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边的泪
邵梓淇
我有一个其貌不扬的母亲,短头发,中等身材。或许在其他人眼中,她只是一个普通人,但在我的脑海中,她的形象却总是那么的伟大。这还要从我一年级时母亲的泪说起。
那年,我刚刚过完七周岁生日,到了学校,看到一群同学正在玩门。我看了以后心里痒,就也过去凑了一下热闹,却不曾想到门竟“轰”的一声关上了。霎时,我的右手中指血流如注,我马上被送到了医院。
到了医院,医生看了说:“伤者的情况十分严重,需要紧急缝合!”我一听,吓得连话也说不出来了。我被转移到了手术室里。缝针真是痛极了!我痛得号啕大哭,不时发出撕心裂肺的吼叫。我凄惨的哭声,让人听起来心惊胆寒,整个手术室就像屠宰场一样。
王老师
连用三个成语,却并不让人有堆砌辞藻、掉书袋的感觉,因为用得很合适,很恰当。在语文课上,我常常对学生强调用词准确很重要,但我并不摒弃成语、修辞等的运用,它们都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帮手。
我抬起满脸泪痕的头,内心充满着恐惧,双眼盯着站在一旁的母亲。但母亲却只是冷冰冰地抛下一句话:“你总要独自面对病痛,不能老是依靠别人的帮助!”我彻底绝望了,最后一道心理防线也彻底崩塌。我放声大哭,哭叫声充斥着手术室,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痛苦的气息。我哭得天昏地暗,差点就昏了过去。
当神思恍惚的我回到病房时,我感到了愤怒。我很生气,因为母亲在手术室里对无助的我置之不理的冷漠行为。因此,在最初的几天里,我一直都在和母亲赌气。但一个夜晚的发现改变了这一切。
那一夜,我失眠了。母亲以为我睡着了。当她看到我那只受伤的手指时,竟悄悄地哭了。母亲很快就将眼泪揩去了。她慈爱地看着我,随后又皱了皱眉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王老师
强势背后的泪水,是一颗慈母的心。作为孩子,很多时候却只看到严厉,理解不了这颗心。
看到这一幕,我眼里的怨恨被泪水冲刷掉了。我想起母亲整日为了我而憔悴,想起她为了照顾我而日益瘦弱的脊背,我竟不曾心存感激。
王老师
把母亲这些神态和动作看得这样仔细,因为心中有爱和愧疚。而通过这样仔细的观察,才有深刻的体会,心理活动的一路转变写得非常自然。
我哭了,搂住母亲,蜷缩在她的怀里进入了梦乡。
[点评]
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很高,我只说其中两点:
一、文章需要给读者挖挖坑,读得颠簸一些,从开篇到结束,读者的情绪几经起伏,高高低低,才读得过瘾。比如本文,一开始让大家认识了一个严厉的、不近人情的母亲,到结尾处才发现,原来母亲严厉的外表下,也有一颗柔情的心;而我呢,一开始是怨恨母亲,后来在母亲的泪水中,我也哭了,理解了母亲的苦心——她的严厉,是为了帮助我独立和成长。这样写文章,能充分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结尾写得尤其好,就如中国画的留白,很有回味。如果直截了当地抒情说“啊,妈妈我爱你,感谢你”,从文法上来说并没有错,但味道肯定没有现在这样写更经得起咀嚼。
好的文章结尾,就如余音绕梁,让读者自己去参透去领悟个中的意思,而不是直白地把道理都说透。对作文起步者来说,直接说白,易操作,好上手,但学到六年级的孩子,应该去尝试更有文学味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