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各處道藏
唐代各處《道藏》,可考者如下:
宋·陳思《寶刻叢編》卷八載:“《唐太清宫道藏經目録碑》,唐·秦守正書,趙盈篆額,太和二年。”是唐代長安太清宫當存道藏經。《長安志》卷八唐京城南進昌坊“太清宫《禮閤新儀》曰:開元二十九年始詔兩京及諸州各置玄元皇帝廟一所,每年依道法齋醮。天寶元年正月,陳王府參軍田同秀上言,玄元皇帝見于丹鳳門之通衢,以天下太平,聖壽無疆之言傳于女(當作玄。)宗;仍告賜靈符尹喜之故宅上。遣使就桃林縣函谷關令尹臺西得之。於是置廟於太寧坊,東都於積善坊。九月改廟爲太上玄元皇帝宫。二年正月,加號大聖祖。三月勑西京改爲太清宫,東都太微宫,諸州爲紫極宫。十二載二月,加號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每歲四時及臘修廟獻之禮。初建廟,取太白山白石爲真像。衮冕之服,當扆南向。玄宗肅宗真宗侍立于左右,皆朱衣朝服。宫垣之内,連接松林,以像僊居。殿十二間四柱,前後各兩階,東西各側階一。其宫正門曰瓊華,東門曰九靈,西門曰三清。御齋院在宫之東,公卿齋院在宫之西,道士雜居其間。”
《雲笈七籤》序謂大中祥符初年,宋真宗以太清寶藴出降於餘杭郡。《茅山志》卷二十五《茅山第二十三代上清大洞國師(按即朱自英。)幽光顯揚之碑》言宋真宗時,朱自英“復思三茅《道藏》缺譌,迺載游瀨鄉,校讎太清宫古本”。是宋初亳州太清宫貯有古本《道藏》。按孫夷中集《三洞修道儀》曰:“五季之衰”,“經籍亡佚,宫宇摧頽。巋然獨存者,唯亳州太清宫矣。”又見杜光庭《歷代崇道記》所載唐僖宗中和三年三月亳州太清宫事,是唐亳州太清宫歷唐末及五季之亂,巋然獨存。其北宋《道藏》,實唐代古本,歷唐末五季之亂,而未亡佚,故迄北宋尚存於宫中也。按光緒《鹿邑縣志》卷二,今河南省鹿邑縣,曹魏稱譙郡苦縣,唐乾封元年改真源縣,屬亳州。又卷五云:“《晉太康地記》,苦縣城東有賴鄉祠,老子所生也。”杜光庭《道教靈驗記》卷一《亳州太清宫驗》:“亳州真源縣太清宫,聖祖老君降生之宅也。”“自漢宣、漢桓增修營葺,魏太武、隋文帝别授規模,邊韶、薛道衡爲碑以紀其事。”是賴鄉即係太清宫所在地。又按《舊唐書·禮儀志》,唐制,西京及諸郡老君廟稱太清宫。光緒《鹿邑縣志》卷五曰:“太清宫在縣東十五里,始名老子廟。”《宫觀碑誌》收元·王鶚《元重修亳州太清宫太極殿碑》曰:“隋文帝開皇六年,詔亳州刺史楊元胄考其故迹,營建宫宇,勑内史舍人薛道衡作《祠庭頌》。”《混元聖紀》卷八曰:“太宗貞觀元年七月丙午,敕修太上老君廟於亳州。”《舊唐書》卷五《高宗本紀》下:乾封元年,帝自東封岱嶽,禮畢回駕,“二月己未,次亳州,幸老君廟,追號曰太上玄元皇帝,創造祠堂”。(《混元聖紀》卷八曰:“祠堂廟宇,並令修創。”)又卷九《玄宗本紀》下:天寶二年正月丙辰,改天下諸郡玄元廟爲紫極宫。九月“辛丑,諸郡紫微(按當作極。)宫,改爲太清宫”。《元重修亳州太清宫太極殿碑》曰:“文宗太和七年,宫經水潦,頗致摧毁,勑宣武軍節度使兼充太清宫使漸加修葺,尋復完美。”
《茅山志》卷二十四著録唐碑檢校尚書彭瀆奉勑撰《經藏碑》。是唐代或五代茅山有經藏,當有道藏經。
天台山,唐代有經一藏,道士葉藏質造。明初纂《天台山志》:“洞天宫,其宫在縣西北三十五里,重崖疊嶂,松竹葱蒨,地産香茅。直南巽隅,有兩石峙,狀如門扉,人呼爲小桐柏。唐咸通間,道士葉藏質嘗於玉霄峰創道齋,號石門山居。後奏乞爲玉霄宫,懿宗許之。又徐靈府《小録》:道士陳寡言嘗隱居玉霄峰,號華琳。有經鐘一樓,經皆咸通十一年書。後題云:上清三洞弟子葉藏質,爲妣劉氏四娘造,永鎮玉霄藏中。宋祥符元年改額,今歸併桐柏,(觀名。)廢。”
《浙江通志》卷四十吴筠宅引《名勝志》:餘杭縣石室洞華陰道士吴筠居此,又名藏書洞。
雍正《江西通志》卷一百二十李湜《唐江州冲陽觀碑》云:“冲陽觀,梁普通三年刺史邵陵王奏置,奉詔造焉。”又云:“藥堂經藏,蕭然松石之間。”有經藏當有道藏經。又云垂拱四年冬遭回禄,開元中重建。是其《道藏經》當亦於垂拱四年燬於火。
前引《混元聖紀》卷九唐玄宗天寶七載詔“令内出一切道經,宜令崇玄館即繕寫,分送諸道採訪使,令管内諸道轉寫”。是唐代諸道當存《道藏》,今已無由詳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