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资本逻辑:用资本视角思考创新的未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敌意收购:董明珠击退“野蛮人”

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多种形式,而2016年的“宝万之争”(宝能敌意收购万科)则将收购与反收购博弈带入大众视野。一时之间,“野蛮人”上门使得上市公司风声鹤唳。据《经济日报》的报道[38],仅2017年上半年就有逾620家上市公司在公司章程中引入反收购条款[39]。通过反收购条款,如提高股东大会表决通过票数门槛和减少每年高管改选数量等,上市公司能够大幅提高收购难度,更大程度隔离被收购的威胁。伴随万科与宝能的股权争夺等一系列资本市场的标志性事件,上市公司的收购防御也日益成为中国公众投资人、上市公司管理层以及市场监管者各方关注的焦点。

敌意收购

敌意收购本质上是收购足够多上市公司股权以获得公司的控制权,股权分散的公司更容易受到敌意收购的攻击。在美国,上市公司股权分散早在20世纪20年代便已经存在,直至1960年敌意收购才逐渐兴起,这主要是因为自20世纪50年代机构投资人逐渐成为股市主力,从那时开始,美国个人投资者成为股权市场上的净卖出方,而机构投资者则成为净买入方,具备发起敌意收购的实力。他们伺机对股权分散且由于内部管理不善价值被低估的上市公司发起并购攻势,取得控制权并撤换原来的管理层,提升公司的业绩从而获利。这些发动敌意收购的投资人被称为“门口的野蛮人”。

迷你案例

董明珠击退“野蛮人”

2016年11月30日晚,格力电器在回复深交所的质询函中披露,前海人寿自当年11月17日公司复牌至11月28日期间大量购入公司股票,由公司的第六大股东上升至第三大股东。前海人寿持股比例上升至4.13%,距离5%的举牌线仅一步之遥。格力公司股权较为分散,是A股最适合举牌的公司之一。“野蛮人”来势汹汹,万科事件似乎又有重演之势。

面对“咄咄逼人”的“野蛮人”,董明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格力电器对入职满3个月的全体员工每人每月加薪1000元。加薪虽然增加了公司的费用支出,但是强化了普通员工对格力的认同,增强了公司凝聚力,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12月3日,董明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不会因为资本市场的变化影响情绪,格力仍然要做技术的领导者,“如果(资本)成为中国制造的破坏者的话,他们是罪人”“我不会分散自己的精力,会全身心地投入企业发展”。之后,董明珠在自媒体上进一步阐述了上述观点,并同时发布了格力中央空调凭借领先技术成功应用于航空产业基地项目,为国产飞机研发和中国航空航天保驾护航。12月9日晚,前海人寿发布声明称,将不再增持格力股票,并会在未来根据市场情况和投资策略逐步择机退出。“野蛮人”正式“认输”。[40]

一方面,敌意收购的优点在于它会对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层起到监督作用,使面临市场竞争威胁的公司管理层不得不认真经营公司,避免沦为“野蛮人”的猎物。另一方面,敌意收购让那些只顾短期收益的资本市场投机分子得以阻挠公司的长期经营战略,为免于成为这些投机分子的目标,上市公司不得不短视地放弃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等长期性投资,而这将阻碍公司未来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