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敦煌學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價值
本講擬從歷史發展角度來談一談敦煌學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價值。這個問題大體上可以分成兩大段:第一大段是唐代以前,第二大段到唐代爲止。唐以後不講了。重點講印度文化同中國文化的關係,如印度哲學到中國來以後,給中國文化一些甚麽影響,中國文化受了印度思想影響之後,成了一個甚麽樣的局面等等。
我認爲中國文化史上有過三次大變化、三個時期。第一是春秋時代,從考古學上看,關於夏商周的歷史記載差不多是比較正確的,夏商周三代一脈相承的文化到春秋結了一個穴。主要原因是夏商兩代文化剛剛進入半文明社會,而它的發展是以黄河流域爲基礎的。這個黄河流域西起現在的新疆、青海、西藏,東到現在的山東、河北。周家本來是西方民族去的,它同夏家是有關係的,可能夏家是一個靠北方偏西一點,就是現在陝西、甘肅之間的民族。周這個民族就是陝西、甘肅之間的民族向東走的,到東方來之後,同殷民族交鋒了,殷民族是東方民族。周家本身以夏文化爲基礎,吸收了殷文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尚書》中箕子爲武王稱《洪範》,這是歷史上很重要的一個影子。我衹能説影子,因爲《洪範》有好多成分是真的,好多成分是假的,還不能斷定,但確實是一個影子。《洪範》這篇文章把殷家的乃至於夏家的整個文化的重點幾乎都説出來了。周家以後的文化大體根據《洪範》來,不過周人也有自己的特點。它的特點是甚麽呢?原來周文化總結了夏文化之後,承認我們人同自然的關係,並在人的關係上固定下來,它就是宗法。周家以前無所謂宗法社會,而是氏族社會,或氏族社會的早期。周家把宗法社會定下來了。宗法社會有兩個很重要的連鎖反應,它們又是統一的。一個是傳子,即傅嫡長爲賢的繼承問題,一個是財産遺傳問題。夏商二代没有這兩個問題。父親死後,王位一定傳給兒子,而且一定是長子,衹有母親是王后,才能繼王位,假如母親是妾,就是第一個生下來也不行。以天命關係定王位繼承,繼承以後,不管你是甚麽樣人,好的,天下也算你的;壞的,天下也算你的。這樣一來,家庭内部没有糾紛,國家也初步可以安定。譬如武王得了天下以後,傳給成王,成王是個小孩子。國家初年紛亂得不得了,幸好周公把着他的關,所以後人説周家這些宗法制度的完成、政治制度的完成都靠周公。很可能他參加過重要意見。即使殷家的降虜同周家的不孝子孫勾結起來謀王位,也搞不下去。爲甚麽會勾結起來搞呢?就是夏商兩代並不一定傳嫡立長,哪個有本事就哪個上來做。但是,周家衹要你是嫡子,即使不孝之子也傳給你。王位定了,内部無所争。王位定了,國家的財産歸了你,所謂“家天下”。這個制度,在中國歷史上形成了幾千年來不變的局面。連周家分封的諸侯也是這個制度,國家成了天下的共主,叫大宗,諸侯成了小宗。但是諸侯在他的國家内,又可以自立爲大宗,他的大夫便成了小宗;大夫要是有本事,得了封邑,也可以成爲封邑裏的大宗。層層下達,把天下統一在血統關係上,别人不能驚擾它。在中國歷史上,周家天下最久遠,同它有很大關係。在這個情況下,慢慢形成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等等。各人搞各人的,每個人都在周家制度下找一條路子走。宗法制度對民間風俗的影響大得不得了,一個父親把家當挣了起來,假如有三個五個兒子在那裏争吵,是不得了的。所以國家宗法制度行到民間來之後,成了民間風俗的樣本。總結這個歷史過程是在春秋,春秋最重要人物當然是孔子。一個儒家,一個道家,把中國文化吸收在他們的學説裏。孔子提倡人倫,即五倫,老子宣揚“毋争”。“毋争”對人們有很大的影響。老子時代正是春秋戰國争執得最厲害的時候,所以,老子提出不要争,以柔弱爲做人的基本,以不争爲做人的方法,來求得安定。孔子把宗法制度總結成儒家的人倫制度,形成儒家的道德範疇,它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名分做基礎來安定社會。封建統治階級很自然地吸取儒家思想,使它成爲社會組織的基本原則。道家思想則被一些成年人奉爲一生行事的規範。這兩個思想構成了中國文化的兩個最大的思想體系。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儒家發展到漢代更盛了,主要原因是秦始皇統一天下和漢武帝罷黜百家。所以,漢武帝罷黜百家表彰六經之後,紛雜的思想不講了,漢家從高祖起强調以孝治天下,這兩個東西成了漢代立國的根本。這兩個東西調和下來之後,成爲漢家的主要政治措施,也是民風的趨向。到了漢武帝以後,突然發生了一種反面思想,就是昭、宣、元、成之後突然間有所謂今文學出現。原來漢武帝罷黜百家之後,百家之學在朝廷站不住脚了,全部逃到民間去躲藏起來,根據他們今文家的傳説寫了許多書,即所謂讖緯之學。讖緯之學大大興盛,幾乎把高祖所定的規模全部搞掉。但是,儒家在武帝支持下,已經大大發展,而儒家經典也已普及全國。因此,儒生起來同今文家鬭争。今文家自己也説是孔子的,不過,他們自己也承認,孔子説的關於國家政令的東西,他們没有看見。從此,今古文鬭争開始。倒也奇怪,武帝以後,尤其在宣帝時,漸漸地黄老之説出來了。道家清虚自守,於是,做皇帝的也清虚自守,讓天下安安静静地過太平日子。今文家同道家有許多地方相類似,是否偷了道家學説,我不敢斷定。今文家從天文、宗教、迷信等許多方面來籠絡人心,並且在昭、宣時期幾乎達到了目的。但是,勢力還不大。所以,等到光武起來以後,反對讖緯之學,今文學垮了。然後古文學興起來了。漢家政治思想、民間思想仍然恢復到儒家的人倫條件去。到這個時候要變了,東漢時期,佛教已進入中國,漸漸地中國士大夫和民間受到很大影響。但是初來的並不是釋迦牟尼真宗教,而是印度老的宗教,他們用各種方法宣傳佛教。漢代讀書人尊重老子,所以,漢末、魏晉之間,道家學説大盛。嵇康、阮籍不用説,甚至謝靈運、陶淵明也有道家思想。但是佛教學理還没有廣泛地傳進中國來,最重要的經典也没有完全進來。這時候,有位平陽人,是山西平陽,不是浙江平陽,叫法顯,是個和尚,俗姓龔。他同另外兩個人到印度取經,成爲中國第一個到印度取經的人物,前後大概八九年,回國後,寫了一部《佛國記》。這是一部世界上關於旅游的最早最大的書,可惜亡佚了。他把印度的戒律《摩訶僧祇律》翻譯了出來。印度哲學分三大部分:經、論和戒律。戒律就是講怎樣修養自己,到唐代就成了十戒,中國從此有了戒律。於是北方和尚,每個人都學戒律,成爲高僧大德,品德極高。這裏有段插説:法顯坐船回國,被飄到美洲,到了墨西哥,所以是中國法顯第一次發現美洲,並不是哥倫布。他發現美洲之後,一看不是中國,就坐船回來了。這件事,《佛國記》裏有,然而記得不詳細。現在,墨西哥發現了很多法顯所留下的遺跡,法國人研究得最精細,我們中國還没有人研究。日本也在研究。有本《西游記》,過去商務印書館把它譯了出來,現在買不着了。要是在舊書店裏看到了,趕快買,這本書同中國文化的關係太重要了。他發現美洲以後,美洲纔開發出來,現在墨西哥的許多民情風俗,與我國近似。這是法顯起了作用的。他把中國文化帶到美洲去。這是插話。也是從法顯開始,中國到印度取經的人慢慢地多了,印度的大德、大僧也不斷地到中國來了,大的經典也帶來了。中間關係最大,唐代不説,唐以前應該是鳩摩羅什,又叫什公、羅公。他來中國以後,中國纔有三論宗的東西,所謂三論宗即是講《十二門論》、《百論》和《中論》三部經的,實際上它是一般邏輯學和我們認識論的結合。到這時候,我國的哲學思想更系統化了。這件事非常重要。我國有講邏輯學的,舊叫名學,没有印度名學那樣細密。名學同認識論結合以後叫因明學。前些時候,報上登載我國成立因明學會,在花大力氣研究,據我所知,宗教研究所去年開始大力準備。假如因明學成果拿出來,邏輯學是要大改變的。
在他以後,印度的大經一樣樣進來了,最重要的有幾樣,一是《法華經》,屬天台宗。智顗大師,隋代初年在天台落錫,講《法華經》、《大智度論》、《涅槃經》。他把《法華經》疏講出來,加註,一段段、一個個字地講,講得很清楚,成了中國佛教最了不得的宗派。這個時候,中國佛教宗派越來越多,除法華宗而外,同我國文化有最大關係的還有唯識宗,講《成唯識論》,所謂萬法唯識,把知識這個問題提到最高點。它從唐初開始,到現在還是大的宗派。這是中國自己創的派,近代浙江許多學者都是講唯識宗的。所有唐代政治上的人物,要麽是天台宗,要麽是唯識宗。所有宗派在唐代一一發展起來,得到印度最高經典之後,天台宗讓我們的哲學更系統化了;三論宗讓我們關於邏輯學和認識論有很大發展;唯識論讓我們對知識領域的認識廣博了,不但對人的認識廣闊了,對物的認識也廣博了,判斷物的知識也準確了。還有若干宗,對文化史,尤其對知識分子的影響極大。大體説,北方學人受戒律影響,做苦行頭陀,如到印度取經,把佛教傳到日本、朝鮮去。可是,南方這幫人,受了三論宗、唯識宗和天台宗的影響,大家都研究學問,不一定做和尚,在家做居士。這些居士學問高深,中國很多學術問題都在他們範圍裏磨煉。而且,南方大德往往拿儒家、道家經典作比較研究,比如熊十力先生,是研究唯識論的大師,可是,到晚年讀儒書,否定佛教,以爲佛教還不如儒家道理多,儒家才真正把人世看透了,佛家還没有,衹是把人世組織看透了。於是,寫了一本《新釋儒》,講儒家的道理。南方高明之士常常最後回頭,要麽是讀道家書,要麽讀儒家書。比如陶淵明,最後還是儒家,他同慧遠、謝靈運關係這樣深,爲甚麽不進佛家去?他窮得要死,“饑來驅我去”,跑到别人家去敲門,要一點喫的東西。慧遠説:你來好了,我這裏喫的東西多得很。他再也不去。爲甚麽呢?陶淵明到最後還是儒家思想。所以,道家思想也好,儒家思想也好,等到佛教最高經典來了,三家經典互相砥礪。明代以後,清代三百年來,佛教在中國,雖然影響很大,但是最大影響還在於講禮,真正苦行頭陀不大有了。明代以後不大有了,清代很少很少了。倒是講道理的大儒有好些進了佛家,然後又出來,回到儒家。譬如章太炎先生是個講儒學的,他是革命家,幾次坐監牢也不怕。在革命中,他寫過一篇文章,叫《集舍論》,講佛教的最高境界。但是,晚年還是回到儒家來。所以印度哲學傳到中國,同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互相磨煉,越磨越顯出儒家的光彩。這件事,我不是要提高儒家地位,我衹説中國人有自己的文化。中央領導同志提倡中國特色的四化,這個話是很重要的。甚麽是中國特色的四化呢?就是要符合中國的國情。中國人做人有一定的方法,你要合得上我,我跟你走,合不上,不跟你走。這是中國文化的最大命脈。從許許多多實象看來,我們的文化大流是,不管甚麽東西進來,都得中國化。印度哲學到中國以後,成立若干派,很多派是印度没有的,到中國纔成立的,詳見梁任公《中國佛教概論》。假如民族要有性,到這個時候纔能説是民族性。中國民風一般説比較淳樸,這是同世界各民族比較而言的。淳樸同儒家道家思想有關。我們人民是外柔内剛的,外柔從道家來,内剛從儒家來,儒家要求事事向前,道家要求事事退讓,二者調和起來,自己主張是不會放棄的。但是他不同你鬭争,而同你競争。儒教的思想是柔順的,因此,道教同儒家可以結合,佛教同儒家不能結合。到了唐代,三教結合,其結果是人民道德偏於柔順,偏於弱,這一點魯迅先生也説到過。
到這個地方,算是中國文化的第三次大變動而得到一個最大的結局。佛教進到中國來,最早在魏晉時候,漸漸地起來了,隋到唐代,是慢慢地興盛了,到唐的末期是大盛了。佛教大盛以後,剛剛是儒釋兩家鬭争最激烈的時候,統治者儘管要想利用佛教,有許多士大夫也想利用佛教,但是老百姓是不大容易相信的。結果是:佛教慢慢地開始出現了衰落現象。在最興盛時候的唐代末期,如韓昌黎,一個以儒家道統自居的人,儘管他反對德宗迎佛骨,可是有一次上高山,不敢下來了,膽子小得不得了,是一個和尚把他接下來的。這就是説我們讀書人心裏還是有一個把握的,這把握在哪點呢?在於做人的基本方法是儒家的,有時也願意用佛教的東西。
我們把上面這些話作個總結:我們中國的文化,一共經過三大變化,從思想來講:第一個大變化約在春秋戰國時期,變化結果集中在三晉和齊魯(所謂三晉就是現在的山西、陝西;齊魯就是現在的山東)。周秦諸子都是三晉齊魯的人,孔子不必説;法家也是三晉的;道家,雖然説老子是楚國苦縣人,即現在的南方人,但是,苦縣也是靠近北方的。所以説是以齊魯、三晉爲基礎的。楚國的文化到了漢代以後,我國文藝方面的東西全部是吸收楚國文化的。漢家統一以後,漢高祖是楚人,所以他非常喜歡楚國的東西。他在長安割了一塊地方,搬些人住在那個地方去,這就叫“實關”。儘管他這樣做使楚國的文化在漢代的文化史上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漢代的政治制度,仍然是抄襲秦國的。所以漢家也是調和派:一方面政治制度用秦國的,一方面藝術文化思想完全是道家的。所以,秦始皇同漢武帝是第一次變化中關鍵性的人物。秦始皇統一了中國,這是中國在政治上的第一次統一,真正的第一次,周家還不算真正第一次統一。漢武帝罷黜百家、表彰儒術,是思想上的統一。不過話可説回來,秦始皇焚書坑儒,國家圖書館所藏的書並没有焚。漢武帝罷黜百家,百家倒是罷黜了,儒家經典是上來了。但是,漢家劉向、劉歆父子整理國家圖書館的資料,並没有把道家的東西拿掉,九流——諸子百家稱爲九流——也都納了進去。這個時候佛教還没傳進中國來,要是已傳進中國的話,我們相信劉向、劉歆父子也會把佛教經典放進去的。所以,不管怎樣,秦皇、漢武在中國歷史上是關鍵性的人物。這是我們第一點的總結。
第二個大變化,關鍵性的事情發生在漢的末期。漢的末期今文學衰落了,古文學起來了。古文學是甚麽呢?古文學是漢以前受儒家影響的一些民間學説。第二次大變化形成社會風氣安定,社會仁義道德基本完成的局面。這種仁義道德成爲中國封建文化的一個根本。印度文化到了中國,於是乎第三變開始。中國的儒道兩家同佛教交融、争吵,吵到唐代明皇時,没辦法了,三教論衡,唐明皇衹好三教調和。唐明皇還是儒家。雖然表面上是把佛教的《金剛經》註了,把道家的《老子》註了,可是他的主要目的還在儒家的《孝經》。因此中國文化的第三變是儒家思想同道家思想結合起來同佛家思想鬭争,抵制佛家。因此有這種抵制,所以佛教在中國衰落了。唐以後的我們不講了,因爲我們是爲敦煌説的,不是爲中國歷史講的。這個第三變成功以後,我們中國人民的文化根基是在國本國骨上穩穩沉沉地紮了很深的根,這是個大的特色,唐以後大概也跳不出這個圈子去的。因此,我們把上面這些話結合敦煌來講。敦煌保存着儒、釋、道三家最重要的典籍。這是和尚廟,和尚廟裏都要有許多佛教經典,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一個和尚廟裏除了佛教經典而外,還有大量的儒家經典、道家經典,而且儒家經典、道家經典在和尚廟裏是這樣地被重視,用最好的紙來寫,最好的筆墨來寫,最好的書手來抄録,這是一個矛盾,可又是統一的。統一在文化的統一之上。因此,整個敦煌文物、經卷也好,不管甚麽也好,我們要研究它,要認識它的話,要從整個中國文化來看。從整個中國文化來看,敦煌替我們保存了我們文化裏邊的寳,最重要的寶,保存得太多了,道家經典、儒家經典幾乎都保存了,中國的一些知識也在裏邊保存了,中國社會的一些現象也在裏邊保存了。我們兜了這樣大的圈子,頂頂重要的,是要説明敦煌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價值。
第二件就是敦煌的藝術。敦煌的藝術品當然是以造型藝術爲基礎,譬如塑像、壁畫。它的塑像、壁畫都是從中國本土去的,並不是從印度來的,不過摻雜有印度的藝術成分在裏邊。中國早已有塑像了,而壁畫,現在我們敦煌所有的壁畫——我們去參觀過的同志就可以知道了——全部是用綫條來勾勒的,没有哪一幅壁畫裏邊有像歐洲畫那樣是染的。中國藝術史上有一句現成話,叫做字畫同源,即寫字的方法同畫畫的方法是一個來源。因爲中國的字就是綫條字。當然歐洲的字也是綫條字,也是用綫條寫的,可是歐洲字的綫條,譬如説英文字母衹有二十六個,那是些有限的綫條。中國文字的綫條很多,在我們現在看見的字,譬如説我們看“楷”字,看看怎樣寫法,看狂草,所謂的狂草,那也是綫條,不僅如此,古代的東西亦復如此,看先秦甲骨鼎彝上的字,也是綫條。這些綫條字有些寫得很奇怪的,可以根據綫條畫成藝術的東西。譬如在戰國末期南楚的銅器裏邊,有許多字,多加一點,多加一個鳥的頭,就是鳥蟲書了,多加個蟲的形象,然後把這個字寫在鳥蟲當中,這個東西和綫條作爲藝術品使用了。不過這個問題,我不想再講,將來王伯敏先生要來給我們講的。這裏我要講另外一個問題。在敦煌裏邊似乎看不出甚麽表現來的,就是音樂這件事。我們敦煌裏邊所看見的音樂衹有一點兒,就是圖片、畫,那些舞、奏樂,頂大頂多的樂器是琵琶同笙。這些東西到底怎麽吹奏,我們不知道。最近陝西、甘肅兩省都在努力恢復唐代音樂的情況,他們做了許多很好的工作。歷史的發展並没有斷,根據我們後代的發展推斷唐代的東西是可以知道的。音樂在我們中國文化史上有很高的地位,我們這個民族所以能够南北交融,是兩樣東西,一個是語言,一個就是音樂。當然文字是一個,但文字是代表語言的,所以文字我們不再説了,只説語言。語言,使中國民族能够凝結在一道。南方人到北方去,聽見北方人的話也懂;北方人到南方來,聽南方人的話也懂,當然很多方言我們不懂。不過一般説起來,生活是能够交融的。至於音樂更不得了了,南方的樂器,北方樣樣都有。以我們雲南邊區來講,雲南西雙版納的少數民族音樂是很興盛的,它的樂器没有一件在北方找不出來的,音樂也是統一的。音樂的統一,對於我們民族的關係是很大的。我在西安呆過,聽過陝北民歌,有聲音非常雄壯的,有聲音非常柔美的。柔美音樂就像蘇州人唱的,壯麗的聲音就像東北人唱的。所以説音樂的方法是相同的。我們把唐代聲樂所有的材料搜集起來看,《新唐書》的《禮樂志》裏講到唐代國家樂隊裏也有叫十部伎的,共有十種,叫做十部。有燕樂,有清樂,這是中國的舊樂,中國的舊樂就衹這兩部。其他八部都是西北的,都是印度來的。這就是西涼樂、天竺樂、龜兹樂、安國樂、疏勒樂、康國樂、高昌樂,另外還有個朝鮮樂。所以唐代國家樂隊十部裏面有八部是外國的。中國樂舞衹有兩部。不僅如此,拿現在我們所流傳的音樂來看,有些同印度的關係非常密切。譬如現在的民間音樂裏邊,上、尺、工、凡、六、五、乙,上、尺、工、凡、合、四、一中,上、尺、工、凡、合、四,就是Do、Re、Mi、Fa、So、La、Si,但是另外還有一個六、五,這兩個音,西洋樂器裏没有,民間樂器裏有,中國的民間樂器裏就有六、五這兩個聲音的。印度的音樂裏邊有九個音階,我們現在的民間樂器裏邊,上、尺、工、凡、六、五、乙,六、五、乙這三個是特殊的,上、尺、工、凡、合、四、一是普通的,這都是印度音樂,與中國音樂是完全相合的。中國自己的音樂,所謂雅樂,十二個調,除了幾個半音,也衹有七調了。雅樂的十二調,燕樂的九調,同印度的音階,同印度音階的尺譜,同我們的工尺譜,作了個表,可以看出,很多很多的東西都是從印度來的(見附表)。它同我們民間的風俗這樣地配合,倒也是奇怪的。過去我們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爲甚麽印度的音樂進來有九個音Pce,會和我們的音樂這樣的合得上?解決不了。這兩年我們解決了。怎麽解決的呢?就是在湖北的曾侯乙墓裏邊的編鐘出來以後,有十二個調子。在全世界音樂的樂理當中,没有再比中國這個曾侯乙墓中編鐘的調子複雜了,那就説明這是我們中國早有的呀!不過漢、魏晉南北朝已經不大用了,到唐代恢復了,我們和印度一比是一樣的。所以最初有人説,我們中國藝術本體是從印度來的,現在已經有人開始做翻案文章了,説音樂是中國去的。我們認認真真做研究工作,這個話還是要慢慢地講,可能是中國去的。不管當時怎麽樣,在敦煌裏邊雖然没有發現太多的資料,衹看見他們用的樂器,有幾個樂器在我們這個十部樂裏是有的,這十部樂很奇怪的,就是鼓這個東西,印度的鼓比我們多九種,實際上,這不過是就國家所承認的鼓而言。民間不然。民間就以我所在的雲南來講,雲南西雙版納的鼓有六種,昭通的鼓有四種,這十種鼓都是不在經典上的、額外的。譬如我們中國没有拿手敲的鼓,都是拿根棒棒去敲的或是拿着栓些綫搖的鼓--打郎鼓。可是我們昭通就有拿手敲的鼓,很簡單,拿一個厚點的竹子,外邊蒙個牛皮子、豬尿泡,就用手敲了,就是樂器,這能入樂嗎?所以許許多多印度的東西到了中國來以後,並不一定被國家所採用,但是同民間音樂是一樣的。因此,我們可以説,敦煌裏邊所看見的樂器,在唐代的十部伎裏完全有的。這些東西在中國雖然没有了,雖然從印度來,但是拿它的樂理來看,中國早已經做過了,這是民俗音樂加入國家音樂的現象,不足爲怪。因此我們説,印度舞到中國來,壁畫裏邊不説了,壁畫裏邊是有阿旃達的。譬如印度人畫的釋迦牟尼佛涅槃,睡在那個地方,圍着釋迦牟尼佛的人,都是高個子,大個子的,但是一個釋迦牟尼的全身,在他前前後後圍着幾十個人,天下没有這樣大的人,到中國以後,釋迦牟尼佛的樣子變了,變成中國人的樣子了。頂頂有趣的,就是四川大足,敦煌而外,大足石刻可能也算頭等的了。大足石刻的菩薩,穿四川人穿的草鞋,到中國來以後就自自然然加上那中國文化在上邊,大足佛像有許多面孔就是四川人的面孔。這是爲甚麽呢?每一種文化到了一個新地方以後,一定要同它舊的、本地的文化相結合,結合以後産生新樣子,就如此而已。敦煌壁畫裏邊,還有演奏琵琶這個樣子。印度演奏琵琶都是横抱着的,而中國的琵琶是直着演奏的,演員遮着半邊臉,這樣子彈的,印度人是這樣子奏的,也有在背後奏的。在背後奏的,中國没有,奏的方法中國還是中國化,琵琶還是那個琵琶。中國同印度的交流是很細腻的,我們要花大力氣纔能解決得了。但是我們到現在爲止,以我這個水平,已經知道唐代的十部伎裏有八部是印度的東西,唐代的音樂裏邊有若干是同印度有關係的。説不定三年五年之後,國内再發現東西,都是説明中國同印度關係的。這是單就音樂這件事來講的,拿全部藝術來講,它同中國畫的關係大得不得了。壁畫,我剛纔説過了,是以綫條爲基礎的,這是與中國的字,寫字的方法相同的。而敦煌壁畫所畫的一切人民的生活表現,没有一樣不是中國的。譬如屠宰、狩獵、耕田、耕種方法、騎馬的方式,都是中國人的。使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它的廚房,廚房裏的用具没有一樣是印度的,都是中國的。這説明,一種文化到了另外一個地方,要是能適合這個地方人民的某些需要,人民就採取了,不需要就不採取。因爲印度人民喫飯不是拿筷子,是兩隻手抓的,因此他用不到這些東西,我們是拿筷子喫的,所以我們除了用這個筷子以外,還有各式各樣的調羹。印度人就一個盤子,飯也放在裏邊,菜也放在裏邊,用手抓了喫。我們没這個習慣。因此,廚房裏的用具與我們完全兩樣。我們現在一看,很多很多的東西,民間都存在,在我們古典文學裏邊,在我們古典記載裏邊也存在,那就是説,可以證明我們的文化在敦煌表現得很多。還有一件事情--服裝。服裝是表現一個民族特點的,在敦煌的服裝裏邊,尤其是婦女的面飾--我前次講過了--女人家臉上塗的脂粉多得不得了,我們衹知道是塗白粉和紅胭脂,可我們古代有時是塗黑的,是有這種現象,我們在敦煌的壁畫裏看見,有塗黑粉的,有塗黄粉的、白粉的、藍粉的,臉上貼了很多花黄。尤其是額角這個地方,一是點個大紅珠珠在這個地方,然後下邊貼上一些花花:牡丹花、菊花等等;還有貼鳥的,有名的鳥都貼上來。我們讀唐宋人詞,這些記載一點也不明白了,但我們在敦煌裏邊看得清清楚楚的。這些東西在漢代,在漢人的古詩十九首裏,漢代很多東西找不出證據來了。在敦煌壁畫裏找得出證據來。當然,從這些地方來看,敦煌是同中國畫有關係的。但是我們還要推究一件事情,爲甚麽敦煌文化有這樣的重要性呢?這就要從歷史的觀點來看了。中國歷史上有個現象,就是每個朝代當它興盛起來以後,都是求佚書於天下,派人到處去搜集書籍。漢惠帝即位後就下詔收集天下的佚書,所有的書你們都送到京師來,有的皇帝出最高的價錢收買。所以中國,一向是重視文獻的。可是儘管重視文獻,秦始皇統一中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儒家經典燒掉,這是中國文獻的一個大禍。王莽篡漢,於是乎京師大亂,所有劉向、劉歆父子所整理出來的那些國家圖書館所藏的書籍全都毁掉,這是中國文獻遭受的第二個大災難。以下多了,董卓也把咸陽的東西燒掉了,這類事情還多。每個朝代皇帝上台後都想盡辦法收集書籍,花了很大的力氣收集起來,到了後來不是遭兵亂就是遭火燒。唐代也如此,唐太宗即位自己訪書,到唐明皇時國家圖書館收藏着三十九萬多册書籍,不少呀。安史之亂,全都毁掉了。所以中國歷代皇帝費很大的力收集起來的書籍到最後往往經過一個大的兵亂災難,全部毁掉。幾千年許多許多文獻就這樣子毁掉了。然而敦煌保存得很好,完完整整的。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第一次的。第一次這樣大規模地保存着,中間主要原因有兩點:一點,敦煌不是京師,不是災難所一定要達到的地方,它躲在僻遠之處,因此它的東西可以完全保存。這就是敦煌文物所以能保存的地域上的條件。還有一個條件就是敦煌這個地方很特别的,莫高窟山上的沙子是非常好的,凝固得很,好像我們這個地方粘土一樣的,水滴不下來,風砂吹不進去,就這樣個地方。頂頂奇怪的就是在它隔壁的三危山,沙淌淌的,外面風來又堆上一層沙,戈壁一陣風來又把沙吹掉。莫高窟没這個現象。所以莫高窟好像是天生來--這是迷信話呀--保護我們文物的地方。這些洞干燥,書籍決不會被水傷,潮氣是没有的。所以千多年來,一千二百年,最早是晉惠帝的東西,差不多兩千年的東西,還保存得這樣好。敦煌地理給我們如此優越的條件。敦煌那個地方是很奇怪的,天生一個奇怪的地方,繞着敦煌邊邊都是大沙漠,衹有敦煌是一片緑洲,進玉門關的第一站。在大沙漠裏旅行,大山底下旅行,忽然見到一片緑洲,人是開心得不得了的。所以印度來的大和尚都一定在敦煌呆下來,呆個一年兩年,把身體養好以後再走。天給我們一個好的緑洲保存我們的文化,而所有保存的東西無論甚麽都是完全的,甚麽東西都有系統,所以我們現在將研究敦煌所有的東西的學科稱之爲敦煌學。這個“學”字是甚麽意思呢?“學”就是説一種東西是有系統的,有原始發生、發展,到衰落的次序的,就叫做學,敦煌就是這種東西,就是學。敦煌所有的資料,卷子也好,壁畫也好,塑像也好,每一樣東西都可以作爲我們文化的一個見證。我簡單舉個例子,譬如説敦煌的建築,中國古代的木建築樣子的保存,我們把宋人寫的一本講中國古建築的書《營造法式》所説到的古代建築木結構的情況與之相比,敦煌裏邊都可以發現。比如我們的翹,《楚辭》裏邊的翹,就是板翹角,板翹角衹在中國建築裏邊有,而且衹有木構築有,石頭没有辦法翹的。但木結構建築有個頂大的缺點,它没有辦法展開得很大。中國建築學裏就有一個展開很大的方法,它就是斗拱。許多斗拱加呀加呀,一層一層的斗拱可以把一個建築擴大到很大。這個東西在敦煌裏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來。因此呢,無論講甚麽,無論講哪一樣學問的人,都應當到敦煌去細細地觀摩兩年。講木構建築的,你去看看敦煌的木構建築,看看敦煌的壁畫。你是講衣冠制度的,你也到敦煌去看看,甚麽都有。因此我們講,敦煌這個學科現在國家這麽重視,這是有來源的。我們敦煌學這個課題,以後恐怕是會大幅度發展的。
附:燕樂宫調理論系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