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周易》名义释
本来,一部书的书名是用不着花力气去探究的,对于中国的古书,似乎更是如此。独有《周易》这个书名,却引起了后代的争论,大加深究考证。但争是只管争,却谁也没有权力裁定是非。即使取得了一致的意见,也未必是,除非起死人于地下,问个清楚,这当然是做不到的。关于《周易》名义之争论,使我想到历史上的一则轶事:某名流于社交场合闲谈之际出谜语曰:“地知天不知,我知君不知。”这微妙玄通、深不可测的谜语引起了在场者的兴趣,各各驰骋想象,俱得妙解。此人连连摇头。最后大家请求谜底,殊不知此人伸出一只脚,请大家观看其鞋底有破洞一个,并云他的迷语就是为此而设,弄得大家忍俊不禁而又狼狈不堪。尽管妙解可能胜过谜底,但毕竟还是猜测不着。《周易》名义之争,有似乎此。
在这里,我丝毫没有嘲弄考释名义诸先生的意思,因为这实在是由《周易》这部书本身的神秘古奥与“空框结构”所决定的。诸家的考释,虽未必合乎取名者本旨,却都企图与这部书相配相合。考释书名对本书起着剖析作用,并有利于读者作宏观的把握。积累至今,名义的考释可以说已无剩义,无疑对读者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因此笔者亦参与“地知天不知”的猜谜行列,立专章将诸家之说作一番较为详细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