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元大都的街制与街巷
《析津志》记载元大都“街制,自南以至于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笔者研究元大都的规划发现:刘秉忠、赵秉温按照《周礼·冬官·考工记》之“营国规制”将元大都街道总体规划为九经九纬,具体规划的各类街巷总数约有500条之多。
一、大街
元大都大城规划有18条大街,即位于大城11座城门之内的大街和皇城灵星门外与千步廊以北的长安大街,丽正门内中轴线千步廊御道东、西两侧的千步廊之东、西大街,以及横贯左右千步廊、连通五云坊和万宝坊的千步廊之东、西中仪门大街,还有北中轴路以及连通崇仁门大街和健德门大街的位于海子东北岸的斜大街。
中轴线千步廊御街和千步廊北侧的长安街,以及位于北中轴路北段的钟楼前、后大街,宽度均为30元步。
元大都皇城灵星门外之连通五云坊和万宝坊的横贯左、右千步廊之中仪门东西大街,原为金大宁宫南宫门外之东西向街道,元代沿用之,故此大街横贯省、部,且南距丽正门之东、西顺城街只有约50元步的距离。
二、小街
元大都大城规划有18条小街,即位于大城东、西六条城门大街之南、北两侧的12条小街,称“南小街”“北小街”,还有位于健德门大街两侧和安贞门大街西侧的6条南、北小街。
元大都东城3门6条小街分别是:崇仁门南小街,崇仁门北小街;齐化门南小街,齐化门北小街;光熙门南小街,光熙门北小街。
元大都西城3门6条小街分别是:和义门南小街,和义门北小街;平则门南小街,平则门北小街;肃清门南小街,肃清门北小街。
元大都北城2门两侧的6条小街分别是:健德门西之南小街,健德门西之北小街;健德门东之南小街,健德门东之北小街;安贞门西之南小街,安贞门西之北小街。
三、街与长街
元大都还规划沿用许多前代形成的街道,其宽度既不同于大街,也不同于小街,因此称“街”,皇城内的街有:西安门街、黄华门街、内府街、御苑东街、御苑前街、御苑后街、御苑左街、御苑右街、马神庙街、骑河楼街、光禄寺街、西苑街、陟山门街等。皇城外的街有:皇城北街、皇城西街、钟楼西街、北城南中街、北城北中街、古濠南东街、古濠南中街、古濠南西街、海子南街(今德胜门内大街)、国子学街、东角市街、庆寿寺东街等。
《析津志》记载元大都有“长街”。从北京宫城的历史沿革看,宫城之东、西城墙外,规划有东、西长街。笔者在《元大都宫城空间位置考》一文中,通过56个实例论据论证了元大都宫城与明北京宫城空间位置同一。所以,明北京宫城东、西城墙之外的东、西长街,也就是元大都宫城东、西城墙之外的东、西长街。元大都之东长街和西长街,位于宫城之东、西夹垣与大内之东、西夹垣之间。在东长街和西长街的南、北两端,分别规划有东上南门、东上北门和西上南门、西上北门。
四、顺城街
元大都大城之顺城街共有22条,即位于大城11座城门内之两侧,宽度应与小街相同,约为12元步。南、东、西城各有六条顺城街,北城有四条顺城街。
南城顺城街有:丽正门东顺城街,丽正门西顺城街;文明门东顺城街,文明门西顺城街;顺承门东顺城街,顺承门西顺城街。
东城顺城街有:崇仁门南顺城街,崇仁门北顺城街;齐化门南顺城街,齐化门北顺城街;光熙门南顺城街,光熙门北顺城街。
西城顺城街有:和义门南顺城街,和义门北顺城街;平则门南顺城街,平则门北顺城街;肃清门南顺城街,肃清门北顺城街。
北城顺城街有:安贞门东顺城街,安贞门西顺城街;健德门东顺城街,健德门西顺城街。
图48 元大都大城九经九纬空间规划示意图(作者绘)
五、半边街
《析津志》记载元大都有“半边街”。顾名思义,“半边街”之义,可能有二:
1.因宽约6步,为小街宽度的一半,故称“半边街”;
2.因一边临民居、一边临河,而不同于其他街道两边均与民居等建筑为临。
结合元代诗文的记述和赵孟骑马不慎落入皇城东垣外的通惠河里的史实分析,笔者判断:元大都的“半边街”很可能就是城内漕渠两岸的“街”,如:位于皇城东垣外的通惠河两岸的东漕河之东、西半边街,位于皇城西垣外的漕河之东、西半边街,位于大城西部的西漕河之东、西半边街。
六、衖通
《析津志》记载元大都城内有“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衖通。衖通二字本方言”。有学者认为“衖通”意为“水井”。笔者认为《析津志》的记载明确了火巷不同于衖通。“衖通”两个汉字,虽然是蒙古方言的音译,但译成“衖通”,而未译成“巷同”——火巷的“巷”和胡同的“同”,说明“衖通”的功能有别于火巷和胡同——“衖”,乃连通街巷的会意字,与“火巷”和“胡同”的区别在于:
1.火巷和胡同均为两端与街巷连接,而衖通则为四面与街巷连接,即两端与街巷相通、两侧又与若干条火巷和胡同相通。
2.火巷为东西向,衖通为南北向。
3.衖通或为坊的分界线。如:南北锣鼓巷、宝钞胡同、剪子巷、松树街、锦什坊街(即金城坊街)等即为元大都的“衖通”。
4.“衖通”的宽度,或同于火巷,或大于火巷。
七、火巷
元大都大城之火巷(明代以后称胡同)共有384条,为元代所规划,位于元大都大城内之东南部、中东部和北部,火巷宽度约为5—6元步(约7.86—9.44米),火巷与火巷之间的距离模数为50元步(约78.63米)。但有的火巷与火巷之间的距离或小于50元步,或大于50元步。如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清晰地显示出:文明门内一巷(即东单一条,后因东长安街北扩而消失)与二巷(即东单二条)之间的距离约52米,合33元步;文明门内二巷(即东单二条)与三巷(即东单三条)之间的距离约142米,合90元步,此南北空间正是御史台衙署所在。笔者认为:明北京沿用了元大都规划的火巷并改称胡同,胡同与胡同之间的距离模数或为50明步(约79米),或小于50明步(即沿用元代规划的火巷与火巷之间的距离)。因明步稍大于元步,故明北京的胡同宽度较元代时稍窄,只有6至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