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从此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往开来、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同时,在走向全球化、融入世界的开放历史上谱写了新的华章。
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走向全球化》一书,收录了李罗莎同志从1998年至2016年,参与研究或独立研究与我国对外开放问题相关的文章,主要是对国家对外开放若干方面的重大战略和经贸政策进行了阐述。全书围绕中国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聚焦破解难点问题,既有顶层设计的战略思考,也有微观分析的具体措施,重点就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新体制,提出了相关的战略和政策建议。特别是2010年至2016年的文章,围绕实行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构建更广泛的利益共同体等方面内容,不仅反映了国家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和新发展,也体现了作者在从事对外开放政策研究工作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外开放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全书收录的文章清晰显示出中国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的历史轨迹,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启示。这就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已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从引进来、走出去到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促进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倡导共建“一带一路”,走同舟共济、融通共赢之路;从反对保护主义、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到坚持维护开放公平的多边贸易体系;从加强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框架内的合作到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反对冷战思维、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上这些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总体来说,作者从不同角度所作的研究,很多政策建议都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本书中有些文章已在《全球化》《新华文摘》《瞭望》《中国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过,也有一些尚属首次公开。其中,《中美FTA是我国应对TPP和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抓手》和《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负面清单谈判研究与政策建议》两篇报告撰写的内参,获得过国务院领导的批示;同时,前一篇报告还获得“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2013年度优秀内参成果二等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TPP问题研究》,作者对TPP问题进行了独立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肯定。其中的对策建议,对当时制定国家主办“2014年APEC峰会”议程,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
本书作者李罗莎同志曾长期在国务院宏观经济和重要综合部门工作,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我国对外开放若干重大活动和相关研究工作,对近十几年来国家对外开放若干重大战略和经贸政策问题,进行过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体现了强烈的问题意识、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所选文章,都如实反映了作者的工作实践和思想认识发展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中国)“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希望更多的人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魏礼群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
2018年6月20日
改革开放四十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征程,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作为改革开放大潮亲历者,李罗莎同志集结了1998年至2016年近20年间在国家信息中心、国家经贸委、商务部任公务员,以及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担任研究员期间,所参与的与国家对外开放重大战略和经贸政策研究相关的成果,汇总成此书。本书深入分析了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如何积极应对;为大力推动自贸区建设,提出构建我国全球自贸区网络的战略思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分析实施的路径;为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出主要思路和政策建议等。不仅实录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若干重大战略研究,也论述了我国开放倒逼国内改革的具体政策举措。本书对于加快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更能为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等提供宝贵的借鉴意义和现实的启示。
例如,本书上篇介绍的“美201钢铁保障措施案”,这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遭遇的WTO争端解决的第一案。该案对于作为贸易大国的中国来说,学习如何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贸易纠纷和摩擦,寻求和平解决贸易争议,与其他国家建立良好的贸易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准司法途径可避免贸易战的破坏作用,对避免贸易战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该案为中国今后在WTO的框架下解决贸易争端开创了先河,为中国未来解决和其他WTO成员的贸易争议,提供了一条稳定和可预见的途径。无论是超级大国,还是发展中弱势小国,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都可以获得平等对话和辩论的地位,享受法律面前所有成员一律平等的权利。这对我们当前应对美国发起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以致贸易战都是有借鉴意义的。纵观人类历史,从绿洲经济发展到江河经济,从江河经济发展到路桥经济,再到现在的海洋经济,都离不开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基础,而美国正在走一条与贸易自由化相反的道路,贸易保护主义将导致贸易战,使美国走向衰落。而中国则在捍卫多边贸易体制、捍卫WTO争端解决机制等原则方面具有坚定的决心和足够的能力。
又如,本书中篇详尽论述了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是中国开放布局的一个大手笔,而经济走廊则是“一带一路”的支柱。2018年6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在青岛举行了中俄蒙三国元首第四次会晤。习近平指出,中俄蒙三国围绕中方“一带一路”建设、俄方发展战略特别是跨欧亚大通道建设、蒙方“发展之路”倡议相互对接这条主线,要带动全面合作,围绕落实《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着力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一带一路”首个多边经济合作走廊步入正式实施阶段。
再如,中篇的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和基本方略;中国参与全球贸易治理框架研究;全球治理改革前景和G20机制建设等文章明确指出,中国一以贯之的态度是改善、改进全球治理体系,而不是颠覆性地改变它。美国逐步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退出伊核协议、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现在推行贸易战等,就是在对全球治理体系进行彻底改变。中国要高举全球化、贸易优化、投资便利化的大旗,这样才能推动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幅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生动画卷正在徐徐铺展。唯有大视野,方成大格局。让我们继续以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赋予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加绚丽多彩的新的时代光辉。
魏建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
2018年6月27日
在全球化面临一系列挑战的背景下,我们欣喜地看到李罗莎同志的这本《中国走向全球化——亲历开放战略与经贸政策研究》的力作问世。作为我们全球化智库(CCG)的特邀高级研究员和商务部的前同事,我见证了她在全球化方向研究上所投入的非比常人的努力。尤其是在我担任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委员会主任期间,她作为委员会的委员在全球化的研究上与我有了更多的合作和交流机会。可以说她的这本书既有一线研究的总结又有宏观视角下的严密推理和论证,给出了中国与全球化关系的更为新颖和有深度的解读。
自2016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等一系列代表着去全球化的事件层出不穷。尤其是当前紧张的中美贸易争端下,更是体现了美国政府意在设置贸易壁垒限制自由贸易的去全球化倾向。原来的全球化旗手,忽然之间走到了全球化的对立面,显然整个世界都有些无所适从。我们无力改变美国的对外经贸政策,我想这本书在成书之前也没有这个打算。但恰恰是这本解读中国改革开放40年跨度中,1998—2016年间近20年中国发展的书,能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中国成功”的视角,表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恰好是拥抱全球化、去除贸易壁垒的40年。同时本书也尝试给出中国未来在经贸上的战略方向和建议。而中国过去的成功经验和今天的选择也正好为我们提供了对比理解当前美方做法的错误之处。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本书对中国经验的深刻分析和解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美国一些做法对规律和常识的违背。在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的历史逻辑里,中国的实践其实已经证明了全球化对人类历史的贡献。那种“美国优先”的零和博弈思维在当前的世界上是非常地不合时宜。今天的世界早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休戚与共,祸福相依。习主席说:“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应该对人类社会有更大的贡献,更大的担当;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所以,中国梦的本质也是世界梦,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那么全球化未来将如何走向?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看中国起到的作用。尤其是当下美国在全方位的“退群”。李罗莎的这本书从时间和结构上其实都是对全球化走向的一个判断。全球化将继续前行,任何反对的力量都会被历史所抛弃。这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而且是经过了中国在内的广泛的国家实践检验的。所以中国在接下来的时间还会继续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并且不断增加改革的力度,增强开放的尺度和范围。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当今人类仍然面临着贫穷、战乱和文明冲突三大问题,过去的思路已经被证明不能解决当今人类的问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所以,解决人类问题唯一可行的道路就是:世界各国一道,共商共建共享,摒弃丛林法则,超越零和博弈,追求义利合一,最终实现习主席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确定的未来,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由于中国的独特优势和人口红利,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没有什么悬念,只是个时间问题。这个时间大约在十年左右。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与欧洲的总和。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人类面临的战乱问题将逐步缓解和解决。
本书也试图从产业链范围内对中国的定位和未来发展做出一个判断。我们期望中国的产业链能够完成世界范围的高中低布局。未来中国将再造长江经济带,并与一带一路首尾相接,建成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中国的高端产业链将在中国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顺次布局,最后沿一带一路进行分工。最终形成以中国高端产业链带动全球产业链的总体布局,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最重要的增长极。人类面临的贫穷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我非常高兴地看到本书的书名最终定了《中国走向全球化——亲历开放战略与经贸政策研究》,这是我给李罗莎的一个建议。很荣幸她能够最终采纳。因为作为研究全球化的学者,我们对全球化的发展持有相同的态度。通读本书不但可以让你明确了解中国过去发展的路径和内在原因、逻辑,还可以让我们对当下的形势有更清晰的理解,多一分对未来的中国全球化之路的选择把握。
我们非常高兴地读到这本具有解释力和指导力作用的书。尤其考虑今年中美经贸关系这一特殊的背景。通过本书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今天,也解释了为什么当今美国开历史倒车是行不通的。而本书对中国经验的介绍亦可以给各国的发展带来正向的借鉴,让全球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王辉耀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国务院参事、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2018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