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女性人物形象鉴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香菱学诗:两颗诗心的邂逅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见《鲁迅全集》第8卷《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51页。这是鲁迅关于《红楼梦》的经典性评语。鲁迅所说的“思想”,是包括教育思想的。

曹雪芹不是教育家,但是,这位伟大小说家在用小说构建中华文化的辉煌宫殿时,他是将他的早期民主教育思想诉诸笔端的。他赋予男女主人公以早期民主教育思想。这是曹雪芹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一个创造性展现。

曹雪芹对比鲜明地描写了两种教育思想:以贾政、薛宝钗为代表的封建主义教育思想,其核心是封建功利主义:读书做官,沽名钓誉。贾政对贾宝玉说得极为明白:“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齐背熟讲明,是最要紧的!”“应举考试,到底以文章为主……不许再做诗做对的了,单要习学八股文章。”为了贯彻这一最腐朽没落的教育思想,他把威胁、凌辱、毒打等专制主义手段都用上了,“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他把贾宝玉交给腐朽不堪的贾代儒时说:“儒大太爷学问也只平平,但还弹压得住这些小孩子……”什么教育,只是让腐儒监管青少年而已。结果,不但贾宝玉与这一教育思想严重对立,而且闹得众叛亲离,姑娘们、丫头们都帮助贾宝玉蒙混贾政,贾母更拒绝贾政逼着宝玉读书“逼出病来”的可恶做法,连元春也不无所指地说:“过严恐生不虞。”可以说,这一教育思想是以彻底失败告终的。

与贾政、薛宝钗教育思想相对立是以林黛玉、贾宝玉等人为代表的初起的民主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想最集中地体现在香菱学诗的故事中。通过香菱学诗全过程的深刻描写,鲜明地展现了曹雪芹的早期启蒙主义教育理想。香菱学诗的成功,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了林黛玉形象又一光彩夺目的侧面。

一、林黛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平等

记得列宁曾说过:在反对旧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平等思想是最革命的思想我以为,曹雪芹的超前意识是显然的,如思想志趣一致的婚恋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和反潮流的新价值体系等等。

中国传统思想对于社会等差和宗法秩序的双向强调,严格界定了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其中,主奴角色鲜明体现了封建等级观念对人的规范性设计。对社会角色的态度,不仅直接导致了对封建制度、传统思想的态度,而且直接关涉到人的尊严、人的命运等重大命题。香菱身份的几番变化,淋漓尽致地反映了这一社会思想。

香菱在《红楼梦》中是一个贯串始终的人物,她是曹雪芹“使闺阁昭传”之第一人,命运极为悲惨,是红楼悲剧女性的一种象征。正是她,拉开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大悲剧的第一道大幕。但她和晴雯等人一样,身为下贱,心比天高。她虽沦落为薛家的婢妾,受尽摧残、折磨,却保持了清莲似的诗心《红楼梦》中被寓以莲花者有三人:林黛玉、晴雯、香菱(英莲)。。她的人生之路每一步都是踏着血泪走过来的,但她依然热切地向往着、追求着高尚的精神生活,她的精神世界是高洁的。她热衷于学诗,始终不渝地做着诗一般的人生之梦。当她偶得机会住进女儿们居住的大观园时,她的第一个想法便是:这是学诗的难得机会。她迫不及待地抓住这一机遇,以实现自己的夙愿。入园第一天,她就忙着拜师求教。她对宝钗说:“好姑娘,你趁着这工夫,教给我作诗罢!”也许她不曾想到,得到的回答却是当头一棒。宝钗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因为香菱所以能进住大观园,仅仅是薛姨妈让她来陪侍宝钗。这一点,薛姨妈和宝钗都反复交代了。但是,香菱似乎并没有明白她和宝钗关系之实质:奴婢和主子。正因为此,宝钗责之为“得陇望蜀”。但是,宝钗的当头棒喝,并未能稍减香菱学诗之志,于是她转而去拜她心仪已久的林黛玉为师。也许这次她又不曾想到:她一提出“教给我作诗”之事,黛玉当即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似乎她们之间,只是两颗诗心的邂逅,并不存在什么主奴等差、尊卑之别,她不但欣然愿教香菱学诗,而且当即进入教学过程。与宝钗相比,真有些“抗颜为师”之意了。

也许读者没有想到,当香菱很快进入角色,废寝忘食地学诗,并得到宝玉、探春的热忱支持和鼓励时,宝钗却一仍旧贯,继续向香菱泼冷水:你“何苦自寻烦恼”,把自己“弄成书呆子”“定要疯了”,等等。但这些连接泼来的冷水并没有消解香菱的热情。于是,宝钗使用了釜底抽薪之法,从根本上否定“诗”的价值,重弹她此前审黛时的老调:“原来诗从胡说来”,原非正经之事,你倒入魔似的。详见第42回,宝钗在拷问黛玉时说:“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和贾政的文化教育观不谋而合。并嘲笑了香菱的两首习作。这倒是使香菱“扫了兴”的,但她终究“不肯丢开手”,到湘云来大观园时,香菱忙又向她请教,两人“没昼没夜高谈阔论起来”。面对众人对香菱的热情支持和香菱的成功,宝钗仍固守己见,冷语直陈自己的态度:“我实在聒噪得受不得了!”于是她祭起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女诫,嘲讽说:“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诗作正经事儿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至此,她对香菱学诗的根本态度便完全袒露出来。

在宝钗竭力阻挠香菱学诗的过程中,黛玉则矢志不移,一心期望早将“金针”度于人,尽力引导香菱早入佳境。如果说林老师是有条件的话,那条件就是“你真心要学”。只要你真心要学,我即真心教你并且尊重你。师生关系被优化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得到了切实的体现。在她的心目中,是不存在身份等差、性别歧视的。而这,正是和当时已经出现在中国大地上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和女性解放思潮相一致的。摆脱传统的女性角色定位,追求平等的多元的文化角色,已经成为先觉的女性追求解放的新路。在林黛玉的故乡,已经出现了不少女性文社,女性相互酬唱,切磋诗文,相互启迪才思已日益增多《清代闺阁诗人征略》中搜录清顺治至光绪年间知名女诗人凡1260余人,苏州女子占了六分之一,近200人。。在理论上,早期民主启蒙大师黄宗羲的学生郑梁在《翏友张氏诗序》中已明确提出:“男女皆人也。”并且尖锐指出:男女不平等“此固天地间不平等之甚也”。见清郑梁《寒村诗文选·文选》。曹雪芹把这些先觉者的思想赋予了他的女主人公林黛玉,使她在女性解放的必然历史趋势和女性传统角色定位的对立并存中,开始走向对宗法和性别双重否定和反叛之路,显现出新时代精神的曙光。

二、林黛玉的教材精品意识

林黛玉教导香菱学诗的全过程表明:她的教学主要是让教材去教学生的(主要让学生从教材中学习),而不是唯师是从,“师之所授,一字不易”。这是一种近现代教育思想与教材观的萌芽。

关于教材的遴选、处理、运用,林黛玉是有自己独特而新颖的观点的:教材必须是精品,必须是经典性的原作。就是说,她要让香菱从第一流的作品中学到第一流的东西。看来,她是不会让那些不入流的平庸的作品,那些为圣贤经典所作的繁琐注疏、八股时文以及种种辅导性材料作为教材的。她要让学生站在大师们构建的人梯上去摘最佳成果,以典范作品为标尺,从而“取法乎上”,胸中华气自出,孕育出自己的作品,最终向鼎一流。

且看她是怎样具体处理教材的:

当香菱说到“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时,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些浅近的就喜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黛玉并不贬低陆诗的成就,寿怡红行酒令时她就曾用过陆诗;中秋夜和湘云联句前,她说她欣赏并化用过陆诗,她只是在教香菱学诗时,指出香菱欣赏的陆游的诗句是“浅近”的。这样的诗虽是名家之作,但并非佳作,是不宜作教材的,若以这样的诗作教材,起点就低了;入了这样的低格局,从低到低,就学不出来了。这也表明,她要教导香菱在学习中学会质疑,掌握批判原则。因为,质疑和批判是一种最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质疑和批判才能获得对诗的理性的价值判断,从而获得真知,即使是对陆游这样的大家亦复如此。名家之作,并非都是名作,尤其不可作教材,都要学生认同、接受。

那么,黛玉选择什么样的诗作为教材呢?她选的是唐诗;唐诗中,她又选王维、杜甫、李白三位经典诗人之作;但王维、杜甫、李白的诗,并非都是杰作,都可以作教材的,黛玉还要从他们的作品中精选最优秀的作品作为她的教材。她选了王维五言律诗一百首、杜甫七律一二百首、李白七绝一二百首;继而,她又精中选精,加上红圈,作为主要教材让香菱精读。这和前贤所确立的“少而精”的原则是一致的。人的精力和消化能力都是有限的,贪多,消化不了,吸收不好,虽多实少。但黛玉又没有把唐诗精品绝对化,为了开阔香菱的视野,接触不同风格的诗人的作品,博纳众长,打下厚实宽阔“底子”,她又选陶潜、谢灵运、庾信、鲍照等名家的诗作为辅助读物,让香菱“一看”,从而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诗歌教材体系,既贯彻了“少而精”的原则,使香菱能“细心揣摩透熟”,但又不被二三经典作家缚死,陷于孤陋寡闻、故步自封的境地。

显然,这样教材观和贾政、薛宝钗的只读“四书”、单学八股文章乃至根本否定诗歌价值的教材观,是完全对立的。

三、林黛玉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因材施教

从香菱的实际出发,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她采取了以自学为主、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始终把创造精神的培育放在中心位置上。

香菱是一个富有诗人气质、“一个极聪敏伶俐”(黛玉语)又渴望学诗的女子。在“人也不堪其忧”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她却“一心只想作诗”,也许正是诗,给她以生的力量、生的希望。在无师无求的时候,她坚持自学,常弄一本诗集偷空儿看一点。入住大观园之后,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拜师学诗。在宝钗一再阻挠,让她碰钉子的情况下,她表现了百折不回的心志。在得到黛玉、宝玉、探春等人的支持、鼓励、帮助之后,她更“苦志学诗”,废寝忘食,确如她的林老师在《咏菊》中所写的那样:“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倚石自沉音。”她完全进入了“入魔”境界。

面对这样的“材”,黛玉从实际出发而“施教”。她采取了以自学为主、师生共同“讲究讨论”(林黛玉语)和“学贵践履”(黄宗羲语)的教学方法。在进入教学过程时,她只以最简明扼要的语言,讲清写诗的基本法则(诗的结构和格律的基本要求);同时,又根据香菱已有的“底子”,引导她注意突破学究式的格律规矩,还以自己举重若轻的心态感染香菱,使香菱相信写诗并不是什么“难事”,从而使香菱敢于大胆实践、大胆创新。她告诉香菱:“若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词句究竟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作‘不以词害意’”。讲基本法则,但不要求死守成法,而要勇于“自创为法”(黄宗羲语)。新颖独特,言简意赅,旨在让香菱进入主动探索诗歌的过程,她只为香菱提供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途径。其后,便让学生主要从教材中学习,自己“细心揣摩”,她只相机诱导,于关键处略加点拨而已。当香菱苦读了王维诗选之后笑吟吟送书来时,黛玉问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并主动把她领略到的“滋味”讲给黛玉听;黛玉并不以老师自居,而说“正要讲究讨论”,从而使师生关系具有合作性、互动性,使香菱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共同“讲究讨论”中得到发展、提升。当香菱讲到“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听了特高兴。因为这已道出了优秀诗歌的“可以意会,不可言传”“诗无达诂”和“无理而妙”的高妙境界,表明香菱的艺术欣赏、艺术接受能力是相当强的。根据这一实际,黛玉当即因势利导,说:“这话有些意思了,但不知从何处见得?”香菱以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等句为例,讲了她体会到的“滋味”,称这些诗句“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其诗味是领略不尽的。这实际上已说到了欧阳修所说的梅尧臣的诗“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的意思。所以宝玉听了,大加赞赏,道:“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黛玉自然是赞同他这种鼓励性评论的,但作为老师,她则继续要把香菱的思考引向更远更深的境界。她告诉香菱,她引用的后例,是从陶潜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翻出来的。香菱叹道:“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字上化出来的。”而这个“化”字,正是黛玉要点拨的地方之一。这个过程,就把教学活动组成了一个多维互动的过程,老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激活学生的“知识库存”,使之在师生交互过程中得以增值,从而渐入佳境,始终对自己抱有较高的期望值。

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多读乃借人之工夫,多做乃切实求己之工夫。”读和写相互促进,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宝玉听了香菱那些体会之谈后,提议:“你就作起来,必是好的!”大观园诗社发起人探春也鼓励说:“明儿我补一个柬来,请你入社!”香菱一边催黛玉给她换杜诗读,同时要求黛玉“出个题目,让我诌去。”黛玉依据她自学的情况,适时转换了教学方法,给她出了咏月的诗题,让香菱边读书边习作,使她得以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香菱在习作中“茶饭无心,坐卧不定”,极为自觉,黛玉则相机以其习作和她“讲究讨论”,既点出她的成功之处,更指出她存在的问题,引导她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目标。当香菱写出第一首咏月诗时,黛玉以三句话讲了三层意思:“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成绩是主要的,但有缺点)。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产生不足的原因)。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教她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是鼓励香菱放开胆子继续实践。香菱心领神会,“挖心搜胆”,写了一稿又一稿,黛玉本着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拿着诗和她讲究”。众人问她香菱的诗作得如何,黛玉说:“自然难为她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还得另作。”要求显然更高了,但香菱是理解的。她沿着黛玉指引的方向,锲而不舍,继续苦志习作,终于“精血凝聚”,于梦中得诗一首,拿着去见黛玉。众人看了都道:“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社里一定请你了!”诗界原是平等的,大观园的诗人体现了这一价值观。

习作成功之后,香菱更“满心满意只想作诗”,并且转益多师,向新的境界迈进。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让香菱能够真正“放开胆子”去习作,黛玉首先使自己真正放手,在指点引导时,绝不滔滔不绝“满堂灌”,不必讲的一定不讲;可讲可不讲的,别人已经讲了的,绝不再重复讲;必须讲的则用点穴法,选择关键穴位点一下,让香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自学、习作,细心揣摩,开拓前进。

四、香菱——黛玉的成功

香菱的百折不回、不断进取,黛玉的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终于换得她们共同的成功。大观园里第一个女奴诗人诞生了!大观园诗社热忱接纳了这个特殊成员,又一次显示了它的非同寻常的民主性。这是意味深长的,十分令人瞩目。

既然可以得陇,当然就要望蜀。香菱以其当之无愧的女诗人的资格,和她的老师林黛玉与贾宝玉、探春等诗人一起活跃于大观园诗社中。在红香圃中祝贺宝玉、平儿、宝琴、岫烟生日大开夜宴行酒令时,香菱不但参与了,而且十分活跃,她自荐为大家写了令笺。轮到宝玉、宝钗对点子覆射时,宝钗要了一个“宝”字,宝玉说:“她说‘宝’,底下自然我射‘钗’字,旧诗曾有‘敲断玉钗红烛冷’,岂不射着了。”史湘云:这是用“时事”,诗书上无记载,不行。香菱忙道:“不止时事,这也有出处。”“前日我读岑嘉州五言律,现有一句说‘此乡多宝玉’,怎么你倒忘了?后来又读李义山七言绝句,又有一句‘宝钗无日不生尘’,我还笑他两个名字都原来在唐诗上呢。”湘云被问住了,罚酒一杯。可见成功之后,香菱在自觉深化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似乎透露出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意思。在芦雪庵赛诗中,香菱更为积极。凤姐起句之后,社长李纨联了一句,接着便是香菱出来续联。其出句“匝地惜琼瑶”和李纨的“入泥怜洁白”密合,显示了她的诗艺水平。“有意荣枯草”句则又进一步物色带情——白雪本无意,香菱却认定它是有意来滋润枯草的,从而使霜雪中枯草生发出春的生机,立意是相当幽远的。而这不正是她对新生活的期待吗?最令人惊喜的是,后来与夏金桂谈菱花时,夏金桂认为菱花无香,香菱的名字“不通之极”。香菱随口应对说:“不独菱角花香,就连荷叶蓬蓬,都是有一股香气的。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晨半夜领略了去,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清爽的。”这是一篇散文诗,铅华退尽见纯真,纯然为诗人心灵的体悟,是返璞归真的高境界。由此,人们惊喜地发现,这位女奴诗人,纯真得像一张雪白的诗笺;也发现了她那诗人式的独特的审美能力和对美好事物中所蕴含的诗意的观察、领悟能力。此时此刻,谁还能再说她“呆头呆脑”不配谈诗论诗?谁还能再说她不应该“得陇望蜀”?她和她的老师林黛玉一样,是不守那所谓的“女儿家的本分”的。一切都证明,林老师和她第一次谈话中所说的“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这是不带偏见和成见的,是切实的。

香菱的成功,并不是一个特例,而是时代精神的一缕曙光。可以说,它和早期民主启蒙大师黄宗羲欣然答应为一个刻苦自学成才的民间女诗人李因作传一样参见《黄宗羲诗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64页。,其意义绝不限于事情本身,而是意味深长的。曹雪芹是赋予他的女主人公以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并且昭示了林黛玉所代表的早期民主教育思想对贾政所代表的封建教育思想的封闭性和垄断性的突破、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