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源流考
常熟陳國符撰
三洞四輔經之淵源及傳授
三洞
道書自東漢以來,陸續出世,後人視其淵源(及傳授),分爲《七部》,編成《道藏》。其最要者爲《三洞經》,次則《四輔經》。三洞者,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
《雲笈七籤》卷六:“《道門大論》云《三洞》者,洞言通也。通玄達妙,其統有三,故云《三洞》。第一《洞真》,第二《洞玄》,第三《洞神》。”《本際經》云:“《洞真》以不雜爲義,《洞玄》以不滯爲名,《洞神》以不測爲用。故洞言通也,三洞上下,玄義相通。《洞真》者,靈祕不雜,故得名真。《洞玄》者,生天立地,功用不滯,故得名玄。《洞神》者,召制鬼神,其功不測,故得名神。此三法皆能通凡入聖,同契大乘,故得名洞也。”東漢《太平洞極經》已用此洞字。《太平經》卷四十一曰:“洞者,其道德善惡洞洽陰陽,表裏六方,莫不響應也。”所釋洞字義,與前説相近。
《太上慈悲道場消災九幽懺》卷一:“三洞者,可總爲一乘。故正一云:三洞雖三,兼而該之,一乘之道。太玄爲大乘,太平爲中乘,太清爲小乘。正一通於三乘。約位明者,三洞主於三清。太玄主上之三宫,太平主中之三宫,太清主下之三宫。此三洞真經,備明奥典,隨方教化,開度人天,接引群生。”
《太上九真明科》云“上清寶經,三洞秘文”。《太上正一法文經》:“修營靈觀,建立精舍,玄壇法宇。”“造救苦天尊”,“預造十方天尊”,“寫三洞衆經”,“度人立觀”。
《道門經法相承次序》卷上:“三洞各有十二部,三洞合成三十六部。”《洞真太上太霄琅書》卷四爲師訣第十“三洞,洞神、洞玄、洞真。師三洞可爲大師,一二洞間,小師而已”。“三洞之根在三千,三洞之技,技出无量。”卷五太真九科第十五“三洞衆經”。
《上清道寶經》卷一:“三洞,玉清洞真、上清洞玄、太清洞神。”《上清太上開天龍蹻經》卷二:“玉清天寶聖君,以爲大洞之尊玉帝。”“上清靈寶真君,爲洞玄之尊君。”“元始天尊,爲洞神之尊神。”
《道教義樞》序云:“衆經要旨,祕而未申。惟玄門大義,盛論斯致。但以其文浩博,學者罕能精研,遂使修證迷位業之階差,談講昧理教之深淺。今依准此論,芟夷繁冗,廣引衆經,以事類之,名曰《道教義樞》,顯至道之教方,標大義之樞要,勒成十卷,凡三十七條。”(按所謂條例,如卷一道德義、法身義、三寶義、位業義,此卷一凡三條,每條先云“義曰”,次曰“釋曰”。)
東晉葛洪撰《抱朴子》,尚未有三洞之稱。至劉宋陸修静總括三洞,《三洞經》之名,實昉於此。
宋·陸修静撰《三洞經書目録》,見青溪道士孟安排集《道教義樞》卷二《三洞義》第五。云:“又序三洞經洞者,其卷數題目,具如陸先生(按即陸修静)《三洞經書目録》,孟法師《玉緯七部經書目》,陶隱居(按即陶弘景)《經目》。”修静之總括三洞,見《道經傳授表》。
《道教義樞》撰人孟安排,見唐·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序》。《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卷一《道德真經疏外傳》云梁道士孟安排,號大孟,作《經義》二卷。又謂梁道士孟智周,則號小孟,作“注”二卷。三洞道士朱法滿編《要修科儀戒律鈔》卷十五則云:“大孟先生,諱景翼,字輔明。”《道學傳》輯本有《孟景翼傳》,(齊梁時人。)與《孟智周傳》(宋至梁時人)。
按一九一一年刊《湖北通志》卷九十六武后聖曆二年陳子昂《荆州大崇福觀記碑》,載武后時有道士孟安排。此非《道教義樞》撰人。
《洞真經》者,《上清經》也。《洞玄經》者,《靈寶經》也。《洞神經》者,《三皇經》也。
《道教義樞·三洞義》:“今檢《三洞經目》不同,《洞神》即云《洞神三皇》,《洞玄》即云《洞玄靈寶》,《洞真》則雜題諸名。”按此述道經標題:《三皇經》題曰《洞神三皇經》;《洞玄部》道經概題曰《洞玄靈寶》某經;《洞真部》道經雖曰雜題諸名,實皆題曰《洞真上清》某經。
按釋子未嘗詳檢道藏,輒論《三洞經》來源;以是所述率誤謬不可據。(見《廣弘明集》、《甄正論》、《至元辯僞録》等。)
《三洞》又稱上中下《三乘》,《三洞》各分爲十二部,合爲三十六部經;《四輔》則不分部。《倉元上録》云:“法有三乘,有十二事,上中下品三乘經戒,各十二焉,合爲三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