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一个刺客
魏武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他继承并延续了父亲的霸业,甚至可以说是把魏国的霸业推向了一个全新于魏文侯时期的顶峰。
但是不可否认,他与魏文侯的差距也是明显存在的,比如说不能重用吴起,致使吴起逃亡楚国。
当然,这还仅仅只是其一。
与魏文侯继承魏氏家主时魏氏喘弱的局面相比,魏武侯继承的是一个全盛的魏国,同时还有父亲为他遗留的一批开创基业的能臣,这些都是他父亲当年不曾拥有的。然而,即便是在这种天然优势的环境下,魏武侯依然是昏招频出,错误接着一个又一个。
魏文侯时,魏国人才济济,除了率先变法的李悝、据守西河的吴起、攻破中山的乐羊外,还有开设西河学堂的子夏、极力推行仁治的田子方以及名满天下的段干木等人。
在魏文侯的手下,这些才能各异的人上下合一,齐力为魏国开创了盛世霸业。然而在魏文侯死后,魏国再也没有了这样的景象,子夏与李悝相继去世,吴起和田子方一个去了楚国一个去了齐国,乐羊被弃用,段干木终身不仕。
种种的迹象都在预示着魏国的未来,然而魏武侯却一点也没有注意到。
老的人才不断流失,新的人才又不能及时涌现,这是魏武侯治下魏国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魏武侯并没有注意这些,并且,他还将给魏国带来更多的新问题。
魏文侯时三家虽然已然分晋,但魏文侯却依旧在努力构建三家同盟,并且,他的努力也是有一定成效的。
在魏文侯的努力(忽悠)下,当魏国携手小弟韩国在中原大搞扩张活动的时候,赵国依然安心的守在他的北方。由于赵国的安静,魏国连番征战,收获颇丰。然而就在魏文侯死后,魏武侯显然没有父亲那般的忽悠口才。
魏国只用了魏文侯一世数十年的时间就把赵国由赵鞅和赵无恤父子两代人百年来建立的优势赶超,这样的迅猛之势让赵国在魏文侯死后突然幡然醒悟。
于是,赵国也开始了行动。
赵敬侯(赵籍儿子)元年(公元前386年),赵国迁都邯郸。
邯郸,一个更远离魏国的城邑,所以赵国迁都的目的也就很明确了---远离魏国势力的辐射范围。
赵国迁都透露的是对魏国的态度,然而魏武侯不能明白这态度究竟是什么意思(这就是他跟他父亲的差距)。
在他看来,赵国把都城前往离魏国更远的北方,这表明着赵国已决心脱离三家同盟。而依魏武侯的脾气,赵国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那不如找个机会干他一票,而机会很快也就来了。
就在赵国迁都的同时,赵国公子朝趁机作乱,试图抢夺君位。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魏武侯瞅准机会就是派出军队对公子朝一顿协助,直接就攻打到了赵国的新都城邯郸。然而,经过一番艰苦作战,赵国最终还是战胜了公子朝,魏武侯白忙活一场。
赵国迁都是为了远离魏国,目的是不想跟魏国做朋友了。现在好了,魏武侯一出兵,赵国不仅不跟魏国做朋友了,甚至还成了敌人,这就标志着魏文侯努力构建的三家联盟正式瓦解。
同盟瓦解,魏国再也不能让他的兄弟为他挡刀了,而魏武侯表示他还不想停下来。
楚国自春秋以来就跟晋国水火不容,而封地偏南的魏氏更是首当其冲,随着魏文侯的崛起,楚国受到来着北方的威胁更是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楚国也开始寻求变法,随着吴起的到来,楚国的变法也渐露头角。而就在这时,魏武侯依然不能正视自己南方的这个大国,依旧频频与之为敌,这就无疑为魏国树立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而关于魏武侯树敌这一块,齐国也就不得不提了。
周王室收到要求封齐国田氏为侯的第一封信是魏文侯写的,周安王正式封田和为侯是在魏武侯的努力下实现的,基于这两点,魏国之于田氏齐国的恩是明显而又特别的。而仗着对人家有恩,就试图去控制人家,这在魏武侯看来也是天经地义的。
齐废公四年(公元前380年),齐国出兵攻打燕国,招架不住的燕国立即向三晋(赵国、魏国和韩国)求救,收到燕国的求救后,魏武侯立即出兵攻齐,并很快大破齐军。
第二年,感觉受到了侮辱的齐国再次加强兵力攻打燕国,燕国再次向三晋求救,赵魏韩三家又一次卷入到了与齐国的战争中。
三晋合一,天下无敌,赵魏韩联手攻击齐军,很快就打到了齐国本土,齐国不得不举旗投降。
然而,这看似的胜利,对魏武侯来讲却是一次失败,因为齐国也从此变成了魏国的敌人。
流失人才,瓦解联盟,到处树敌,这些都是魏武侯的败笔,但并不是他最大的败笔。而要看魏武侯最大的败笔,我们还得把目光放到秦国来。
秦国是魏国的宿敌,这在魏氏家族还孕育在强大的晋国怀抱中的时候就是已经注定的。以前,魏氏背靠着晋国这座大山,对着秦国不是打就是骂。后来,随着魏文侯的崛起,脱离了晋国保护的魏国对秦国更是变本加厉。而这个情况随着魏武侯做错的一件事,即将成为历史。
关于魏武侯做错的这件事,还要从秦国的历史讲起。
秦怀公四年(公元前425年),被秦国贵族迎回继承其兄君位的秦怀公又被秦国贵族逼得自杀。由于怀公太子早死,秦国人便拥立了他的孙子嬴肃为君,也就是秦灵公。
秦灵公十年(公元前415年),秦灵公去世,其叔嬴悼子篡位,也是秦简公。当时,秦灵公之子,时年十岁的公子连被迫逃亡魏国。
秦简公十五年(公元前400年),秦简公去世,其子公子仁继位,是为秦惠公。
秦惠公十三年(公元前387年),秦惠公去世,其年仅两岁的儿子公子昌继位。
主少国疑,此时秦国的国政尽归公子昌的母亲,但他的母亲并不是一个善于玩权弄政的女人。于是,她又把秦国的国政托付给了宦官和外戚(娘家人),这就激发了她们母子与秦国公室老贵族们之间的矛盾。
此时的秦国不管是社会矛盾还是政治矛盾都无比的尖锐,这被魏武侯看在了眼里,于是他想到了身边的公子连。
公子连在魏国生活了近三十年,他对魏国是有着无限的感激的,而这感激是可以被利用的。
于是,魏武侯决定趁着秦国动荡之际,以武力护送公子连回国继位,以此来建立一个亲魏的秦国政权,就像当年秦穆公屡次拥立晋国的国君一样。
说干就干,魏武侯找到了公子连,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当然,他会说得委婉一点,不会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了。但是,即便魏武侯说得再隐晦,此时已年近四十的公子连也不可能一点都意识不到。
只是不管怎样,公子连回国继位的愿望是强烈的,并且他还知道,秦国与魏国是世代的死敌,如果自己接受魏武侯的帮助,将来必然要受到魏国的制约。
种种的考虑下,公子连犹豫不决,但是回国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首先,公子连派出自己的亲信回到秦国,暗中联系与嬴昌母子不合的秦国大夫,并向他们透露自己即将回国的消息。同时,这些人还在秦国国内散布公子连回国后要实施新政的消息。除此之外,这些人还带着大量的财宝来到秦国结交各路豪士和军队将领。
秦国自秦简公篡位后,朝政腐败,国力直线下降,后来又丢掉西河之地,这些早已引起了绝大秦国人的不满。所以当公子连的亲信回到秦国散播公子连即将回国的消息后,秦国各层人士都进入了一个蠢蠢欲动的状态。
时机已然成熟,公子连便欣然接受了魏武侯的帮助。
魏武侯十一年(公元前385年),公子连告别了魏武侯来到魏国的西河郡,在这里,有大批的秦国官员正在等他,在这批官员的簇拥下,公子连被立为国君。
魏国西河郡发生的一幕,很快就传到了嬴昌母亲的耳中,随即她便下令秦国军队兵发西河。
当然,嬴昌母亲并不是针对魏国,因为她给军队的命令是消灭公子连。
然而,当秦国军队到达魏国边境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对公子连采取任何行动,反而是接纳了公子连。
原来,这军队的首领早已是公子连的人了(钱没有白花)。
得到了秦国军队的拥护,再加上有魏武侯的支持和秦国百姓的夹道欢迎,公子连很快进入到了秦国的都城雍城。
随后,便杀了嬴昌母子,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君位,而这个公子连也就是秦献公。
护送秦献公回到秦国,为什么说是魏武侯最大的败笔呢,让我们来看看秦献公回国后都做了什么。
秦献公在魏国生活的三十年,是天下巨变的三十年,赵魏韩列为诸侯,魏国因率先变法而强盛,田氏代齐。特别是在魏国所发生的一切,更是在秦献公的眼皮底下。于此同时,秦国的困顿低落与天下的巨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无比刺激着秦献公。于是,回到秦国后,秦献公也开始在秦国实施起了变法。
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废除了秦国自秦武公以来在秦国实施了三百年的活人殉葬制。
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献公将秦国的都城从位于秦国西部的雍城迁往更靠近中原的栎阳。通过迁都,秦献公除了试图摆脱秦国旧势力的束缚外,更重要的是向秦国人传达一个决心---夺回西河之地,重振秦国国威。
除此之外,秦献公还将秦国的部分边境地区设置成县,由自己亲自指派官员进行治理。同时还开始在秦国实施工商管理税法,对各种商人的营业进行征税,以此来充实国库。
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秦献公把秦国的人口进行编制,以五户为一伍。平时让这些人进行农业活动和军事训练,战时便把这些人编排成军队,以便作战,并且在这些人中实行连坐制(如果有人触犯秦法,这五家人都要受到牵连,以此让他们相互监督)。
制度上改革,经济上也不落后,随着秦国变法的深入,秦献公又把目光放到了秦国旧贵族的身上。
秦献公很少对秦国旧贵族进行土地赏赐,这对收入单一的旧贵族来讲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于此同时,秦献公大力鼓舞新生地主开垦荒地。
随着此消彼长,秦国新生的地主集团大有取代旧贵族之势,而随着这些新地主的兴起和不断和开荒拓地,秦国的农业实力也越来越强。
当制度逐渐变革完善国力慢慢回暖的时候,秦献公又把目光放到了国际上。
秦献公十九年(公元前366年),秦献公以魏韩两国威胁周天子为由起兵勤王,发兵洛阳。
在王都城外,秦军与魏韩联军展开了一场战斗,结果以秦献公获胜而结束,魏韩两国不得不灰溜溜的回到自己的地方。
通过这一战,秦献公得到了周显王的称赞,秦国的国际地位瞬间提高,自此,秦国又开始把注意力从国内转到国际舞台上来。
秦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64年),秦国发兵攻打魏国,直捣魏国境内,欲收复被魏国占领已有四十多年的西河之地,虽未成功,但也斩首了魏国六万余人,。
秦献公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秦国再次发兵攻打魏国,于少梁大败魏军,并且还俘虏了魏相公叔痤(秦献公在魏国的时候公叔痤待他不薄,所以后来又放了他)。自此一战,魏国彻底失去了对秦国的制衡之权,开始转主动的攻势为被动的守势。
改变秦魏两国攻守之势的变化,这还不是秦献公最大功劳,他最大的功劳是为魏国留下了一个更加可怕的对手。
就在少梁之战的同一年,秦献公去世,其子嬴渠梁继位,这位爷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孝公。
一个时代就此开启。
西汉贾谊在他的《过秦论》中开篇就写到: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不得不说,文人就是文人,三言两语便道清了一个人之于时代的地位。
随着秦孝公的继位,秦国继续加深变法,国力稳步上升,自此,拉开了秦“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终将大一统的序幕。
在秦国东出一统的大路上,魏国就是他们第一个要解决的对手。这样看来,你说魏武侯送秦献公回国是个多大的错误啊。
秦国今后会是一个怎样的对手,魏武侯看不到,所以,不如先来看一下韩国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韩国因为处于诸侯环抱的特殊位置,再加上又没有魏文侯那样的雄魄君主,所以自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战国七雄中最弱小的国家。
当然,就在魏国轰轰烈烈变法的时候,韩国也有人想要效仿魏国实行变法,这个人就是严仲子。
严仲子想要在韩国实施变法,但他却不是跟顺利,因为横在他面前的有一个人,侠累,韩景侯韩虔的弟弟,韩烈侯的叔叔,时任韩国的相邦。
变法是为国求强之事,然而一国之相却从中阻拦,严仲子肯定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他被迫逃离韩国。
离开韩国后,严仲子依然愤愤不平,于是,他产生了一个想法---找一个云游刺客,除掉侠累,为韩国变法扫清障碍,更为自己报仇雪恨。
在这样的想法下,严仲子来到了齐国,因为他听说有一个叫聂政的人在此。
聂政,本是韩国有名的侠客。因为在韩国杀了人,怕连累自己的母亲和姐姐,因此才带着二人来到了齐国,以屠狗为生。
来到齐国后,严仲子找到了聂政,并带着薄礼登门拜访,顺便留了下来吃个饭喝个酒。就在酒足饭饱之际,严仲子突然拿出一百镒黄金,上前孝敬聂政的母亲。
以屠狗为生的聂政一家人哪里见过这么多钱,这立刻引起了聂政的警惕,但看着坚持的严仲子,聂政若有所思,瞬间便明白了严仲子是有所求。
一个屠狗之人,能有什么被人所求的,聂政知道,无非是自己曾经侠客的身份罢了。而所求一个侠客,无非是替他杀人罢了。一想到这,聂政拒绝的态度更加坚决了,自己还有母亲要养,自己的姐姐还未嫁,如果贸然去替人杀人,自己的性命也难有保障,到时候自己的母亲和姐姐该怎么办啊?
看着坚决拒绝的聂政,严仲子似乎也看出了聂政的心思,于是对他说:“实不相瞒,我是有仇要报,所以才找到了你。送上这百金,就当时给你母亲平日的吃穿用度,其他的事我也就不讲了,就当我们交个朋友。”
看来,从古至今,交朋友这句话都是害人的。
既然严仲子明讲了,聂政也不再掩饰:“我之所以这样屈辱自己到这地方卖狗肉为生,只是想安稳的供奉老母亲罢了,只要母亲还在世,我的性命就不能为别人来牺牲,还望见谅。”
聂政一再坚持,严仲子也不好强求。但这次之后,严仲子好像真的跟聂政交上了朋友似的,隔三差五就来拜访聂政,顺便还给他和他母亲带来一些礼物。
久而久之,聂政便把严仲子对自己的恩记在了心里。
不久之后,聂政的母亲去世,其姐姐也嫁为人妻。于是,聂政找到了严仲子:“请问仲子的仇人是谁?”
看着冷静的聂政,严仲子对他说:“我的仇人就是韩相侠累,作为国君的叔父,侠累宗族旺盛,人丁众多,护卫重重。我多次派人暗杀他都没有得逞,如果你愿意帮我,就让我的车骑做你的副手。”
面对严仲子的建议,聂政提出了反对意见:“侠累作为国君的叔父,为了避免意外和走漏消息,刺杀他不能带太多的人。并且,如果带上你的人,到时候怕是会连累你,所以,还是我一个人去的。”
说完,聂政便走上了刺杀侠累的路。
聂政独自一人,提着宝剑来到了韩相侠累的门外,此时的侠累正坐在自己的府上,而在他的周围是一群手拿武器的护卫者。
突然,聂政横冲而出,手持宝剑便直奔侠累而去。这突然的一幕把侠累的护卫者吓了一跳,但很快便进入到了护卫的状态,纷纷拔出腰中的剑并大声呵斥聂政。
面对侠累护卫的呵斥,聂政不为所动,一步步走上靠近侠累的台阶。随着聂政快要接近侠累,护卫们也一涌而上,顿时,侠累的府中刀光剑影乱作一团。
在一阵刀光剑影过后,侠累的府上便躺着十来具尸体,其中还有一具就是侠累本人,而聂政却还依然坚强的站在那里。
以一人之力,斩杀十来护卫,这样的战斗力是极其恐怖的。看着聂政手中的剑还在滴着血,侠累剩下的护卫也就不敢妄动了(毕竟十来具尸体就在旁边,他们是怎么倒下的都看在眼里)。
然而就在这时,聂政再次举起了手中的剑,只是,他并没有冲向剩下的护卫,而是把剑指向了自己。
于是,接下来就发生了恐怖的一幕:聂政用剑剥掉了自己的脸皮,然后还挖出了自己的双眼,并且还割破了自己的肚皮挑出了自己的肠子。
做完这些,聂政才倒下。
一国之相,在自己的府中重重护卫之下被杀,这在韩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这绝不是一人所为,一定有幕后的黑手,为了揪出幕后的指使人,韩烈侯把聂政的尸体弃于集市之上,并发出告示谁能提供刺客的身份重重有赏。然而,一个双眼被挖,脸皮被剥的人,谁能认得出来。
很快,韩国相邦被刺的消息传遍了天下,与这个消息一同传出去的还有刺客的尸体弃于集市之上和重金悬赏提供刺客身份的告示。
当消息传到聂政姐姐的耳中时,她立即动身前往了韩国,来到聂政的尸体旁,抱着聂政的尸体就是一顿痛苦。
这时韩国街上的人过来提醒她:“这个人刺杀了国相,国君悬赏重金要查他的身份,夫人你没听说吗?怎么还敢来认尸啊?”
面对韩国人的询问,聂政的姐姐回答:“我听说了。可是我弟弟甘心以屠狗为生,就是因为老母健在,我也还没有出嫁。现在老母享尽天年去逝后,我也已嫁人。当初严仲子来结交穷困潦倒的我们,恩情深厚,我弟弟又能怎么办呢!勇士本来就应该替知己牺牲性命。因为我还活在世上,所以我弟弟才自行毁坏面容躯体,使人不能辨认,以免牵连到我。可是我怎么能害怕杀身之祸,永远埋没弟弟的名声呢!所以我才来到了这里。”
聂政的姐姐说完这些,韩国人便不再多问。
最终,聂政的姐姐也因悲伤过度也死在了聂政的尸体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