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你想要的人生,藏在你的生命软件里

人脑也会“中毒”?

有一次,在《升级生命软件》课程签到时,签到电脑突然中毒死机,给学员们造成了不小的困扰。为了重新录入学员的资料,我的同事加班直到深夜。

电脑系统会中毒死机,我在想,人脑会不会“中毒”呢?如果人脑“中毒”会怎样?

某研究生从宿舍楼顶的天台坠亡。警方调查结论为高坠死亡,排除他杀,不予立案。这件事让我不由得联想到某博士生跳楼事件。两个孩子都是高学历,属于鲤鱼跃龙门的优秀学子。但这两个让莘莘学子羡慕的天之骄子却用这样的方式放弃生命,未免让人为之惋惜。

我知道一个人放弃自己生命的原因有很多,有外在的种种困难,也有内在不为人知的痛苦。我没有权利去评价什么,只是这些让人心痛的事情引发了我的思考——如果电脑死机是因为病毒的攻击,那如果一个人按下了生命的休止符,是否也和大脑“中病毒”有关呢?电脑到了死机这一步,已经是最差的结果,在未死机之前,想必已经给使用者造成了不小的困扰。那人生的种种困难,是否也是我们的大脑中了某种“病毒”所导致的呢?

决定生命高度的不是硬件,是软件

电脑有硬件和软件两个系统。如果用它来做一个比喻的话,人的身高、长相、胖瘦等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外在特征就是人的硬件,那什么是一个人的软件呢?

硬件通常是不容易改变、相对固定的部分;而软件是随时可以更新升级的。每台电脑的外在构成都差不多,电脑与电脑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们安装的软件和硬盘里所储存的数据。人类也一样,人与人之间硬件都差不多,都是由大脑、躯干、四肢和内脏等器官组成。那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

有一次,我随一位朋友去佛山,认识了一位做养殖业的新时代农民。我也是农民出身,深知做农民的不易,不仅要担心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还要担忧市场价格的影响。让我想不到的是,在聊到养殖业的风险时,这位农民朋友却非常喜欢价格的波动,因为她建了一个非常大的冷库,每当价格变低时,她就把农产品冷冻起来,还大量收购别人贱卖的农产品,待到市场回暖时出售,这样一来一回,就可以大大地赚上一笔。

同样是市场价格的波动,有人害怕,有人却欢喜,并能从中获利。人与人的差别究竟在哪里?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

在《升级父母软件》的课堂上,有不少家长反映因孩子玩游戏而头痛不已,并且因为控制孩子玩游戏而产生了冲突,导致亲子关系恶化,问我该怎么办?这让我想起了我的老师张国维博士,他有3个儿子,3个都是博士,他的教育成果让不少家长羡慕不已。他是如何教育出这些优秀的孩子的呢?和大多数孩子一样,他的二儿子小时候也疯狂地迷恋游戏,但张博士没有像大多数家长那样指责和控制,而是和孩子一起玩,结果当然是输给了孩子。就在孩子兴奋的时候,他对孩子说:“你打游戏是很厉害,可是你打得过设计游戏的那个人吗?”这个挑战不得了,直接把儿子挑战成了电脑工程系的博士,因为这个问题让他的孩子从迷上游戏变成了迷上电脑。

同样是面对孩子玩游戏,有的家长头痛不已,有的家长却能利用孩子的兴趣激励孩子成才;同样是价格的波动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为什么有的人感到“穷途末路”,有的人却能看到新的商机呢?面对同一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这不同的反应就直接决定了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的累积就是我们俗称的命运。那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呢?

一念之转,生命从此与众不同

很多人认为,是因为某件事引发了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但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ABC理论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后产生的信念(Belief),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境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后果(Consequence)。——作者注认为,对于同一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并非事件本身引起了这种反应,而是人们对这个事件的不同看法导致了不同的反应。看法在这个理论中被称为“信念”。事件只是激发了我们的信念系统,让它发挥作用。

ABC理论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面对同样一件事情,人与人之间的表现各不相同?真正起作用的就是“B”——我们的信念。

信念是思想里最关键的元素,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动方向,同时也间接决定了一个人活着的状态。因为,信念决定了人的行动,不同的行动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这也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发现的一种现象。他认为:生活中10%的事情是由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决定,而另外的90%则是由我们对所发生事情如何反应决定的。换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是我们可以掌控的。所以,我们的信念,就是生命的软件,它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可以影响我们做出那90%的决定。

我们想要怎样的人生,取决于我们生命的“软件”——信念。有时候,一念之转,足以改写一生。我认识一个女孩,她原本想了断自己的生命,后来因为张国维博士的一句话,她用自己的“翅膀”飞出了不一样的天空。

这个女孩叫小艾,我认识她那一年,她正读大三,拥有花季少女姣好的容貌。但命运跟她开了个玩笑,她得了视网膜退化的疾病。随着视力一点一点地下降,她也渐渐心如死灰。“妈妈,当我看不到这个世界的那天,就是我离开世界的那天。趁我的眼睛还看得见,我想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女孩留下了这样一封让人心酸的遗书,离家出走。她母亲千辛万苦找到她,不忍心看着她放弃自己的生命,“逼”着她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张博士语重心长地对小艾说:“看不见这个世界的光明,的确很痛苦。但生活中,有很多人会失去比双眼更重要的器官,他们跟你一样痛苦。像我们这样身体健全的心理工作者很难理解他们的痛苦。而你不一样,因为你经历过这份痛苦。如果你愿意帮助他们,这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如果你愿意学习心理学,你会成为一名正常人无法企及的心理咨询师。”

这番话仿佛一束光,让小艾看到了一线希望——原来自己活在世界上还是有价值的。后来她发现,她的视力虽然退化了,听觉却变得非常灵敏。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她现在已经是一名通过电话连线进行咨询的著名心理咨询师。在她的努力帮助下,一个个跟她一样经历过生命最黑暗阶段的人走出了痛苦,重获新生。

和电脑一样,如果把人的信念比喻成软件的话,人的软件也分成两类,一类是帮助我们人生变得更好的操作系统,另一种是让人生死机的“病毒”。小艾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可以帮她清除人生“病毒”的张国维博士。如果我们没有办法遇到像张博士这样有能力清除我们思想病毒的贵人,我们该怎么办?

你的“生命软件”升级过吗?

那些不正确的信念之所以会存在于我们的大脑里,是因为这些信念曾经帮助过我们,比如很多老人家挂在嘴边的“晚上洗头会头疼”。在以前,人们习惯早睡,晚上洗头只能用毛巾擦干,枕着湿漉漉的头发睡觉,长此以往,头痛是必然的。所以,在老一辈生活的那个年代,“晚上洗头会头疼”就是事实。但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家家都有电吹风,“晚上洗头会头疼”这个观点就过时了。

在我们的大脑里,有很多类似这样的过时信念,这些信念曾经给过我们帮助,但现在却给我们的生命造成了困扰。就像电脑软件要升级一样,我们大脑里的软件也要不断升级。

要检验信念是否过时很简单,只需看看你一直坚持的想法是否有效就行了。比如与伴侣争吵时,你的想法是一定要赢。这个“一定要赢”的想法会带给你什么效果呢?对夫妻关系的维护是加分还是减分?当你扪心自问时,你会发现,去吵赢自己的伴侣是一件多么荒唐的事情,赢了争吵,却输了关系。

你的信念决定你的行为,你的行为决定了你的结果。反过来,你今天生活的现状就是你过去行为的结果,而行为底下一定有一个支撑你这样做的信念。你的信念不改变,你的生活就会重复过去的模式。只有换一种新的信念,你才会有新的行为,新的行为才能创造出新的成果,所以,要改变命运,必须从升级生命软件开始。

每一个你“受够”了的生命困局下都有一个隐藏的病毒性信念。当你感到生活不如意时,不妨问问自己:是什么信念造就了今天这样的困局?是什么想法让我陷入这样的困境?把你大脑里冒出来的想法一一写下来,然后问自己:这些想法让我的生命变得更好还是更糟?

电脑使用一段时间需要升级,人脑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