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浙江,我國“自古繁華”的“東南形勝”之區,名聞遐邇的中國絲綢故鄉;敦煌,從漢武帝時張騫鑿空西域之後,便成爲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世界四大文明交融的“大都會”。自唐代始,浙江又因絲綢經海上運輸日本,成爲海上絲路的起點之一。浙江與敦煌、浙江與絲綢之路因絲綢結緣,更由於近代一大批浙江學人對敦煌文化與絲綢之路的研究、傳播、弘揚而令學界矚目。
近代浙江,文化繁榮昌盛,學術底藴深厚,在時代進步的大潮流中,涌現出衆多追求舊學新知、西學中用的“弄潮兒”。20世紀初因敦煌莫高窟藏經洞文獻流散而興起的“敦煌學”,成爲“世界學術之新潮流”;中國學者首先“預流”者,即是浙江的羅振玉與王國維。兩位國學大師“導夫先路”,幾代浙江學人(包括浙江籍及在浙工作生活者)奮隨其後,薪火相傳,從趙萬里、姜亮夫、夏鼐、張其昀、常書鴻等前輩大家,到王仲犖、潘絜兹、蔣禮鴻、王伯敏、常沙娜、樊錦詩、郭在貽、項楚、黄時鑒、施萍婷、齊陳駿、黄永武、朱雷等著名專家,再到徐文堪、柴劍虹、盧向前、吴麗娱、張涌泉、王勇、黄征、劉進寶、趙豐、王惠民、許建平以及馮培紅、余欣、竇懷永等一批更年輕的研究者,既有共同的學術追求,也有各自的學術傳承與治學品格,在不同的分支學科園地辛勤耕耘,爲國際“顯學”敦煌學的發展與絲路文化的發揚光大作出了巨大貢獻。浙江的絲綢之路、敦煌學研究者,成爲國際敦煌學與絲路文化研究領域舉世矚目的富有生命力的學術群體。這在近代中國的學術史上,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
始創於1897年的浙江大學,不僅是浙江百年人文之淵藪,也是近代中國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英才輩出的名校。其百年一貫的求是精神,培育了一代又一代脚踏實地而又敢於創新的學者專家。即以上述研治敦煌學與絲路文化的浙江學人而言,不僅相當一部分人的學習、工作與浙江大學關係緊密,而且每每成爲浙江大學和全國乃至國外其他高校、研究機構連結之紐帶、橋梁。如姜亮夫教授創辦的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原杭州大學古籍研究所),1983年受教育部委託,即在全國率先舉辦敦煌學講習班,培養了一批敦煌學研究骨幹;本校三代學者對敦煌寫本語言文字的研究及敦煌文獻的分類整理,在全世界居於領先地位。浙江大學與敦煌研究院精誠合作,在運用當代信息技術爲敦煌石窟藝術的鑒賞、保護、修復、研究及再創造上,不斷攻堅克難,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拓展了敦煌學的研究領域。在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原語言文學分會基礎上成立的浙江省敦煌學研究會,也已經成爲與甘肅敦煌學學會、新疆吐魯番學會鼎足而立的重要學術平臺。由浙大學者參與主編,同浙江圖書館、浙江教育出版社合作編撰的《浙藏敦煌文獻》於21世紀伊始出版,則在國内散藏敦煌寫本的整理出版中起到了領跑與促進的作用。浙江學者倡導的中日韓“書籍之路”研究,大大豐富了海上絲路的文化内涵,也拓展了絲路文化研究的視野。位於西子湖畔的中國絲綢博物館,則因其獨特的絲綢文物考析及工藝史、交流史等方面的研究優勢,并以它與國内外衆多高校及收藏、研究機構進行實質性合作取得的豐碩成果而享譽學界。
現在,我國正處於實施“一帶一路”偉大戰略的起步階段,加大研究、傳播絲綢之路、敦煌文化的力度是其中的應有之義。這對於今天的浙江學人和浙江大學而言,是在原有深厚的學術積累基礎上如何進一步傳承、發揚學術優勢的問題,也是以更開闊的胸懷與長遠的眼光承擔的系統工程,而決非“應景”、“趕時髦”之舉。近期,浙江大學創建“一帶一路”合作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舉辦“絲路文明傳承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都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邁出的堅實步伐。現在,浙江大學組織出版這一套學術書系,正是爲了珍惜與把握歷史機遇,更好地回顧浙江學人的絲綢之路、敦煌學研究歷程,奉獻資料,追本溯源,檢閲成果,總結經驗,推進交流,加强互鑒,認清歷史使命,展現燦爛前景。
浙江學者絲路敦煌學術書系編委會
2015年9月3日