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以别号霞客行世。明代南直隶江阴(今属江苏)人。生于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相当于公元1587年1月5日。

徐霞客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旅行家。他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弃绝科举,放弃仕途,寄情山水,游遍全国名山大川,毕生从事旅游和地理考察。他东边渡海到洛伽山,西抵腾冲西境,北游盘山,南达罗浮山,足迹遍及当时的两京十三布政司,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天津、上海及江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湖北、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可能还到过四川省和重庆市。我国古代的旅行家不少,但多系官方派遣,奉命出使或执行政务;游方和尚踏上旅途是为了求法取经或朝山,出于宗教的需要;商人踏上旅途是为了转贩贸易,赚取利润。比之于以上几种,徐霞客可算另类。他一介布衣,不为执行政务,不为求法取经,不为经商获利。他出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旅游和地理考察上,是我国古代难得的专业旅行家。因此,他很难享用各级官府提供的资助,从事旅游的条件特别艰苦,沿途碰到的困难更加复杂,旅游付出的代价更多更大。徐霞客晚年的旅游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不满足于定时定点、游罢即归的短期的“有方之游”,而逐步实现了“不计程、亦不计年”的“万里遐征”,即没有时间和范围限制的“汗漫游”。他将家中的田产、自己一生的情趣甚至生命,都献给了他酷爱的旅游事业。在湘江遇盗,钱物被洗劫一空,御寒的衣服都没有,同乡愿意资助他回家的路费,劝他“再生不如息趾”,他却坚定地回答“不欲变余去志”,用家中的田产做抵押,借得一笔路费,继续旅行。他说:“吾荷一锸来,何处不可埋吾骨耶!”他已进入“以躯命游”的境界。好友陈函辉赠给他“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的名句,恰当地总结了他与旅游的特殊关系。此句被他的朋友们反复吟咏,徐霞客本人也表示:“乃具如许大愿力,当摇其性情,与山水相合也。”徐霞客不但沉浸在物我两忘的“以性灵游”的境界,更追求“远游致身”的更高境界,通过旅游的历练,修养身心,完善自我。徐霞客的一生主要是在旅途中度过,直到在鸡足山双脚致残,被朋友派人用滑竿送回。回家后不久,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即公元1641年3月8日逝世。徐霞客攀上了我国古代旅游的高峰,在众多的旅行家中,被尊为“旷世之游圣”。

徐霞客也是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在地理学的发展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对传统的地理观念和结论,大胆地投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加以审查,突破了古典地理学的局限。他“尝谓山川面目,多为图经志籍所蒙”,“云昔人志星官舆地,多以承袭附会;即江、河二经,山脉三条,自纪载来,俱囿于中国一方,未测浩衍”。他随身带着《大明一统志》等书进行考察,沿途一一指出这些权威著作的错误。他敢于用真理驳圣经,否定儒家经典《尚书·禹贡》关于“岷山导江”的错误结论,勇敢地承认金沙江是长江的正源。他是我国古代难得的实测地理学家,主要通过实地考察进行地理研究和考证。“其所纪核,从足与目互订而得之。”他用双脚丈量祖国的大地,通过步量目测,记录祖国广袤的国土,探索祖国山河的真谛,其气魄,其规模,其成就,亘古第一。他通过实地考察,开创了中国地理学发展的新阶段,即从文献因袭到实地考察的革命性的变化。他系统地运用了地理比较法、综合因子分析法、区域描述法等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开创了地理学上系统地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徐霞客游记》既有逐日记录的大比例尺微观描述,又有对一个小范围的中尺度的概括和专题小结,还有区域性的宏观概括与综合论断。他善于用明确的方位、里距、高下三维空间坐标的框架记录丰富的地理信息。他能够系统地使用各种专门术语,并严格注意这些词汇的规范化。徐霞客是世界岩溶地貌考察的先驱。他全面考察了“磅礴数千里”的我国南方最大的岩溶地貌区,也是世界上连续分布面积最大的岩溶地貌区。他考察了三百多个洞穴,其描述之精确,与今天用科学仪器测量的数据一致,为人们所叹服。他在岩溶地貌的考察研究方面,走在世界的最前列,他的成就与西方岩溶界的总体水平比较,领先于西方约150年。徐霞客通过自己毕生的努力,攀上了世界地理学的高峰,成为近代地理学的先驱。

明代后期,中国的科学技术仍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徐霞客游记》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徐霞客游记》被誉为“千古奇书”,“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该书博大精深,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

其一,文学和旅游方面。《徐霞客游记》是文学名著,其文学价值又与名山胜景密不可分。直到20世纪20年代丁文江提出《徐霞客游记》的地理学价值以前,人们对《徐霞客游记》的赞赏长期集中在文学方面。大家肯定该书内容真实,“据景直书,模范山水”;赞扬该书“文词繁委,为道所亲历,不失质实详密之体”,“不惮委悉烦密”;赞美其写作技巧优美感人,“形容物态,摹绘清景,时复雅丽自赏,足移人情”。徐霞客让科学性、艺术性有机结合并相得益彰,在文学创作上树立了成功的典范,让多姿多彩的山光水色直接和读者见面,使《徐霞客游记》不但被人们神游、卧游所宝爱,也成为人们探奇赏景随身携带的导游手册。长期以来,名人巨公,乐购遗编,争相收藏。康熙年间,奚又溥评价《徐霞客游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说:“其笔意似子厚,其叙事类龙门。故其状山也,峰峦起伏,隐跃毫端;其状水也,源流曲折,轩腾纸上;其记遐陬僻壤,则计里分疆,了如指掌;其记空谷穷岩,则奇踪胜迹,灿若列星。凡在编者,无不搜奇抉怪,吐韵标新,自成一家言。”他认为与柳宗元相比,“子厚永州记游诸作,不过借一丘一壑,以自写其胸中块垒奇倔之思,非游之大观也”;而与司马迁相比,“先生之游过于子长,先生之才之气直与子长埒,而即发之于记游,则其得山川风雨之助者,固应与子长之《史记》并垂不朽”。《徐霞客游记》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弘祖耽奇嗜僻,刻意远游,既锐于搜寻,尤工于摹写,游记之夥,遂莫过于斯编。”流传至今的《徐霞客游记》达63万字,是我国古代游记中规模最大的鸿篇巨著。为了容纳众多的性质各异的内容,适应巨大的篇幅,《徐霞客游记》在体例上分为四种情况:日记正文,这是游记的主干;文中记录复杂内容或需说明者,常用小字夹注;还有一些综述性的专条,或研究性、资料性的札记,附在各天日记之后,是游记正文的发展和补充;有些地区形成独立的专文,冠以篇名,如《永昌志略》、《丽江纪略》等,是对该地区综合研究的成果,也可说是札记的扩大,与游记正文联系起来,更便于阅读。前者按游程发展,采用日记体裁,用时间把众多的景物和事件贯串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是纵的线索。后三者虽然范围不同,规模各异,但都对重要问题展开,进行横的典型解剖。纵横交织,详略互补,构成了独特的“徐霞客游记体”,丰富和发展了宋代以来的日记体游记,在游记写作中独树一帜。

其二,地学和生态学方面。徐霞客考察和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徐霞客游记》包括地貌、江河、水文、地质、气象、植物、动物、泉瀑、地热、火山等众多方面,可算我国古代的地学百科全书。可贵的是,徐霞客不是孤立、分类地罗列某些地学内容,而是综合地记录中华大地各种自然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记录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把考察的范围延伸到生态学的领域,给自然存写真,给生态立档案,意义深远。他对生态环境的考察全面、系统,涉及了当时观察生态环境的主要指标;而且观察时段集中,避免了搜集长时段资料而被忽视的环境的变化。《徐霞客游记》给后世留下了一份中国古代基本环境标尺,以此作参照系数,便于和其前、其后各历史时期进行对比研究,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和科学价值。徐霞客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主张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他发现美丽的岩洞“俱为烧灰者铁削火淬,玲珑之质,十去其七矣”,“凌空蜚云之石,俱受大斧烈焰之剥肤”。他把在名山胜地滥刻乱画称为与山“黥面”,感叹“山灵何罪而受此耶”?见到“坠峡奔崖之流,但为居民造粗纸,濯水如滓,失飞练悬珠之胜”。他把大自然受到的损伤,比喻如人被“剥肤”、“黥面”。对环境的破坏确实是人类面临的切肤之痛,徐霞客感同身受。在三百多年前,徐霞客已敏锐地看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为此大声疾呼,身体力行。徐霞客是提倡保护生态环境的先行者,《徐霞客游记》是我国古代的绿色经典,是和谐生态的赞歌。

其三,史学和民族学方面。徐霞客在明亡前夕社会大动荡的岁月,举步遐征,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他所关心和记录的社会历史内容越来越丰富。《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实录性质的历史著作,是后人认识明末社会情况的信史。徐霞客以史家的眼光剖析世事,撷取他所目击和采访的具有史料价值的方方面面,秉笔直书。我们今天有可能从该书广泛引录重要史料,不能不为他犀利的眼光和正直严谨的态度而叹服。明代的历史资料多偏重统治阶级上层的活动和北方的情况,《徐霞客游记》所载,主要反映南方广大地区社会底层的生活。该书人文方面的内容极为广泛,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皆有涉及。对各地佛寺、道观的记载特别详尽,其他宗教也有涉及。该书反映城乡各阶层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情态,不但记录杭州府(今浙江杭州)、衡州府(今湖南衡阳)、桂林府(今广西桂林)、云南府(今云南昆明)等大城市,也记录了大量中小城镇及广大农村,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年节活动,都有极其生动的描述。徐霞客旅游经过了瑶、壮、苗、布依、仡佬、水、彝、纳西、白、回、傣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游记》述及的还有茶山彝、儠㑩、古宗、吐蕃等,对这些民族的生产情况、衣食住行、习俗、语言等都作了详细记录。徐霞客经常在民族地区穿行,对土司的状况记载甚详,对边疆情况和边境形势十分关心,对边疆的重大事件多有述及。可贵的是,徐霞客不信瘴疠,没有“边疆不毛”的狭隘观念,对少数民族没有歧视、嘲笑或传统偏见,他多次呼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边防。《徐霞客游记》也是我国古代内容丰富的民族学调查实录。

其四,独特的名人传记。徐霞客一生主要写了一部书,但这部书却写了一生,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和汗水。徐霞客非官非宦,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优厚的条件,没有碰到过特殊的机遇,他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终于攀上科学高峰。徐霞客的成功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徐霞客游记》是记录徐霞客一生献身科学事业的不朽传记,是认识、研究、学习徐霞客的最直接、最便捷、最权威的第一手资料。该书充分展现了作为杰出旅行家和地理学家的徐霞客的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崇高品质、历险经过,读来令人潸然泪下。该书作为徐霞客成长历程的记录,内容丰满,有血有肉;作为徐霞客历险的记录,奇遇甚多,跌宕起伏;作为徐霞客本人来不及定稿的私人日记,没有删润和匡护,真实准确,可信度高;作为徐霞客精神和思想的流露,便于后世效学。

《徐霞客游记》内容广博,体式多样。本书尽量遴选能兼及不同内容、文体、地区等多方面代表性的篇目,选文的分量占原书的十分之一。为照顾地域的广泛性,凡徐霞客所到的省有游记传世者,皆尽量收入。照顾一般人对《徐霞客游记》的阅读习惯,游赏风景名胜、文学性强的篇目仍占较大比例。徐霞客的“万里遐征”大大充实了地理考察的内容。选文以此为重点,对岩溶地貌、高原湖泊、大山大河、生态环境、温泉、瀑布、有代表性的动植物等,皆有所及。《徐霞客游记》记录的丰富的人文内容,选文中亦应兼及。精选一些故事性强的篇目,用以反映徐霞客一生的传奇经历和他面临困难时表现的坚强意志、高尚品德,如《游秦人三洞日记》、《湘江遇盗日记》、《与静闻永诀日记》、《游鸡足山日记后》等。适当选取一些徐霞客的学术札记和专篇论文,如《黄草坝札记》、《随笔二则》、《溯江纪源》等,有助于认识《徐霞客游记》的完整体例和学术价值。

本书的原文据中华书局白文本、朱惠荣整理的《徐霞客游记》。各篇在原书中的顺序不变。原有的标题一仍其旧,原无标题者,由编者拟定。一般一个单元有一个主题,可选连续几天的游历记录,也可选一天的游历记录。为尽量保持原书面貌,不搞相关内容的重新组合;为保持原书文字风格,对所收原文不作任何删节。希望通过选本,读者仍能触摸到具体而微的《徐霞客游记》。

感谢中华书局高瞻远瞩,将《徐霞客游记》列入“中华经典藏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参加本书今译工作的有李惠铨、文明元、陈庆江、李兴和等同志,特此致谢。

朱惠荣
201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