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警惕贯彻“圣旨”的猫腻
如果没有史学的训练,往往会觉得历代的“圣旨”是了不得的东西。在法理上,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力;在意识上,它被渲染涂抹上浓厚的神圣色彩;在组织上,有着保证圣旨得以贯彻的庞大官僚机器;在手段上,执行它就有着最吸引人的激励诱惑,违抗它就有着最严厉的制裁措施。从表面看,圣旨毫无疑问能够被最无阻拦地贯彻执行。但是且慢,扒拉开史书的缝隙瞅瞅,就有可能发现,即便是圣旨,在贯彻执行中也大有猫腻,每个朝代都有程度不同的“政令不出中南海”现象。道理很简单,如果皇帝的每道圣旨都被准确无误地执行了,这个社会早就天下太平了。
一般来说,凡是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圣旨就不可能被很好地贯彻:
(1)当事人不知道圣旨的真实意图;
(2)圣旨同当事人坚守的价值观念冲突;
(3)当事人缺乏执行圣旨的能力;
(4)当事人缺乏执行圣旨的条件;
(5)执行圣旨会损害当事人的利益;
(6)执行圣旨会引起当事人对未来期望的不利改变;
(7)执行圣旨会伤害当事人的感情;
(8)执行圣旨会破坏现有的稳定或者平衡状态。
(9)圣旨甲和圣旨乙有冲突,执行甲就肯定对抗乙;
(10)圣旨本来就是做样子,没打算被执行。
上面这些还不是全部因素,还可以继续列下去,但有这些也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这些情况出现一两种,圣旨就开始打折扣;出现三四种,圣旨就走样变形;出现五六种,圣旨就基本上彻底失效。
况且,执行圣旨不是一个人的事儿,即便没有上述任何一种障碍因素,贯彻圣旨也需要其他人的支持和配合。例如,某个监察御史有可能真心实意想执行查处某位封疆大吏的旨意,但他的助手得了查处对象的好处,在表面上非常卖力地办案的同时,不显山不露水地悄悄“抿掉”了关键的办案线索。反过来,有旨要提拔的清官干吏,却有可能受到其顶头上司的阻扰。清朝的康熙皇帝称赞著名清官陆陇其,执行康熙的爱民圣旨不遗馀力,但由于他不能给上司行贿,所以,考核时他的上司慕天颜表面上顺着康熙的意思,极力称赞陆陇其“操守称绝一尘”,却加上一句“才干乃非肆应”,实际则按“才力不及”而降调,后来干脆找个茬把他开销回家。古代的皇帝又喜欢在官员中搞多方牵制和平衡,这更加大了执行圣旨的掣肘概率。
可见,不执行圣旨的理由有很多,但是,有一个关键问题不能回避,就是发出的圣旨不允许不执行。所以,凡是不执行圣旨,基本上不明着对抗。除了个别可以像海瑞那样让别人抬着棺材跟在后面去进谏的人之外,几乎没有人公开抗旨。他们都会表现出一种认真贯彻的劲头,而且还要信誓旦旦一定要把圣旨“落到实处”乃至“夯实”圣旨的根基。但细究起来,多数是糊弄型贯彻。
所以,如果较真考察古代的圣旨执行情况,多半不乐观。名义上执行而实际上对抗或者搁置的猫腻有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供奉。把圣旨恭恭敬敬捧得很高,一旦提起就诚惶诚恐,使上面相信已经执行了,实际操作中却冷处理。
(2)折扣。圣旨说了一石,我就凑上八斗,如果能够糊弄过去,只有两三斗也未尝不可。但对上汇报,则一定要表现出十二斗。
(3)偷梁换柱。圣旨要求的是甲,实际操作的是乙,还要能够冠冕堂皇把乙说成甲。
(4)形式化。执行圣旨的雷声震天,气氛热烈,标语口号到处贴,大张旗鼓显神威,就是不下一滴雨,没有半点真实效果,只留下宣传圣旨的痕迹作为已经执行的证据。
(5)顺杆爬。比圣旨所要求的还要高大完美,在圣旨上层层加码,但所加之码不是执行力度,而是在顺应圣旨的同时暗中改变了方向。
对此,皇帝也不是完全不知情。但是,多数情况下,为了面子,不得不睁只眼闭只眼。更差劲的皇帝,则看不到猫腻所在,而是沉醉于部下大力贯彻的表象之中沾沾自喜。最后的结果,就是皇帝的根基被慢慢腐蚀挖空,而官僚集团由此坐大。
公司经营中,战略能否真正实施,领导意图是否真正贯彻,决策是否真正达到目标,也或多或少存在类似现象。要克服这种执行中的猫腻,有许多办法,但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就是以“祛魅”方式消除圣旨的神圣光环,由此来防范那些本意是为了强化执行、却在事实上推动着执行的作假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