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硬盘相关知识
2.1 硬盘基础知识
硬盘(英文名称Fixed disk或者Hard disk)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外存储器,是集机、电、磁于一体的高精密存储设备。
1956年9月,IBM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称为IBM 350 RAMAC的硬盘。这个容量仅为5MB的硬盘共计使用了50个直径为24英寸的盘片,这些盘片表面涂有一层磁性物质,它们被叠放在一起,绕着同一个轴旋转,其磁头可以直接移动到盘片上的任意一块存储区域,从而成功地实现了随机存储。尽管这个硬盘的体积大得像一台大型家用洗衣机,速度和容量都不尽如人意,但在当时总比使用纸带记录数据好得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硬盘驱动器从控制技术、接口标准、机械结构等方面都有了一系列改进。正是因为这一系列技术上的突破,使得我们今天终于用上了容量大、体积小、速度快、性能可靠、价格便宜的硬盘。
从尺寸上划分,硬盘主要有:5.25英寸、3.5英寸、2.5英寸和1.8英寸等。外存储器除硬盘外,还有移动硬盘、U盘、各种存储卡、VCD光盘、DVD光盘、固态硬盘等。
2.1.1 硬盘物理结构与工作原理
一般来说,除固态硬盘外,无论哪种硬盘,都是由盘片、磁头、盘片主轴、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分组成。所有的盘片都固定在一个旋转轴上,这个轴称之为盘片主轴。而所有盘片之间是平行的,在每个盘片上面都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所有的磁头连接在一个磁头控制器上,由磁头控制器负责各个磁头的移动。磁头沿盘片的半径方向移动,而盘片以每分钟数千转甚至上万转的速度在高速旋转,这样磁头就能对盘片上的指定位置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由于硬盘是高精密设备,所以必须完全密封。
1.硬盘外部结构
从外观看,硬盘是一个长方体的金属盒子。底层控制电路板裸露在腹部,尾部是与计算机主板相连接的数据接口、电源接口、主-从盘设置。硬盘的正面图大致如图2.1所示,而背面图大致如图2.2所示。
图2.1 硬盘的正面
图2.2 硬盘的背面
硬盘的主要厂商有:IBM公司、希捷(Seagate)、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迈拓(Maxtor)、富士通(Fujitsu)和三星(Samsung)等等。在硬盘的正面贴有产品标签,产品标签上主要有厂商的信息和硬盘产品的基本信息,如:商标、硬盘型号、序列号、生产日期、硬盘容量、硬盘主要参数和主-从盘设置方法等。不同硬盘厂商所标识的硬盘信息方式不同,这些信息是用户正确使用硬盘的基本依据。
硬盘主要部件的作用如下。
(1)电源接口:硬盘的电源接口由4根针组成,分别连接4条不同颜色的电源线;其中一条红线连接+5V电压,一条黄线连接+12V电压,而另外两根黑线为接地线。
(2)跳线:当用户要在一条数据线上连接两个硬盘时,需要将一个硬盘跳线设置为“主盘”或者“从盘”,而将另外一个硬盘的跳线设置为“从盘”或者“主盘”;跳线的具体设置方法,请参照硬盘正面上的说明。
(3)接口:接口是硬盘和主板接口进行数据交换的通道。
(4)电容:硬盘存储了大量的数据,为了保证数据传输时的安全,需要高质量的电容使电压稳定。
(5)控制芯片:硬盘的控制芯片负责数据的交换和处理,是硬盘的主要核心部件之一,同型号的硬盘电路板可以相互替换。
2.硬盘内部结构
硬盘内部由固定面板、控制电路板、磁头组件、盘片、主轴组件、电机、接口及其他附件组成。硬盘内部结构大致如图2.3所示。
图2.3 硬盘内部结构
硬盘内部主要部件作用说明如下。
(1)磁头:用来读/写数据,磁头在启动或者停止的时候接触硬盘盘片表面;在工作时,不接触盘片表面,而是“悬浮”在距盘片表面约0.1~0.3μm的高度,处于高速飞行状态;磁头的编号从0开始,顺序编号。
(2)盘片:是存放数据信息的载体,出厂的一些重要信息也存储在盘片上。
(3)主轴组件:主轴组件主要包括主轴部件,如:轴承、驱动电机等。
(4)前置电路:前置电路控制磁头的感应信号、主轴电机调速、磁头驱动和伺服定位等。
其中:磁头组件是构成硬盘的核心部件,也是硬盘最精密的部件之一,主要包括磁头、传动手臂、传动轴3个部分。磁头组件如图2.4所示。
图2.4 磁头组件图
3.硬盘读/写原理
系统将数据存储到硬盘盘片上,按柱面、磁头、扇区的方式进行写操作,即从硬盘盘片0磁头0柱面1号扇区开始,同一磁道写操作完成后,接下来是同一柱面的下一个磁头,以此类推,一个柱面存储满后就推进到下一个柱面,直到把数据全部写入硬盘盘片。系统也以相同的顺序读出数据,读出数据时通过告诉控制器读出扇区所在的柱面号、磁头号和扇区号。控制器直接将磁头部件步进到相应的柱面,选通相应的磁头,等待要求的扇区移动到磁头下。在扇区到来时,控制器读出每个扇区的头标,把这些头标中的地址信息与期待检出的磁头和柱面号作比较(即寻道),然后寻找要求的扇区号。待控制器找到该扇区头标时,根据其任务是写扇区还是读扇区,来决定是转换写电路,还是读出数据和尾部记录。找到扇区后,控制器必须在寻找下一个扇区之前对该扇区的信息进行后处理。如果是读数据,控制器计算出此数据的ECC码,然后,把ECC码与已记录的ECC码相比较。如果是写数据,控制器计算出此数据的ECC码,与数据一起存储。在控制器对此扇区中的数据进行必要处理期间,盘片继续旋转。
2.1.2 硬盘主要接口技术
硬盘接口是连接硬盘驱动器和主机板的专用部件。目前,硬盘接口类型主要有6种,即IDE接口、SCSI接口、SATA接口、SAS接口、IEEE 1394接口和USB接口。
1.IDE接口
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接口也称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接口,含义是“高级技术附加装置”。IDE接口是目前最主流的硬盘接口之一。经过数年的发展,其变得更加成熟、廉价和稳定。IDE接口使用一条40芯的扁平电缆将硬盘与主板连接起来,每条扁平电缆线最多可以连接两个IDE接口的硬盘或光驱。所有IDE接口的硬盘都使用相同的40针连接器,其结构如图2.5所示。
图2.5 硬盘IDE接口图
2.SCSI接口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接口出现主要是因为其硬盘转速慢、传输速率低。其实SCSI并不是专为硬盘设计,它实际上是一种总线型接口。由于独立于系统总线工作,它的最大优势在于:系统占用率低、转速快、传输率高。不足之处在于:价格高、安装不方便,还需要设置及安装驱动程序,因此这种接口的硬盘大多用于服务器等。
SCSI接口的硬盘目前主要有:50芯、68芯和80芯3种,这3种SCSI接口结构如图2.6所示。
图2.6 SCSI接口图
随着IDE技术的发展,如今IDE接口的硬盘在容量和速度上已与SCSI接口硬盘相差无几。
3.SATA接口
串行ATA(Serial ATA,SATA)接口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得名。S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等优点。SATA接口如图2.7所示。
图2.7 SATA接口图
Serial ATA接线较传统的并行ATA(Paralle ATA,PATA)接线要简单得多,具有占用空间小、扩充性强、可以外置等特点,目前许多台式计算机都使用这种接口的硬盘。
4.SAS接口
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串行连接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现在流行的Serial ATA(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并通过缩短连接线以改善内部空间等。SAS是并行SCSI接口之后开发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设计是为了改善存储系统的效能、可用性和扩充性,并且提供与SATA硬盘的兼容性。
5.IEEE 1394接口
IEEE 1394接口是为增强外部多媒体设备与计算机连接性能而设计的高速串行总路线,传输速率可以达到400MB/s,利用IEEE 1394技术可以轻易地将计算机与摄像机、高速硬盘、音响设备等多媒体设备连接在一起。IEEE 1394接口的主要优点是:即时传输数据、支持热插拔、驱动程序安装简易、接口速度快等;缺点是:IEEE 1394硬盘需要价格昂贵的IEEE 1394硬盘适配器。
6.USB接口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是于1994年底由Compaq、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提供的。USB接口不需要单独的供电系统,而且还支持热插拔。在软件方面,针对USB设计的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支持自动启动,无须用户作更多的设置;同时,USB接口有自己的保留中断,不会争夺其他资源。
USB接口优点是:价格低廉、连接简单快捷、兼容性强、扩展性好、速度快等。缺点是:USB接口之间的通信效率低、连接电缆较短。
2.1.3 硬盘性能指标
1.转速
转速是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旋转速度。转速的快慢是标识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转速越快,硬盘读/写数据的时间也就越短,相对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越快。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表示为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即转/分钟)。RPM值越大,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硬盘的主轴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飘浮在盘片上方。因此,转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速度。
普通台式计算机的硬盘转速一般为5400RPM和7200RPM两种,高转速硬盘也是现在台式机用户的首选;而对于笔记本用户则是以4200RPM、5400RPM为主,虽然已经有公司发布了7200RPM的笔记本硬盘,但在市场中还较为少见;服务器用户对硬盘性能要求最高,服务器中使用的SCSI硬盘转速基本都采用10000RPM,甚至还有15000RPM的,性能要超出家用产品很多。
2.平均寻道时间
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是了解硬盘性能至关重要的参数之一。它是指硬盘在接收到系统指令后,磁头从开始移动到数据所在的磁道所花费时间的平均值,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硬盘读取数据的能力,是影响硬盘内部数据传输率的重要参数,单位为毫秒(ms)。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产品其平均寻道时间也不一样,这个时间越低,则产品越好,现今主流硬盘平均寻道时间都在9ms左右。
3.数据传输率
数据传输率是衡量硬盘速度的一个重要参数,它与硬盘的转速、接口类型、系统总线类型有很大关系,它是指计算机从硬盘中准确找到相应数据并传输到内存的速率,以每秒可传输多少兆字节(即MB/s)来衡量,IDE接口目前最高的是133MB/s,SATA已经达到了150MB/s。
数据传输率分为外部传输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和内部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两种。外部传输率也称为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或接口传输率,是指从硬盘的缓存中向外输出数据的速度;而内部传输率也称为持续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是指硬盘在盘片上读/写数据的速度。
由于硬盘的内部传输率要小于外部传输率,所以内部传输率的高低才是评价一个硬盘整体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内部传输率才可以作为衡量硬盘性能的真正标准。一般来说,在硬盘的转速相同时,单碟容量越大,则硬盘的内部传输率越大;在单碟容量相同时,转速高的硬盘内部传输率也高;在转速与单碟容量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新推出的硬盘由于处理技术先进,所以它的内部传输率也会较高。
4.缓存
缓存(Cache Memory)是硬盘控制器上的一块内存芯片,具有极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盘内部存储和外界接口之间的缓冲器。由于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速度和外界介面传输速度不同,缓存在其中起到一个缓冲作用。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够显著影响硬盘整体性能。当硬盘存取零碎数据时需要不断地在硬盘与内存之间交换数据,可以将零碎数据暂存在缓存中,这样不仅减小系统的负荷,同时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
5.平均潜伏期
平均潜伏期(Average Latency)指当磁头移动到硬盘盘片数据所在的磁道后,然后等待所要的数据块继续转动到磁头下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平均潜伏期越小表示硬盘读取数据的等待时间也就越短,硬盘数据传输率也就越快。
2.1.4 盘面、磁道、柱面与扇区
硬盘的读/写操作与扇区有着紧密关系。
1.盘面
硬盘盘片一般用铝合金材料做基片,高速硬盘也可能用玻璃做基片。硬盘的每一个盘片都有两个盘面,即上、下盘面,一般每个盘面都会利用,都可以存储数据;也有的硬盘只使用一个盘面。硬盘的每一个盘面有一个盘面号,按顺序从上至下从“0”开始依次编号。由于每个盘面对应一个读/写磁头,所以有时候也将盘面号称作磁头号。
2.磁道
硬盘盘片在低级格式化时被划分成许多同心圆,这些同心圆轨迹称作磁道(Track)。磁道从外向内从“0”开始顺序编号。硬盘的每一个盘面大约有300~1024个磁道不等,新式大容量硬盘每面的磁道数更多。信息以脉冲串的形式记录在这些轨迹中,这些同心圆不是连续记录数据,而是被划分成一段段的圆弧,这些圆弧的角速度一样。由于径向长度不一样,所以,线速度也不一样,外圈的线速度较内圈的线速度大,即同样的转速下,外圈在相同时间段里,划过的圆弧长度要比内圈划过的圆弧长度大。每段圆弧叫作一个扇区,扇区从“1”开始编号,每个扇区中的数据作为一个单元同时读出或写入。一个标准的3.5寸硬盘盘面通常有几百到几千条磁道。磁道是“看”不见的,只是盘面上以特殊形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在硬盘低级格式化时就已规划完毕。
3.柱面
所有盘面上的同一磁道构成一个圆柱,通常称作柱面(Cylinder),每个圆柱上的磁头由上而下从“0”开始编号。数据的读/写按柱面进行,即磁头读/写数据时首先在同一柱面内从“0”磁头开始进行操作,依次向下在同一柱面的不同盘面即磁头上进行操作,同一柱面所有的磁头全部读/写完毕后,磁头才转移到下一柱面,因为选取磁头只需通过电子切换即可,而选取柱面则必须通过机械切换。电子切换相当快,比在机械上磁头向邻近磁道移动快得多,所以,数据的读/写按柱面进行,而不按盘面进行。也就是说,一个磁道写满数据后,就在同一柱面的下一个盘面来写,一个柱面写满后,才移到下一个扇区开始写数据。读数据也按照这种方式进行,这样就提高了硬盘的读/写效率。
一块硬盘驱动器的圆柱数(或每个盘面的磁道数)既取决于每条磁道的宽窄,同样也与磁头的大小有关,也取决于定位机构所决定的磁道间步距的大小。
4.扇区
硬盘上的数据以扇区为存储单元,每个扇区的大小由低级格式化来确定,一般取值为512字节、1024字节、2048字节或者4096字节等等;通常一个扇区的大小为512字节(注:存储数据区的大小)。
一个扇区的结构大致如图2.8所示,从图2.8可知,一个扇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扇区头标和数据区。扇区头标由该扇区的物理位置和该扇区的状态组成,扇区的物理位置包括扇区所在的磁头号、柱面号和扇区号,而扇区的状态也就是该扇区是否能够可靠地存储数据,还是已发现某个故障因而不宜使用的标记。有些硬盘控制器在扇区头标中还记录有指示字,可在原扇区出错时指引盘片转到替换扇区或磁道的位置;扇区头标以循环冗余校验值作为结束,以供控制器检验扇区头标的读出情况,确保准确无误。扇区的数据区也就是该扇区存储数据的区域。
图2.8 一个完整的硬盘扇区结构
5.硬盘容量的计算方式
硬盘容量是以MB、GB和TB等为单位,早期的硬盘容量较小,一般以MB为单位,1956年9月IBM公司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容量只有5MB左右,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几百GB、TB容量的硬盘已不足为奇。随着硬盘技术的不断发展,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硬盘将不断推出。
依据计算机表示数据的特点、数据的表示方式及计算机本身的运算方式,硬盘的容量单位是以2的次方来表示,即以KB、MB、GB、TB、PB、EB、ZB、YB为单位,操作系统中,硬盘容量各种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
1KB=210B=1024B
1MB=210KB=220B=1048576B
1GB=210MB=220KB=230B=1073741824B
1TB=210GB=220MB=230KB=240B=1099511627776B
1PB=210TB=220GB=230MB=240KB=250B=1125899906842624B
1EB=210PB=220TB=230GB=240MB=250KB=260B=1152921504606846976B
1ZB=210EB=220PB=230TB=240GB=250MB=260KB=270B=1180591620717411303424B
1YB=210ZB=220EB=230PB=240TB=250GB=260MB=270KB=280B=1028925819614629174706176B
在购买硬盘之后,细心的用户会发现:在操作系统中查看到的硬盘容量与厂商标识的容量并不相符,厂商标识的硬盘容量往往要多于用户通过操作系统查看到的容量,硬盘容量越大,这个差异也就越大。这是因为硬盘生产商对硬盘容量的计算方法与操作系统的计算方法不同。
例如:120GB的硬盘,硬盘生产商对硬盘容量计算的方法为
120GB=120000MB=120000000KB=120000000000B(字节)
而操作系统对硬盘容量计算的方法为
120000000000B/1024=117187500KB/1024=114440.91796875MB≈114GB
即硬盘生产商标识硬盘容量为120GB,而操作系统显示的硬盘容量为114GB。同时在操作系统中,硬盘还必须分区和格式化,这样系统还会在硬盘上占用一些空间,提供给系统文件使用,所以在操作系统中显示的硬盘容量和厂商标识的容量会存在差异。
2.1.5 硬盘寻址模式
通俗地说,就是主板BIOS通过什么方式来查找硬盘低级格式化划分出来的扇区位置。不同硬盘的容量,有不同的寻址模式。目前硬盘的寻址模式主要有:CHS模式(即柱面、磁头、扇区)或称为Normal模式、LARGE模式和LBA模式,这3种寻址模式可在CMOS硬盘设置的MODE选项中选择。
1.CHS寻址模式
CHS寻址模式将硬盘划分为磁头、柱面和扇区。知道了数据存储的磁头号、柱面号和扇区号,就可以确定数据在硬盘上的位置;早期的系统就是直接使用磁头号、柱面号和扇区号来对硬盘进行寻址(称为CHS寻址),这就需要知道每个扇区的3个参数,存取硬盘数据时再分别读取这3个参数,然后再送到硬盘控制器去执行。
由于系统使用8位二进制数来存储磁头号,使用10位二进制数来存储柱面号,使用6位二进制数来存储扇区号,而一个扇区一般为512字节。因此,使用CHS寻址一块硬盘,最大容量=256×1024×63×512B=8064MB(注:1MB=1048576B;如果按1MB=1000000B来算就是8.4GB)。硬盘容量计算公式如式(2.1):
2.LARGE寻址模式
LARGE模式把柱面数除以整数倍、磁头数乘以整数倍而得到的逻辑磁头/柱面/扇区参数进行寻址,所以表示的已不再是硬盘中的物理位置,而是逻辑位置。目前使用LARGE寻址模式的硬盘已经很少了。
3.LBA寻址模式
随着硬盘技术的不断发展,硬盘的容量也越来越大,CHS模式无法管理超过8064MB的硬盘。因此,工程师们发明了更加简便的LBA(Logical Block Addressing)逻辑块寻址模式。在LBA模式下,硬盘上的一个扇区由它所在的磁头号、柱面号和扇区号来确定。LBA编址方式通过地址译码器将CHS三维寻址方式转变为一维的线性寻址方式,将硬盘所有物理扇区的CHS编号通过一定的规则转变为某一线性的编号,系统效率得到大大提高,避免了繁琐的磁头号、柱面号、扇区号的寻址方式。在访问硬盘时,由硬盘控制器再将这种逻辑地址转换为实际硬盘的物理地址。硬盘不再有柱面、磁头和扇区三维定义,而是将硬盘上的所有扇区依次从“0”开始连续编号,直到硬盘的最后一个扇区为止;即硬盘0磁头、0柱面、1扇区为整个硬盘的0号扇区;硬盘0磁头、0柱面、2扇区为整个硬盘的1号扇区;硬盘0磁头、0柱面、3扇区为整个硬盘的2号扇区;以此类推。目前,大多数硬盘都是采用LBA模式来寻址,这种存取方式与硬盘分区表的LBA存储方式相对应。
2.1.6 硬盘故障
硬盘故障按是否存在物理损坏,将硬盘故障分为物理故障和逻辑故障两大类。
1.硬盘物理故障
如果硬盘存在物理损坏,则称为硬盘物理故障,常见的硬盘物理故障有以下5种:
(1)盘片划伤。
(2)磁头损坏。
(3)电机损坏。
(4)硬盘盘片上有坏磁道。
(5)电路板及其他元器件损坏。
硬盘存在物理故障的具体表现如下:
(1)加电后,读外存储器速度明显变慢,有时无法读取数据。
(2)加电后,在CMOS中不认外存储器,外存储器伴有咔喳、咔喳声。
(3)加电后,在CMOS中不认外存储器,外存储器电机不转。
(4)加电后,在CMOS中不认外存储器,无任何声音。
2.硬盘逻辑故障
如果硬盘在物理上没有任何故障,只是在逻辑上存在故障,这类故障称为硬盘逻辑故障,常见的硬盘逻辑故障如下:
(1)MBR被破坏:MBR是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位于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存储着硬盘的主引导记录、磁盘签名、分区表和有效标志。如果MBR被破坏,计算机无法从该硬盘正常启动;在BIOS中虽然可以读取硬盘的一些参数,但在操作系统下可能无法找到该硬盘所产生的逻辑盘。
(2)分区表丢失:计算机病毒、坏磁道、误操作、误用一键恢复(注:许多品牌机具有的新功能)都可能会导致分区表丢失。如果分区表丢失,用户最好不要再做多余的操作,以免覆盖数据。
(3)误格式化逻辑盘或误删除文件:由于用户操作失误,将某一逻辑盘误格式化或误删除重要的文件。
(4)误Ghost:许多计算机软件安装人员喜欢使用Ghost来安装系统,由于操作不慎,在选择目标盘时,应该选择C盘,而安装人员即误选择整个物理硬盘,系统安装完成后,整个物理硬盘只有一个分区表。
判断硬盘故障的初步方法如下:
(1)加电后,硬盘没有任何反应,与加电前一样,这种情况大部分是由于电路出现故障,硬盘其他部件一般正常。
(2)接上电源后,硬盘运转正常,在BIOS中可以检测到,将其挂为从盘,在磁盘管理中,可以发现这块硬盘,屏幕显示“磁盘未分配”。这种情况基本上是分区表出错或分区引导扇区被破坏,导致分区与分区引导扇区无法建立链接,一般硬盘本身无物理故障。
(3)加电后,硬盘发出嗒嗒的响声或者其他不正常的声音,这时应该马上切断电源,不要再试,如果再试几次,有可能磁头会将盘面划伤,造成存储在盘面上的数据永久无法恢复。
(4)进入系统后,可以看到数据,但是无法访问或者复制。这种情况绝大部分是由于硬盘出现坏道,还有可能是硬盘固件出现故障。如果用硬盘坏道修复工具发现一些特殊字符,则有可能是硬盘盘面介质本身质量存在问题。
(5)硬盘运转正常,但在BIOS中无法检测到,这种情况基本上是固件问题,也可能是硬盘初始化信息丢失。
(6)硬盘被误识别,绝大部分是由于磁头偏移,个别品牌硬盘固件问题也会导致出现这种现象。
2.1.7 操作计算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为了避免外存储器的数据发生丢失,平时操作计算机时,应注意以下4点:
(1)不要剪切文件,因为在剪切文件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突然断电或出错,这样源盘中的文件已被删除,而文件还没有完全复制到目标盘中,从而导致文件丢失。所以,建议如果文件比较重要,可先将文件复制到目标盘中,确认目标盘中的文件准确无误后,再将源盘中的文件删除。
(2)不要直接作磁盘碎片整理,因为磁盘碎片整理过程中可能会出错,一旦出错,数据就很难恢复;建议将文件复制到一块空的逻辑盘中,再格式化要作磁盘整理的逻辑盘,然后再将文件复制到已整理好的逻辑盘中。
(3)不要用第三方工具调整分区,因为调整分区过程中也很容易出错。建议在重新调整分区之前,备份好数据,再使用Windows自带的磁盘管理来调整分区,安全性会更高些。
(4)定期备份数据,确保数据安全,最好是刻盘备份,比存储在硬盘里更安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