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生态环保设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 国内外的城镇生态环保建设概況

2.1 国外城镇生态环保建设理论与技术

国外保护城镇生态环境、建立生态型城镇的思想产生于19世纪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1898年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的“田园城市”思想之后。该理论首先系统地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思想。他在《明日的田园城市》的序言中写道:“事实上并不像通常所说的那样只有两种选择——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而有第三种选择。可以把一切最生动活泼的城市的优点和美丽、愉快的乡村环境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生活现实性将是一种磁铁……”。霍华德的这一理论后来被誉为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石,其城乡一体化理论也成为城镇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以芒福德的区域整体论、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英国的Goldschmidt等的《生命的蓝图》以及Carson的《寂静的春天》为代表的著作呼吁注重环境保护,掀起了人们系统研究城镇生态环境的热潮。此后,欧美发达国家在城镇建设上开始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20世纪80年代初前后,其经济支撑、科技投入、功能质量和环境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例如:美国的“新城主义”、日本的“造乡运动”、德国的“村落更新”、瑞士村镇的“美学营造”等,其实质上都是建设生态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完备、建筑景观优美的城镇。在生态城镇的研究方面,围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生态城镇建设,采取了科学规划、建立生态指标体系、推行生态预算等方法。对生态城镇的建设和评价应用了数学模型法。城镇的建设不仅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而且对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2.1.1 美国

作为世界上最发达国家之一的美国,其城镇建设是在其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任务基本完成的背景下进行的。

早在19世纪美国就开始了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工业化的启动以及国内市场的扩大使城市数量迅速增加,规模逐渐扩大,城市空间结构也由最初的紧凑和密集结构向边缘区的城镇、郊区城镇和农业地带城镇三种类型转化。这三种类型的城镇都具有不同产业特色和功能,总体来看有三个特点。一是注重宜居、宜业环境的创造。始终把创造一个比城市更优美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放在首位,十分注重改善城镇的交通、通信、公共服务等条件,为私人投资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投资环境。而处于农业地带的城镇则把吸引和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储运业的发展作为发展城镇的重点。二是注重科学规划的引领。城镇规划具有综合性、科学性。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一般是依据联邦和州的有关法律规定的该区位特点及产业特色进行的,注重规划的综合性和长远性,市区建设规划比较强调整体协调和功能分区。三是注重城镇功能的提升。城镇的交通、通信、排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有预见性,避免多次修建、扩建造成损失。

20世纪80年代,一种被称为新城市主义的创造和复兴城镇社区的思潮在美国悄然出现。新城市主义力图使现代生活的各个部分重新成为一个整体,即居住、工作、商业和娱乐设施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紧凑的、适宜步行的、复合功能的新型社区。能将自然环境与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的整体的功能化和艺术化的走廊。

新城市主义的社区和城镇设计在本质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和城镇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和社区概念考虑诸如土地的使用、城市和郊区扩散、城市生长界限、合理的郊区城镇模型、旧城和城市中心的复苏、城市交通的多样性与社区和城市组织、城市文脉等问题。

(1)新城市主义的设计思想

新城市主义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中包含了较丰富的生态学思想,属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潮范畴,这也是新城市主义的活力源泉之一。

1)城市发展的生态极限。

2)城市的生长(演替)性。

3)多样性。

4)关键因素(生态因子)耦合性。

5)活力与公平性。

6)生命保障系统的完善与应急需要性。

7)共生性。

8)地方(域)性。

9)重视城市构成元素的生态功能。

10)类型性与整体性。

11)有机性。

12)紧凑性。

(2)新城市主义的基本原则

1)规模适度。

2)连通性。

3)混合使用和多样性。

4)混合居住。

5)优化的建筑和城市设计。

6)低碳节能。

7)公共服务设施步行的可达性。

8)关注儿童与弱势群体。

9)传统邻里结构。

10)增大密度。

11)灵便多样的交通。

12)可持续原则。

13)优质的生活环境与交往公共空间。

14)适宜公共交通、步行与非机动车的交通模式。

15)全生命周期的生态管理。

美国政府特别重视环境建设。在美国,环境建设是城镇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给城镇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政府在规划时,重视城镇特色,追求个性,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不同面貌和特色的城镇,那种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是见不到的。城镇建好后,仍然重视建设管理,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美国的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主要有两点:一是拥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二是依法办事,违法必究。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潮下建设的海滨城见图2-1。

图2-1 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潮下建设的海滨城

2.1.2 英国

受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傅里叶理论和实践的影响,1898年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规划理论并发起了田园城市运动,希望彻底改良资本主义的城市形式,解决城市与乡村的矛盾,创建新的舒适宜人的理想家园。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a)位于大城市周边的、人口为32000人的卫星城(即城镇);(b)周围为农田,即存在于田园之中;(c)中央为商业、住宅、工业混合区,具有经济独立性的城市。20世纪初,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想得以付诸实施。在英国最具代表性的有4个,即格拉斯格附近的纽兰纳克、利兹附近的索太利、伯明翰附近的鲍尼利、利物浦附近的阳光城。英国的城镇化以乡村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环境规划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英国在新市镇的规划中,非常注重环境规划的研究,在制订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划中,必须包含环境规划的内容,并且要求在区域规划中也必须注重环境规划。为确保城镇居民生活方便、舒适,政府特别注重环境的整体规划和生活设施的配套。根据城镇的功能和规模,在交通、通信设施、医院、学校、商业网点、文化娱乐场所等点面都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要求全国各地编制包括环境规划在内的“地方规划”作为开发建设的规划依据。探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理念与方法,逐渐成为国际规划领域的共识。英国城乡规划协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组提出,要在各个层次的空间规划中纳入自然资源、能源、污染等环境要素。

2007年英国政府宣布建立10个生态镇,其目的除了创造可持续的宜居环境外,更是期望建立一系列生态城镇的成功示范,在降低CO2排放量上作出贡献。为此,政府规定生态城镇必须是一个新城(区),且制定了住房数量、功能混合、可再生能源、服务设施、碳排放目标、公共绿地及管理机构等方面的标准。具体包括:采用创新的、覆盖全城镇范围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全面实施可再生能源利用;通过高水平的城市设计至少减少50%的小汽车的出行;提高步行、骑车和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实现10min以内的步行距离能有抵达发车间距较密的公共交通车站或邻里社区服务设施;在住宅建设和建筑材料上体现和显示高标准的节能性。另外提供不低于全部住宅数量30%的低价、可支付住宅;制订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为建设的目标;提供各种能够保障人们富裕、健康和愉快生活的设施;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其中包括40%的绿色空间。在规划和建设中,将绿色空间与更为广阔的乡村衔接在一起;实施节水措施,明确水循环战略,实施“可持续的排水系统”(SUDS);强化防洪风险管理;提高市政垃圾的处理和回收水平;在处理本地区的垃圾废弃物时考虑如何将其作为燃料,获取生态城镇的热能和电能资源等。

Rackheath生态镇位于诺维奇市东北部,其生态规划中重点实施了可再生能源、公共交通、废弃物处理、基础设施、开放空间的策略。该镇新建5000个生态住宅,每家每户都使用当地可再生能源(风能),采用雨水循环利用,并且保证40%的家庭负担得起住房费用。建立了便于使用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人们使用火车、公共交通、自行车,鼓励步行。建设了高品质的设施,包括商店、学校、医疗中心和体育设施等。此外,还结合公园、庭院建立了绿色的公共开放空间网络,其中公共空间至少占总面积的40%。

2.1.3 德国

城镇是德国城市化发展的重点。德国城市化建设遵循“小的即是美的”原则,其产业政策的重点均以中、小城市和城镇为主,这些城镇虽然规模不大,但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功能明确,经济异常发达。城镇一般距大中城市0.5~1h的车程,面积一般为50km2,人口在3000左右。在德国,约有1/3的居民生活在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里,大部分人生活在人口为0.2万~10万人的城镇里。市政管理实行市政经理负责制,市政经理由市民聘任,统管城市管理中的日常事务。这种管理体制融服务、经营、收益于一体,把城镇资源的开发和经营作为市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围绕服务和开发来聘用管理人员,真正把“该管的事管好”。

在德国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流淌着社会文化和思想意识的血液。城镇化建设必定要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德意志森林”“自然崇拜”等意识深深植根于德国的城镇化建设,并且为德国的绿色和平运动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养分,也为后代留下了优美的自然景观。先进科学技术的运用确保了城镇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完美结合,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人文农业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者的生活水平,也为观光农业的发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形成独特的城市特色,实现了自然与科技的完美和谐。

德国的城镇一般制订中长期规划,规划期一般为15年,生态观贯穿城镇建设的始终:(a)对于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其增量,尽量满足其建设需要,将建设用地规模与环境保护力度相适应,合理地利用城镇的每寸土地;(b)注重保持城镇的历史风格。在新城区规划建设中,保存旧区的传统风格,使城镇在新貌的基础上,不失原有格局与特色格调;(c)在城镇的公共基础设施规划方面,合理利用土地,遵循环保要求;(d)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的观念在规划建设中得到体现,以保障德国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例如,任何项目的规划建设都要保证绿地在总量上不减少、绝不允许没经过处理的污水排放等;(e)普及公众环保意识,重视公众广泛参与。德国各市、镇政府在制订本市、镇的发展规划时,都会向本市、镇的居民发送规划宣传稿征求意见。

近年来,在德国的德累斯顿、海德堡、图宾根等市都开展了生态城镇建设。在做法上采取了科学规划、建立生态指标体系,推行生态预算等方法。德国南部的图宾根市强调把生态环境和城镇建设一体化,即在全市范围内设计若干个绿色坐标,加大对偏离生态状况的市区进行调整,强调生态城镇要增强生态功能。海德堡市生态的建设已形成了一套科学的体系,包括生态经济、生态道德、生态标准等,强调生态城市的建设一定要具有理论高度和战略高度。如今,该市的生态预算方法已经被7个城市仿效,不少的欧盟国家前来学习。循环经济已经渐渐成为生态市的支撑和标志。

德国还积极推动城镇开发绿色环保能源,以摆脱对水电、石油和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依赖。2004年德国政府在“下哈兴”小镇进行了地热开发的工作。下哈兴镇地热资源丰富,在紧靠德国8号高速公路的田野上,耸立着一台55m的钻机。该地热井钻成后,井深3350m、温度123℃。该井距2001年启动的地热井4km,钻成后一采一灌形成热流循环,以保障地热能的可持续开发。下哈兴镇有2万常住居民,政府为实现地热能开发特拨5000万欧元建设地热管网和一座地热发电站。镇长科纳佩克表示:“投资虽多,建成后最晚在15~16年后就能收回成本。”这笔账是根据德国政府推出的《可再生能源法》计算得出。该法规定,德国电力公司必须以明显高于市场价格的固定价格收购可再生能源电力。将来下哈兴镇地热电站每生产一度电,就可得到15欧分的收入。该电站的装机容量为5MW,相当于一座小型水电站的发电量,除供应全镇居民的生活、工业和农业用电,还可以满足冬天的供暖需求和生活热水供应。

2.1.4 日本

日本的城镇化始于明治维新时期,直至1945年,其城镇化率只有2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城镇化驶入快车道,1955年城镇化率上升到56%,2005年达到86%,2011年,日本的城镇化率已达到91.3%,远远超过了东亚地区55.6%的平均水平。

日本城镇化的突出特点是高度集中的都市化。其原因是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稠密,开发空间有限,依靠工业布局和出口型经济拉动,从而使日本的人口、产业和城镇高度集中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都市圈,面积仅占日本国土面积的14.4%,但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0%以上。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最核心推动力,随着产业的升级,日本城镇化也展现出不同的形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工业处于黄金发展期,实行了产业振兴,统筹发展城乡工业,尤其发展壮大了农村副业、农产品加工、农具制造等传统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创办新型农村工业,工业促进了城镇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集聚。70年代以后,日本居民渐渐向中心城市周边的郊区或卫星城转移,从而推动了大城市郊区及周围城市的发展。90年代,第三产业成为日本城市发展的新动力,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在全部就业人数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上升,至2010年第三产业人数已升至66.5%,信息技术、金融以及服务业等已经取代了传统工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城市也随之由产品制造中心向信息中心、金融中心和服务中心转变,这个重要转变支撑着日本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

日本城镇的成功经验主要在于:纳入大城市圈,瞄准城市大市场;与中、小城市联合,共同发展;运用地方资源,创建特色城镇。如日本的大分县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发起了“一村一品”运动,旨在鼓励人们运用地方资源,生产“本地产品”,行销国内外。所谓“本地产品”,除了农产品还包括历史遗址、文化活动和旅游名胜等。位于大分县首府的汤布院镇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保持土地原始形象的基础上,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活动和旅游贸易。如每年举办一次烧烤会,促销当地生产的牛肉。每年吸引游客约380万人,其中60%为回头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全镇经济的增长,也促进了城镇建设。

日本的城镇化进程中也曾出现过严重的环境问题。川崎市就是其中一个。资料照片显示,当时川崎上空因工业排放造成污染,整天烟雾弥漫,大气污浊不堪,围绕川崎的主要河川多摩川河面上漂满了各种生活垃圾,工业废水也大量不经处理排放到河流各处。川崎市市长阿部孝夫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说,为应对环境灾难,川崎市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1968年,川崎市对二氧化硫等主要大气污染源进行日常监测;1969年,川崎市建立了公害受害者救援制度,对因大气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实行公共医疗等救助手段;1970年,川崎市与市内39个主要工厂签订了防止大气污染协定,强化对公害发生源的对策;1972年,川崎市率先制定和颁布了《川崎市公害防止条例》,引入了废气排放总量限定、建成公害监视中心等对策。以川崎市与市内主要的39家工业企业签订的防止大气污染协定为例,包括企业有义务制定各自防止污染计划,城市预警发布污染事故发生时的对策和通报体制,企业重点设施建设事先与市政府协商,企业提交使用燃料情况报告等。这39家企业占川崎市石油消费的90%。这些措施对减轻大气污染起到了关键作用。到1979年,川崎市在全市范围达到了二氧化硫浓度的环境标准。除川崎市外,在东京都牵头下,东京与邻近县市构成了首都圈联手行动,针对汽车尾气排放和污染问题制订条例限制汽车尾气排放,要求汽车均有义务装上废气过滤装置,实现了广域范围的尾气污染总量控制。经过努力,日本自然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通过卫星城市建设,人口、产业和城市功能开始疏散,都市圈环境、交通状况也明显改善。

2.1.5 韩国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村运动”开创了农村向现代化推进的“韩国模式”。其最大特点是在政府适当扶持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改变农民的态度,唤醒农民“自强自立”的精神,让农民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新农村。

韩国政府自1972年开始了“国土培育”事业,包括“国道边培育”“城镇培育”“旅游景点培育”等内容。其中“城镇培育”项目在1976年独立发展成为“城镇培育事业”,原因是持续的人口减少导致生产力的低下,地域经济基础也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把城镇培育成周边农渔村的中心据点,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福利,实现地域的均衡发展,“城镇培育事业”得以实施。1978年,韩国行政自治部在此基础上依次实施了“城镇职能化事业”(1978~1982年)和“地方定居生活圈规划试验事业”(1982~2011年)。为了使城镇真正成为周边农渔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行政的中心,1990年开始韩国政府将该项事业更名为“城镇开发事业”。到了2001年,以《地方城镇培育支援法》的颁布为契机,韩国的城镇开发事业步入了法律化、制度化的轨道,并正式成为政府综合规划的一项内容。《地方城镇培育支援法》颁布实施后的第二年,韩国政府根据此前发展城镇的经验与教训制定了“城镇培育十年促进计划”,主要包括建设地方特色化、发展地方旅游产业、流通手段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截至2010年,194个地方城镇中有100个城镇已提交自己的培育方案,“城镇培育十年促进计划”的实施使韩国的城镇走向因地制宜的特色发展道路。

近年来,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韩国政府做了许多尝试和努力,包括出台《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2010年4月),发布《国家能源基本计划》(2008年8月)、《绿色能源发展战略》(2008年9月)及《绿色增长国家战略及五年计划》(2009年7月),成立直属总统的绿色增长委员会(2009年1月)等。与此同时,韩国政府结合国际做法和韩国实际,建立了有效促进绿色增长的绿色增长委员会制度、能耗量化管理制度、绿色经济制度、绿色文化和教育制度、绿色交通制度、绿色增长基金制度等特色制度。有关低碳绿色乡村建设方面,韩国政府于2008年10月发表了“为绿色成长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废弃物资源、生物质能源对策方案”,方案中共提出7大重点推进课题,其中一项就是“构建600个低碳绿色乡村”。项目实施以农村为基本单元,充分利用地区所产生的废弃物资源及生物质能源,努力构建能源自立能力强的乡村,并提出了“至2020年为止,努力将农村能源自给率提高40%~50%”的发展目标。

韩国构建低碳绿色乡村的目的在于减少乡村地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提高乡村能源自主率,构建系统的、综合能源生产体系,并通过这一过程提高居民节能环保意识,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因此,政策支持方向主要以可再生能源利用为核心,通过健康文化、环保教育等,构建生活条件良好、居住舒适的绿色乡村;支持开展能源节约运动,建立地域共同组织、中央-地方-居民共同体所构成的乡村环境治理系统。现阶段韩国根据乡村类型及地域特点,正努力寻求适合当地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试点工程,以示范村建设为基础,逐步扩大和发展低碳绿色乡村,包括提高能源自主率,提升资源节约及再利用水平,建设生态河流、生态住宅等。

2.1.6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全球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但人口仅有2000万,人口密度较低,而且矿产丰富,自然环境优美。在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级行政规划体制监管下,城镇建设有序进行。在城镇管理方面,澳大利亚构建了层级清晰、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政府管理体制;适时调整城乡行政区划,各州立法制定本州的市县设置标准;地方政府设置功能健全、运行高效、自治性的城市管理机构和职能;采用市场化手段管理城市公共卫生。在城镇发展方面,通过民主参与和立法制订可操作的城市规划;运用政府收购和市场买卖方式获取城市扩张中的土地;建立城市间联盟机制,遏制各地市政府招商引资中的恶性竞争。

澳大利亚在城镇规划中非常注重自然和生态环境保护。他们在编制规划中有一个中心理念就是“天人合一”,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规划中对开发项目实行空间开发管制,将开发地区分为不需经政府同意的区域、必须经政府同意的区域和政府禁止建设区域三类。水源地、湿地和生态脆弱区为禁止建设的区域,通过实施空间开发管制,较好地保护了战略资源和生态环境。此外,澳大利亚政府还制订了一系列技术上的规范来保护城镇环境。首先,他们制订了一系列的措施,对拟建设的项目进行环境评估,达不到环境要求的项目不予建设,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其次,他们对不可避免产生的废物进行科学的处理和有效的利用,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综合利用;第三,他们还在缺水地区对城市汽车冲洗、卫浴冲洗等采取了不同的环保措施,如规定对汽车仅能用抹布清洗,不能用自来水冲洗。厕所便器根据冲洗功能不同而采取半箱式和全箱式冲洗,既减少了水资源的使用,又减少了汽车冲洗水和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于澳大利亚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首先,明确城市发展的定位。如在制定堪培拉城市规划时,将城市性质定位为山水田园城市,使得堪培拉的城市建设达到了山水相依。图2-2为位于澳大利亚中部内陆的城镇。其次,在产业布局上,将潜在对环境有影响的产业从产业链中剔除掉,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的发生。澳大利亚在产业的选择上,审时度势,趋利避害,自觉坚持以农牧渔业为产业基础,最大限度降低由于人类社会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和影响,工业用地在整个城市建设用地中占很小的比例。澳大利亚是一个能源并不匮乏的国家,但澳大利亚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对使用清洁能源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如澳大利亚政府规定对城镇新建住宅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住户,由地方政府一次性补贴3000澳元,约占太阳能热水器购置总费用的1/4。

图2-2 位于澳大利亚中部内陆的城镇

2.1.7 丹麦

丹麦位于北欧,是典型的资源匮乏型国家,但却十分重视生态城镇建设。丹麦的生态城镇建设已超越了传统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的层次,融入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自然等因素。已经逐步形成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人的创造力、生产力协同促进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的稳定、协调和永续发展的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复合系统。丹麦的城镇生态化发展已不仅涉及城镇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

丹麦的生态城镇建设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综合性项目,旨在建立一个生态城市的示范城区,在人口密集区内实现可持续发展。其项目颇具特色。

1)建立绿色账户。该账户记录了一个城市、一个学校到一个家庭日常活动的资源消费,提供了有关环境保护的背景知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通过使用绿色账户,能够比较不同城区的资源消费结构,确定主要的资源消费量,并为有效削减资源消费和进行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依据。

2)生态市场交易日。这是改善地方环境的又一创意活动。每周六,商贩们携带生态产品(包括生态食品)在城区的中心广场进行交易。通过这项活动,一方面鼓励了生态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另一方面也让公众们了解到生态城市建设项目的其他内容。

3)吸引学生参与。丹麦生态城市建设项目十分注重吸引学生参与,其绿色账户和分配资源的生态参数和环境参数试验对象都选择了学校,在学生课程中加入生态课,甚至一些学校的所有课程设计都围绕生态城市主题,对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与项目实施有关的培训。

除了重视生态城镇建设以外,丹麦同时也是北欧低碳发展的典范国家。在2009年丹麦主办第十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期间,罗兰岛小镇被选为各国政界和商界要人参观的基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小岛的发展折射了丹麦整个国家的发展模式。2000年前后,在欧洲产业结构东移的大背景下,罗兰岛关闭了镇上所有的重工业企业,失业率一度高达22%;但10年后,这里的失业率仅1.6%。帮助罗兰岛走出困境的是清洁能源风能和生物能的发展。1990~2007年近20年间,丹麦GDP增长45%,能源消耗仅增长7%,同时二氧化碳排放削减了13%,这就是丹麦模式。纵观其建设低碳城镇的实践经验,可概况为五个方面,即注重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能源的节约利用、提倡绿色交通方式、注重精细规划与精品建筑及注重提高人的素质和环保教育。

随着对生态、环保概念认识的不断深入,丹麦政府不仅致力于各州重要生态区和低碳城镇的建设,而且越来越把目光投向更大的层面,力求通过各种措施,扩展城镇范围,在社会、经济、自然等方面建设一个复合的城市生态、环保系统,进一步延长城镇生态环保链。

2.1.8 巴西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北部,面积为851.4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9亿,其城镇化加速发展始于20世纪50~60年代,目前巴西城镇化率达90%。由于全国人口的90%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及城镇,农业人口越来越少,全国有大片农业用地闲置而未能有效利用,农业生产主要由大型农场组织现代化规模耕种。大、中型城市周边分布着众多城镇,人口十万或几十万不等。大、中型城市与城镇之间由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连接,分布着巴西的传统农业、畜牧业、现代化工业和跨国公司,为城镇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城镇的发展。

纵观巴西城镇建设有以下几个特点。

(1)城镇交通设计合理

巴西政府对交通运输具有政策导向作用,合理分配和使用各种运输力量:市民出行,一般300km以内的由陆路河运交通运输承担;300km以上的由航空运输承担,巴西的民航飞机犹如空中巴士,非常便捷。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公路网建设密度较大,便于车辆的运行与疏散;大型超市一般都分布在城市四郊,便于分散交通压力;无论是行人还是汽车司机,巴西人都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这里最成功的例子是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市的城市交通建设,巴西利亚是一个人口约400万人的新建城市,中心城区人口为50万人,其余350万人分布在周边30多个城镇,交通网络成向外放射状,道路密度较大,城市交通通畅。

(2)城镇建设经济节约

由于巴西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其建筑的抗震要求不高,房屋建筑没有墙体保温隔热要求,房屋建造成本相对较低,很多地方不准建造多层与高层住宅,二层住宅较多。从圣保罗市、里约热内卢市、巴西利亚市及其他卫星城可以看出,巴西的住房、公建、市政设施建造标准不高,以经济、简约、实用、低碳、绿色及环保为基本原则。例如,巴西利亚、圣保罗等大城市与其他城镇的街道用材基本为普通沥青、面包砖和普通石材等,保持正常维修,有的已经使用了很多年,看上去虽然显得旧一些,但依旧保持着干净整洁,可以满足使用要求,有明显的历史年代感,令人回味。在一般情况下,房屋建筑与公共设施建设没有豪华装饰装修,与环境协调、与自然共生是巴西建筑的特点。

(3)注重文物保护

巴西非常注重古建筑文物保护,各个城镇几乎都有一段保护得很好的古街道、古建筑(群)、古树名木及人文历史景观。例如,桑托斯市是巴西第一个拥有500年历史的古城,是葡萄牙人最早登陆巴西的地方,也是葡萄牙人最早在巴西建设城市的地方,至今基本完整地保留了当时的海港码头、仓库、街道、军事城堡、各类建筑、树木的原貌,以及其后多年的城市建设痕迹,现在许多建筑都已成为博物馆供游人参观。同时,还完整地保留了老城区的有轨电车轨道与电车(都经过多轮翻修),供游人乘坐游览观光。

(4)环境保护意识强,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高

巴西特别注重环境保护,列入保护范围的河流两侧500m为保护区,禁止破坏森林草地、禁止开发建设,保护原生态;工业园区污水要处理达标后排放,否则将面临严厉的经济制裁;全国城镇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健全,处理率达98%,国家严格控制对地下水的开采利用。巴西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较高:(a)巴西高原海拔800多米,且水量充沛,因此巴西建设了大量水力发电站,为国家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供应,剩余部分还可向邻国出售;(b)巴西位于赤道附近,阳光充足,太阳能利用较普遍;(c)注重植物能源的研究和利用,用巴西甘蔗压榨提炼出的酒精汽油,可以作为小型客车的燃料,比较环保,只有大、中型机动车辆才使用汽油或柴油。

(5)城镇危陋住房改造

巴西城镇建设的一个特色是进行城镇危陋住房的改造,即相当于我国城中村和农村危陋房屋改造,由当地政府住房和开发局负责组织编制改造规划和建设计划,组织设计、施工与竣工验收。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设项目立项和建设计划审批、下达建设资金,并负责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贫民窟住房改造标准单元户均为55m2,为多层楼房,就地进行规划改造,每套单元由政府补助40%,其余60%资金为银行贷款,住户要在20年内还清银行贷款资金,建成后房屋产权归个人所有,住房和开发局负责办理土地和房屋产权证书。这些工程主要分布在大中型城市的周边地区和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