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导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5 柱式的演进

和探索庙宇形制同时,公元前8—前6世纪,古希腊人也探索着庙宇各部分的艺术形式。在形式大致定型之后,还有一个漫长的、点点滴滴的切磋琢磨过程,才达到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峰。在这个过程中,柱式的演进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的内容。

4.5.1 木建筑向石建筑的过渡

前面说过,古希腊早期的庙宇是木构架的,易于腐朽和失火。古希腊的制陶业发展很早,技术很高,于是古希腊人就想到利用陶器来保护木构架。

从公元前7世纪起,屋顶开始使用陶瓦。接着,在柱廊的额枋以上部分(即檐部)用陶片贴面。陶片在成坯过程中便于作装饰线脚,从而把线脚引进了希腊建筑。同时,也把日用陶器中的彩绘引进了建筑,使檐部覆满了色彩鲜艳的装饰。因此,木结构的外形通过这一过程清晰地转移到这些陶片上。陶片是预制的,成批地用模具成形,要求它减少规格和形式。这样,陶片制作工艺的要求反过来促进了建筑构件位置和形式的定型化与规格化。到公元前7世纪中叶,陶片贴面的檐部形式已经很稳定了。额枋、檐壁、檐口三部分大致定型,并且具有一定的模数关系。同时,瓦当和山墙尖端上的纯装饰性构件也产生了(见图4-15)。

图4-15 神庙的组成

后来,石材代替木材,成为神庙建筑的主要用材,而陶片贴面所形成的稳定的檐部形式,很容易转换到石质建筑上。直到公元前6世纪初,西西里还有一些石造的庙宇,仍然在檐部用陶片贴面,这是因为当地石质粗糙,不易加工和着色,所以用陶片作装饰。经过陶片贴面对木构架建筑外形的传递,以后的石质庙宇也就自然地保留了木结构的明显痕迹。这一过程也被称为“石化木工”。从木建筑到石建筑的过渡,对古希腊纪念性建筑的形式演化有很重要的意义。

石材先用来做柱子,这比较容易。起初是整块石头的,后来分成许多段砌筑,每段的中心有一个梢子(这样可以用小料砌成大的柱子,节省石材)。在檐部,先把石材用于檐壁等充填部位,后来才用于额枋,因为这在技术上是最难的。到公元前7世纪末,有些庙宇,除了屋架之外,已经全部用石材建造了。

木构件和陶片上常用的平面性的彩绘因为不适合于石质的建筑物,被淘汰了。先代之以陶塑,后来为了与结构用材统一,采用石头雕刻,但仍按传统敷以浓烈的色彩。敷彩的办法是:粗质的石材上,先涂一层薄薄的白大理石粉,白大理石粉上烫蜡,蜡里熔有矿物颜料。(参见教材(上)P42—43)

4.5.2 两种柱式

石造的大型庙宇的典型形制是围廊式,因此,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庙宇的面貌。长时期里,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公元前6世纪,它们已经相当稳定,形成了成套的做法,这套做法被古希腊之后的古罗马人称为“柱式”(Ordo),后来成为西方古典建筑的特定术语,而以组合形式出现的柱式也成为古希腊乃至整个西方建筑中最为重要的建筑构件。

当时有两种柱式同时在演进。一种是流行于小亚细亚先进共和城邦里的爱奥尼柱式(Ionic)(见图4-16),因那里主要住着爱奥尼族人而得名。另一种是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寡头制城邦里的多立克柱式(Doric),因那里主要住着多立克人而得名。这两大柱式都有着自己明确、清晰的特色,分别表现了清秀华美和刚劲雄浑两种鲜明的性格。爱奥尼柱式比较秀美华丽,开间宽阔,反映着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的平民们的艺术趣味。西西里一带的多立克柱式则沉重、粗笨,反映着寡头贵族的艺术趣味。

但是,柱式也不是一开始就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形式,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改进过程。伯罗奔尼撒的民间圣地里,庙宇虽然也用多立克柱式,但石质柱子一开始仿照木柱,非常细巧,收分十分显著,可是不适合石材结构和材料的特性,不得不改得粗壮一些。起初又太粗了一些(见图4-17)。在公元前6世纪里,多立克柱式的变化过程是:檐部的高度相对地逐渐缩小到与柱子相适应,承重构件(柱子)与被负荷构件(檐部)趋向平衡;柱子的细长比逐渐增大,柱身的收分愈来愈少,柱子显得刚劲,也利于石材的加工;柱头逐渐加厚而挑出则减少,轮廓也由很大的弧线渐趋挺直,克服了初期的柔弱。为了摆脱石质材料的僵硬枯燥,追求有生命的弹性和丰盈,先在柱身上做卷杀,后来又把台基上沿做成略微隆起的弧线。缩小了角开间,加粗了角柱,使立面更加强劲稳重。同时,确定了各部分的规定做法和它们之间的搭配关系,并形成了大致的模数制(见图4-18)。(参见教材(上)P43)

图4-17 早期的多立克柱式

这些艺术上的摸索,精心、顽强地进行着,体现出古希腊艺术追求完美的特点。由于波斯帝国对古希腊多次发动侵略,摧毁了以弗所、米利都这些小亚细亚爱琴海沿岸繁荣发达的共和城邦,从而阻滞了爱奥尼柱式的发展,它成熟得晚一些。直到公元前5世纪中叶,两种柱式都还没有完全成熟。多立克柱式的檐部稍觉沉重,柱头不够坚挺有力,柱身收分太大,卷杀过软,角柱、角开间和相檐壁的三陇板的处理都不完善。爱奥尼柱式的各部分的做法还没有定型,例如有些不做檐壁;柱头的涡卷过于肥大松坠;盾剑花饰刻得太深;柱身凹槽过多,而且相交成尖棱,风格不统一;有些柱子下部作浮雕,破坏了柱子的完整性;等等。两种柱式的山墙面的柱廊,都有中央开间比较大、柱子比较粗,且向两侧递减的做法,削弱了立面的统一。(参见教材(上)P44)

图4-16 典型的爱奥尼柱式建筑——雅典卫城胜利神庙

图4-18 成熟的多立克柱式

【名词解释】 三陇板,石化木作过程的产物。木造神庙屋顶的木梁搁置在额枋的上面,木梁的端部容易腐烂、渗水,所以拿陶片将它盖住,因表面刻有三条竖向的陇而得名。后来转化成石头结构,石梁的梁头不再需要陶片遮盖端部,原来的功能意义不存在了,但是这个形式还是延续下来,只不过将陶片转换成了石质雕刻的三垅板,成为多立克柱式的显著特征(见图4-19)。

图4-19 多立克柱式檐壁的三陇板

4.5.3 风格的成熟

一个成熟的风格,总会具备三点特征:第一,独特性,就是它有易于辨识的鲜明的特色,一眼之下就能将它识别出来;第二,一贯性,就是它的特色贯穿它的整体和局部,直至细枝末节,少有芜杂的、与整体格格不入的部分;第三,稳定性,就是它的特色不只是表现在几个建筑物上,而是表现在一个延续时期内的一整批建筑物上,尽管这些建筑物的类型可能不尽相同。古典时代成熟的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柱式就具备了这三点。

多立克柱式具有以下特色:柱身长细比为1∶5.5~1∶5.75;开间为1.2~1.5个柱底径;柱头是简单刚挺的倒圆锥台;檐部较重,约为柱高的三分之一;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一般为20个;柱子没有柱础,柱身从基面上直接竖起;柱子的收分和卷杀都较明显。采用多立克柱式的建筑,台基一般很朴素,没有线脚,雕刻装饰是高浮雕式,体积感很强(见图4-20)。

图4-20 多立克柱身仰视

与之相对应,爱奥尼柱式也有鲜明的特色:柱身长细比为1∶9~1∶10;开间为两个柱底径左右;柱头是精巧柔和的涡卷;檐部为柱高的1/4以下;柱身凹槽相交成圆弧面的棱,一般为24个;柱子有复杂的、富有曲线美感的柱础,柱身的收分和卷杀不明显。采用爱奥尼柱式的建筑,台基的侧面上下都有线脚,且是复合曲面的线脚,建筑的雕刻装饰为浅薄浮雕,强调线条的美感(见图4-21)。

图4-21 爱奥尼柱身仰视

我们对比一下古埃及的那些庞大神殿就可以发现,古希腊人的独特贡献,在于给神殿加进了一种人的“明朗和愉快的情绪”,这种情绪的体现者就是融入了男人和女人体态与气质的柱式。总体说来,两种柱式可以说是典型地概括了男性和女性的体态和性格,但却并不是简单地模仿男体和女体的比例,而是一种综合的表现。多立克柱式典型地表现了男性的特点,刚劲而有弹性,在台基面、额枋上都做出弧形隆起,如男性肌体般具有力量和活力。而爱奥尼柱式则浓缩抽象地体现了女性特点,柔和优雅,美丽多姿。但成熟的柱式在装饰上是很有节制的,精美而不堆砌。

柱式不仅具有良好的象征性,而且具有严谨的逻辑性,承重构件与装饰构件清晰井然、层次明了。柱头是垂直构件和水平构件的交接点,是长方形构件和圆柱形构件的交接点,处理得尤其精心。多立克柱头:倒圆锥台外张,是垂直构件和水平构件之间的过渡;正方形的顶板是长方形的额枋同圆柱之间的过渡。它们都兼备两种构件的形式特点。顶板同倒圆锥台相切,使方的圆的、横的竖的两个构件在交接点上彼此渗透(见图4-22)。爱奥尼柱头也是通过两种因素的渗透而完成交接任务的:两对涡卷,平面投影是方的,却以圆形螺线为母题,它们上有正方形的顶板,下与柱身上端一圈盾剑饰相切(见图4-23)。(参见教材(上)P47)

图4-22 多立克柱头

图4-23 爱奥尼柱头

两种柱式都生机蓬勃而不枯燥僵硬,它们下粗上细、下重上轻、下面质朴分划少而上面华丽分划多,这使它们表现出向上生长的姿态。两种柱式虽然规矩严格、形制完整,但并不僵化,可以根据建筑的性质、大小和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特别是爱奥尼柱式,形式华美而亲和,广受喜爱,其对建筑的适应性很强,因此被普遍地应用于庙宇、公共建筑、住宅等不同建筑之上。

【观点】 柱式体现着严谨的构造逻辑,条理井然。每一种构件的形式完整,适合它的作用。承重构件和被负荷构件可以从外观上被识别且互相均衡。垂直构件做垂直线脚或凹槽,而水平构架做水平线脚;承重构件质朴无华,而把装饰雕刻集中在充填部分或被负荷构件上,连接处的颜色也刻意把承重构件和被负荷构件区分开来。所以,柱式建筑的受力体系在外形上脉络分明,在外观上具有很强的自明性。(参见教材(上)P47)

古典时期,还产生了第三种柱式——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它的柱头由忍冬草叶片形式构成,状如花篮,其余部分沿用爱奥尼柱式的,还没有自己的特色。直到古希腊晚期,才形成独特的风格。忍冬草是希腊、意大利等地的特产,在草木凋零的严冬生长得特别茁壮,浓绿而茂盛。它作为顽强生命力的象征受到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特殊的喜爱,成为建筑的重要装饰题材(见图4-24和图4-25)。

图4-24 科林斯柱头

图4-25 科林斯柱头实物

关于科林斯柱式的产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一名少女婚期已近却因病而亡,葬礼后,母亲把少女生前钟爱的东西聚拢在篮子里,拿一块石瓦作为盖子,放在忍冬草根上。被重量压住的忍冬草根到了春季就从篮子当中伸出茎叶,并沿着篮子的侧边成长起来。由于中间被瓦压住,于是沿篮子周边形成涡卷形的曲线。后雕刻家用这种造型替换了爱奥尼柱式的柱头,更显华丽、细长,体现了青春少女的窈窕身姿。

古希腊的柱式后来被古罗马人继承,随罗马建筑而影响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建筑。

【观点】 柱式是西方建筑里很灵魂的一块,类似于中国古建筑里斗栱梁柱的体系,但又有很不一样的概念在里面。斗栱梁柱体系主要强调由结构系统发展而来的一种逻辑性,而西方古典柱式是基于建造的逻辑,由建造又发展成为形式秩序中最重要的元素。所以,柱式(ordo)更应该被理解成是秩序,这种柱式意味着建造有内在的关系,并且由这种秩序形成建筑的美,这是西方建筑里最核心的问题。关于西方古典建筑建造法则和构图原则的解释,请参阅《古典主义建筑:秩序的美学》([荷]亚历山大·仲尼斯等著,何可人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