,资源、能源浪费严重,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新型城镇建设,通过建立工业园区,不仅可以使乡镇企业向城镇适度集中,改变农村乡镇企业布局分散的状况,节约土地资源,而且城镇日益完善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也为减少和治理企业污染创造了条件。

在城镇建设的实际过程中,人们在注重外在其直接经济效益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其内在的间接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致使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了城镇的健康发展。当前保护城镇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子孙后代有一个永续利用和安居乐业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时代的紧迫要求和人们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