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警世通言(中华经典小说注释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卷
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日月盈亏,星辰失度,为人岂无兴衰?子房年幼,逃难在徐邳[1],伊尹曾耕莘野[2],子牙尝钓磻溪[3]。   君不见:韩侯未遇,遭胯下受驱驰[4],蒙正瓦窑借宿[5],裴度在古庙依栖[6]。时来也,皆为将相,方表是男儿。

汉武帝元狩二年[7],四川成都府一秀士,司马长卿,双名相如。自父母双亡,孤身无倚,齑盐自守[8]。贯串百家,精通经史。虽然游艺江湖[9],其实志在功名。出门之时,过城北七里许,曰升仙桥,相如[10]所以北抵京洛,东至齐楚,遂依梁孝王之门[11],与邹阳、枚皋辈为友[12]。不期梁王薨[13],相如谢病归成都市上[14]。临邛县有县令王吉[15],每每使人相招。一日到彼相会,盘桓旬日。谈间言及本处卓王孙巨富,有亭台池馆,华美可玩。县令着人去说,教他接待。卓王孙资财巨万,僮仆数百,门阑奢侈[16]。园中有花亭一所,名曰瑞仙。四面芳菲烂熳,真可游息。京洛名园,皆不能过此。这卓员外丧偶不娶,慕道修真[17]。止有一女,小字文君,年方十九,新寡在家。聪慧过人,姿态出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员外一日早晨,闻说县令友人司马长卿,乃文章巨儒,要来游玩园池,特来拜访。慌忙迎接,至后花园中瑞仙亭上。动问已毕,卓王孙置酒相待。见长卿丰姿俊雅,且是王县令好友,甚相敬重。道:“先生去县中安下不便,何不在敝舍权住几日?”相如感其厚意,遂令人唤琴童携行李来瑞仙亭安下。倏忽半月。

且说卓文君在绣房中闲坐,闻侍女春儿说:“有秀士司马长卿相访,员外留他在瑞仙亭安寓。此生丰姿俊雅,且善抚琴。”文君心动,乃于东墙琐窗内窃窥视相如才貌[18]。“日后必然大贵。但不知有妻[19],若待媒证求亲,俺父亲决然不肯。倘若挫过此人[20],再后难得。”过了两日,女使春儿见小姐双眉愁蹙,必有所思,乃对小姐道:“今夜三月十五日,月色光明,何不在花园中散闷则个?”小姐口中不说,心下思量:“自见了那秀才,日夜废寝忘餐,放心不下。我今主意已定,虽然有亏妇道,是我一世前程。”收拾了些金珠首饰,分付春儿安排酒果:“今夜与你赏月散闷。”春儿打点完备,随小姐行来。

话中且说相如久闻得文君小姐貌美聪慧,甚知音律,也有心去挑逗他。今夜月明如水,闻花阴下有行动之声,教琴童私觑,知是小姐。乃焚香一炷,将瑶琴抚弄。文君正行数步,只听得琴声清亮,移步将近瑞仙亭,转过花阴下,听得所弹音曰:

凤兮凤兮思故乡,遨游四海兮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21],何如今夕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在我傍。何缘交颈为鸳鸯,期颉颃兮共翱翔[22]

凤兮凤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23]。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小姐听罢,对侍女道:“秀才有心,妾亦有心。今夜既到这里,可去与秀才相见。”遂乃行到亭边。相如月下见了文君,连忙起身迎接道:“小生梦想花容,何期光降。不及远接,恕罪,恕罪!”文君敛衽向前道[24]:“高贤下临,甚缺款待。孤馆寂寞,令人相念无已。”相如道:“不劳小姐挂意。小生有琴一张,自能消遣。”文君笑道:“先生不必迂阔[25]。琴中之意,妾已备知。”相如跪下告道:“小生得见花颜,死也甘心。”文君道:“请起,妾今夜到此,与先生赏月,同饮三杯。”春儿排酒果于瑞仙亭上,文君、相如对饮。相如细视文君,果然生得: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振绣衣,披锦裳,浓不短,纤不长。临溪双洛浦,对月两嫦娥[26]

酒行数巡,文君令春儿收拾前去:“我便回来。”相如道:“小姐不嫌寒陋,愿就枕席之欢。”文君笑道:“妾欲奉终身箕帚[27],岂在一时欢爱乎?”相如问道:“小姐计将安出?”文君道:“如今收拾了些金珠在此。不如今夜同离此间,别处居住。倘后父亲想念,搬回一家完聚,岂不美哉!”当下二人同下瑞仙亭,出后园而走。却是:

鳌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更不回。

且说春儿至天明不见小姐在房,亭子上又寻不见,报与老员外得知。寻到瑞仙亭上,和相如都不见。员外道:“相如是文学之士,为此禽兽之行!小贱人,你也自幼读书,岂不闻女子‘事无擅为,行无独出’!你不闻父命,私奔苟合,非吾女也!”欲要讼之于官,争奈家丑不可外扬,故尔中止。且看他有何面目相见亲戚!从此隐忍无语,亦不追寻。

却说相如与文君到家,相如自思囊箧罄然[28],难以度日。“想我浑家乃富贵之女,岂知如此寂寞!所喜者略无愠色[29],颇为贤达[30]。他料想司马长卿必有发达时分。”正愁闷间,文君至。相如道:“日与浑家商议,欲做些小营运[31],奈无赀本。”文君道:“我首饰钗钏,尽可[32],妾自当垆[33]。若父亲知之,必然懊悔。”相如从其言,修造房屋,开店卖酒,文君亲自当垆记帐。忽一日,卓王孙家僮有事到成都府,入肆饮酒。事有凑巧,正来到司马长卿肆中。见当垆之妇,乃是主翁小姐,吃了一惊。慌忙走回临邛,报与员外知道。员外满面羞惭,不肯认女,但杜门不见宾客而已。

再说相如夫妇卖酒,约有半年。忽有天使捧着一纸诏书[34],问司马相如名字。到于肆中,说道:“朝廷观先生所作《子虚赋》,文章浩烂[35],超越古人。官里叹赏,飘飘然有凌云之志气,恨不得与此人同时。有杨得意奏言[36]:‘此赋是臣之同里司马长卿所作,见在成都闲居。’天子大喜,特差小官来征召。走马临朝,不许迟延。”相如收拾行装,即时要行。文君道:“官人此行富贵,则怕忘了瑞仙亭上!”相如道:“小生受小姐大恩,方恨未报,何出此言?”文君道:“秀才们也有两般,有那君子儒,不论贫富,志行不移;有那小人儒,贫时又一般,富时就忘了。”相如道:“小姐放心!”夫妻二人,不忍相别。临行,文君又嘱道:“此时已遂题桥志[37],莫负当垆涤器人!”

且不说相如同天使登程,却说卓王孙有家僮从长安回,听得杨得意举荐司马相如,蒙朝廷征召去了。自言:“我女儿有先见之明,为见此人才貌双全,必然显达,所以成了亲事。老夫想起来,男婚女嫁,人之大伦。我女婿不得官时,我先带侍女春儿同往成都去望,乃[38],僮仆三四百人。员外伴着女儿同住,等候女婿佳音。

再说司马相如同天使至京师朝见,献《上林赋》一篇。天子大喜,即拜为著作郎[39],待诏金马门[40]。近有巴蜀开通南夷诸道,用军兴法转槽繁冗[41],惊扰夷民。官里闻知大怒,召相如议论此事,令作谕巴蜀之檄[42]。官里道:“此一事,欲待差官,非卿不可。”乃拜相如为中郎将[43],持节而往[44],令剑金牌,先斩后奏。相如谢恩,辞天子出朝,一路驰驿而行。到彼处,劝谕巴蜀已平,蛮夷清静。不过半月,百姓安宁,衣锦还乡。数日之间,已达成都府,本府官员迎接。到于新宅,文君出迎。相如道:“读书不负人,今日果遂题桥之愿。”文君道:“更有一喜,你丈人先到这里迎接。”相如连声:“不敢,不敢!”老员外出见,相如向前施礼。彼此相谢,排筵贺喜。自此遂为成都富室。有诗为证:

[45],清风淅沥满林峦。

朱弦慢促相思调,不是知音不与弹。

司马相如本是成都府一个穷儒,只为一篇文字上投了至尊之意[46],一朝发迹。如今再说南宋朝一个贫士,也是成都府人,在濯锦江居住。亦因词篇遭际[47],衣锦还乡。此人姓俞名良,字仲举,年登二十五岁,幼丧父母,娶妻张氏。这秀才日夜勤攻诗史,满腹文章。时当春榜动,选场开,广招天下人才,赴临安应举。俞良便收拾琴剑书箱,择日起程,亲朋饯送。分付浑家道:“我去求官,多则三年,少则一载。但得一官半职,即便回来。”道罢相别,跨一蹇驴而去。不则一日,行至中途。偶染一疾,忙寻客店安下,心中烦恼。不想病了半月,身边钱物使尽,只得将驴儿卖了做盘缠。又怕误了科场日期,只得买双草鞋穿了,自背书囊而行。不数日,脚都打破了,鲜血淋漓,于路苦楚。心中想道:“几时得到杭州!”看着那双脚,作一词以述怀抱,名《瑞鹤仙》[48]

春闱期近也[49],望帝京迢递,犹在天际。懊恨这双脚底,不惯行程,如今怎免得,拖泥带水。痛难禁,芒鞋五耳[50]。倦行时着意温存,笑语甜言安慰。   争气,扶持我去,选得官来,那时赏你。穿对朝靴,安排在轿儿里。抬来抬去,饱餐羊肉滋味。重教细腻。更寻对小小脚儿,夜间伴你。

不则一日,已到杭州,至贡院前桥下[51],有个客店,姓孙,叫做孙婆店,俞良在店中安歇了。过不多几日,俞良入选场已毕,俱各伺候[52],来到临安,指望一举成名。争奈时运未至,龙门点额[53],金榜无名。俞良心中好闷,眼中流泪。自寻思道:“千乡万里,来到此间,身边囊箧消然[54],如何勾得回乡?”不免流落杭州。每日出街,有些银两,只买酒吃,消愁解闷。看看穷乏,初时还有几个相识看觑他,后面蒿恼人多了,被人憎嫌。但遇见一般秀才上店吃酒,俞良便入去投谒[55]。每日吃两碗饿酒,烂醉了归店中安歇。孙婆见了,埋冤道:“秀才,你却少了我房钱不还,每日吃得大醉,却有钱买酒吃!”俞良也不分说。每日早间,问店小二讨些汤洗了面[56],便出门“长篇见宰相,短卷谒公卿”,搪得几碗酒吃[57],吃得烂醉,直到昏黑,便归客店安歇。每日如是。

一日,俞良走到众安桥[58],见个茶坊,有几个秀才在里面,俞良便挨身入去坐地[59]。只见茶博士向前唱个喏[60],问道:“解元吃甚么茶[61]?”俞良口中不道,心下思量:“我早饭也不曾吃,却来问我吃茶。身边铜钱又无,吃了却捉甚么还他[62]?”便道:“我约一个相识在这里等,少间客至来问。”茶博士自退。俞良坐于门首,只要看一个相识[63]。”二人吃罢。先生道:“解元好个造物[64]!即目三日之内[65],有分遇大贵人发迹[66],贵不可言。”俞良听说,自想:“我这等模样,几时能勾发迹?眼下茶钱也没得还。”便做个意头[67],抽身起道:“先生,我若真个发迹时,却得相谢。”便起身走。茶博士道:“解元,茶钱!”俞良道:“我只借坐一坐,你却来问我茶,我那得钱还?先生说我早晚发迹,等我好了,一发还你。”掉了便走[68]。先生道:“解元,命钱未还。”俞良道:“先生得罪,等我发迹,一发相谢。”先生道:“我方才出来,好不顺溜[69]!”茶博士道:“我没兴,折了两个茶钱!”当下自散。

俞良又去赶趁[70],吃了几碗饿酒。直到天晚,酩酊烂醉,踉踉跄跄,到孙婆店中,昏迷不醒,睡倒了。孙婆见了,大骂道:“这秀才好没道理!少了我若干房钱不肯还,每日吃得大醉。你道别人请你,终不成每日有人请你?”俞良便道:“我醉自醉,干你甚事!别人请不请,也不干你事!”孙婆道:“老娘情愿折了许多时房钱,你明日便请出门去。”俞良带酒胡言汉语[71],便道:“你要我去,再与我五贯钱[72][73]。我俞某是个饱学秀才,少不得今科不中来科中。你就供养我到来科,打甚么紧[74]!”乘着酒兴,敲台打凳,弄假成真起来。孙婆见他撒酒风,不敢惹他。关了门,自进去了。俞良弄了半日酒,身体困倦,跌倒在床铺上,也睡去了。五更酒醒,想起前情,自觉惭愧。欲要不别而行,又没个去处。正在两难。

却说孙婆与儿子孙小二商议,没奈何,只得破两贯钱,倒去陪他个不是,央及他动身。若肯轻轻撒开,便是造化。俞良本待不受,其奈身无半文[75],只得忍着羞收了这两贯钱,作谢而去。心下想道:“临安到成都,有八千里之遥。这两贯钱,不勾吃几顿饭,却如何盘费得回去[76]?”出了孙婆店门,在街坊上东走西走,又没寻个相识处。走到饭后,肚里又饥,心中又闷。身边只有两贯钱,买些酒食吃饱了,跳下西湖,且做个饱鬼。

当下一径走出涌金门外西湖边,见座高楼,上面一面大牌,朱红大书“丰乐楼”[77]。只听得笙簧缭绕,鼓乐喧天。俞良立定脚打一看时,只见门前上下首立着两个人,头戴方顶样头巾[78],身穿紫衫,脚下丝鞋净袜[79],叉着手[80],看着俞良道:“请坐!”俞良见请,欣然而入,直[81]。只见一个当日的酒保[82],便向俞良唱个喏:“覆解元,不知要打多少酒?”俞良道:“我约一个相识在此。你可将两双筯放在桌上[83],铺下两只盏,等一等来问。”酒保见说,便将酒缸、酒提、匙、筯、盏、楪放在面前[84],尽是银器。俞良口中不道,心中自言:“好富贵去处,我却这般生受[85]!只有两贯钱在身边,做甚用?”少顷,酒保又来问:“解元要多少酒打来?”俞良便道:“我那相识眼见的不来了,你与我打两角酒来[86]。”酒保便应了,又问:“解元,要甚下酒?”俞良道:“随你把来。”当下酒保只当是个好客,折莫甚新鲜果品、可口肴馔、海鲜、案酒之类[87],铺排面前,般般都有。将一个银酒缸盛了两角酒,安一把杓儿,酒保频将酒烫。俞良独自一个,从晌午前直吃到日晡时后[88]。面前按酒,吃得阑残。俞良手抚雕栏,下视湖光,心中愁闷。唤将酒保来:“烦借笔砚则个[89]。”酒保道:“解元借笔砚,莫不是要题诗赋?却不可污了粉壁,本店自有诗牌。若是污了粉壁,小人今日当直,便折了这一日日事钱[90]。”俞良道:“恁地时[91],取诗牌和笔砚来。”须臾之间,酒保取到诗牌笔砚,安在桌上。俞良道:“你自退,我教你便来。不叫时,休来。”当下酒保自去。

俞良拽上阁门,用凳子顶住,自言道:“我只要显名在这楼上,教[92]?”想起身边只有两贯钱,吃了许多酒食,捉甚还他?不如题了诗,推开窗,看着湖里只一跳,做一个饱鬼。当下磨得墨浓,蘸得笔饱,拂拭一堵壁子干净,写下《鹊桥仙》词[93]

来时秋暮,到时春暮,归去又还秋暮。丰乐楼上望西川,动不动八千里路。   青山无数,白云无数,绿水又还无数。人生七十古来稀,算恁地光阴,能来得几度!

题毕,去后面写道:“锦里秀才俞良作[94]。”放下笔,不觉眼中流泪。自思量道:“活他做甚,不如寻个死处,免受穷苦!”当下推开槛窗,望着下面湖水,待要跳下去,争奈去岸又远。倘或跳下去不死,image折了腿脚[95],如何是好?心生一计,解下腰间系的旧绦,一搭搭在阁儿里梁上,做一个活落圈。俞良叹了一口气,却待把头钻入那圈里去。你道好凑巧!那酒保见多时不叫他,走来阁儿前,见关着门,不敢敲,去那窗眼里打一张[96],只见俞良在内,正要钻入圈里去,又不舍得死。酒保吃了一惊,火急向前推开门,入到里面,一把抱住俞良道:“解元甚做作[97]!你自死了,须连累我店中!”声张起来,楼下掌管、师工、酒保、打杂人等[98],都上楼来,一时嚷动。众人看那俞良时,却有八分酒,只推醉,口里胡言乱语不住声。酒保看那壁上时,茶盏来大小字写了一壁,叫苦不迭[99]:“我今朝却不没兴[100],这一日事钱休了也!”道:“解元,吃了酒,便算了钱回去。”俞良道:“做甚么?你要便打杀了我!”酒保道:“解元,不要寻闹。你今日吃的酒钱,总算起来,共该五两银子。”俞良道:“若要我五两银子,你要我性命便有,那得银子还你!我自从门前走过,你家两个着紫衫的邀住我,请我上楼吃酒。我如今没钱,只是死了罢。”便望窗槛外要跳,唬得酒保连忙抱住。

当下众人商议:“不知他在那里住,忍晦气放他去罢。不时做出人命来,明日怎地分说?”便问俞良道:“解元,你在那里住?”俞良道:“我住在贡院桥孙婆客店里。我是西川成都府有名的秀才,因科举来此间。若我回去,路上image在河里水里,明日都放不过你们。”众人道:“若真个死了时不好。”只得忍晦气,着两个人送他去,有个下落,省惹官司。当下教两个酒保,搀扶他下楼。出门迤逦上路,却又天色晚了。两个人一路扶着,到得孙婆店前,那客店门却关了。酒保便把俞良放在门前,却去敲门。里面只道有甚客来,连忙开门。酒保见开了门,撒了手便走。俞良东倒西歪,踉踉跄跄,只待要image。孙婆讨灯来一照,却是俞良,吃了一惊,没奈何,叫儿子孙小二扶他入房里去睡了。孙婆便骂道:“昨日在我家蒿恼,白白里送了他两贯钱。说道还乡去,却元来将去买酒吃!”俞良只推醉,由他骂,不敢则声[101]。正是:

人无气势精神减,囊少金钱应对难。

话分两头。却说南宋高宗天子传位孝宗,自为了太上皇,居于德寿宫[102]。孝宗尽事亲之道,承颜顺志,惟恐有违。自朝贺问安,及良辰美景,父子同游之外,上皇在德寿宫闲暇,每同内侍官到西湖游玩。或有时恐惊扰百姓,微服潜行,以此为常。忽一日,上皇来到灵隐寺冷泉亭闲坐。怎见得冷泉亭好处,有张舆诗四句[103]

朵朵峰峦拥翠华,倚云楼阁是僧家。

凭栏尽日无人语,濯足寒泉数落花。

上皇正坐观泉,寺中住持僧献茶。有一行者[104],手托茶盘,高擎下跪。上皇龙目观看,见他相貌魁梧,且是执礼恭谨。御音问道:“朕看你不像个行者模样[105],可实说是何等人?”那行者双行流泪,拜告道:“臣姓李名直,原任南剑府太守。得罪于监司[106],被诬赃罪,废为庶人,家贫无以糊口。本寺住持是臣母舅,权充行者,觅些粥食,以延微命。”上皇恻然不忍道:“待朕回宫,当与皇帝言之。”是晚回宫,恰好孝宗天子差太监到德寿宫问安,上皇就将南剑太守李直分付去了,要皇帝复其原官。

过了数日,上皇再到灵隐寺中,那行者依旧来送茶。上皇问道:“皇帝已复你的原官否?”那行者叩头奏道:“还未。”上皇面有愧容。次日,孝宗天子恭请太上皇、皇太后幸聚景园[107]。上皇不言不笑,似有怨怒之意。孝宗奏道:“今日风景融和,愿得圣情开悦。”上皇嘿然不答。太后道:“孩儿好意招老夫妇游玩,没事恼做甚么?”上皇叹口气道:“‘树老招风,人老招贱。’朕今年老,说来的话都没人作准了。”孝宗愕然,正不知为甚缘故,叩头请罪。上皇道:“朕前日曾替南剑府太守李直说个分上[108],竟不作准。昨日于寺中复见其人,令我愧杀。”孝宗道:“前奉圣训,次日即谕宰相。宰相说:‘李直赃污狼藉[109],难以复用。’既承圣眷,此小事,来朝便行。今日且开怀一醉。”上皇方才回嗔作喜,尽醉方休。第二日,孝宗再谕宰相,要起用李直。宰相依旧推辞,孝宗道:“此是太上主意。昨日发怒,朕无地缝可入。便是大逆谋反,也须放他。”遂尽复其原官。此事阁起不题。

再说俞良在孙婆店借宿之夜,上皇忽得一梦,梦游西湖之上,见毫光万道之中,却有两条黑气冲天,竦然惊觉。至次早,宣个圆梦先生来,说其备细。先生奏道:“乃是有一贤人流落此地,游于西湖,口吐怨气冲天,故托梦于上皇,必主朝廷得一贤人。应在今日,不注吉凶。”上皇闻之大喜,赏了圆梦先生。遂入宫中,更换衣装,扮作文人秀才,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行至丰乐楼前,正见两个着紫衫的,又在门前邀请。当下上皇与近侍官,一同入酒肆中,走上楼去。那一日楼上image儿恰好都有人坐满,只有俞良夜来寻死的那image儿关着。上皇便揭开帘儿,却待入去,只见酒保告:“解元,不可入去,这image儿不顺溜!今日主人家便要打醋炭了[110]。待打过醋炭,却教客人吃酒。”上皇便问:“这image儿如何不顺溜?”酒保告:“解元,说不可尽。夜来有个秀才,是西川成都府人,因赴试不第,流落在此。独自一个在这image儿里,吃了五两银子酒食,吃的大醉。直至日晚,身边无银子还酒钱,便放无赖,寻死觅活,自割自吊。没奈何怕惹官司,只得又赔店里两个人送他归去。且是住的远,直到贡院桥孙婆客店里歇。因此不顺溜,主家要打醋炭了,方教客人吃酒。”上皇见说道:“不妨,我们是秀才,不惧此事。”遂乃一齐坐下。上皇抬头只见壁上茶盏来大小字写满,却是一只《鹊桥仙》词。读至后面写道“锦里秀才俞良作”,龙颜暗喜,想道:“此人正是应梦贤士,这词中有怨望之言。”便问酒保:“此词是谁所作?”酒保告:“解元,此词便是那夜来撒赖秀才写的。”上皇听了,便问:“这秀才见在那里住?”酒保道:“见在贡院桥孙婆客店里安歇。”上皇买些酒食吃了,算了酒钱,起身回宫。

一面分付内侍官,传一道旨意,着地方官于贡院桥孙婆店中,取锦里秀才俞良火速回奏。内侍传将出去,只说太上圣旨,要唤俞良,[111]。因走得气急,口中连唤:“俞良,俞良!”孙婆只道被俞良所告,惊得面如土色,双膝跪下,只是磕头。差官道:“那婆子莫忙。官里要西川秀才俞良,在你店中也不在?”孙婆方敢回言道:“告恩官,有却有个俞秀才在此安下,只是今日清早起身回家乡去了。家中儿子送去,兀自未回[112]。临行之时,又写一首词在壁上。官人如不信,下马来看便见。”差官听说,入店中看时,见壁上真个有只词,墨迹尚然新鲜,词名也是《鹊桥仙》,道是:

杏花红雨,梨花白雪,羞对短亭长路。东君也解数归程[113],遍地落花飞絮。   胸中万卷,笔头千古,方信儒冠多误。青霄有路不须忙,便着image草鞋归去[114]

元来那俞良隔夜醉了,由那孙婆骂了一夜。到得五更,孙婆怕他又不去,教儿子小二清早起来,押送他出门。俞良临去,就壁上写了这只词。孙小二送去,兀自未回。差官见了此词,便教左右抄了,飞身上马。另将一匹空马,也教孙婆骑坐,一直望北赶去。路上正迎见孙小二。差官教放了孙婆,将孙小二抠住,问俞良安在。孙小二战战兢兢道:“俞秀才为盘缠缺少,踌蹰不进,见在北关门边汤团铺里坐。”当下就带孙小二做眼[115],飞马赶到北关门下。

只见俞良立在那灶边,手里拿着一碗汤团正吃哩,被使命叫一声:“俞良听圣旨。”唬得俞良大惊,连忙放下碗,走出门跪下。使命口宣上皇圣旨:“教俞良到德寿宫见驾。”俞良不知分晓,一时被众人簇拥上马,迤逦直到德寿宫,各人下马。且于侍班image子内听候传宣[116]

[117]。俞良穿了紫衣软带,纱帽皂靴,到得金阶之下,拜舞起居已毕。上皇传旨,问俞良:“丰乐楼上所写《鹊桥仙》词,是卿所作?”俞良奏道:“是臣醉中之笔,不想惊动圣目。”上皇道:“卿有如此才,不远千里而来,应举不中,是主司之过也[118]。卿莫有怨望之心?”俞良奏道:“穷达皆天,臣岂敢怨!”上皇曰:“以卿大才,岂不堪任一方之寄?朕今赐卿衣紫,说与皇帝,封卿大官,卿意若何?”俞良叩头拜谢曰:“臣有何德能,敢膺圣眷如此[119]!”上皇曰:“卿当于朕前,或诗或词,可做一首,胜如使命所抄店中壁上之作。”俞良奏乞题目。上皇曰:“便只指卿今日遭遇朕躬为题。”俞良领旨,左右便取过文房四宝,放在俞良面前。俞良一挥而就,做了一只词,名《过龙门令》:

冒险过秦关,跋涉长江,崎岖万里到钱塘。举不成名归计拙,趁食街坊[120]。   命蹇苦难当,空有词章,片言争敢动吾皇。敕赐紫袍归故里,衣锦还乡。

上皇看了,龙颜大喜,对俞良道:“卿要衣锦还乡,朕当遂卿之志。”当下御笔亲书六句:

锦里俞良,妙有词章。

高才不遇,落魄堪伤。

敕赐高官,衣锦还乡。

分付内侍官,将这道旨意,送与皇帝,就引俞良去见驾。孝宗见了上皇圣旨,因数日前为南剑太守李直一事,险些儿触了太上之怒,今番怎敢迟慢?想俞良是锦里秀才,如今圣旨批赐衣锦还乡,若用他别处地方为官,又恐拂了太上的圣意。即刻批旨:“俞良可授成都府太守,加赐白金千两,以为路费。”次日,俞良紫袍金带,当殿谢恩已毕,又往德寿宫,谢了上皇。将御赐银两备办鞍马仆从之类,又将百金酬谢孙婆。前呼后拥,荣归故里,不在话下。

是日孝宗御驾来往德寿宫朝见上皇,谢其贤人之赐。上皇又对孝宗说过:“传旨遍行天下,下次秀才应举,须要乡试得中[121],然后赴京殿试[122]。”今时乡试之例,皆因此起,流传至今,永远为例矣。

昔年司马逢杨意,今日俞良际上皇。

若使文章皆遇主,功名迟早又何妨。


[1] “子房”二句:张良字子房,为了替韩国报仇,在博浪沙椎击秦始皇未成功,便逃至徐州下邳。相传遇黄石公,得授《太公兵法》,后来辅佐刘邦,统一了天下。

[2] “伊尹”句:相传伊尹曾隐居于有莘国之野,后遇商汤,委以辅弼重任。

[3] “子牙”句:传说吕尚(姜子牙)垂钓在磻溪(在今陕西宝鸡南)。八十岁时,周文王访贤,拜他为师。

[4] “韩侯”二句:韩信少年时,遭到屠中无赖的侮辱,被迫从胯下爬行。后来发愤,成为汉初名将。韩侯,韩信,曾封为淮阴侯。

[5] “蒙正”句:传说宋代吕蒙正路过相府,适逢刘小姐彩楼抛绣球招婿,球中蒙正。刘父不允婚,被逐出府。蒙正携小姐借居寒窑。后来他考中了状元。吕蒙正(944—1011),字圣功,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三次登上相位,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

[6] “裴度”句:唐代裴度落魄时,栖身古庙内。相传他有还带的阴骘,唐宪宗时官至宰相。裴度(765—839),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名相。封晋国公,穆宗时数出镇拜相。

[7] 汉武帝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

[8] 齑(jī)盐:用盐腌的咸菜。借指清贫的生活。

[9] 游艺:出外游学,以结交朋友。

[10] “大丈夫”二句:《太平御览》卷七十三引晋常璩《华阳国志》:“升仙桥在成都县北十里,即司马相如题柱,曰:‘不乘驷马高车,不复过此桥。’”驷马车,达官显贵所乘的四匹马驾的高车。

[11] 梁孝王:汉文帝之子刘武(?—前144),汉景帝同母弟。吴楚七国之乱时,曾率兵抵御吴王刘濞,立有大功。恃母窦太后宠,欲使景帝传位于己,未果。

[12] 邹阳、枚皋:邹阳,齐(今山东东部)人;枚皋,字少孺,淮阴(今属江苏)人。两人曾在梁孝王府中做客,是西汉的著名文人。

[13] 薨: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叫做薨。

[14] 谢病:这里是借口有病告假回家的意思。

[15] 临邛县:今四川邛崃。汉属蜀郡。

[16] 门阑:门口的横格栅门。这里指门内或家中。

[17] 修真:学道修行。

[18] 琐窗:雕刻有花纹图案装饰的窗子。

[19] 争奈:怎奈,无奈。箪瓢屡空:形容家境贫困。

[20] 挫过:即错过。挫,错的俗字。

[21] 无所将:没有什么依靠。

[22] 颉颃(xié hánɡ):指一双鸟上下飞翔。

[23] 孳尾:交配繁殖。

[24] 敛衽:整一整衣襟,以表示恭敬。元以后也指女子的礼拜。

[25] 迂阔:迂腐而不切合实际。

[26] “临溪”二句:谓文君貌比洛神与嫦娥,如临洛浦,则可与洛神媲美,如对明月,则同时成为两个嫦娥。洛浦,洛水水边。相传这里是洛神出没的地方。后用来代称洛神或神女。所引此篇,出自唐梁锽《名姝篇》,话本在“纤不长”句下,删去“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四句。

[27] 箕帚:原为家中扫除的用具,这里指操持家务。借作妻子的代称。

[28] 罄然:形容空洞无物。

[29] 愠(yùn)色:愤怒的脸色。

[30] 贤达:贤惠而通晓事理。

[31] 营运:买卖,营生。

[32] 开张:即开设。

[33] 当垆:指卖酒。垆,放酒坛的土墩。

[34] 天使:皇帝的使者。

[35] 浩烂:宏伟灿烂。语出汉王充《论衡·佚文》:“汉氏浩烂,不有殊卓之声。”

[36] 杨得意:西汉蜀郡人,为管理养狗的狗监。曾向汉武帝举荐司马相如。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37] 已遂题桥志:已经实现追求功名富贵的志向。遂,实现,成功。题桥志,《太平御览》卷七十三引晋常璩《华阳国志》:“升仙桥在成都县北十里,即司马相如题柱,曰:‘不乘驷马高车,不复过此桥。’”后用作立志求取功名富贵的典故。

[38] 市买:即购买。

[39] 著作郎:官名,掌编纂国史、草拟文字等。

[40] 待诏金马门:汉代征召士人,特别优异者在金马门等待诏命,以备顾问。后以待诏为官名。金马门,汉代宫门名。《史记·滑稽列传》:“金马门者,宦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

[41] 军兴法:指有关战时征集财物、调遣军队等法令制度。转漕:即转道和漕运,指通过水陆路运粮。

[42] 檄:古代官府用于征召、晓谕及声讨的文书。

[43] 中郎将:汉代设有中郎署,负责皇帝的侍卫。中郎将为郎署的主官。

[44] 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代表皇帝执行任务,必须持符节以为凭证。

[45] 瑶台:这里泛指雕饰华美的楼台。

[46] 至尊:指皇帝。

[47] 遭际:遭遇。

[48] 《瑞鹤仙》:此词据宋曹豳《红窗迥》改写,见《全宋词》。

[49] 春闱:唐宋礼部考试,都在春季举行,称“春闱”。闱,这里是考场的意思。

[50] 五耳:这里指草鞋上的五个绊子。

[51] 贡院:宋代举行省试(即礼部考试)的场所。南宋的礼部贡院在临安(今浙江杭州)观桥西。见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五《贡院》。

[52] 假如:比如,例如。

[53] 龙门点额:《水经注·河水》载:相传黄河中鲤鱼,每年三月跳龙门,凡跃过者便化成龙,否则点额而还。后用龙门点额比喻应试落第。

[54] 消然:为“萧然”之通假。空虚,匮乏。

[55] 投谒:投递名片求见。

[56] 汤:热水。

[57] 搪:应作“抵”解,引申为蒙骗之意。

[58] 众安桥:《梦粱录》卷七《小河桥道》:“出御街投北,曰众安桥。”

[59] 坐地:坐着,坐下。

[60] 茶博士:茶坊里的伙计。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李公心鄙之,茶罢,命奴子取钱三十六文酬茶博士。”博士,原为学官名,后用来对有技艺或从事某种专门职业者的称谓。

[61] 解元:这里是对读书人的礼貌用语,并非真做了解元。

[62] 捉:拿,把。

[63] 椒茶:加了香料的茶。

[64] 造物:犹言造化,即运气、福分的意思。

[65] 即目:即今,目下。

[66] 有分(fèn):有缘分。

[67] 做个意头:指找个借口,借题发挥。意头,由头,主意。

[68] 掉:指回头,转身。

[69] 好不顺溜:很不顺当,非常倒霉。

[70] 赶趁:指为寻找相识或投谒而奔走活动。

[71] 胡言汉语:即胡言乱语。

[72] 贯:旧时的铜钱,用绳子穿上,每千钱为一贯。

[73] 漂母:漂洗衣服的老妇。韩信少年家贫,她曾供给他饭食。后来韩信为楚王,以千金报答漂母一饭之恩。

[74] 打甚么紧:有什么关系。

[75] 其奈:怎奈,无奈。

[76] 盘费:花费,开销。

[77] 丰乐楼: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有“丰乐楼”。宋施谔《淳祐临安志》卷六《楼观》:“在丰豫门外,旧名耸翠楼。政和七年,郡守徐公铸于湖堂之右,以众乐亭旧址,临湖始建此楼。”

[78] 头巾:古人以尺布裹头为巾,后演变成一种软帽,用纱、罗、布、葛等制成。

[79] 净袜:白色的袜子。

[80] 叉手:两手在胸前相交,表示恭敬。

[81] image儿:即酒image子,酒楼中的小房间,如现在的雅座。

[82] 当日的:值班的。

[83] 筯:筷子。

[84] 酒缸:即酒盏。酒提:即酒端,一种圆筒上有长柄的打酒用具。

[85] 生受:辛苦,困难。

[86] 角:古代量酒的容器。一角的容量因古今而异,或一升,或四升不等。

[87] 折莫:不管,不论。也写作“遮莫”。案酒:下酒物,指果品菜肴之类。也作“按酒”。

[88] 日晡:即日 image,相当于下午三至五时。这时日已偏西。

[89] 则个:语助词,表示提示、祈使的语气。

[90] 日事钱:工资。也作“日食钱”。

[91] 恁地:如此,这般。

[92] 则甚:做什么。

[93] 《鹊桥仙》:此词与明汪砢玉《珊瑚网·法书题跋》卷九题元鲜于枢撰者上下阕互换,文字大同小异。

[94] 锦里:即成都。

[95] image:跌,摔。

[96] 打一张:“打一”置于动词“张”前,表示加强语气。

[97] 做作:行为,举动。

[98] 掌管:主管,总管。师工:厨师。

[99] 不迭:不及,不停。

[100] 没兴:倒霉。

[101] 则声:作声,吭声。

[102] 德寿宫:在望仙桥东,原为秦桧的赐第,命工建宫,供宋高宗退位所居。见《梦粱录》卷八。

[103] 张舆诗四句:此诗见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十《北山胜迹》“冷泉亭”。“朵朵”作“小朵”。张舆,宋代诗人,官屯田员外郎。

[104] 行者:住持僧的侍者,在寺院做杂务而未剃度出家的人。

[105] 朕:帝王自称。

[106] 监司:指负有监察责任的官吏。宋代转运使和提点刑狱公事有监察一路官吏的责任,故称监司。

[107] 聚景园:宋孝宗致养的御园。《武林旧事》卷四《故都宫殿》:“聚景园,清波门外,孝宗致养之地。……淳熙中,屡经临幸。”

[108] 分上:人情,情面。

[109] 狼藉:比喻行为不检,名声不好。

[110] 打醋炭:把炭烧红投入醋中,用其蒸气来熏屋子,驱除邪气。

[111] 抠:为“扣”的假借字,应作“拴”解。

[112] 兀自:还,仍然。也作“兀子”。

[113] 东君:春神。

[114] image:一双(鞋)。

[115] 做眼:做向导。

[116] 侍班image子:内侍和禁卫等人值班办事的地方。

[117] 借紫:宋代四品以上官员才允许穿紫色朝服,俞良是个没有官职的平民,因此叫他借用。

[118] 主司: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119] 膺圣眷:受到皇帝的宠爱。

[120] 趁食:赶到各处觅食,谋生。

[121] 乡试:宋代的科举考试一般分为州试、省试、殿试三级,而乡试从元代开始,盛行于明清。这里话本编者把宋代由礼部主持的省试,误为后来的乡试了。

[122] 殿试:也称“廷试”。省试后,礼部将合格考生奏名朝廷,由皇帝亲临殿廷主考。宋开宝八年(975),太祖在讲武殿策试贡院合格举人,并颁定名次,自此始为常制。宋太平兴国八年(983),殿试后将录取进士分为五甲。明清殿试则沿元制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参见清赵翼《陔馀丛考》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