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六十二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齐国

郑庄公建立的霸业在几个儿子的轮番登台后飞灰湮灭,虽然郑厉公重现了辉煌,但那也仅仅只是回光返照。

郑厉公撒手人寰之后,郑国最后的一点霸气也被带走,从此郑国在历史的主流中退了下来,彻底沦为了配角。

不过郑国霸业的消亡并不代表着春秋时代诸侯的彻底平庸,相反的是,郑国的称霸代表的是开创了一个时代,一个属于诸侯的时代,从此之后春秋时代不缺乏霸主。

而在郑国之后一个响当当的诸侯国也就出现在了这个历史的舞台上,他就是齐国。

要说齐国,得先说一个人---吕尚

吕尚者,姜子牙也

因为祖上跟随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地,故从其氏吕,本姓姜氏。

拜各个版本的封神榜所赐,大家对吕尚肯定都有一定的认知。但是,荧幕上的姜子牙和史书上的姜子牙是一样的吗?

让我们来看看。

吕尚早年的经历在史书上是一片空白的,史书上他的人生就是从一个老头开始的,鉴于这样的情况,考虑到他后来的成就,我们先且称他为神棍。

其实说吕尚是个神棍真的一点也不过分,当时的情况是这样子的,就是一个老头子一把年纪了也没什么正经事业,整天就知道搞得神神秘秘的去河边钓鱼。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养老婆孩子的,房贷是怎么还的,只知道他过得挺逍遥自在的,所以称他为神棍应该是很合适的。

神棍虽然游手好闲,但是他的命运在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似了,这还要从当时的天下形势开始说起。

当时的中原王朝商王室已经来到了他的最后一任天子商纣王时代,纣王是一个昏庸无道的君主这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当时的天下诸侯人人都在盼望着有一个人可以领导他们推翻商王室的统治。

就是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神棍吕尚每天坚持到河边去钓鱼,就在这河边,他遇到了一个可以改变天下的人。

我们都知道,这个人就是周西伯姬昌。

缘分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姬昌闲来无事准备出去打猎,当然,诸侯贵族出去打猎可不是像寻常人一样操起家伙就走的,他们一般要先来一个仪式,卜卦之类的。

按照惯例姬昌也来了一发,卦象显示:所获非龙非彨,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史记-齐太公世家》。

意思就是说这次出去会有所收获,但是呢,既不是什么有角没角的龙,也不是老虎人熊,而是辅佐霸王之业的人。

这卦象一出来,姬昌可就高兴坏了,屁颠屁颠的就跑出去打猎了。

果然,当他来到河边的时候就遇到了我们的主人翁神棍吕尚。

有了出门前卦象的预兆,姬昌今天出门可以说是注意了每个细节,生怕自己会错过什么,所以当他看到一个老头坐在这里的时候,心想这可能就是卦象的指示。

于是,姬昌就停下来跟老头开始吹牛了,果不其然,说着说着就越说越高兴,姬昌还把自己的太公都搬出来了:“我们家太公说了,会有圣人来到我这,然后周就会大兴的,我想说的应该就是你吧,我真是盼望你老久了。”

姬昌很激动,神棍吕尚更激动,钓鱼钓了这么多年,终于钓到一个主了。

两人相见恨晚,随即姬昌就把吕尚手牵手的带回去尊为太师了。

不得不说吕尚还真有两把刷子,本是一生碌碌无为的神棍三言两语就把做为一方诸侯的姬昌忽悠住了,把自己忽悠成了太师。

吕尚成功的事迹激励着后来人,以至于后来诸多神棍争相效仿,他们大多都神经叨叨,总想着遇到明君来请自己。但因为神棍越来越多,导致市场假货太多,所以有史以来成功的也就那么几个,而寥寥不多成功的几个则都具备了以下几点:

1.运气,好歹那天姬昌可是在家卜了卦出来的,这个心态是不能比的。

2.学识,古时候读书的人是不多的,会读书又会吹牛的那就更少了,会吹牛又能吹得别人高兴的那就是少之又少了,所以能做到这几点的总而言之就是有真才实学的了。

3.时局,生在那个时局才是学识用武的最好舞台,君不见多少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虽然吕尚那时已经两鬓斑白,但是黄天终究不负他,周西伯还是来到了他身边。

4.坚持,我们在书上只看到了姬昌在河边遇到钓鱼的吕尚,书上却没告诉我们吕尚为了等到姬昌在河边钓了多少鱼。怕是家里人吃鱼都吃吐了,但是他依旧坚持,那一份信念恐怕即便是周西伯不来吕尚老死,他也会把这份信念带到黄泉去,这便是坚持。

吕尚同时具备了以上几点,所以他成了神棍界的鼻祖。

姬昌把吕尚带回来,可不是真的只来陪自己吹牛的,而是要干大事业的。从此周西伯姬昌和吕尚便开始了一段在暗中策划密谋如何推翻商纣政权的时光。

随着吕尚的到来,姬昌也就有了主心骨,他现在更加的明白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于是,姬昌一方面在国内推行德政并且经常主持周边一些小部落的争端,另一方面又去征讨戎夷并且大规模的建设据点城池。

当姬昌在不问东西的耕耘着,久而久之,周西伯的影响力也就越来越大了,天下诸侯归心向周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实。

姬昌在为推翻商纣王做着准备,但是他自己却没有等到那一刻就魂归西天了,继承他遗志的是他的儿子姬发。

姬发做为上天派来的那个人,他从小就在姬昌的教诲下成长着,所以,从他继位的那一刻起他唯一的目标就是要完成父亲的大业。

姬发的思路是很清晰的,但是真正起兵造反可不是闹着玩的,虽然父亲多年的经营让人还是很迫不及待,但他还是不敢贸然行动。

行动不能贸然,不过试一试还是可以的,姬发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愿意跟自己一起反抗商纣王。

有了这个想法,姬发便命令吕尚统领众兵,集结船只出发伐纣。

当吕尚率领着军队从西岐走到盟津时,眼前的一幕让姬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天下诸侯不召自来的竟然有八百多位。

这些人一听说是要去攻打纣王都兴奋得很。

吕尚知道天下的诸侯都很恨商纣王,但这阵势显然也令他感到了意外的。看到集结的人越来越多,各路诸侯的脑袋也就热起来了,纷纷强烈要求立马就去讨伐商纣王。

各路诸侯脑袋是热的,但有一个人脑袋是清醒的。

通常的剧情是下面的人纷纷要求打,可是领导的人却异常的冷静,而一般最后的结果都会证明异常冷静的那个人才是对的,很明显这次冷静的那个人就是姬发。

面对士气高昂的八百诸侯,姬发只冷冷的吐出了两个字:未可。

姬发之所以不敢贸然出击,不是姬发不明白这八百诸侯有多么的慷慨激昂,相反他非常清楚这些都是被商纣王压迫得走投无路的人,他也非常明白这样的人能迸发出多大的战斗力。

然而,时机不是因为有足够的激情就会有的,这个必须等,姬发明白商王室历经了六百余年,在中原地区根深蒂固,天子之位世人皆知,如果贸贸然的起兵肯定会胜算不足的。所以,姬发知道,起兵伐纣,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因为纣王也许可以经得起姬发的十次起兵,但是姬发却经不起一次的兵败。

要想成功,计划、时机、天运一个都不能有任何闪失,任何的一个闪失都会让两代人数十年八百诸侯呕心沥血的经营毁于一旦。

姬发的冷静很快让各路诸侯也冷静下来了,于是,这次集合姬发以时机未到为由把不召自来的诸侯解散回家。

面对有准备的人,老天往往是不会让他等太久的。两年时间如白驹过隙,姬发依旧在耐心的等待着。可是朝歌的纣王却迫不及待的要求天下的诸侯赶紧杀过来,为了能彻底激起诸侯们的愤怒,纣王杀死了王子比干,囚禁了王叔萁子(比干、萁子和微子并称为殷末三仁)。

纣王在作死,姬发当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于是仰天长叹,通知各路诸侯起兵伐纣。

按照惯例出门前还是先来他一卦,不过这次好像老天并不支持姬发,卦象显示此次出征极为不利。

随着卦象的显现,此时岐山军营外还突然刮起了大风,卦象和天象似乎都在提醒着姬发,此次出征凶多吉少。

在科学还没有普及的半原始社会,临行前这样的天象让群臣们也都感到了恐惧。然而,就在大家准备打退堂鼓的时候,一个人站出来了,他强烈要求姬发不要过分迷信卦象的显示,要按原计划进军。

这个人就是吕尚。

吕尚的坚决给了所有人信心,大家把卦象抛之脑后,随即姬发便带着三百辆战车、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向东进发伐纣,行军至孟津与诸侯汇合。

当姬发率领着八百诸侯来到商都朝歌郊外牧野时,商纣王才意识到了形势的严重性,于是立马发兵七十余万前去抵抗姬发。

面对纣王的七十万大军,姬发心里是一点也不慌的,因为他知道这七十万是什么人。乌合之众而已,不是逃犯就是囚徒,这并不是纣王的精锐部队(纣王的精锐正在征讨东夷)。

姬发不慌,但他还是不敢轻敌,毕竟是七十万之众。

他知道这是最后的决战,成败在此一举,所以他必须派最厉害的一个人率领着军队前去迎战纣王的七十万兵马。

毫无疑问,在姬发心中,自己阵营中最厉害的角色就是吕尚了。

吕尚带领着数百敢死队作为先锋在前冲锋(身体确实还可以),而姬发自己则率领着战车和全部的军力随后发起了对纣王的攻击。

在这次决战里,纣王除了人数上的优势之外,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并且随着决战的开始,纣王人数的优势也变得荡然无存了。

七十万囚徒的心可不是向着纣王的,作为被纣王压迫奴役的人,这七十万人跟那些起兵反纣的人是一样的,在他们的心里都在盼着姬发赶快攻过来。所以,当姬发的战车冲过来的时候纣王的前部军队纷纷掉转了方向转而攻击后面的军队,而后面的士兵则纷纷放下了武器溃败而逃。

人心散了,什么都没有了,到这个时候纣王才体会到了失去人心的痛苦。

但是,已经晚了,他已经没有退路可走了,只能返回朝歌城里登上鹿台,穿上他的金缕玉衣跳入熊熊的烈火之中。

纣王的死代表着商王室的彻底倒台,而姬发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天下的共主建立起了周王室。

成为天子后的姬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封诸侯,毕竟大伙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就是为了那一亩半分地。

在这些被姬发分封的诸侯中,有一部分是实在是被纣王压榨得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的,有一部分是看清了形势推波助澜协助姬发的,还有一部分纯属跟在后面打酱油的。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本来就是诸侯,是尊商王室为天子的诸侯。

对于这些人的分封姬发基本上都属于走程序,因为姬发知道对于他们来讲也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天子而已。

但还有一部分人的分封姬发是要很认真去考虑的,这部分人本身不是诸侯,比如说自己的兄弟子侄。

当然,还有吕尚这种既不是诸侯又不是子弟但却功劳极高的,这些人的分封才真正的意味着周王室的统治。

吕尚对于姬发成为天子的功劳那是不必说的,但是呢姬发这天子不是也才刚坐上吗,还有好多偏远地区还不知道天下已经换了主人呢,那么吕太公你就发挥一下余热吧。于是,吕尚就被分封到当时还是东夷之地的营丘(今山东昌乐县),建齐国。

中原地区纣王虽说是死了,武王姬发也成了天下的共主,但是商王室六百年基业的影响力不是一场战争就可以消除的。

在很多偏远的地方,他们还依旧认为商王室才是天下的正统,所以东夷人根本就不认姬发分封的这个诸侯,他们认为吕尚跑到这里来就是来侵略的,对于侵略的行为必须是要反抗的。

吕尚刚到封地,当地人不拥戴他,但是吕尚知道,不能用在中原对付纣王的方法对付这些人。

在中原那里的斗争是因为政治,但是东夷人可不懂政治。他们只知道你来占我地方的,地方被占了咱可就没有地方弄吃的了,那是不给人活路啊,所以必须反抗。

吕尚非常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他到营丘之后,并没有用武力镇压驱除东夷人,而是建立政府修理政治,风俗方面依旧当地,把从中原带来的礼仪简化,并且鼓励商业和工业,更是利用东边临近海的便利大力发展渔业和盐业。

在吕尚有条不紊的治理之下,东夷部落大多归附齐国,毕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谁不愿意啊,就这样在吕尚的治理下齐国渐渐地发展成了东方的大国。

东边的齐国正在如火如荼搞生产建设,中原的周王室可不太稳定,武王姬发在分封天下后没多久就病死了,儿子尚小,继位为成王。

小孩子当然理不了政了,于是要有人来摄政,武王姬发之弟周公就成了周王室的摄政王。

前文讲过的管叔和蔡叔就在这时候发出了反对的声音,这对于年轻的周王室来讲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要想成为正真的天下共主,那么公然的反对者就必须要被灭亡,好在管叔和蔡叔是个很好收拾的角色。

叛乱是收拾了,但是周王室的根本问题可还没有解决,要想做到真正的天下归心,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这次兄弟的叛乱让周公看到了隐患,这个隐患让他感到了害怕。

连武王的亲兄弟都会站出来反对周王室,那么其他的那些诸侯呢,他们当中还有值得信任的吗?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周公知道他该做点什么了,他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即便亲兄弟都不能让人信任,但他却依旧值得信任的人,这个人就是远在山东半岛的吕尚。

吕尚辅佐文王和武王,居功至伟,威望极高,管蔡之事后天下诸侯能够让周公完全信任的就只有太公吕尚了。

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齐国的吕尚便成了周王室保持稳定最强有力的一个支撑。

对于周王室来讲齐国是一个正面教材,所以他就是天下诸侯学习的榜样,要让天下诸侯都向齐国学习,那么周王室就要树立起齐国在诸侯间的特殊地位。

于是,吕太公就收到了周王室给自己的一条指令: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换成现代白话文就是:凡是天下的土地,不管是侯爵还是伯爵的,齐国都可以代表周王室对其进行征伐。

为了周王室的稳定,周公是豁出去了,给了齐国这么大的权力,当然,这句话不管是对齐国还是周王室来讲作用都是积极的。

周公不愧是辅政界的高手,齐国威望之高,势力之强,对周室忠心之耿耿,有了齐国做藩篱,周王室确实可以高枕无忧,再也不用担心天下诸侯反叛了。不过周王室让齐国可以对天下诸侯实得征之是为了稳定当时还不成熟周王室,但这对于齐国来讲意义却不仅于此。

吕太公死后,时间转眼过了三百多年,这三百年来,齐国与世无争,默默无闻,以至于齐国都淡出了诸侯们的视线,直到齐襄公的出现。

齐襄公是齐国的第十四任国君,吕尚的第十一代玄孙,是他把齐国重新又拉上了历史的舞台,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

齐襄公,姜姓,吕氏,名诸儿,祖上特别阔,公十一代。

凭借着祖上留下的巨额财富和高贵的地位,姜诸儿玩遍了世间的人与物,所以,他一直想找点刺激的玩意。

在齐国,和他有一样想法的还有一个女人,他的妹妹文姜(被公子忽拒绝的那位)。

齐襄公和文姜对刺激有着和常人不同的理解和追求,他们两兄妹往往只有在床上才能找到他们想要的刺激。

这就是他们对于刺激的全部理解和追求。

不要惊慌,不要惊讶,我没有打错字,齐襄公和文姜就是喜欢玩那个都不好意思说的。

鉴于当时齐国的风气程度,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都有绝对性自由的信仰,所以,今后不管我们看到齐国的人在搞什么男女关系,我们都要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

因为,他们自己就觉得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很多人会好奇了,儿子跟女儿玩那个不好意思讲的游戏,他们老爹齐僖公就不管?

其实,早在齐襄公和文姜的父亲齐僖公还没有去世的时候,齐襄公就已经和他妹妹把床单都滚烂了,至于齐僖公对这件事知不知道我是不清楚的。但是,我很清楚当时的齐僖公是很想把自己的女儿文姜嫁出去的,并且,还幻想着要给她找一个气宇轩昂的盖世英雄。恰逢那年北戎入侵齐国,寤生派出了自己的儿子公子忽前去救援,接下来的故事我已经讲过了。

文姜作为当时各诸侯、公子争相竞争的对象,他们以各种理由纷纷前往齐国都城临淄和齐僖公攀扯关系,想的就是迎娶文姜为妻。在这众星捧月中,文姜的心气达到了顶峰,而在这批赶往临淄的诸侯、公子中,没有一个是文姜看上的,直到那个气宇轩昂驱除北戎的郑国世子公子忽出现。

故事我们已经知道了,公子忽的拒绝让文姜承受了巨大的打击,这样的落差让文姜感受到了莫大的耻辱。那颗骄傲的心被彻底击碎,从此文姜就从那个才华横溢的齐女变成了不知羞耻的那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