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玩集:瓶花谱·瓶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中国文人自古就有折梅、采柳的习惯,书房中从不缺少花草。插花作为一种艺术,主要来源于人们对于花卉的热爱,通过插花的形式来表达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完美意境。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应该保持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但究竟该如何,却没有人能够说明白。插花艺术的出现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技艺完美融合,利用自然而生的花草,配合巧夺天工的工匠技艺,孕育出了一种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形式。

早在2000年前,中国的插花艺术便开始萌芽。到了唐朝时期,插花艺术开始在宫廷中流行;而到了宋朝,这种技艺开始在民间得到普及;明朝是中国插花艺术的鼎盛时期,无论是在技艺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已经相当成熟。

明初著名学者高濂,他的《瓶花三说》是瓶花研究的开篇之作,而这类研究的集大成者,就莫过于张谦德的《瓶花谱》。

张谦德,原名张丑,字青父,号米庵,江苏嘉定人,后徙居长洲。在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时,年仅18岁的张谦德完成了《瓶花谱》一书。《瓶花谱》问世于中国插花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稍晚于高濂的《瓶花三说》,又早于袁宏道的《瓶史》,是一部承上启下的瓶花艺术理论专著。

《瓶花谱》全文仅一千九百余字,却将中国明代之前的插花艺术理论囊括其中,介绍了包括品瓶、品花、折枝、插贮、滋养、事宜、花忌和护瓶在内的多种瓶花知识,读者可以从中系统地学习到与插花相关的理论知识,不仅能为读者带来一种学识上的增长,更能带来一种艺术上的熏陶。

对于正值18岁的张谦德来说,《瓶花谱》不仅是一部阐述瓶花艺术的理论之作,更是对自己青春岁月的概括总结。在文章中,张谦德表现出了一种少年特有的英气,以贯通古今的眼光,以及意气风发的气概写下了“厥昔金润龆年述谱,余亦稚龄作是数语。其间孰是孰非,何去何从,解者自有评定”的豪言壮语。

本书同时还收录了袁宏道所著《瓶史》。作为中国插花艺术典籍中的双璧,将《瓶花谱》和《瓶史》结合在一起欣赏,不仅能够看到中国插花艺术的传承演化,更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领略中国插花艺术的魅力。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人,万历二十年进士,明代文学家。他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并称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军人物。《瓶史》创作于1599年,时年32岁的袁宏道仕途不顺,但一心向往着归隐山林的他却仍然为仕途所牵绊。所以在《瓶史》中,读者不仅能够看到袁宏道笔下的传统瓶花艺术,更能领略到袁宏道内心所表达的情感。

如果说张谦德笔下的《瓶花谱》体现的是青年对于中国传统瓶花艺术的审美,那么袁宏道笔下的《瓶史》所体现的则是中年对于传统瓶花艺术的欣赏。所以不同群体的读者可以在本书中获得属于自己的艺术体验,这也是本书将两本理论专著整合在一起的原因。

同时,本书还收录有《花九锡》《春盘赋》等十一个篇目,读者从中不仅能够学到很多插花知识,同时还可以欣赏到各种瓶、花的独特魅力。传统插花艺术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更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我们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生活品位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诗意表达,可以感悟到自然之美,闲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