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大学生成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喜闻乐见的群艺文化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1)

一、鼓舞人心的群众艺术活动

1.从文学创作角度分析

首先,“工人写、写工人”。

周恩来说:“部队文艺工作者熟悉部队,部分地熟悉农村,但对工人和城市的情形就不熟悉。解放区地方文艺工作者熟悉农民,不完全熟悉部队,对城市情况也不熟悉。”(2)因此,作为最熟悉工人的工人自身,在文学创作中不存在话语缝合,他们开始进行广泛的探索写作。武汉市文联还特地筹办了一个“工人写、写工人”的文艺刊物——《工人文艺》。

当时的《文艺报》推介工人作者的具体作品,引导工人“写什么,怎么写”,还专门开辟了“写作园地”这一栏目,发表一些工人作品,并配发评论文章。在《文艺报》的鼓励、引导、规范、帮助下,一批产业工人渐渐成为工人题材作品的写作主力。

如贫农出身的铁路检修工人魏连珍、汽车修配工人赵坚、青年工人张德裕、青年警卫员曹桂梅、铁路擦车工人董遒相、棉纺厂修理工人大吕等,都开始在文学界小有名气,赵坚、董遒相、张德裕、曹桂梅等还被选入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3)

1953年,工人出版社出版两本《工人文艺创作选集》,作品选自1949年到1952年全国各地的报纸和刊物,其作者都是工人,而且都是在岗工人。这些工人写的作品反映了全国各地和各种行业的工人劳动和经济建设的情况:

这些作品,作为文艺作品看,自然是萌芽状态的作品,然而她们是亲切的、真挚的、优美的。(4)

正如《文艺报》的主编冯雪峰所说,这些作品虽然内容上还不够丰富和充实,作者们的思想大多也较单纯,观察也不够深刻,然而这些作品中,有着一种特别宝贵的充实性和深刻性,那就是作者们对于生活的那种淳朴的喜悦和对于劳动的那种真挚的爱。这种喜悦和爱,在作者们的笔下,自然地、朴质地、袒露地描写出来,这就是这些还在萌芽状态中的文艺作品的主要的生命和特色,也是最宝贵的特色。它们都写得朴素而浅显,不过这样更容易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真实地袒露出来。

其次,“人人写诗个个唱”。

新中国建立后,往日的“奴隶”成了国家的主人,人们心中充满着幸福感和自豪感,“诗言志,歌咏言”,他们迫切地要求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愿望抒发出来。于是,新民歌运动自然地兴盛起来。1958年10月22日的《人民日报》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

走进和平人民公社高大的门楼,一排写满诗歌的白粉墙迎面扑来。大红字写着:千人诗,万人唱,稻麦丰收诗歌乡。下面写着:白茆乡文联编。在这里,歌颂人民公社,歌颂共产主义的新山歌一首接着一首,简直叫你目不暇接。……

横穿街道的巨幅标语写的是诗,田间鼓动牌、责任牌上也写的是诗,展览会里的说明词是诗,连食堂、旅馆的走廊和墙壁上也全写满了诗。……

怪不得这里的诗多,原来这里有的是诗人、歌手。社党委书记万祖祥就是一个出色的山歌手。在讨论成立公社的社、队干部大会上,万祖祥首先摆起了山歌擂台,他一个人和大家对唱,他唱一段,下面有人对一段,随编随唱,一下子在会上对唱出五十多首新山歌。……

一年以来,农民诗人和歌手们,写出了唱出了三万首富有时代意义的新山歌。……形成了人人写诗个个唱的热潮。(5)

这篇文章的标题就叫“人人写诗个个唱”,描绘的就是当时人们对诗歌创作的热情。特别在农村中,出现了大量抒发豪情、赞美英雄、描绘理想、歌唱未来的新民歌。即使是情歌,也都贯穿着这种新的时代精神。诗人徐迟在《一九五八年诗选》序言中说:

对我国的诗歌创作来说,一九五八年乃是划时代的一年。

……

到处成了诗海。中国成了诗的国家。工农兵自己写的诗,大放光芒。出现了无数诗歌的厂矿、车间;到处皆是万诗乡和百万首诗的地区;许多兵营成为万首诗的兵营。

几乎每一个县,从县委书记到群众,全都动手写诗;全都举办民歌展览会。到处赛诗,以至全省通过无线电广播来赛诗。各地出版的油印和铅印的诗集、诗选和诗歌刊物,不可计数。诗写在街头上,刻在石碑上,贴在车间、工地和高炉上。诗传单在全国飞舞。(6)

这样的景象印证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他的《诗辩》中说过的一句话:诗歌总是在全民意志高涨的同时和全民意志高涨以后,才蓬勃发展的。当然,对于“新民歌”的评价,褒贬不一。天鹰在《一九五八年中国民歌运动》中总结了五点:

一、新民歌是时代的号角。二、新民歌塑造了时代英雄形象。三、新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向自然界进军的伟大胜利。四、新民歌反映了人们的新关系。五、新民歌爱憎分明:热烈歌颂、尖锐讽刺。而新民歌的艺术特征就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其语言“洗练概括”、“生动形象”、富“时代色彩”、“口语化”。(7)

夏杏珍在《共和国重大文化事件纪程》中认为:不少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党、对领袖、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表达了人民在新时代,作为历史创造者和社会主义主人翁决心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表现手法上,形象鲜明,语言生动,音调和谐,形式活泼;是现实主义的,又充满乐观、豪迈的浪漫主义精神。(8)但是,“特别是后期,也存在严重的问题。”(9)

夏杏珍也认为周扬在1982年发表的《〈红旗歌谣〉评价问题》中的评论是比较客观和辩证的:

对待新民歌,我们不仅不能一概否定,而且要加以爱惜,使它的精华部分保留下来。我们可以从那里面获得可贵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对缺点也要讲清楚。对待历史,哪个时期发生的事情,就要根据哪个时期的情况来评论。(10)

2.从文艺表演的角度分析

群众艺术活动不仅仅体现在文学创作上,在文艺表演领域同样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以新中国成立后的武汉为例:

解放后武汉市……街道俱乐部的文艺活动则构成了群众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的主体,通过俱乐部的活动,各街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大大活跃起来,特别是广大群众可以经常看到戏剧。这些戏剧节目的表演通常是与街道俱乐部的文艺队分不开的。文艺队是俱乐部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最活跃的一个组织。诸如保安街俱乐部文艺队40多个成员,骨干演员20多个,其中大部分是中老年和家庭妇女,少数是青年,这些家庭妇女和中老年人,在俱乐部的团结、培养教育下,不但成为俱乐部工作的积极分子,也是街道各项工作的先进力量和宣传工作中一支有力的队伍。文艺队在演出内容上有京剧、楚剧、相声、大鼓说书、歌舞、话剧,以及其他民间形式的演唱小调。(11)

在五十年代的普通民众中,也掀起了交际舞热。上海十里洋场的狐步舞,被改编为几十人同台的集体舞,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流行。从中南海到各地首府,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人人都可以跳上一段“华尔兹”或是“探戈”。那个时期,年轻的姑娘们,穿着几乎款式一样的“布拉吉”,在夜幕里欢悦地舞动,那时对舞蹈有着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嘭嚓嚓”。大学生们也普遍学习跳交际舞,一些学校甚至把其作为学生们的必修课。这是一位当年的大学生对大学舞会的回忆:

五十年代初的我正在北京上大学,那时的机关和学校流行的是晚上开舞会。每当夜幕降临,学校的食堂就会有人早早地把饭桌搬到四周摞起来,开辟成舞场。尽管那种场地充满着饭馊气,地面直粘脚,学生、老师们,依然会尽量地打扮自己来参加舞会。……

那时大学里都流行着一个顺口溜:“一年级的看不惯,二年级的试试看,三年级的团团转,四年级的一身汗。”

舞步飞旋中,人们被一种难以言说的激情鼓舞着,……悉心培育着那个苍白岁月里的一些流丽的细枝末节。(1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丰富多彩的群众艺术活动使社会氛围焕然一新,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对于建设新中国的士气。

二、群艺文化的基本内涵

“群艺”一词,顾名思义,指的是群众艺术,因此要厘清“群艺文化”这一概念,我们就要对群众文化、艺术以及群众文化活动等有基本的认知。

1.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古已有之,它的产生与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是同步的,其发育、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历史阶段性。人类文化艺术发展至今所取得的各种灿烂夺目的成果,都是在群众文化的沃土中生长出来的。不少学者都对群众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于什么是群众文化也有着各自的理解。在《简明群众文化词典》中,对于群众文化的定义是这样的: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学艺术为中心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它包括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和群众文化事业。涉及科学技术、体育、教育、娱乐等人们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极其广泛、极其丰富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复合的社会意识形态,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同属上层建筑。(13)

《群众文化学》一书中认为群众文化是一个特指的文化类型,具有特定的含义:

群众文化的定义是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

群众文化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包含着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和群众文化队伍在内的具体概念。(14)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一书中,对于群众文化的概念又是这样叙述的:

群众文化的概念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

从文化现象层面讲,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民群众在闲暇时间,按美的规律,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

……

从文化建设层面讲,群众文化是我国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的文化生活形态、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机构、设施等各种要素的集合体。(15)

群众文化并不是“群众”与“文化”两个名词一般意义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类型,具有特定的含义。同样,我们也不难发现,对于“群众文化”的概念、内涵虽然还存在不尽一致之处,但学者们的界定之中还是存在着大量的共通因子。

2.艺术与群众文化活动

《简明群众文化词典》一书对“艺术”给出了这样的界定:

一种运用形象的方式来表现社会现实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戏剧、曲艺、美术、音乐、舞蹈、电影等。人类的社会生活是艺术创造的唯一源泉。艺术是一定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但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艺术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的性质和发展受到社会的经济制度、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的制约,又给社会的经济制度、阶级斗争和政治生活以巨大的影响。在阶级社会里,艺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16)

同时,该书也对“群众文化活动”作出了解释:

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各种精神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是产生群众文化事业,开辟群众文化工作,形成群众文化理论的基础。群众文化活动的范围十分广阔,包括文艺创作、文艺演唱、美术摄影、阅读展览、编报办刊、讲演报告、广播电视、电影幻灯、游艺体育、园艺旅游、卫生保健、社会历史和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等等社会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17)

还有的学者也对群众文化活动做过解释,认为“群众文化活动是人民群众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的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完善和掌握文化、创造文化艺术的活动,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18)

在此,我们不妨对“群众艺术活动”给出一个相对的范畴:它属于“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一部分,即群众直接参与的主要涉及文学、戏剧、曲艺、美术、音乐、舞蹈、电影等形式的各类活动。

3.中国现代的群艺文化

基于对于群众文化、艺术以及群众文化活动和群众艺术活动的梳理,我们可以对中国现代的群艺文化作出相应的理解和分析。

首先,群艺文化的界定。

群艺文化同群众文化相比,更加明确和细化,即群艺文化是群众文化中关于艺术的文化。事实上,简单地说,群艺文化研究的对象是群众艺术活动,通过对群众艺术活动的提炼、概括,总结并升华出群众艺术活动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因此,结合前文中相关的概念分析,中国当代的群艺文化可以定义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在职业以外自我进行的,以自身为活动主体,直接参与的以文学、戏剧、曲艺、美术、音乐、舞蹈、电影等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按美的规律,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

其次,群艺文化的主体。

群众在中国古代指许多人的聚合体。“近代西方文明传入之后,‘群众’被赋予了政治含义,上升为政治主语。”(19)在消灭了剥削阶级的社会里,群众泛指人民大众。

新中国“群艺文化”中的群众,指的是建国初期的人民大众,特别是工、农、兵。他们是群艺文化发展的驱动者和调节、支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驾驭群众与文化的客体,进行群艺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他们推动着群众文化不断发育、成长、更新,推动着群艺文化随着社会的进程而不断发展。

这种主体地位体现在对相应文化形式与内容的选择、评判等方面。具体说来即是人民群众通过相应的文化来反映自己的生活状态或变革要求,表达自己的愿望,抒发自己的情感。

再次,群艺文化的特点。

其一,自我参与——非职业性。群众艺术的约定俗成就是便于群众参加,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享有并充分发挥才能。上文提及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人写作、农民写诗等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艺术活动中,尽管一些艺术作品还停留在“毛坯”“粗放”的状态,但这些艺术作品以一种较为“稚拙”粗糙的美,直观地展示了群众对于生活的情感冲动,显示出群众的真实性格以及生活状态,完成了美学当中矛盾的伟大调和,我们从中可以充分感受到人民群众是艺术活动的创造者、享有者和表现者。当然,我们从这一特征中还能够解读到群艺文化的“非职业性”这一特质:即它是一种主业以外的文化、业余的文化,人们参与群艺活动,但不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或生活的主要来源。

其二,自我娱乐——风格通俗。新中国五十年代风靡一时的“穿着布拉吉嘭嚓嚓”以及工厂、社区等各种歌唱、舞蹈的业余演出队和群众俱乐部的成立都是这一特征的典型体现。群艺文化具有普遍意义上的自娱性,它的艺术要求不高,老少皆宜,可同时容纳较多人数的参加,群众参与其中,享受到艺术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因为群众艺术质朴,作品来源于生活,所表达的情感也较为亲切,所以当群众在欣赏时更容易触发自身的生活感受,并从而享受其中的美。当然这就注定了其风格的通俗性:形式要简单,场地需便捷,必须是“下里巴人”,易学易用,否则就无法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发扬。

其三,来源基层——包含倾向。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群艺文化,无论从文学创作还是歌舞戏剧表演的角度来看,都鲜明地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真情实感以及人们对于新社会、新生活的热情和对于建设国家的激情。群艺文化扎根于民间,来源于群众,而一切文化产品的创作者,从观察生活、选择题材到形成作品,都体现了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态度和评价,都反映了一定的政治、思想、审美的倾向性。群艺文化也是一样,其倾向性主要是指反映在群艺文化中的阶级立场、政治思想和审美意识所体现的方向。

三、群艺文化的巨大影响

群艺文化中包含容纳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观念和习俗信仰,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居于十分重要的社会地位。群艺文化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息宣传,思想教育

群艺文化在宣传教育方面的影响可以分为传播和教育两个阶段,传播是基本前提,没有传播,无来教育。群艺文化的群众参与性和广泛的社会性使得群艺文化成了十分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群艺文化传播信息具有交流方便、信息丰富、时效快、范围广等特点,许多信息都可以通过活动群体中的某一个集体向社会传播。特别是在交通和通信条件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很多信息都是通过民谣、民歌、民间故事等群艺文化的途径来传播,大到国家大事,小至街头笑谈,如灾害情况、民间呼声、家族秘闻等。教育,则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发生的。随着信息的传播,思想、观念在其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参与传播的过程中,参与者的经验、知识、思想、才智等渗入信息里再传播给别人,同时自己的心理和价值观念又都因接收到的信息而发生微妙的变化。其实,群艺文化的特性之一便是倾向性,所以人们一旦参与,就会受到渗透其间的思想倾向性的影响。实际上这种倾向性决定了群艺文化的教育性:一个人要在社会中存在和发展,就要受到社会道德、法律、文化传统和民族习惯等的制约,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规范。因此,在群艺文化传播过程中,伴随着人们在其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之间进行选择和调节,同时受到当时社会行为准则的规范,人们会使自己与整个社会要求相适应,按照这一要求决定自己的行为取向,继而使情操得到陶冶,道德观、价值观也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正如周恩来所说:“有人问我:文艺的教育作用和娱乐作用是否是统一的?是辩证的统一。群众看戏、看电影是要从中得到娱乐和休息,你通过典型化的形象表演,教育寓于其中,寓于娱乐之中。(20)

到1953年底为止,全国已有2470余个文化馆、4560余个文化站和18个流动的文化服务队,这些文化馆、站和服务队分布在全国各省、市、县、镇、区、乡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21)

它们配合土改、镇反、抗美援朝、爱国增产和爱国卫生运动、“三反”“五反”、普选、宣传婚姻法、保卫世界和平和中苏友好等各项运动,通过举办各种展览、讲演,组织黑板报、广播收音、工农业余剧团演出等群艺活动,对广大人民做了广泛的文化宣传和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宣传了国家的政策,也对广大人民进行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提高了群众的思想觉悟、劳动热情和科学文化水平,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2.凝聚力量,团结人心

群艺文化为人们交朋结友提供了桥梁,人们通过群艺活动走到一起,交流感情,达成心理认同,使人们聚合成一种力量。群艺文化在凝聚力量,团结人心方面的影响表现在促进沟通、激励人心上。

群艺文化能够促进人们增加了解、增进友谊、加深感情。各种门类的群艺团体,吸引着有共同兴趣和艺术爱好的人们聚到一起,组成一个群体,一起排练、一起演出、一起参加竞赛、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或承受失败的沮丧,这中间,强烈的集体意识能消除人们之间的隔阂与误解。而且,人们在群艺文化活动中的沟通,是通过语言沟通或非语言沟通的方式同时进行的,集体舞蹈、合唱等需要人们协调一致,成为整体,而这种一致也是一种间接的交流沟通。

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群艺文化还能发挥激励作用。它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式,产生激励人心的集体氛围。这种氛围中所包含的某种群艺文化的形式和内容能够使参与者产生某些情绪体验,使其思想、意识、愿望在此氛围中受到感染,使其充满感召力,从而达到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的作用。

3.调节劳逸,增强修养

群艺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群众直接参与的各种活动。人们在各种群艺活动中能够寻求到一种与工作时完全不同的氛围,一种能够使自己暂时忘却日常生活的自我的境界,因此能在活动中不由自主地放松精神。获得心理上的愉悦和享受的同时,身体也得到调节、休息和平衡。这样的身心愉悦也潜移默化地增强了个体素养,提升了人们的修为。群艺文化的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休息娱乐和情绪表达这两方面。

群众歌舞、群众音乐、群众戏曲、民间文艺等门类本身就具有娱乐效能,它们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不断发展,又不断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在群艺活动中能够得到娱乐和休息,因此可以说群艺文化通过自身特定的娱乐性愉悦人们的身心,消除人们疲劳,对人们进行精神补偿和心理调节,使人们有更旺盛的精力去工作和生活,从而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群艺文化的社会性、广泛性又使人们可以时时处处参加各种群艺活动,并时时处处感受到它的存在,在娱乐中得到休息,使人们调节劳逸、恢复体力和精力。

人们在享受群众文化娱乐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情绪,调控了自己的心理。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产生忧郁、痛苦、羞愧、烦躁等不良情绪,伴随着这些情绪的是消极的态度或是对抗的行为。这就需要一个途径,将不良情绪引流或分流。群艺文化能够促使人们根据自身的性格、年龄、性别、气质、兴趣、特长等特点,自由地选择一些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文化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能够发挥才能、沟通社会关系、展现自身价值、获得价值认同,从而宣泄了不良的情绪和情感。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0.

(2)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80.

(3)李迎春.建国初期《文艺报》研究(1949—1957)[D].开封:河南大学,2006:64.

(4)冯雪峰.介绍《工人文艺创作选集》[N].文艺报,1953-11-15.

(5)人人写诗个个唱[N].人民日报,1958-10-22.

(6)徐迟.诗与生活[M].北京:北京出版社,1959:61.

(7)天鹰.一九五八年中国民歌运动[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51.

(8)夏杏珍.共和国重大文化事件纪程[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198.

(9)夏杏珍.共和国重大文化事件纪程[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199.

(10)夏杏珍.共和国重大文化事件纪程[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198.

(11)戴鸣今.1949—1966年武汉市群众文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12-13.

(12)旷晨.我们的五十年代[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278-279.

(13)汤友权,胡鹗飞.简明群众文化词典[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35.

(14)郑永富.群众文化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10.

(15)冯守仁,鲍和平,等.群众文化基础知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2.

(16)汤友权,胡鹗飞.简明群众文化词典[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29-30.

(17)汤友权,胡鹗飞.简明群众文化词典[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35.

(18)李锦坤,杨立新.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05(09):105.

(19)李萍.社会信任与群众文化互动的伦理辨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17.

(20)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周恩来论文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92.

(21)全国文化馆、站事业四年来有很大发展[N].人民日报,1954-1-24.//李成武.毛泽东与建国初期的群众文化建设[C],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