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与中古史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传世文献有关武则天“好祥瑞”的书写

武则天称帝,主要是最高政治权力获得与运用的过程。其中,充分利用意识形态的功能,强化舆论宣传作用,也是获得、巩固政治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强扭天意附会自设的政治目标,还是引导舆论为自己的政治服务,武则天的所作所为本质上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好祥瑞”,就是武则天遗留下来的重要时代特征。

武则天好祥瑞,《资治通鉴》有多处记载,而夹叙夹议的记载方式,又把相关事实记录在案。光宅元年,《通鉴》记载道:

及太后称制,四方争言符瑞;嵩阳令樊文献瑞石,太后命于朝堂示百官,元常奏:“状涉谄诈,不可诬罔天下。”太后不悦,出为陇州刺史。[1]

长寿元年,《通鉴》再次记载:

太后好祥瑞,有献白石赤文者,执政诘其异,对曰:“以其赤心。”昭德怒曰:“此石赤心,他石尽反邪?”左右皆笑。[2]

同一年,又一件与祥瑞相关的事件发生,由此更可以看到武则天对于进献祥瑞的人士多能理解,认为他们动机良善,《通鉴》的记载文字如下:

襄州人胡庆以丹漆书龟腹曰:“天子万万年。”诣阙献之。昭德以刀刮尽,奏请付法。太后曰:“此心亦无恶。”命释之。[3]

现有的文献记载中,武则天因为好祥瑞,结果常常祥瑞与灾异不分,误把灾异当成祥瑞,不仅仅人为地制造了闹剧,而且成了典型的政治笑话。长安元年三月,关于一场大雪是否是祥瑞问题,朝臣之间发生认知分歧,结果是不欢而散。《通鉴》的记载如下:

是月,大雪,苏味道以为瑞,帅百官入贺。殿中侍御史王求礼止之曰:“三月雪为瑞雪,腊月雷为瑞雷乎?”味道不从。既入,求礼独不贺,进言曰:“今阳和布气,草木发荣,而寒雪为灾,岂得诬以为瑞!贺者皆谄谀之士也。”太后为之罢朝。[4]

同月,另一个祥瑞案件发生,依然是认知分歧,还是王求礼不同意宰相的判断,这让武则天不免伤心。《通鉴》的记载如下:

时又有献三足牛者,宰相复贺。求礼扬言曰:“凡物反常皆为妖。此鼎足非其人,政教不行之象也。”太后为之愀然。[5]

武则天好祥瑞,更有甚者是涉嫌造假。《酉阳杂俎》有这样的记录:

予数见还往说,天后时,有献三足乌,左右或言一足伪耳。天后笑曰:“但史册书之,安用察其真伪乎?”《唐书》云:“天授元年,有进三足乌,天后以为周室嘉瑞。睿宗云:‘乌前足伪。’天后不悦。须臾,一足坠地。”[6]

关于睿宗说出三足乌真相的事,《册府元龟》也有同样的记载:“睿宗为皇太子,有进三足乌者,天后以为周室嘉应,太子曰:‘乌前足伪也。’天后不悦,须臾而一足堕地,果如其言。”[7]

以上这些传世文献的记载,把武则天“好祥瑞”的形象揭示得入木三分,武则天利用祥瑞为自己政治服务的态度、手段被一一展示开来,其可憎面目从而得到充分呈现。但是,武则天是一个成功实现自己政治目标的政治家,从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有很多证据可以表明,武则天在通往自己的女皇之路上,虽然也经常利用非常手段,但是如上文所列这样地利用祥瑞,不仅露骨而且不无愚蠢,这些文献的记载,是武则天当政时期祥瑞现象的真实反映吗?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有臣下妄报祥瑞,遭到唐高宗的批评。武则天当时已经是皇后,此事或有所闻。《唐会要》的记载为:

显庆四年八月二十五日,司勋员外郎源行守家毛桃树生李桃,太子詹事李宽等上表陈贺。上谓侍臣曰:“凡厥休祥,虽云美事,若其不实,取笑后人。朕尝见先朝说隋炀帝好闻祥瑞,尝有野雀集于殿上,校尉唱云‘此是鸾鸟’。有卫士报云:‘村野之中,大有此物。’校尉乃笞卫士,仍奏为鸾。炀帝不究真虚,即以为瑞,仍名此殿为仪鸾。嗤笑至今未弭。人之举措,安可不思。今李宽等所言,得无类此。凡祥瑞之体,理须明白,或龙飞在泉,众人同见,云色雕绮,观者非一。如此之辈,始号嘉祥。自余虚实难明,不足信者,岂得妄想牵率,称贺阙前。”[8]

利用祥瑞为自己的政治目标进行宣传,制造舆论,动机和效果就当时的社会而言,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存在,但是过于露骨会适得其反。唐高宗所谓“若其不实,取笑后人”的道理,难道武则天会浑然不觉?

现在所见的传世文献,特别是以《资治通鉴》为代表的史学著作,无不是后武则天时代的产物,武则天时代的历史,已经遭到彻底否定。那么有关武则天时期的祥瑞记载,不仅关涉到武周的历史定位,也关涉到武周历史的书写。从否定武周合法性、合理性,到否定武周的历史事实,如此思想和写作后来都不缺乏,而把武则天的祥瑞问题写成闹剧,也是否定武周的一种春秋笔法。所以,我们在面对这些传世文献的时候,不仅应该了解书写的事实,也应该了解他们的书写方式,因为书写方式贯彻的是他们的立场。只有如此体认,我们的研究才有可能接近历史真相。

就武则天时期的祥瑞问题而言,首先的任务是先回到第一现场,即武则天控制中国的那个时代,祥瑞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