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改革開放以來陝西古籍整理出版事業綜述
陝西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曾有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在此建都,留下了非常豐富的典籍文獻和金石文獻。整理和出版這些典籍文獻和金石文獻,搶救和保護歷史文化遺産,是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據不完全統計,陝西現存的典籍文獻有60000餘種、157萬餘册;境内出土帶有銘文的青銅器1900餘件;境内存藏的古代碑刻約有25000餘通。另外,陝西也是發現西周甲骨文最爲集中和最重要的地區,也是出土和發現秦代封泥、陶文和漢代摩崖石刻最多的省份之一。數量如此巨大的典籍文獻和金石文獻,在全國應位居前列。這些典籍文獻和金石文獻的内容包羅萬象,對於研究中國歷史,特别是周秦漢唐的歷史以及陝西地域歷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改革開放以來,陝西古籍整理出版事業在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在陝西省政府的領導下,經過衆多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緊緊圍繞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宗旨,在整理和出版陝西古代典籍文獻和金石文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爲傳承中華文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和繁榮發展陝西省的文化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事業届滿三十週年之際,認真回顧和總結改革開放以來陝西古籍整理出版事業的發展歷程,將有助於更好地認識所承擔的歷史重任,繼往開來,爲陝西古籍整理出版事業的繁榮發展開創新的局面。
一、古籍整理出版機構的設置與規劃的制定
1981年,中共中央頒發了《關於整理我國古籍的指示》,隨之恢復了成立於1958年的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新名稱爲“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陝西古籍整理出版事業在全國率先啟動。1983年,省政府決定成立陝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與陝西省地方志辦公室合署辦公;同時,報請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同意,成立了以出版古籍爲主要任務的三秦出版社。從此,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事業有了組織及學術依托,走上了規範發展的道路,不斷取得可喜的成就。
2004年11月,主管文化的副省長主持召開了全省第一次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座談會,對全省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提出了“摸清底數,制訂規劃”、“整合資源,建設隊伍”、“提高質量,抓好精品”和“加强領導,通力協作”等具體要求。按照此次會議精神和省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省政府決定成立“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領導小組”,由主管文化的副省長任組長,省政府副秘書長、省社會科學院院長任副組長,省財政廳、省教育廳、省文化廳、省新聞出版局、省文物局、省文史館、省地方志辦公室、省宗教局等爲成員單位,由省社會科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兼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除此之外,還先後制定了《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領導小組工作制度》、《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職責》等規章制度。成立了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由著名古籍整理專家周天游擔任組長。這些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加强了全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領導,保證了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事業的有序發展。
1983年,陝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成立伊始,即制定了《陝西省1983—1990年古籍整理出版初步規劃》,選定了一批省内存藏的古籍,分專集類、地理方志類、歷史文物類、哲學類、文藝類、語言文字類和古農學古醫學類等7類,共計105種,開始了整理和研究工作。由於創業之初,人才、經費與經驗均較匱乏,故該《規劃》落實情況差强人意,截止1990年,《規劃》中確定的105種古籍的整理與出版,僅完成10種左右,且整理和出版質量亦參差不齊。爲此,省政府加大了古籍整理人才隊伍建設的力度,調整了省古籍整理辦公室的隸屬關係,以古籍整理研究所的名義納入省社會科學院,使其在履行負責全省古籍整理工作職能的同時,開展必要的研究工作,以此來培養和建設古籍整理人才隊伍,提高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的質量。隨着上述舉措的實施,陝西省古籍整理與研究專業人才隊伍日益壯大,加上省政府給予的專項資金保障,陝西省的古籍整理出版事業遂蓬勃發展起來。
1990至1999年,陝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先後制定了“八五”和“九五”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將《全唐文補遺》、《古長安叢書》、《陝西金石文獻匯集》等列爲重大項目,予以實施。
《全唐文補遺》是利用新出土和新發現的資料,爲清人編纂的《全唐文》拾遺補缺的大型文獻典籍。自《全唐文》及《全唐文拾遺》、《唐文續拾》成書以來,陸續發現和出土了大量的唐代碑碣和墓志。特别是改革開放以來,隨着國家基本建設的全面展開,主動和被動的考古發掘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態勢,出土和發現了大批珍貴的唐代碑碣和墓志,包括有詔書、書札、記事碑、墓志、神道碑、經幢、塔銘、造像題記、摩崖題刻等,内容涵蓋唐五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民族、外交、宗教、民俗、人物等各個方面,是研究唐五代歷史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料。利用這些新出土和新發現的資料,實施《全唐文補遺》項目,可增補完善《全唐文》及《全唐文拾遺》、《唐文續拾》,爲研究唐五代歷史提供信實可靠的第一手原始資料,有着不可忽視的學術價值。《古長安叢書》是系統整理有關古代長安地方著述的大型叢書。陝西關中是以古代長安爲中心的地域,爲歷史上13個王朝的建都之地,歷史學者關於古長安的著述極豐,資料價值極爲重要。爲了系統挖掘整理這部分古籍,專家們結合考古新發現,將古代記述關中地區的歷史地理古籍,加以校讎,進行標點與注釋,爲古長安歷史地理研究和古都建設及發展旅游事業,提供了較爲詳盡而厚重的歷史文獻資料。《陝西金石文獻匯集》是陝西省出土金石文獻的總匯。陝西地表及地下遺存的古文獻資料十分豐富,這些資料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各種器物銘文、古璽印、古封泥以及大量的碑刻文字,是證史、辨史、補史的珍貴資料,也是研究漢字形成與發展和書法演變的極佳材料。這些文字的匯集整理,不但補充了歷史記載的缺遺,也是對文物價值的再增值,還是對文物資源的再生保護,具有非常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以上三種重大項目,作爲開放性大型專書,均已整理出版了一批成果,目前仍在進行中。
隨着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領導小組的設立,2005年《陝西省2005—2010年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頒佈實施,其中將《陝西古籍總目》、《陝西碑刻總目提要》和《陝西金文集成》列爲陝西省“十一五”古籍整理三大重點項目。
《陝西古籍總目》是陝西省境内現存漢文古籍的綜合目録。旨在全面反映陝西現存漢文古籍的種類、版本及收藏情況,“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爲學術研究及廣大讀者提供較爲完整準確的資料訊息。陝西藏有豐富的古籍文獻資源,根據調研,估計全省古籍總藏量在157萬册左右。由於各單位古籍保管情況不一,編目也是各自爲政,使陝西省珍貴的古籍資源家底不清,不能得到較好的保護和充分的利用。因此,對陝西省所藏古籍進行大規模摸底清查,對全省古籍進行、搶救、蒐集、整理出版、展示,編製《陝西古籍總目》,就成爲一項非常緊迫且具有重大意義的工程。《陝西碑刻總目提要》是陝西省境内所存碑刻的總目與提要總集。陝西是碑刻珍藏和擁有數量最多的省份,分佈於全省107個區縣的25000餘通碑刻,有的散落於田野,千百年來遭受着風雨侵蝕、人爲損毁,流失情況相當嚴重;加之新時期大規模基本建設的開展,一大批新出土的墓志和碑刻得以重見天日。這些碑刻數量相當可觀,内容十分豐富,涉及古代人民生活的各個層面,對於保存文化遺産與研究中國古代史,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同時對於促進西部大開發中的文化建設,也會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陝西金文全集》是陝西境内出土的金文總集。近幾十年來,陝西出土了衆多的商周秦漢青銅器,器物上的銘文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但迄今爲止,還缺乏全面系統的整理。本課題計劃以地區爲單位分卷編排,各卷按彝器的出土地點、年代序列、組合關係詳加著録,並對金文資料的出土情況、收藏地點、流轉歷史、研究現狀作出詳細清楚的叙述。還擬附銅器出土地點分佈圖與索引表。本集的完成,將對古漢字、青銅器和上古史的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以上三大重點項目的實施,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2006年4月,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確定,《陝西古籍總目》和《陝西碑刻總目提要》列爲《國家“十一五”古籍整理出版重點規劃》項目;2012年7月,《陝西碑刻總目提要》和《陝西金文集成》列爲《2011—2020年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項目。2010年12月,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準,《陝西金文集成》列爲2010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重大項目。
至2012年,隨着三大重點項目的逐步實施,特别是全省存藏古籍排查摸底工作的初步完成,陝西存藏古籍總數及類别的逐漸清晰,省政府決定實施《“十二五”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重大項目——《陝西古代文獻集成》,計劃將歷史上陝西籍作者的著述和與陝西有關的古代文獻整理出版,初步規劃151種,2200餘卷,由西北大學文學院賈三强教授領銜,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實施,目前已經展開了前期相關工作。
二、古籍整理出版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陝西古籍整理出版事業經過30餘年的發展,按照省政府“整合資源,建設隊伍”的要求,已經初步形成了一支有實力、有水平的古籍整理出版專業人才隊伍。這支古籍整理出版專業人才隊伍,是伴隨着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事業不斷發展而形成的,通過院校專業培養,項目實施帶動,在崗業務培訓等方式,基本上形成了由古籍整理研究人員、古籍整理編輯出版人員、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組織管理人員構成的頗有影響的優秀專業人才隊伍。
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在陝西省啟動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時,就有了充分的認識和長遠的設想,在《陝西省1983—1990年古籍整理出版初步規劃》中,曾就人才隊伍建設作了專門設計,提出了院校專業培養、項目實施帶動、在崗業務培訓的設想,適時開始實施。
首先,西北大學設立了古籍整理專業——歷史文獻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教育,特聘請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李學勤先生爲首任導師,培養了數十名古籍整理專業人才。與此同時,陝西師範大學也開設了古籍整理專業——歷史文獻學的碩士研究生教育,由著名古籍整理專家黄永年先生任首任導師,同樣培養了一批專業人才。同時,西北大學的考古學專業在全國頗具影響,爲陝西的金石文獻整理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文學院和西北大學文學院,實現了古典文獻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向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提升,20多年來,培養了大量的專業人才。兩所院校培養的人才及時充實到了省内各級古籍整理研究、出版或考古、文物存藏單位,經過一定的實踐鍛鍊,逐漸成爲了各個單位的業務骨幹。如省社會科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目前多數研究人員、三秦出版社的多數編輯,和省圖書館古籍部的大多數管理和研究人員,均爲上述兩所院校培養的研究生。
其次,依托項目實施進行人才培養,1986年,爲加强古籍整理專業人才隊伍,省政府決定,陝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從省地方志辦公室剥離,正式確定人員編製,組織專門機構掛靠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對内爲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突出古籍整理工作的研究性質,在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事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按照省政府下達的古籍整理規劃任務,特别是幾個重大項目的實施,需要動員全省博物館、圖書館、紀念館以及不少省内高校等參與,其中有些參與者對於古籍整理和出版業務或較爲生疏,或不懂古籍分類編目及版本鑑定,或不懂出土文物記録及信息資料登記,或不懂碑刻拓片的打制及碑别字等的鑑别,省古籍整理辦公室邀請相關專家,進行個别試點、樹立樣板、經驗推廣等有效方式,讓參與者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促進工作,取得了較爲滿意的效果,讓省内相關單位都有了自己的專家。
再次,組織不定期的專門在崗業務培訓,也是省古籍整理出版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根據項目實施的需要,如啟動《陝西古籍總目》和《陝西碑刻總目提要》項目時,就通過集中培訓和分散培訓的方式,由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西北大學文博學院、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和陝西省圖書館等單位的專家,對參與者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在崗培訓;在實施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前,省文物局和省考古研究院的專家也曾對參與者進行了在崗培訓,均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古籍整理出版事業是一項社會性事業,專業人才隊伍的構成應該具有廣泛性。經過30年的建設,陝西省古籍整理研究人員、古籍整理編輯出版人員、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組織管理人員組成的專業人才隊伍,形成了較爲合理的結構,老中青年齡結構均衡,古典文獻專業與考古專業配合相得益彰,突出表現爲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學術群體,有陝西師範大學、陝西省考古文博系統、西北大學、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和陝西省圖書館系統等學術群體。陝西師範大學學術群體,以黄永年先生爲代表,見長於古典文獻學理論,後來者有賈二强、趙望秦、張懋鎔、楊恩成、周曉薇、党懷興等教授;陝西省考古文博系統見長於金石文獻整理與研究,有徐錫臺、袁仲一、吴鎮烽、王翰章、王輝、張天恩、趙力光、王其禕等研究員;西北大學學術群體,見長於漢唐典籍的整理與研究,有李之勤、薛瑞生、戴南海、閻琪、周天游、韓理洲、李浩、黄懷信、賈三强、張弘、李穎科、郝潤華、李芳民、田旭東等教授;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既負責全省古籍整理出版領導小組的日常行政工作,協調全省古籍整理出版的具體事務,同時也進行全面的研究工作,有吴鋼、吴敏霞等研究員,王京陽、袁憲、宋英、張天池、李慧、劉蘭芳等副研究員。另外,三秦出版社作爲古籍整理專業出版社,形成了以趙建黎、淡懿成、靳疆、李郁、高峰等爲骨幹的一大批業務能力强,編輯水平高的業務隊伍,從1983年成立至今,承擔國家古籍整理重點規劃項目20餘種,已經有近40種圖書獲得國家古籍整理專項資金資助,共出版文史方志典籍文獻、出土文獻整理成果350種,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上述學術群體是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事業的中堅力量,各個群體從不同的學術領域共同致力於古籍整理出版事業,使陝西省的古籍整理出版事業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事業的長足發展,也離不開全省各地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系統的專業人員隊伍,他們的積極參與與努力工作,爲陝西省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做出了較大的貢獻,有的已經在學術界産生了較大的影響。如陝西省圖書館和檔案館及地方志辦公室系統,見長於典籍文獻的保護、存藏研究以及舊志的整理,有李玉虎、董健橋、康萬武、楊居讓、郎菁等教授或研究員。各個地市文管會、博物館、圖書館,亦有不少古籍整理專門人才,如張沛、康蘭英、陳顯遠、郭榮章、劉兆鶴、張江濤、王忠信、郭鵬、張英民、陳曉捷、曹發展等。
當然,在古籍整理出版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也存在着隊伍老化、人才外流、後繼乏人、隊伍分散、力量整合不够的現狀,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視。特别是古籍整理出版事業的“五難”問題,即人才培養難、項目立項難、成果出版難、成果獲獎難、職稱提升難,仍然是制約古籍整理出版事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需要從機制層面給予解決。爲此,下一步設想將加大古籍整理研究與出版人才的培養力度,解決古籍整理出版人員科研評價體系欠公正問題,調動專業人員工作積極性,設立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基金項目,完善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評獎機制,充分發揮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組織、指導、協調、規劃的職能,以陝西省“十一五”和“十二五”古籍整理重大項目爲抓手,聯合各相關單位、各相關部門,通力協作,將陝西省的古籍整理出版事業進一步推向深入。
三、古籍整理出版主要成果
經過全省相關單位和學者的共同努力,到目前爲止,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事業取得的豐碩成果,大致有以下四類。
(一)大型系列專書
1.《全唐文補遺》,吴鋼、吴敏霞、王京陽等編,三秦出版社,1995至2007年,已陸續出版9輯,累計450餘萬字。此書的出版,受到了海内外學界的廣泛歡迎和好評。臺灣著名學者毛漢光先生曾高度評價此書,認爲是爲學界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北京大學等高等院校文獻學專業師生將此書作爲必備資料,有關該書的好評發表在《唐研究》等雜誌上。該書被評爲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陝西古籍總目》,是陝西省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重大項目,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重點項目,目前已進入陸續出版分册階段。已經出版的有:(1)《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分册》,李耀萍主編,三秦出版社2008年出版。(2)《陝西省文史研究館分册》,李炳武主編,三秦出版社2010年出版。(3)《延安中山圖書館分册》,高巧玲主編,三秦出版社2011年出版。(4)《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分册》,譚青枝主編,三秦出版社2011年出版。(5)《榆林分册》,李博主編,三秦出版社2011年出版。(6)《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分册》,齊美亞主編,三秦出版社2011年出版。(7)《陝西中醫學院分册》,邢玉瑞主編,三秦出版社2011年出版。(8)《延安大學分册》,胡俊生主編,三秦出版社2011年出版。(9)《陝西師範大學分册》,康萬武主編,三秦出版社2012年出版。(10)《陝西理工學院分册》,宋文軍主編,三秦出版社2012年出版。(11)《碑林博物館分册》,趙力光主編,三秦出版社2013年出版。(12)《安康分册》,楊海波主編,陝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13)《長安分册》,王超峰主編,三秦出版社2013年出版。
3.《新中國出土墓誌》、《隋唐五代墓誌匯編》和《隋代墓誌銘彙考》。(1)《新中國出土墓誌》原爲國家文物局委託中國文物研究所主持的一部大型出土文獻類專書,設計30卷、60册,分爲三期工程整理出版。現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共出版10卷、20册,文物出版社出版。其中陝西承擔的陝西卷一已於2000年出版,李慧主編;陝西卷二已於2003年出版,宋英主編;2012年,《新中國出土墓誌》獲準立項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滾動資助),第二期工程正式啟動。陝西卷三已完稿交付出版社,吴敏霞主編。2010年,該項目第一期工程榮獲全國優秀古籍整理圖書一等獎。(2)《隋唐五代墓誌匯編》,是天津古籍出版社組織的一部大型叢書,全國範圍内共設計9卷,陝西承擔其中4卷,王仁波和吴鋼分任主編,於1991年出版。以上二書,由陝西省承擔部分的編著質量,受到了總編單位的好評。(3)《隋代墓誌銘彙考》,是國家文物局出土文獻整理項目,王其禕主編,2007年10月綫裝書局出版,全6册。
4.《陝西金石文獻匯集》,是整理和研究陝西出土金石文獻的大型叢書,國家“八五”、“九五”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重點圖書,主要有:(1)《周原甲骨文綜述》,徐錫臺編著,三秦出版社1987年出版。(2)《秦代陶文》,袁仲一編著,三秦出版社1987年出版。(3)《陝西金文匯編》,吴鎮烽編著,三秦出版社1989年出版。(4)《秦銅器銘文編年集釋》,王輝編著,三秦出版社1990年出版。(5)《陝西石刻文獻目録集存》,李慧主編,三秦出版社1990年出版。(6)《昭陵碑石》,張沛編著,三秦出版社1993年出版。(7)《高陵碑石》,董國柱編著,三秦出版社1993年出版。(8)《陝西出土歷代璽印選編》,王翰章編著,三秦出版社1990年出版。(9)《陝西出土歷代璽印續編》,王翰章編著,三秦出版社1993年出版。(10)《安康碑石》,張沛編著,三秦出版社1991年出版。(11)《鴛鴦七誌齋藏石》,趙力光編著,三秦出版社1995年出版。(12)《漢中碑石》,陳顯遠編著,三秦出版社1996年出版。(13)《華山碑石》,張江濤編著,三秦出版社1995年出版。(14)《樓觀臺道教碑石》,王忠信編著,三秦出版社1995年出版。(15)《重陽宫道教碑石》,劉兆鶴、王西平編著,三秦出版社1998年出版。(16)《潼關碑石》,劉蘭芳等編著,三秦出版社1999年出版。(17)《秦封泥》,周曉陸編著,三秦出版社2000年出版。(18)《石門石刻大全》,郭榮章編著,三秦出版社2001年出版。(19)《榆林碑石》,康蘭英、宋英等編著,三秦出版社2003年出版。(20)《咸陽碑刻》,曹發展、李慧編著,三秦出版社2003年出版。(21)《户縣碑刻》,吴敏霞、劉兆鶴編著,三秦出版社2005年出版。(22)《大荔碑刻》,魏叔剛、党斌編著,陝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23)《藥王山碑刻》,吴敏霞、曹永斌編著,三秦出版社2013年出版。(24)《富平碑刻》,劉蘭芳、劉秉陽編著,三秦出版社2013年出版。(25)《黄帝陵碑刻》,吴敏霞等編著,陝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其中部分書籍先後獲得了國家或省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或優秀出版圖書獎,在學術界産生了廣泛而重要的影響。
5.《古長安叢書》爲記述古代長安社會、政治、經濟和歷史地理的古代典籍研究校注叢書,已出版的有:(1)《隋唐兩京叢考》,辛德勇著,三秦出版社1991年出版。(2)《三輔黄圖校正》,何清谷校注,三秦出版社1995年出版。(3)《關中勝跡圖志》,張沛校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出版。(4)《增訂唐兩京城坊考》,李健超編著,三秦出版社2006年出版。(5)《兩京新記輯校·大業雜記輯校》,辛德勇輯校,三秦出版社2006年出版。(6)《游城南記校注》,史念海、曹爾琴校注,三秦出版社2003年出版。(7)《三秦記輯校關中記輯校》,劉慶柱、李毓芳輯校,三秦出版社2006年出版。(8)《類編長安志校注》,黄永年校注,三秦出版社2006年出版。(9)《南山谷口考》,李之勤校注,三秦出版社2006年出版。(10)《西京雜記》,周天游校注,三秦出版社2006年出版。(11)《三輔決録·三輔故事·三輔舊事》,陳曉捷注,三秦出版社2006年出版。
(二)重要古代典籍
1.《二十四史全譯·兩唐書》,黄永年主編,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4年出版。
2.《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十四種)》,黄永年主編,鳳凰出版社2011年出版。
3.《雍録》,黄永年校注,中華書局2005年出版。
4.《北夢瑣言》,賈二强校注,中華書局2002年出版。
5.《八家後漢書輯注》,周天游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
6.《後漢書校注》,周天游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
7.《全隋文補遺》,韓理洲編著,三秦出版社2004年出版。
8.《全北齊北周文補遺》,韓理洲編著,三秦出版社2008年出版。
9.《全後魏文補遺》,韓理洲編著,三秦出版社2010年出版。
10.《逸周書彙校集注》,黄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出版。
11.《大戴禮記彙校集釋》,黄懷信整理,三秦出版社2004年出版。
12.《宋本史記注譯》,霍松林、趙望秦主編,三秦出版社2011年出版。
13.《史拾簡注》,吴敏霞校注,三秦出版社1996年出版。
14.《姓韻校注》,徐興海、張天池、袁憲校注,三秦出版社2003年出版。
15.《白話抱朴子》,吴敏霞注譯,三秦出版社1998年出版。
16.《唐宋八大家文鈔校注集評》,高海夫主編,三秦出版社1998年出版。
17.《山居慧語》,吴敏霞譯注,三秦出版社2000年出版。
18.《桯史》,吴敏霞譯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出版。
19.《隋唐嘉話》,袁憲譯注,三秦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
20.《雍大記校注》,吴敏霞等校注,三秦出版社2010年出版。
(三)歷代舊志整理
1.《咸陽經典舊志稽注》叢書,張英民主編,三秦出版社2011年出版。
2.《嘉靖陝西通志》,董健橋等整理,三秦出版社2005年出版。
3.《雍正陝西通志》,三秦出版社2012年影印出版。
4.《乾隆西安府志》,董健橋等點校,三秦出版社2011年出版。
5.《嘉慶漢中府志》,郭鵬校注,三秦出版社2012年出版。
(四)宗教經典
1.《中華續大藏經》,任繼愈先生主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重大項目,陝西省社會科學院王亞榮、吴敏霞研究員,王保坤、李繼武、周玉如副研究員等,陝西師範大學宗教研究中心吕建福教授,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李利安教授、文學院張弘教授,西安政治學院王志平教授等人參加,目前共完成80餘部100多卷近3000萬字的佛教典籍的標點校注工作,是爲全國分省承擔任務最多的群體,待出版。
2.《佛教文化經典叢書》,三秦出版社組織,1998年初版,2002年再版,2012年第三版,共11種,爲《白話阿彌陀經》(魏琪注譯)、《白話壇經》(魏道儒注譯)、《白話圓覺經》(王志平注譯)、《白話觀無量壽經》(魏琪注譯)、《白話無量壽經》(文軍注譯)、《白話金剛經》(李利安注譯)、《白話法華經》(李利安注譯)、《白話地藏本願經》(郭鵬注譯)、《白話楞伽經》(荆三隆注譯)、《白話楞嚴經》(荆三隆注譯)、《白話勝鬘經》(海波注譯)等。
(五)古籍整理研究著述
陝西師範大學學術群體和西北大學學術群體,在積極參與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同時,還出版了關於古籍整理的研究性著作,主要有:
1.《古籍整理概論》,黄永年著,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出版。
2.《古文獻學四講》,黄永年著,鷺江出版社2003年出版。
3.《唐史史料學》,黄永年著,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出版。
4.《清代版本圖録》,黄永年、賈二强編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5.《版本學概論》,戴南海著,巴蜀書社1989年出版。
6.《校勘學概論》,戴南海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
此外,陝西師範大學的袁林教授,還開發了漢籍文獻全文電子版檢索系統,在古籍整理手段的數字化方面,進行了成功的嘗試,爲學術研究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工具。
(本文曾得到吴曉叢、賈二强、賈三强、趙建黎、楊居讓等專家學者的審閲,特致謝忱。)
作者簡介:吴敏霞,女,1959年生,歷史學碩士。現爲陝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古籍研究所所長,兼省古籍整理辦公室主任,主要從事石刻文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