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化,观念,与社会影响 Culture, Opinion and Social Influence
作者 施永仁
施永仁,集智科学家,爱荷华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他于2016年康奈尔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毕业,并在耶鲁大学人类本性实验室从事两年的博士后工作。目前研究重点在于理解线上与线下的群体行为,乡村社区中社会制度与社会网络,以及美国民众政治观念的演化。他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社会网络,定量与计算方法,组织社会学,公共卫生,与社会心理学。他的工作发表于《美国社会学评论》,《美国社会学杂志》,《自然-人类行为》等多种社会科学期刊。他的研究工作被连线杂志,英国卫报,BBC新闻,洛杉矶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人类本性实验室(Human Nature Lab)隶属于耶鲁网络科学研究所,由Nicholas Christakis任主任(《大连接》作者),从事生物医学,大数据计算,社会实验与社会网络的跨。学科研究
文化并非与生俱来,也不完全是从老一辈那里传承过来,更不是从上而下整齐划一的世界观,或狭隘意义上的知识与经验。周末看了哪本电影,平时在读什么书,最近喜欢喝哪种碳酸饮料,匆匆读了朋友圈转帖若有所思,随即按了转发键,这些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按照维基百科的定义,文化是一种“约定俗成潜意识的外在表现”。但是,问题来了。我们每个人所携带的文化与观念从何而来,又是如何改变?为什么你喜欢的电影,书籍,音乐,饮料,你所持有的政治观点,伦理标准,行为规范,你所关注的企业家和电子产品,使用的电子社区,订阅的公众号,可能与你父母的完全不同,却与千里之外的某个从未碰面的陌生人不谋而合?玩抖音的也许不懂玩快手的世界。在你频繁转发一席讲座视频的时候,却对朋友圈中的那几条关于人工智能的转帖毫无兴趣,置之不理。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观念与趣味,是自己内在的属性,比如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审美趣味?还是在日常生活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的文化,行为与观念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响?这种影响是如何决定的?如果我们把所有人作为节点,把他们之间的关系作为边,把整个社会结构比作一张无边的大网,那么,这张网的结构是什么样的?不同的文化,行为与观念在这张网上是如何分布的?当我们对社会网络的认知能否为我们带来有效的工具去改进社会生活中黑暗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