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中华蒙学经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七虞

西山精卫,东海麻姑。

【典故】

西山精卫:《山海经·北山经》记载:相传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玩时溺死后变成的鸟,名为精卫,它经常衔着西山的树枝石块去填东海。

东海麻姑:《神仙传·王方平》记载:女仙麻姑的长相如同十八九岁的少女,她自己说曾经三度看见东海变成桑田。

楚英信佛,秦政坑儒。

【典故】

楚英信佛:《后汉书·光武十王传》记载:东汉光武帝的儿子楚王刘英晚年信佛。汉明帝让天下有死罪的人交纳绢帛赎罪,刘英也交纳了三十匹。汉明帝说:“楚王崇尚佛家,能有什么不法的行为呢?”于是把楚王所交的绢帛还了回去。

秦政坑儒:《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姓嬴,名政)遭受儒士诽谤后,下令追查究竟哪些人有妖言惑众或诽谤的行为。受审的儒生互相告发,牵连了四百六十多人。最终,犯禁者都被坑杀。

位于陕西骊山的秦坑儒谷碑

曹公多智,颜子非愚。

【典故】

曹公多智:《魏书》记载:东汉末期权臣曹操攻打马超,和敌将韩遂等人在阵前谈话。马超军中的人争相前来观看。曹操笑着对敌人说:“你们想看曹公长什么样吗?我和常人一样,没有长四只眼睛两张嘴,不过就是比一般人更聪明罢了。”

颜子非愚:《论语·为政》记载:孔子说:“我和颜回(孔子的弟子,字子渊,又称颜渊)说话,一整天他也不会提出不同的意见,看起来似乎很愚笨。然而考察他私下的言论,足以对我的思想进行发挥,颜回并不愚笨啊。”

伍员覆楚,勾践灭吴。

【典故】

伍员(yún)覆楚:《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员(即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后投奔吴国)的全家被楚平王杀害,他逃到吴国,被任用为重臣。后来吴国伐楚,攻进楚国的国都。当时楚平王已经去世,伍员挖开他的坟墓,鞭打他的尸体三百下,报了灭门之仇。

勾践灭吴:《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春秋末期越国国王勾践被吴王打败后被迫做了吴国的奴仆。后经努力,勾践又回到越国。他每天睡在柴草上,舔尝苦胆,以示不忘在吴的困苦。他又任用贤臣,发展国力,最终灭掉了吴国。

越王勾践剑(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出土于湖北荆州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剑上用鸟篆铭文刻了“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八个字。

君谟龙片,王肃酪奴。

【典故】

君谟(mó)龙片:《渑水燕谈录》记载:福建产的茶中,龙团最为上品。北宋仁宗时,大臣蔡襄(字君谟)在福建制造小片龙团,十分贵重。龙片:即龙团,宋代所制的一种茶饼。

王肃酪奴:《洛阳伽蓝记》记载:南朝齐人王肃刚到北魏时,不吃羊肉、奶酪,而喜欢鲫鱼羹和茶。过了几年,王肃习惯了北方食物,在宴会上评论南北饮食说:“羊肉是大国风味,鱼是小邦菜肴;至于茶,比起奶酪来也只能做奴仆。”于是有人和他开玩笑说:“明天你来我家,我请你吃小邦的菜,还有酪奴。”酪奴:北魏时对茶的戏称,即奶酪的奴仆。

蔡衡辨凤,义府题乌。

【典故】

蔡衡辨凤:《决疑注》记载:东汉初,华阴县有一种鸟,高五尺,头像鸡,下颌像燕子,脖子像蛇,尾巴像鱼,身上披着五色的羽毛,青色羽毛最多。地方官和朝中大臣都说是凤,只有官员蔡衡说:“这鸟以青羽毛为最多,应该是鸾(luán),不是凤。”

义府题乌:《大唐新语》记载:唐太宗让大臣李义府作一首以乌鸦为题的诗。李义府写道:“日里飏(yáng)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许多树,不借一枝栖。”太宗非常赏识他的才华,说:“我把整棵树都借给你,何止一枝?”于是将他越级提拔为监察御史。

苏秦刺股,李焚须。

【典故】

苏秦刺股:《战国策》记载:战国时期辩士苏秦去游说各国,几年都没有成效,狼狈地回到家中。从此他开始发奋读书,要睡着的时候,就用铁锥扎自己的大腿,血从大腿一直流到脚上。一年后,苏秦又去游说各国联合抗秦,终于受到了重用。股:大腿。

李(jì)焚须:《隋唐嘉话》记载:唐朝大臣李(本名徐世)做了宰相后还坚持为生病的姐姐煮粥,为此经常烧到自己的胡须。姐姐问:“家里的仆人很多,你何必辛苦自己呢?”李回答:“我下厨难道是因为家里没人干活吗?你和我都已年老,即使我想再多给你煮几次粥,还能煮多久呢?”

介诚狂直,端不糊涂。

【典故】

介诚狂直:《宋史·石介传》记载:石介为官和写文章指切当时,无所忌讳,人们称赞他“狂直”。

端不糊涂:《宋名臣言行录》记载:北宋太宗想要任用吕端做宰相,但有人说吕端糊涂。太宗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关西孔子,江左夷吾。

【典故】

关西孔子:《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东汉学者杨震自幼好学,几乎没有他不通晓的知识。因其是弘农华阴人,地处函谷关以西,因此被称为“关西孔子”,以表赞美。

江左夷吾:《世说新语·言语》记载:东晋人温峤(qiáo)刚到江左(即长江下游以东地区)时,对时局充满忧虑。但他与重臣王导见面后,高兴地说:“江左有夷吾(即管仲,名夷吾,春秋时期齐国宰相,辅佐齐桓公称霸)一类的人物,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位于陕西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的杨震祠,杨家村因东汉“关西孔子”杨震曾耕读于此而得名。

赵抃携鹤,张翰思鲈。

【典故】

赵抃(biàn)携鹤:《名臣碑传琬琰集》记载:北宋大臣赵抃为官清廉,宋神宗对他说:“听说你到地方赴任时只带一琴一鹤,当官如此简单,值得称道啊。”

张翰思鲈:《世说新语·识鉴》记载:西晋时人张翰在洛阳做官,忽然想念家乡吴郡的鲈鱼脍和莼菜羹,便说:“人生也不过寻求自在而已,何必到几千里外做官呢?”于是就驾车回家了。

李佳国士,聂悯田夫。

【典故】

李佳国士:《太平广记·李膺(yīng)》记载:东汉官员、名士李膺在与同县人聂季宝交谈后说:“这个人将来一定能成为国士(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后来,果如其所言。

聂悯田夫:唐代诗人聂夷中写有一首《伤田家》的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遍照逃亡屋。”

善讴王豹,直笔董狐。

【典故】

善讴王豹:《孟子·告子下》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歌唱家王豹住在淇水岸边,整个黄河以西地区都受到他的感染而善于唱歌。

直笔董狐:《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春秋时期,晋灵公要杀大夫赵盾。赵盾被迫出逃,他的侄子赵穿刺杀了灵公,又迎赵盾回国执政。晋国史官董狐在史册上写道:“赵盾杀害了他的君主。”赵盾看后感到不解,董狐说:“出奔不逃出国境,回国不讨伐叛贼,不是你杀害君主又是谁呢?”直笔:形容记事不畏权贵,秉笔直书。

赵鼎倔强,朱穆专愚。

【典故】

赵鼎倔强:《宋史·赵鼎传》记载:南宋大臣赵鼎不同意与金朝议和而被贬官。他给朝廷上书,其中有“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的句子。宰相秦桧看了后说:“这老先生还像以前一样倔强(指刚强不屈)。”

朱穆专愚:《后汉书·朱穆传》记载:东汉人朱穆心思都用在学业上,有时想到一个问题,连自己的帽子掉了都不知道。他的父亲觉得这个孩子有些愚笨。专愚:固执专一而不懂人情世故。

张侯化石,孟守还珠。

【典故】

张侯化石:《搜神记》记载:一天雨后,有一只像山鹊的鸟落到地上变成一块石头。东汉大臣张颢(hào)将石头打开,发现里面有一颗金印,印文是“忠孝侯印”。

孟守还珠:《后汉书·循吏传》记载:东汉人孟尝任合浦(今广西合浦)太守,当地海里产含有珍珠的蚌。但前任地方官太过贪婪,不停地派人到海里捕捉,使珠蚌都跑到了别的地方。孟尝到任后,停止了过去的错误做法。不到一年时间,珠蚌又都回来了。

毛遂脱颖,终军弃。

【典故】

毛遂脱颖:《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战国时期,秦国围攻赵国,赵国的平原君去楚国求援,要从门客中选拔20个人做随从,毛遂主动要求同行。平原君说:“我听说有能力的人就像把锥子放在袋子里一样,很快能露出尖来。你在我这里三年,看不出什么长处,还是算了吧。”毛遂说:“我今天才请求您把我放在袋子里,如果早跟您要求的话,连锥子末端的环都能露出来,何况是锥尖呢?”最终,毛遂帮助平原君说服楚王出兵。脱颖: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脱,露出。颖,锥子末端的环。

位于山东滕州官桥镇的毛遂墓,墓前方立有著名书法家王学仲所题“毛遂之墓”碑。

终军弃(xū):《汉书·终军传》记载:西汉人终军从济南到长安求学,进入函谷关时,守关的人给他一张(这里指出入关卡的凭证),并说:“这是你回来时乘坐官府马车的凭证。”终军说:“大丈夫外出求学,绝不会再回来了。”就把扔掉了。

佐卿化鹤,次仲为乌。

【典故】

佐卿化鹤:《太平广记·徐佐卿》记载:唐玄宗射中一只鹤,鹤向西南飞走了。当时有个道士叫徐佐卿,对弟子说:“我在山中行走,偶然中箭。这箭不是人间所有,我把它挂在墙上,你们等箭主到这里,就把箭还给他。”两年后,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到蜀中,发现这支箭就是自己射鹤时所用,才知道当年那只鹤就是徐佐卿所变。

次仲为乌:《太平广记·王次仲》记载:秦朝人王次仲隐居山中,以篆书为基础创造出隶书。秦始皇认为王次仲创造新字体有功,就派人召他入朝,被王次仲拒绝。秦始皇又找来使者,事先对他说:“如果这次他不肯,就斩了他的头带回来。”使者到了山中宣读诏令,王次仲变成一只大乌鸦,振翅而飞,并落下三根羽毛,交给使者复命。

韦述杞梓,卢植楷模。

【典故】

韦述杞梓(qǐ zǐ):《白孔六帖》记载:唐代官员韦述和他两个弟弟学问都很好。同时代人赵冬曦的兄弟也很有名望,宰相张说(yuè)说:“韦赵兄弟,人之杞梓(杞树和梓树,比喻优秀的人才)。”

位于河北涿州卢家场村北的卢植墓

卢植楷模:《后汉书·卢植传》记载:曹操北征,路过东汉大臣卢植的故乡涿(zhuō)郡,下令说:“已去世的卢植,名声显扬于海内,学问堪称儒家宗师,是士大夫的楷模,国家的栋梁。”

士衡黄耳,子寿飞奴。

【典故】

士衡黄耳:《述异记》记载:有人送给西晋文学家陆机(字士衡)一条名叫黄耳的狗。陆机到洛阳做官后,对黄耳说:“我和家里很久不通信了,你能帮我送信吗?”狗摇着尾巴叫了几声。陆机就把写好的信放在竹筒里,系在黄耳的脖子上。黄耳果然把信送到了陆家,还带了回信到洛阳。

子寿飞奴:《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代大臣张九龄(字子寿)家里养了一群鸽子。这些鸽子可以将信准确送到相应的人家。于是张九龄给这群鸽子起了个名字叫“飞奴”,即会飞的奴仆。

直笔吴兢,公议袁枢。

【典故】

直笔吴兢:《新唐书·吴兢传》记载:唐代史官吴兢撰写《武则天实录》,如实记载了张昌宗威胁利诱张说诬陷宰相魏元忠的事情。张说看到后,多次让吴兢改写,吴兢说:“如果看在您的情面上改写了,还叫什么‘实录’?”

公议袁枢:《宋史·袁枢传》记载:南宋史学家袁枢参与国史修撰,北宋大臣章惇的后人仗着同乡的关系,希望袁枢在传记里替章惇说几句好话。袁枢说:“章惇做宰相,对不起国家,又欺骗君王。我做史官,有什么就写什么,宁可对不起同乡,不能对不起天下人的共同看法。”公议:就某人某事形成的共同观点。

陈胜辍锸,介子弃觚。

【典故】

陈胜辍锸(chā):《史记·陈涉世家》记载:秦朝人陈胜曾替人耕田以维持生活。在休息时,他和同伴说:“假如有一天我富贵了,一定不会忘记大家。”同伴笑道:“你不过是个佃农,哪有富贵可言呢?”陈胜叹息道:“燕雀怎么能懂得鸿鹄的志向?”后来陈胜在大泽乡首先反秦称王,天下纷纷响应。锸:即铁锹,挖土的工具。

介子弃觚(gū):《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官员傅介子14岁时曾经把写字的木简扔到一旁,说:“大丈夫应该到异国的土地上建功立业,怎么能做一个普通的儒生呢?”后来他多次出使西域,立了大功。觚:古代写字用的木简。

谢名蝴蝶,郑号鹧鸪。

【典故】

谢名蝴蝶:《古今诗话》记载:宋代诗人谢逸曾作蝴蝶诗三百首,人称其为“谢蝴蝶”。

郑号鹧鸪:《类说》记载:唐代诗人郑谷曾作《鹧鸪诗》,人称其为“郑鹧鸪”。

戴和书简,郑侠呈图。

【典故】

戴和书简:《云仙杂记》记载:汉代人戴和每结交到一个亲密的朋友,就把这个人的名字写在简册上,并在先祖的灵位前焚香禀告。写有名字的简册被称为“金兰簿”。

郑侠呈图:《宋史·郑侠传》记载:北宋神宗时,北方发生大规模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官员郑侠请画师把流民的苦状画成图画,呈献给皇帝。

瑕丘卖药,邺令投巫。

【典故】

瑕(xiá)丘卖药:《列仙传》记载:汉代仙人瑕丘仲以卖药为生。后因地震,瑕丘仲的房屋倒塌。有人贪图利益,把他的尸体扔到河里,并拿了他的药去卖。不久,瑕丘仲来找弃尸人索取自己的药,弃尸人吓得跪地哀求。

邺(yè)令投巫:《史记·滑(gǔ)稽列传》记载:战国时期魏国人西门豹做邺地(今河南安阳市北)县令时,得知当地豪强和巫婆勾结,以替河伯娶妻为由,每年要把一个女子扔到水中,还从民间搜刮大量钱财。为制止这种行为,西门豹借口新娘长得丑,把巫婆与豪强投进水里,从此邺地再没有人敢提为河伯娶妻的事情。

西门豹祠遗址坐落于河南安阳市区北的漳河岸边。祠堂早已不存,只留下四通古碑,其中两通字迹已漫漶不清,另两通则为清朝道光年间和民国时期的。

冰山右相,铜臭司徒。

【典故】

冰山右相:《资政通鉴·唐纪》记载:唐代大臣杨国忠做宰相时,天下的士人都争着去拜见他,只有进士张彖(tuàn)不肯。有人劝张彖说一旦得到杨国忠的赏识,就有富贵的希望。张彖说:“你们都把杨国忠当成泰山,我看他不过是冰山,一旦烈日当空,这座山就要消失。”

铜臭(xiù)司徒:《九州春秋》记载:东汉末期,朝政腐败,大臣崔烈以五百万买得司徒的职位,他问儿子崔钧:“我做三公,外界有什么议论?”崔钧说:“您年轻时就有很高的名望,没人说您不应该做三公,不过这次您升官,议论的人都嫌您沾染了铜钱的气味。”铜臭:铜制品上的一种气味。后引申为只重金钱,不重人情的人,又指贪官受贿。臭,通“嗅”,表气味。

武陵渔父,闽越樵夫。

【典故】

武陵渔父(fǔ):《陶渊明集·桃花源记》记载:武陵郡(在今湖南)的渔人捕鱼时沿着溪水中的桃花探寻源头,发现了一座小村庄。村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受外界战乱的困扰。渔人从村庄出来,一路留下记号,回到郡中后向地方官报告了自己的发现。地方官派人随着渔人去寻找,却再也找不到这个村庄了。

闽越樵夫:《淳熙三山志》记载:唐代宗时,闽越(今福建一带)樵夫蓝超追一头白鹿,渡水进入石门,开始路很窄,后来突然宽阔,出现一座村庄。村中人对蓝超说:“我们是秦朝时避难来到这里的,你能不能也留下呢?”蓝超说:“我想和亲友告别以后再来。”于是村民送给他一枝石榴花,让他离去。蓝超凭记忆再去寻找时,却始终找不到了。

渔人鹬蚌,田父卢。

【典故】

渔人鹬(yù)蚌:《战国策·燕策》记载:战国时期,赵国攻打燕国,苏代替燕王去劝赵王,说:“我曾看到蚌打开壳晒太阳,鹬(一种水鸟)来啄蚌的肉,蚌合上壳,把鹬的嘴夹住。鹬和蚌谁也不肯放开谁,渔人一下子就把它们都捉住了。现在赵伐燕,我怕秦国要做这个渔人啊。”

田父(jùn)卢:《战国策·齐策》记载:战国时期,齐国要攻打魏国,齐国政治家淳于髡(kūn)对齐王说:“韩子卢是跑得最快的狗,东郭是最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赶东郭,最终两个都累死了,农夫轻易地捉住了它们。齐魏相争,我担心秦国和楚国会成为故事里的农夫啊。”

描绘“鹬蚌相争”场景的邮票

郑家诗婢,郗氏文奴。

【典故】

郑家诗婢:《世说新语·文学》记载:东汉学者郑玄家中的奴婢都很有学问。一次,一个婢女没好好做事还狡辩,郑玄罚她到泥里跪着。另一个婢女经过,问跪着的婢女:“胡为乎泥中?(你怎么会在这泥水中啊?)”跪着的人回答:“薄言往愬(sù),逢彼之怒。(我向他诉苦,正好碰上他在发怒。)”问答的两句话都出自《诗经》。诗婢:懂得《诗经》的婢女。

郗氏文奴:《世说新语·品藻》记载:东晋大臣郗愔(yīn)家有一奴仆,精于写文章,而且很有想法。王羲之向刘惔(tán)称赞这个人,刘惔问:“比起郗愔来怎么样?”王羲之说:“不过是奴仆中比较有想法的一个而已,怎么能和郗愔相比?”刘惔说:“如果比不上郗愔,那也就是一般的奴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