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的规划与复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元大都大城的城门与城楼

元大都大城11座城门的命名,彰显了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内涵。

一、元大都南城墙之门与命名

元大都大城南城墙规划有3座城门,正中为“国门”,取名“丽正”,出自《周易》离卦“日月丽乎天……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之义。丽正门与大城东城墙之间规划建有一门,取名“文明”,出自《周易》“文明以健,其德刚健而文明中正……行健不以武,而以文明”之义。丽正门与大城西城墙之间规划建有一门,取名“顺承”,出自《周易》:“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之义。笔者以为,命名为“顺承”,不能排除另一个实际原因:此路乃前代之路,此路上曾经有过城门,此次再在此路上规划修建城门,有“顺承”之义。

图20 元大都丽正门城台、城墙断面示意图(作者绘)

二、元大都东城墙之门与命名

元大都大城东城墙规划有3座城门,东城墙中门,取名“崇仁”,因古代以东方属仁而名之。崇仁门与大城南城墙之间规划建有一门,因位于大城之巽位,取名“齐化”,出自《周易》说卦传:“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崇仁门与大城北城墙之间规划建有一门,因位于大城之艮位,取名“光熙”,出自《周易》艮卦“艮,止也……其道光明”之义。

三、元大都西城墙之门与命名

元大都大城西城墙规划有3座城门,西城墙中门,取名“和义”,因古代以西方属义而名之。和义门与大城南城墙之间规划建有一门,取名“平则”,即法度有准则之义。和义门与大城北城墙之间规划建有一门,因大城西城墙北门方位代表深秋,故取秋风肃杀而“肃清”之名。

四、元大都北城墙之门与命名

元大都大城北城墙规划有2座城门,北城墙之东、西城门之间及其与东、西城墙之间的距离几乎相等,北城墙东门,取名“安贞”,出自《周易》:“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安贞不失。”即安静贞正之义。北城墙西门,取名“健德”,出自《周易》:“其德刚健文明。”

五、元大都大城城门的规制

元大都大城之11座城门,按规制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的是位于大都中轴线上的国门丽正门,第二等级的是位于元大都东、西城墙之中门,第三等级的是非位于元大都大城南、北、东、西四面城墙之中的8座城门。

元大都大城国门丽正门为券式一门,在元大都大城11门中规制最高,表现为城门城台之高、大、厚和城楼之雄伟。元大都大城东、西城墙之中门亦为券式一门,规制次于国门丽正门,但高于其他8座城门。

六、元大都大城的城楼

元大都大城的城楼,有城楼、角楼、箭楼三种形式。城楼,修建于城门之上,也有修建于城墙之上的。角楼,修建于大城四隅。箭楼,修筑于瓮城门上。

1.史料记载的元大都城城楼的数量

《马可波罗行纪》第八十四章记载大都大城“全城有十二门,各门之上有一大宫殿,颇壮丽。四面各有三门五宫,盖每角亦各有一宫,壮丽相等。宫中有殿广大,其中贮藏守城者之兵杖”。

拉施特《史集》第二卷记载忽必烈在金中都旁“建了另一城,名为元大都,它们彼此就联接在一起了。它的城墙上有十七座城楼,一座城楼到另一座城楼的距离为一程”。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和波斯人拉施特,是元世祖至元年间到过元大都的众多西方人中留下较翔实文字记载的人。《马可波罗行纪》记载的元大都大城“全城有十二门”,与中国史籍记载的元大都有十一门,虽不相合,但马可波罗看到的元大都大城“四面各有三门五宫,盖每角亦各有一宫,壮丽相等”应该与元大都大城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拉施特《史集》记载元大都大城有十七座城楼,与《马可波罗行纪》记载的元大都大城“四面各有三门五宫”相吻合,但多出了一座城楼。

笔者仔细研究元大都规划后,认为元大都大城之北城墙虽然只有二门,但在二门之间的城墙中央位置上,应该建有一座城楼,用以防卫城墙内外的情况。这样元大都大城四面就有十六座城楼,即十一座城门城楼+北城墙中央城楼+四座角楼。至于第十七座城楼,笔者认为是国门丽正门之瓮城前门城楼。《析津志》记载的“至元十八年(1281年),挑掘城壕,包城门一重”,即应为国门丽正门之瓮城前门。而元大都大城其他十座城门的瓮城,史料记载为至正十八至十九年(1358—1359年)规划修筑,与1969年拆毁元大都和义门之瓮城门时发现的门内题记相吻合。因此,研究至正十八年以前的元大都大城城楼的数量,目前还应从上述二书中去探寻。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规划修筑元大都大城其他十座城门之瓮城及瓮城门之城楼后,元大都大城总共有城楼二十七座。

2.元大都大城城楼的规制及尺度推测

元大都大城之二十三座城楼,其规制受礼制制约,可能分为五个等级,尺度推测:

①国门城楼:城台底部进深约为89.5元营造尺(约28.64米),城台顶部进深约为79.5元营造尺(约25.44米),城楼通进深约为59.5元营造尺(约19.04米),进深三间,连廊为五楹;城楼为七三开间(连廊为九五楹)。丽正门城台内、外侧底部均凸出城墙外侧底部约为14.75元营造尺(约4.72米),合三元步,而城台内侧底部凸出部分,以连接登城的马道。

②其他城门城楼:城台底部进深约为75—80元营造尺(约24—28.8米),城台顶部进深约为70—75元营造尺(约22.4—24米),城楼通进深约为48—60元营造尺(约15.36—19.2米),五三开间。

③北城墙中央墩台城楼:进深约为30元营造尺(约9.6米),五三开间。

④国门瓮城前门箭楼:城台底部进深约为95元营造尺(约30.4米),城台顶部进深约为85元营造尺(约27.2米),箭楼进深约49.55元营造尺(约15.86米),七三开间。

⑤其他城门瓮城门箭楼:城台底部进深约为31元营造尺(约9.92米),城台顶部进深约为25元营造尺(约8米),箭楼进深约24元营造尺(约7.68米),应为五三开间。

3.元大都大城城墙角楼的规制及尺度推测

元大都大城城墙角楼,分布在大城四隅,目前仅存西北角楼遗址。元大都大城城墙角楼的规划尺度是多少呢?元大都大城的规划师刘秉忠、赵秉温是崇尚河洛与周礼的,但他们因时制宜规划元大都大城城墙角楼的尺度,很可能是参照了河洛的“十五”之数,而不太可能是参照《周礼·冬官考工记》关于国都“城隅之制九雉”的定制去规划。

蒋忠义《北京观象台的考察》一文介绍了元大都大城东北角楼和东南角楼的夯基情况:“考古所1964年曾发掘过元大都城的东北角楼,这个角楼只存夯土基础,夯土坚硬,夯层清楚,夯层最厚为12厘米,夯窝呈圆形,夯筑规整。角楼基础东西长48米,南北宽46米,靠城墙内角两侧,有上下角楼的马道(即本书图21)。这次拆修观象台时,看到了大都城东南角楼的夯土基础,其形制结构与东北角楼基础完全相同。大都城东南角楼的位置,与1964年考古所在古观象台西侧(东裱褙胡同偏北的鲤鱼胡同内)发掘出的元大都南城墙的基础位置是一致的,同在东西向的一条直线上(即本书图22)。元代东南角楼基础比东北角楼基础深,面积也稍大,这是因为元大都城的东南角处在低洼地带,筑城时必须把洼坑中的淤泥挖出,挖到原生土面后,再夯筑基础。东南角楼基础一般深2.5米,南北长约50米……这次拆除观象台东侧城墙时,墙心内的夯土全是元代夯筑的,只是夯土墙外表砌上了明代城砖。”

图21 元大都大城东北角楼平面规划示意图
(引自蒋忠义《北京观象台的考察》,《考古》1983年6期)

图22 元大都大城东南城角城基与东南角楼基础平面规划示意图
(引自蒋忠义《北京观象台的考察》,《考古》1983年6期)

元大都大城城墙四隅角楼城台的夯基应为150营造尺见方(48米),据此推测:角楼城台底部约为125营造尺见方(约40米),台基顶部约为95营造尺见方(约30.4米)(东南角楼台基顶部西北角,含6米见方部分,为东城垣和南城垣的交角部分),角楼建筑外侧墙体每边长约80.95元营造尺(约25.9米),外面墙体每边为七间(每间宽约3.7米,合11.55元营造尺),有14个箭窗;侧面墙体每边长为三间(含抱厦一间,约11.2米,合35元营造尺,有4个箭窗)。元大都大城角楼,因为台基为土筑,其地基夯土长度较明北京大城角楼砖砌台基长出约10米,其建筑形制应与明北京大城角楼相同,即重檐歇山顶。

图23-1 元大都大城西北角楼墩台遗址北侧照片(作者摄)

图23-2 元大都大城西北角楼墩台遗址南侧照片(作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